全國慢粒白血病患者有了醫療「大管家」,武漢協和醫院專家研發,隨時可線上找到醫生答疑

楚天都市報9月22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張瑋)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遭遇引發社會關注。在今日的第9個國際慢粒日上,武漢協和醫院血液科黎煒民副教授發佈,由其團隊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款慢粒規範化管理軟件——慢粒管家 APP正式上線,這也意味著全國慢粒患著將結束疾病管理“一頭霧水”的迷茫狀態。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大約佔所有癌症的0.3%,佔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10萬。武漢協和醫院血液科副教授黎煒民介紹,慢性髓細胞白血病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的人群,但發病人群以40歲以上最常見。隨著靶向藥物更新換代、療效逐漸提高,慢粒患者平均壽命已與健康人群相差無幾,這也意味著社會上有大量的慢粒患者需要管理。

黎煒民副教授表示,少部分人服用靶向藥物會出現血小板降低,凝血功能變差。曾有一位62歲的患者抽查血常規後看不懂指標,直到出現出血性腦中風才送到醫院。“如果有規範的管理,醫生會提早干預治療。”黎煒民副教授說,臨床很多患者遇到問題得不到醫生及時指導,同時對藥物之間、藥物與食物之間的禁忌一無所知。

據悉,該APP具有服藥提醒、療效評估、保存病例、副作用評估、靶向藥禁忌說明、飲食禁忌說明六大功能,且完全免費。專家表示,慢粒管家設置了每天服藥提醒功能,確保服藥按時按量。同時,患者拿到檢查結果後手動輸入,可以馬上查詢到療效如何。

“慢粒病人可長期存活,隨著時間的延長,很多重要病歷資料可能丟失,導致出現問題,找醫生看病的時候無法提供完整病史、資料,醫生無法準確判斷病情,也就無法給出準確的用藥指導,該平臺可以幫助患者建立一整套就醫資料。”黎煒民表示,專家團還耗費大量時間,查閱大量藥物的說明書、諮詢權威藥學專家,獲得準確的靶向藥配伍禁忌,告知靶向藥的配伍注意事項,以及藥物食物之間的禁忌,將極大方便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治療與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