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相信聽過“國寶”曾侯乙編鐘的演奏的人都會被其動人的聲音感染,這就不得不說到中國古代的音樂。“琴棋書畫”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必須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其中尤以“琴”為首,而要能撫琴,首先要懂得樂理。而說到樂理,人們大多會想到簡譜、五線譜等西方樂理,但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就包括古老而科學的音樂體系。在“五四”以前,中國文人都通音律懂樂理,可以用中國傳統音樂中獨特的記譜和表達方式來創作和演奏。可是後來,隨著教育方式的改變,漸漸地懂得中國傳統音律的人越來越少,幾乎沒有人再能識“工尺譜”,而讀到古書上的“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太簇為徵,應鐘為羽”這一類語句,就更不知所云了,可是在舊時,這些都是普通的樂律常識。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中國的五音六律

音律 指音樂的律呂、宮調等。《莊子·徐無鬼》:"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漢書·武帝紀贊》:"協音律,作詩樂。"泛指樂曲,音樂。 宋 蘇軾 《朱壽昌梁武懺贊偈》敘:"一切眾生,有不能了。乃以韻語,諧諸音律。使一切人,歌詠贊嘆。"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這個“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音階,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再加上變宮、變徵,就構成了七音,與今天的七音階對比是:

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 變宮

1 2 3 4 5 6 7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為主(即作為樂曲主旋律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構成了一個調式,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表達功能,因而也能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例如《荊軻刺秦王》敘述荊軻一行出發時,“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這種調式旋律蒼涼悲壯,適宜於悲歌。下文又有“復為羽聲慷慨”,“羽聲”就是羽調式,這種調式高亢激越,所以聽後“士皆嗔目,發盡上指冠”。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古代有六律,只古樂的十二個調,它包括黃鐘、無射等六個陽律以及大呂等六個陰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稱,而且還有固定的音高,如黃鐘相當於今天西樂的C調,無射相當於A調等。

古代還有八音,是對樂器的統稱,包括金(鍾等)、石(磬等)、絲(琴瑟等)、竹(管、簫等)等八類,每類包括若干種樂器,如《石鐘山記》“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無射”就是無射鍾,因為此鍾合於無射律;歌鐘就是編鐘,它常用於歌唱伴奏,所以稱為“歌鐘”。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中國民族樂器是中國音樂必不可少的組成,經數千年發展形成了品種眾多,曲目豐繁的態勢,大致可分為合奏與獨奏兩大類。合奏樂器多為鑼鼓、鎖吶、二胡、琵琶、揚琴、三絃、笛、笙、簫等等。獨奏樂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箏等為主。

中國傳統樂學理論對"音階"這個現代概念,分別從"音"、"律"、"聲"等不同角度揭示內涵。傳統民族調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個,即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在首調唱名的"do、re、mi、sol、la",稱五聲音階。"五聲"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三分損益法

五度律(三分損益法)當一個弦的弦長(在張力不變的情況下)短了三分之一的時候。這個音是什麼呢?應該是第三泛音的八度音。因為,第三泛音是三分之一個振動。而這個是三分之二在震動。這個音是基本音的五度。比如,基本音是1.那三分損一的音就是5.把這三分之二再三分益一。實際上是損一再加上一倍的弦長。三分損一應該是5的五度音,上面帶點兒的2,弦長加倍了,聲音就低了一個八度,就成了沒有點兒的2了。如此,再三分損一產生6,再三分益一產了3.好了15263就都出來了。排順了就是12356.這就是三分損益律。實質上就是五度相生率。簡稱五度率。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大家,注意。五度率的產生,只用到了第一二泛音間的八度,還有第二三之音的五度。八度只是把不同八度的音移到同一個八度裡。實際上起作用的只有五度。純律的產生就這樣的。用五度相生法產生了152然後由1向下五度產一個4.然後再,由這四個音根據45之間的泛音大三度由4-6,1-3,5-7,2這樣產生了七個音。排成一隊就是12345567.這個大三度,和五度律的大三度是不同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計算一下。比如基本音是一秒鐘振64下。用五度律和純律分別計算一下3的震動次數。

其音律要求大家比較熟悉,不再重述。強調一點,中國詩歌一直是有韻的。雖然中國人直到南北朝時期,才從梵語的輸入中發現了聲母、韻母的區別,但先人仍然憑藉直覺,在 《詩經》 、《楚辭》這樣詩歌的源頭,便唱出了聲律和協的押韻詩篇。明清小學,能整理出先秦以來漢民族語言發音的整個變遷情況,有韻詩歌居功至偉。

工尺五音譜,陰陽十二律

在古代,人們一般以宮音作為音階的起點,只要宮音的音高確定了,七聲音階中其餘各音的音高也就確定了,所謂“宮立,而五音形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來表達五音。由於唐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音樂和戲劇創作表演興盛,唐明皇還被尊為梨園鼻祖,所以唐朝流傳的樂譜很多,對後世影響廣泛,由於這種記譜方式中有“工、尺”字樣,因此後人習慣於把中國傳統樂譜稱為工尺譜。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律”的原意是用來定音的竹管,中國古人用十二根長短不同的竹子做成律管,用它們分別吹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來確定音高,這十二個標準音稱為十二律。十二律中每個標準音都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稱,相當於現代音樂中的音名,而律管相當於如今的定音笛。這十二個音由低到高排列起來,依次是:黃鐘、 大呂、太簇 、夾鍾、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 應鐘。它們對應的現代音名是:C、#C、D、#D、E、F、#F、G、#G、A、#A、B。十二律分為陰陽兩類,奇數六律為陽,稱六律;偶數六律為陰,稱六呂,陰陽合稱為律呂。其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無射為六陽律,大呂、夾鍾、中呂、林鐘、南呂、應鐘為六陰律。陽律稱為律,陰律稱為呂。十二律的十二個音對應著十二根律管,最長的律管發出的音最低,最短的律管發出的音最高。每根律管的長度都是固定的,十二根律管之間的長度有一定比例,其所對應的十二個音高之間也有一定比例。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每根律管長度和音高的確定是根據科學算法得出的。以黃鐘為元音,則每隔八位按照黃鐘的律管長度加或減三分之一得出這個位置的律管長度。如果黃鐘律管長度為九寸,減去三分之一,就是六寸,那麼與黃鐘相隔八位的林鐘律管長度就是六寸;林鐘律管長六寸,加上三分之一就是八寸,那麼與林鐘相隔八位的太簇律管長度就是八寸,其餘以此類推,可以得出每根律管的長度,這就是隔八相生法和三分損益法,這種算法在我國2600年前的《管子•地員篇》中已經有記載了。

由於宮商角徵羽這五聲只有相對音高而沒有絕對音高,因此需要用律管來對每個聲定音,如果把“宮”聲定位黃鐘,則是黃鐘宮,如果把“宮”聲定位大呂,則是大呂宮,只要“宮”聲的音高定了,其餘各音就隨之按音高比例而定。比如黃鐘宮,各聲的音高關係如下:

黃鐘 大呂 太簇 夾鍾 姑洗 中呂

宮 商 角

蕤賓 林鐘 夷則 南呂 無射 應鐘

徵 羽

《史記•刺客列傳》中, 荊軻唱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用的是“羽”聲,而“羽”的音高是南呂,對應的現代音名是A, 唱名是la(6),因為將“羽”聲做為主音,凸出la(6),所以荊軻唱的是A小調,正適合表現他當時悲憤激昂的情緒。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中國音律聯繫自然,適應情感

十二律的每個律都可以用來確定宮聲的音高,因此可以產生十二個宮調式,其餘各聲也是如此,所以宮商角徵羽五聲可以產生六十個調,而七聲則可以形成八十四個調。但這麼多調式只是理論上的組合,實際運用中沒這麼多,一般只用五宮四調,一共九種,通稱為“九宮”。五宮是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侶宮、黃鐘宮;四調是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

瞭解了這些,現代人再去讀馬致遠的元曲〔越調〕天淨沙•秋思,就不僅沉浸在“枯藤古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種用文字營造的古樸蒼涼意境中了,還能欣賞甚至演奏這曲婉轉悲愴的〔越調〕。

中國古代是把宮商角徵羽五聲與季節、方位、五行對應起來的,具體對應關係如下:

五聲:宮 商 角 徵 羽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四季: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方:東 南 中 西 北

古人還把十二律與一年中的十二個月對應起來,《禮記•月令》是這樣規定的: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夾鍾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呂

仲夏之月,律中蕤賓

季夏之月,律中林鐘

孟秋之月,律中夷則

仲秋之月,律中南呂

季秋之月,律中無射

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仲冬之月,律中黃鐘

季冬之月,律中大呂

因為有了這些對應關係,古人在文學作品中描寫某個季節時,會連帶到與這個季節相對應的方位、音名、月份。歐陽修在《秋聲賦》中寫到“商聲主西方之音”,是因為秋季與商音和西方是對應的;《秋聲賦》中還寫到“夷則為七月之律”,是因為七月為孟秋季節,對應的音名是夷則。禮樂文明是最純正的華夏文明,所以中國古人把“樂”看得極重,在古人觀念裡,“禮”“樂”互補,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中最核心的文化要素。《禮記•樂記》上說:“禮勝則離……樂者,天地之和也”,反映的正是這種觀念。《禮記•樂記》還說:“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見古人認為,音樂可以改變人民心理,使風俗擺脫愚昧趨向文明。周公創建周禮後,通過禮樂教化,使中原地區的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習俗,華夏民族因此誕生,是否接受禮樂教化也成了華夷之辨的最重要標準。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不同旋律的音樂表達出人的不同情緒,"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此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今天的"國歌"、"軍歌"、少先隊的"隊歌",滿懷對國家、對軍隊、對組織的敬意,"其聲直以廉";"民歌"、"山歌"、"情歌",以其愛心感人,"其聲和以柔";圓舞曲、迎賓曲、間奏曲,抒發歡樂之情,"其聲嘽以緩";當然,哀樂、喪樂、悼樂不可避免地"其聲噍以殺"了。

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

音律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發展中形成的,音律有多類,而人們熟知的主要音律有"純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三種。其中"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在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十二平均律之前,西洋的音階不但有很多種類,同時音程的劃分也是用純律這個系統。 純律是指兩個音的聲波震動的比例越單純,則這兩個音聽起來會越和諧,反之則越不和諧。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中國音律,匯通世界

音樂與人的關係如此密切,不同音律對人的影響早就為中華傳統文化認同。中國儒家、道家都有自己成系列的音樂,孔子聽到優美的音樂-韶樂,"餘音繞樑","三日不知肉味"!華彥鈞的很多傳世名曲就是道教音樂。中國曆代統治階級將音樂與"禮"緊密聯在一起,《詩經》的"風"、"雅"、"頌"很多都是歌詞,當時都是配樂的。中國封建社會還把音樂提高到反映施政民意,治國晴雨的高度,《呂氏春秋》、《史記》、 《漢書》 、《後漢書》等都不厭其煩的竭力記下有關音樂與治國的同一條類似"政治格言"的話:"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平也;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國之音悲以哀,其政險也。凡音樂通乎政,而移風平俗者也。"今天中華崛起,古典音樂也面臨繼承與發展、借鑑與創新、包容與自主的課題。在民族性與世界性的探索方面,《梁祝》、 《二泉映月》 等優秀曲目已取得中西合璧的完美配器,純粹中華精神弘揚的好成績。在人民性與社會性的結合方面,《小河淌水》、 《九曲黃河》 等都已登入大雅之堂,成為專家和普通群眾都喜聞樂見的好作品。在樂器個性與樂隊整體性的探索方面,《正月·梅》、《打虎上山》、 《瀏陽河》 等已取得優異成績。在生活性與思想性的結合方面,《黃河大合唱》、《戰颱風》等無疑已成為示範作品。在感覺性與理智型的結合中,《瑤族舞曲》、《火車開進苗山寨》等肯定是已取得成功的好作品。

被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的中國音律,宮商角徵羽聲動幾千年

在形式與技術的創新、探索方面,中國古典樂隊,吸取西樂樂器及表現手法為所用,西樂大、中、小提琴、包括豎琴與中國傳統樂器箏、簫、笛、阮、琵琶、二胡等的結合已取得成功。因為這些樂器不論在中樂、西樂中都是上可以銜接高音,下可以聯繫低音的使用領域較寬廣的樂器。而中樂中的嗩吶等與西樂中的小號等樂器因個性較鮮明,較獨特,包容性不強,兼容結合的探索就沒見成功的作品。看能不能在中樂嗩吶與鼓、鑼、鑔等打擊樂器的組合中,結合西樂鋼琴、小號、鋼鼓等創作一些新樣式的中國吹打樂曲。而最古老的中樂像壎、笙、古琴等能不能在簫、笛的參與下,結合西樂單簧管等創作出一些新樣式的中國民樂,和中國古樂。爭取最終不依賴音響設備,在室外也能演奏面對眾多觀眾、聽眾的中國古樂。

中國傳統音樂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不能丟失和遺忘。傳承發揚中國傳統音樂也有利於加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增進中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