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五十九篇》述而(一)

《悟學.第五十九篇》述而(一)

悟學.十八子20200204醜

論語. 述而第七.新解讀(一)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譯文】 孔子說:"繼承傳統而不創立新義,信奉並喜好古時候的準則,私下自比於老彭。"

【集解】包曰:『"老彭,殷賢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

【唐以前古注】鄭玄曰:『老,老聃。彭,彭祖。(釋文引)比於此二人者,謙。』 皇疏曰:『述者,傳於舊章也。作者,新制作禮樂也。孔子自言,我但傳述舊章,而不新制禮樂也。夫得制禮樂者,必須徳位兼併,徳為聖人,尊為天子者也。所以然者,製作禮樂,必使天下行之,若有徳無位,既非天下之主,而天下不畏,則禮樂不行;若有位無徳,雖為天下之主,而天下不服,則禮樂不行,故必須併兼者也。孔子是有徳無位,故述而不作也。竊,猶盜也。老彭,彭祖也。年八百歲,故曰老彭也。老彭亦有徳無位,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欲自比之而謙不敢灼然,故曰竊比也。』

【集註】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不能,而述則賢者可及。竊比,尊之之辭。我,親之之辭。老彭,商賢大夫,見大戴禮,蓋信古而傳述者也。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附於古之賢人;蓋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辭之謙也。然當是時,作者略備,夫子蓋集群聖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南懷瑾《論語別裁》:我們研究孔子思想,知道孔子自己很謙虛,他說我述而不作。什麼叫述?就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保留傳統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繼續起來,流傳下來,好比現在說的,散播種籽,沒自己的創作,不加意見。孔子的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等六經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續前人,並沒有加以創作。但是他有個態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證過的真信。

李澤厚:"老彭"是什麼人?眾說紛紜,沒有結論,有人說是老子。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述而不作"四個字。孔子夢周公,重禮制,信而好古,的確是古代氏族傳統的頑強的承傳人和護衛者,孔子對此是非常自覺的。但任何"述"中都有"作",孔子以"仁"解"禮",便是"作"。實際上孔子是"述而又作"。"述"者"禮"也;"作"者"仁"也。"作"是為了"述",結果卻超出了"述"。

7•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默默存思所見所聞,認真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倦怠,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另一種釋義:孔子說:"靜默(體會)而記住了它,學習而不會滿足,教誨人而不倦怠,這對於我有什麼難的呢?"

南懷瑾《論語別裁》:"默而識之",學問要靠知識來的。作學問要寧靜,不可心存外務,更不可力求表現,要默然領會在心,這是最要緊的。

"學而不厭",他自己說作學問的志趣永遠不厭倦。

"何有於我哉?"翻成白話,便是說,我沒有什麼學問,只不過到處留意,默默地學習中,我把它強記下來;求學問不厭倦;教人也不厭倦;但是除了這三點以外,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就是這個意思。可是這三點都是真學問,我們大家都很難做到,所以我認為這篇是第一篇《學而》的引申註解。

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譯文】孔子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知曉了義理不能轉變觀念,不好的地方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

【集註】尹氏曰:「德必修而後成,學必講而後明,見善能徙,改過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聖人猶憂,況學者乎?」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譯文】孔子閒居時,儀態舒緩,神色和悅。

【集註】燕居,閒暇無事之時。楊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譯文】 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周公:百度百科:[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周公的成就從流傳下來的歷史文獻來看,主要為軍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穩的情況下,二次克殷,統一東方,建立以成周為中心的軍事中心;政治上確立了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嫡長制以及分封制;文化上制禮作樂集周禮之大成。

《尚書大傳·康浩》稱:"周公居攝三年,制禮作樂。周公將作禮樂,優遊之三年不能作,君子恥其言而不見從,恥其行而不見隨。將大作,恐天下莫物品知也;將小作,恐不能揚父祖功業德澤。然後營洛,以觀天下之心,於是四方諸侯率其群黨,各攻位於其庭。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猶至,況導之以禮樂乎?',然後敢作禮樂。"制禮作樂,是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績之一。

漢初大思想家賈誼評價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譯文】孔子說:"立志於道,據守於德,依傍於仁,優遊於六藝。"

李澤厚譯:孔子說:"志向於道,根據於德,依靠於仁,嫻熟地掌握技藝。"

南懷瑾《論語別裁》:假如有人問,孔子的學術思想真正要講的是什麼?可以大膽地引用這四句話作答,這就是他的中心。也可以說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這四點。

"志於道",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

"據於德"是為人處世的行為,古人解說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顯的,孔子告訴我們,思想是志於道,行為是依據德行。

"依於仁",仁有體有用。仁的體是內心的修養,所謂性命之學、心性之學,這是內在的。表現於外用的則是愛人愛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愛,西方文化的博愛。"依於仁",是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在於對人對物有沒有愛心。有了這個愛心,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擴而充之愛全天下這是仁的發揮。 。

"遊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如無高遠思想就未免太俗氣,太現實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厭煩。沒有相當的德行為根據,人生是無根的,最後不能成熟。如果沒有仁的內在修養,在心理上就沒得安頓的地方。沒有"遊於藝",知識學問不淵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這四點統統要,後人對這四個重點都有所偏重,其實講孔子思想,要從這裡均衡發展。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譯文】孔子說:"只要自願給予束脩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集解】孔曰:"言人能奉禮,自行束脩以上,則皆教誨之。"

【唐以前古注】鄭玄曰:「束脩,謂年十五以上也。」皇疏:此明孔子教化有感必應者也。束脩,十束脯也。古者相見必執物為贄,贄至也,表己來至也。上則人君用玉,中則卿羔,大夫雁,士雉,下則庶人執鶩,工商執雞,其中或束脩壺酒一犬,悉不得無也。束脩,最是贄之至輕者也。孔子言:人若能自施贄行束脩以上來見謁者,則我未嘗不教誨之。故江熙雲:"見其翹然向善思益也。古以贄見,脩脯也。孔注雖不雲修是脯,而意亦不得離脯也。"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冥思苦想不啟發,不鬱積難言不開導,舉一個方面不能進而理解其他方面就不再講解。"

【集解】鄭曰:"孔子與人言,必待其人心憤憤,口悱悱,乃後啟發為說之,如此則識思之深也。說則舉一隅以語之,其人不思其類,則不復重教之。"

【集註】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上章已言聖人誨人不倦之意,因幷記此,欲學者勉於用力,以為受教之地也。

南懷瑾《論語別裁》:這裡是說教育方法的原則。所謂"憤",就是激憤的心情。對於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憤心理的一種。如有一件事,對學生說,你不行,而他聽了這句話,就非行不可,這是刺激他,把他激憤起來。"啟"就是發,在啟發之前,先使他發憤,然後再進一步啟發他。

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懷疑,"悱"就是內心有懷疑、不同意。譬如說古人這樣講,就告訴他這值得考慮。孔子所謂"當仁不讓於師",韓昌黎所謂"師不必賢於弟子",老師不一定完全是對的,不是光靠服從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學問會越來越差的。多懷疑就自然會去研究,"發"就是研究。"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講了一角,其餘三角都會了解,那麼他可以回來,"復也"就是回來。回到哪裡?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發他憤、悱的求知慾。我們看兒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對什麼事情都不服氣,而做家長的,總是希望孩子服氣,尤其老一輩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經驗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受。實際上要使孩子服氣,接受上一代的經驗,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憤、能悱才行。

有感:《雍也》第21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本章孔子繼續談教育方法,提出了“啟發式”教學思想: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當下盛行的“填鴨式”,“應試式”教育,是否符合教學的應有規律?值得我們深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憤、才會悱。“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才有啟、才有導、才能得。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賬號,看《悟學》系列之第六十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