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中核集團核工業總醫院王英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3月5日深夜,武漢,50歲的核工業總醫院副主任護師王英戴著花鏡伏在桌前,正在整理次日護理人員工作需注意或改善的內容。這是支援武漢以來,每日晚上護士長和護理人員例會後,王英雷打不動的動作。作為核工業總醫院第二批醫療隊隊員,蘇州第二批醫療隊百名護士管理人, 130多人的物資管理者,從病區管理,人員協調,到物資管理,從前期的工作指導到後期的質量跟進,大量的工作讓她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她每天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她就是我們的管家媽媽!”同一批前往武漢抗疫的88年的護士鎮晶晶告訴記者。

“能夠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被需要,我覺得這是一種職業榮耀。”王英說。

逆行:“媽媽,加油!”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2月8日,元宵節,深夜十一點半,王英手機鈴聲響起。她接到消息,2月9日將奔赴武漢參加抗疫戰鬥。這一夜,她興奮得難以入眠。

其實,早在大年初一,核總醫院開始籌備第一批支援隊時,王英便寫了請戰書,要求前往戰疫第一線。雖與第一批支援隊擦肩而過,但很快第二批支援隊即將出徵,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王英立刻給上級領導發送了請戰書。

“這批支援隊的任務是整體接收病區,我多年急重症工作經驗,又是黨員,2005年參加過比較專業的醫院感染相關培訓,從這個角度講是最適合的人選。”王英如此向領導自薦。領導顧慮道:你有高血壓,還是讓年輕同志去吧。但她“固執”地答:“我血壓控制得很好。”

2月9日,王英隨江蘇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到達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並任八病區醫療隊護理領隊。

臨行前,上高二的女兒抱住她說:“我在這邊努力學習,媽媽在那邊努力工作,我們一起加油!”

奔忙:像一個旋轉的陀螺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這幾乎就是一次急行軍。

從2月8日深夜11點半接到通知,到2月9日上午10點集合出發,到達武漢,王英所在的這支支援隊僅僅用了19個小時。沒有休整,10日晚,這個團隊就接收病區,開始接收病患。

一切都來的太快。作為護理領隊,太多問題一股腦地砸向王英。

八病區是由原先的內分泌科病區剛剛改造而成,病區管理規範流程還需要及時建立和完善。初來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熟悉環境、磨合護理團隊、協助調配物資、護理人力安排,王英的電話、消息接連不斷,經常一件事情處理到一半,另一件事情又插了進來。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在不到2天的時間裡,50張床就全部收滿了。患者生活起居都在病房裡,既要落實治療、又要生活護理,還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50位患者,100位護士,八病區護理管理方方面面都等著她來張羅。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大管家”。

做百名護士的領隊,護理管理者, 在王英看來是在“掌控範圍之內”。因為一直以來,她作為急重症科護長,負責全院最複雜的急重症科室的護理管理,無論是管理,還是急重症臨床護理經驗都比較豐富。

但儘管如此,面對嚴峻疫情,超負荷的工作體量,她“責任重大,壓力很大”。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為了高效救治患者,她第一時間到病區開會,巡查病區環境,並根據實際情況,快速的理順相關質量管理架構——病區的物資管理協調,危重護理培訓,自身防護培訓,與醫療專家的配合溝通機制等等。

還不僅僅如此,她還是130多人的物資管理者。在醫院協調完各方面問題後,她又要馬不停蹄回到駐地,親力親為接收物資、物資具體信息的登記、發放。

每天從早上到深夜,她不停地忙碌著。

“剛到的半個月裡,她每天只睡四個小時覺,像一個旋轉的陀螺。”護士鎮晶晶說。“她實在是太忙了,看著讓人心疼。”

呵護:全方位關注病患,關心護士

當好抗疫一線“大管家” 中核集團醫護工作者王英獲國家表彰!

尤其在當下疫情的隔離病房,特殊的環境下,患者不能家屬陪伴,也不可能有護工來協助生活護理,因此,病人的治療落實、專科護理、生活護理,都要護士來完成。“通俗一點說就是吃喝拉撒都得管。”王英表示。

但不得不說,所有的護士裡,來自危重症專科護士只佔十分之一,力量比較薄弱。

為此,她進去疫區,逐個瞭解病患病情,現場指導護理,並反覆查看質量落實情況。

其實早在2008年醫院汶川地震時期,王英就作為愛心病區護士長,負責核工業總醫院收治地震傷員病房的護理管理,加上之前在法國進修過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業務,她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紮實的業務能力是這次醫療支援的有力保障。

“萬事開頭難,捋順了就好了,要完成患者救治和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保證護理質量,責任真的挺大的,不過我和我的團隊有信心。”王英表示。

她關注病患的病情,關心他們的情緒變化,與此同時,她也關心著每一個護理人員的安全。“保證患者護理、治療、落實的基礎上,減少護理人員的職業暴露,確保護理人員‘零感染’。”王英表示。

為此,協助護理人員穿防護服,逐個檢查避免暴露。由於防護服和防護裝備非常嚴密,穿上讓人憋悶,並且穿上後不能吃喝,上廁所,於是,她天天守在現場,瞭解每一個人的體驗感受,反覆調整工作時間,確保護理人員精力充沛高效工作。

“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等到疫情結束後,我要好好抱抱管家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