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房,农村有户口”这样的人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羡慕的对象

大家好,我是勇谈。相信不少条友都有这样的一个困惑“城市有房而户口在农村,到底要不要迁户口?”

对于这样的事情相信困惑了不少原本户籍在农村后来步入城市的朋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大概率不愿意迁农村户口的。不仅仅是因为农村户口背后有耕地和宅基地,其实主要还是一个落叶归根的思乡情结。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年龄越大越是思乡,这点年轻的朋友根本无法体会(年龄到了自然就体会到了)

前段时间跟自己的母亲在公园散步,聊天的时候目前突然冒出这样的一句话“好想回到过去吃大锅饭的日子”,当时让我感觉莫名其妙,但是后来的聊天给了我答案。因为我们这代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后都会留在城市里,老家的人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原本一家4-5口人,经常在家的也就1-2口人,做饭都是个问题。因为本身我母亲爱热闹的原因,每次做饭都会多做,做多了就会招呼邻居来家里一块吃。一来二回,大家都形成了一种默契“今天在你家做饭(蹭饭),明天在我家做饭”。似乎真的有一点回到过去“吃大锅饭”的样子,后来想了想是不是所有人在老了之后都会思念自己曾经印象最深刻的时光。几点观察:

“城市有房,农村有户口”这样的人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羡慕的对象

华西村一处民房

第一、就像我母亲会想念过去“吃大锅饭”的日子一样,农村长大的朋友肯定会思念农村成长的日子。很多专家学者都把农村朋友不愿意把农村户口迁出理解为“想要占便宜”,这点我是不敢苟同的。本身这些东西都是老百姓的,相信如果不是地方强制征收和拆迁,有一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拆迁安置的。落叶归根的道理,在国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愈发明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少农村朋友响应地方的号召进行拆迁安置其实也是做出了“牺牲”的。

第二、多数人购买城市住房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子女教育、生活等需要,但是城市的房产是有期限的,农村的房产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土地产权虽然是70年,但是商品房的实际寿命肯定到不了,多数房屋在30年左右就要出现质量问题。如今不少6层以下的房屋还能进行改造(线路、电梯等),然而未来的高楼(都是10几层)改造起来都是个麻烦事。农村的宅基地之所以受到大家青睐,甚至不少农村能够实现3代同堂,主要原因就是土地使用期限几乎是无限的。但是这种无限期的土地使用期限会随着你的户口迁出而失去资格,这也是大家不愿意迁出的原因。

“城市有房,农村有户口”这样的人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羡慕的对象

居住证、积分落户等都开始放开

对于个人(单身)来说迁出农村户口意义不大,夫妻来说迁一个是多数人的选择

第一、现在除去极个别的城市对于购房户籍有要求外,多数城市都是允许外来户籍人员购买一套房产的。这也是就是说,从购房角度来看差别不大,尤其是在房产投资风被遏制,大家购房愈发理性的情况下,用迁户口的代价来赌未来的不确定肯定不划算。而且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打破户籍制度对于人口流动的壁垒,所以,对于单身人士来说在城市有一套房产,迁户口意义不大。

“城市有房,农村有户口”这样的人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羡慕的对象

农村与田地

第二、夫妻来说,为了子女教育的方便迁一个户口已经足够满足条件了。事实情况也正是这样,多数农村朋友进城后迁户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如今城市公办优质教育入学规定对于有房有户优先入学的规定下。从这点来说,要想使得自身利益损失最小化,父母双方一人的户口进行迁移就足够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综上,假如是我城市有房,户口在农村,轻易我是不会迁的。并不是简单的想要未来得到一笔拆迁安置费用,主要还是想给自己晚年留一个念想。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关注,欢迎大家积极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