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 132 篇》帛書老子(一)見微知著

《悟學.第 132 篇》帛書老子(一)

悟學.十八子 20200301 子時

本篇依據 1973 年 12 月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甲、乙本)帛書《老子》寫本。目前為止是最早的古本,也意味最接近於《老子》的原貌。

【前言】什麼是'道'?老子沒講清楚,孔子也沒說明白。中國兩大聖賢皆提出,而不言明。何也?玄之又玄乎?我等皆非聖賢,更道不清言不明。各自參悟吧!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盡已所理解,闡釋之。


《道經》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道'可以言述,並非一般的(人們理解的)道。'名'可以說明,並非普通的(人們理解的)名。無形無名,天地的始端。有形有名,萬物的根源。所以,持久的保持無慾(沒有目的,不帶主觀意識),以便觀察其(天地萬物)的細微(細節);(又要)經常地(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去觀察其(天地萬物)的端倪。無形的,有形的,都來源於'道',構成'道'的兩種不同的形態和境界,都是一個'道'。從無形的奧妙到有形的玄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之門。」

【註釋】「(1)'道':宇宙萬物的本源、本體,再引申之:真理、規律、自然等。(2)'名':名稱、名分,進一步引申出:命名、取名等,動詞:說明、描述等。(3)無名:可理解為無形,有名:有形;(4)母:母體,根源;(5)眇(miǎo ):5.1、通'秒',細小、微末。察於微眇--《管子·水池》。5.2、通"妙",精微,奧妙。(6)徼(jiào):邊際,邊界。引申為端倪的意思(端倪:事情的頭緒跡象)。(7)玄:其本義是赤黑色,赤黑色顏色較為模糊,由此引申出深奧、玄妙、神奇、神秘等意思。玄為懸的古字,表示由繩懸掛,又引申出天空,幽遠等意。在《老子》書中經常出現,是重要的概念。」

《悟學.第 132 篇》帛書老子(一)見微知著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評析:本章是首篇,也是《道經》的總綱,本人理解大致有以下三層意思:

第一層:老子破天荒的提出'道'這個概念,作為自己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道',無形無名,似有似無;博大精深,玄妙深邃。

第二層:老子系統地提出辯證思維,辯證地觀察萬事萬物。或用辯證的思維悟'道'。

'恆無慾''恆有欲'

從無、從有、從無形、從有形、從無慾(客觀、置身事外的角度)、從有欲(主觀,置身其中的角度),矛盾對立的角度去思考、去體察、去論證。

萬事萬物都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諺語有云:

"興一利必生一弊"。(清·阮葵生《茶餘客話》:「然則欲禁燒酒,必先禁民飲乃可行,能乎?否乎?語云:'興一利必有一害'。」)

辯證的看待問題、辯證的思維,對我們日常為人處世至關重要!!!

第三層:老子強調細節,微觀,端倪! "觀其眇""觀其所徼"

【辨析】帛書版《老子》是'眇',通行版《道德經》是'妙'。

《新華字典》'眇'的釋義:「 '眇 '(miǎo ):瞎了一隻眼,後亦指兩眼俱瞎:眇視(a.用一隻眼看;b.輕視)。"生而眇者不識日"。 細小,微小:眇小。眇眇(a.微小,如"眇眇之身";b.邊遠,高遠,如"路眇眇之默默";c.遠看,如"目眇眇兮愁予")。眇身(微小之身,古代帝王自稱)。

古同"渺",遠,高。 通"秒"。細小,微末。察於微眇。‐‐《管子·水池》; 眇乎小哉!‐‐《莊子·德充符》 。 通"妙"。精微,奧妙。美要眇兮宜脩。--《楚辭·湘君》; 雖戶說眇論,終不能化。--《史記·貨殖列傳序》。」

'眇'的含義包含'妙',且比'妙'的含義更多、更廣。比如,通'秒',即微小、細微之意思

「'秒':本義穀物種子殼上的芒,引申為細微,微小。」。更能體現老子的微觀思想。

老子告誡我們要從微觀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現象和社會的深入細節,瞭解、明白了天地萬物的發展規律,觀其端倪「指跡象、頭緒、苗頭。」,則知其後果。即看到事物的一點點線索、一絲絲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或可謂之'見微知著'。

《易經》坤卦爻辭:"履霜堅冰至。"意思是走在結霜的地面上,離冰凍三尺的日子就不遠了。 '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即通過細節、端倪來判斷事物的發展趨向,並做出正確的抉擇。世間萬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聯繫的,蝴蝶效應處處都有。

'細節決定成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細節,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很多時候,從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端倪,可以折射出事物的發展和變化。識人、處事,固然應從大處著眼,但更應從小處入手。正可謂:"細枝末節,時見閃光之點;點滴毫末,總有端倪可現

。"

那要怎樣才能有'見微知著'的能力呢?這需要平時勤勉學習與用心體察,尤其是養成從微觀的角度去觀察、思考。

其實老子告訴了我們具體方法,即"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即對萬事萬物要深入細緻的體察,以辯證的思維去思考、去觀察、去參悟。日積月累,在不知不覺中你就掌握了這種能力。


學以致用:「"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參悟這句話,很重要,對處理親子關係,人情世故,日常工作溝通,客戶關係處理等都有益。比如:看到小孩的行為,跳出父親的角色(置身事外)去體察小孩為什麼會這麼做(即無慾的角度)。有欲的角度,可以有二。其一,迴歸父親的角色(置身其中),思考之。其二,設想自己是小孩(設身處地),你會做同樣的行為嗎?

多方面考慮後,再思考如何與小孩溝通?溝通的言語用詞、口氣態度、方式方法、時機選擇等都很重要。也是一樣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再比如:處理同事關係,客戶關係等,依上例方法類推。

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重視端倪,也就是苗頭。做一件事,在剛開始的時候,尤其要慎重。比如一個設計方案,材料選型,要思考、要有預見:假設你選擇某方案,要預見到後續可能會產生的一系列後果。評估這些可能的後果,如最壞的情況出現,你能接受,那你的方案就是可行的(底線思維)。

舉一反三:人生的每一次選擇,比如跳槽換工作,轉行,投資等等,都可以參照該方法類推。

這就是參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當然在這之前,要不斷學習、總結,積累。最關鍵的還是我們自己,內心是否真的想累積,並能堅持篤行之。

老子九九八十一章所包含的學問,博大精深,玄妙幽遠。本人只窺其冰山一角而已。更多哲理還需各位自己細細體會、慢慢參悟!


題外話:

讀老子,就總會想到孔子,可能是剛剛精讀完《論語》的緣故吧!上下五千年,可稱之為聖的哲學先賢,我想就是老子與孔子吧! 在讀老子的過程,我就會思索:《論語》中孔子有哪些話與本章關聯緊密些,比如:

《論語.為政》:「子曰:"六十而耳順"」

何為耳順?孔安國曰:"耳順,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

王弼雲:"耳順,言心識在聞之前。"《說文》:順字,「理也,從頁川。」段注以為,自人之頭頂至腳踵,如河川流通,至為通順。順之而後,始見天理,始著條理。由此可知,「耳順」就是耳的功能已經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聞無礙之境。

《論語·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叩其兩端'

南懷瑾解讀:「反問他提出問題的動機,就他相對思想觀念的正反兩面研究透了,給他一個結論。知識最高處就是"無知",就是始終寧靜,沒有主觀,先沒有一個東西存在,這是最高的學問境界。」

'叩其兩端',解決你所不熟悉領域的問題之道也!

有感:參悟、領悟兩大聖人老子與孔子之學,即'道'與'儒'學的不同與相通之處,妙哉!孔子十五有志於學,六十而耳順「聞其言而知其微旨(即心思)」。何況我等中人,唯處處勤勉,事事用心,方不負聖人之言。


拓展閱讀:其他關於'道'的一些經典名句:

《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左傳》:「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中庸》:「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素書》:「離有離無之謂道,非有非無之謂神,有而無之之謂聖,無而有之之謂賢。」


荀子曰:"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意思是指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達;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 《荀子·修身》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道雖阻且長,行則將至!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賬號,看《悟學》系列之第 133 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