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不再是"支柱產業"?國家政策明確,炒房者這次無力反駁

房地產不再是

1,

早在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WTO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時隔兩年2003年房地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正式被國家確定。這兩大事件,看起來毫無關聯,背後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因為加入WTO放開中國市場,這將為國內市場按下"快進鍵",從而倒逼市場"擴容"。國家將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一方面希望拉動內需,另一方面央行急需"蓄水池"來容納大量資金。由於不動產流動性較弱,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影響,且能改善居民住房環境,於是,一夜之間,房地產肩負使命登上了歷史舞臺。

這20年來,經過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住房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中國的房地產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中國人發現,國內住房需求大,購房者眾多,只要買房,過不了幾年就能賺到一筆可觀的財富。於是高槓杆,高負債買房成為常態。人們不停的買,開發商也不停的建。短短20年,中國的房地產就創下了驚人的數據,不管從房產總值,銷售面積和新開工面積,都可以用"罕為觀止"來形容,房地產徹底成為"支柱產業",在國家發展中佔據主要地位。

炒房者一直認為,房價不漲,國家也會拉著房價漲,這是因為房地產"支柱產業"地位無法替代,否則國內發展將會停滯不前。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立即修正)

房地產不再是

2,

前一段時間,華為為代表的一些企業,在國外遭到了美國不同程度的阻撓,為什麼中國房地產美國從來不管,而實體企業卻頻頻被美國"設限"?明眼人一看就懂,房地產不能出口創匯,你房子蓋的再好,價格再高,不可能用貨輪或飛機一裝,拿到國外去賣。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就容易了,不管房價有多高,到頭來都是賺中國人自己的錢,要想賺外國人的錢,房地產企業無能為力,讓房地產一直待在"支柱產業"的寶座上,也只是浪費更多的資源。

房地產不再是

3,

中國大力發展實業,等待制造業大面積形成氣候,世界範圍內將所向披靡。因為中國的產品一旦從低端走向高端,形成"降維打擊",將在全球貿易中成為引領者。但是,如果中國任由炒房盛行,將有可能出現嚴重後果。

因為一旦世界有任何風吹草動,全世界的資金又往美國跑,世界開始通縮,大家都缺錢,利率瘋漲,大面積棄房斷供所帶來的房地產風險將會大大增加。

國家近年來已經發現了房地產的種種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此來改變房地產當前現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國家提出房住不炒,建立樓市長效機制手段,通過租購併舉,房產稅,共有產權等政策舉措,堅決調控定力,抑制炒房。

②國家推出更大的改革措施和政策,將房地產"市場"與保障分開,等於告訴炒房者,風險自擔,而對於沒有房的家庭,將更好的解決居住問題放在首位。

③各大城市引進人才,放寬落戶門檻。重視人才與企業的對接,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實體制造業回到正確的發展軌道,給予中小企業大力扶持,並防範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我們都希望國家政策能夠儘快讓房地產迴歸合理水平,讓樓市健康穩定發展,同時沒有房的剛需能夠有房可住,這才是大利好。一旦全民實現住有其居,安居樂業,萬眾齊心發展實體,那麼房地產將不再是"支柱產業",炒房者自然無力反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