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引導叛逆期的初中生放下手機,重視中考迴歸學習?

7798888777


父母如何引導叛逆期的初中生放下手機送50中考迴歸學習呢?其實作為父母的再是英雄好漢,回到家裡對兒女也是無計可施。因為兒女是自己的心頭肉,他在叛逆期的時候,作為父母的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裡教育開始,該怎樣給她做心理疏導,該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所以說對於父母來講真的是面臨著一個很大的難題。


我有一個哥們兒,他家裡的孩子中考到了市裡的一個比較好的高中去上學。學習比較好的這個孩子,唸了一段學習生活後,他覺得沒有什麼興趣,就偏要轉到我們當地的普通高中去。這下子把我哥們兒氣得渾身發抖,心臟病都出來了,因為別人家的孩子考都考不上,他家的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這所有名的高中,可是竟然還要去普通高中去唸,你想一想父母的生多大的氣,招多大的急呀。 可是這個孩子就全然不聽父母的勸告,後來沒有辦法還是轉到了我們當地的一個普通高中。轉到這個普通高中以後,他也沒全心的把學習用在正道上,而是玩兒手機逃學什麼的。後來我這哥們兒也實在沒辦法,就拖社會上一些愛打仗的小哥們兒們把自己的兒子塞上了出租車。然後,把孩子拉到了水庫邊兒上,告訴他說我們是黑社會的,你要是不好好學習我們就把你扔到水庫裡。我這哥們兒的兒子嚇得心驚膽顫,回到家裡鋪到房間裡就開始痛苦。等我哥們兒的媳婦兒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以後,偷偷的責備我的哥們兒做事情太極端了,對孩子也不能這樣的恐嚇呀。後來這個孩子叛逆期可能是也過了。開始在高二的時候認真學習了,最後以優異的成績還是考到了一所很好的學校,現在還在北京學習設計呢。



對待叛逆期的孩子,作為父母的不能任由他去,但也不能什麼事情都跟他擰著來。要講究策略好好地引導孩子才好,要讓孩子養成一個愛學習的習慣,考上理想的大學,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伊春美食美客


在本人十幾年教學過程中,耳聞目睹好多叛逆期的初中生,沉溺於手機不能自拔,並荒廢學業的例子。

結合一個例子,談談這個父母是如何讓孩子迴歸學習的。

案例。

學生小明。

初二期末考試的時候,小明成績在班裡倒數第二,僅僅比不斷換所謂的男朋友的一個女生好一些。

上初三之前的暑假期間,考慮到孩子不僅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連中等的職業學校都考不上,家長很著急,就找了個全科課外輔導老師,打算利用最後一個暑假,好好的補課。

可惜的是,小明正處於叛逆期,心智不成熟,家長之前沒教育好,瞭解到家長讓自己補課,從而嚴重影響玩手機後,小明居然以跳樓相威脅!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求助親朋好友、學生之前的老師等,擬訂了一個賣慘計劃。

家長告訴小明,因為給需要貸款的朋友擔保,朋友跑路,家長不得不替朋友還債。

欠債一共是十二萬,必須在一年之內還清,不然的話會坐牢。

被家長套路後,在家長的引導下,本性不壞的小明主動提出暑假期間打工賺錢,並不怕苦不怕累。

見狀,家長介紹小明去工地搬磚。

小明家是普通家庭,他之前從沒參加過體力勞動。

因此,一天時間過去了,小明就累的起不來床。

但想到家裡欠揍太多,小明還是咬牙堅持。

因為太累,小明沒心情、也沒精力玩手機。

並且,在家長的繼續引導下,小明接受了男生長大後不適合繼續啃老等理論。

最重要的是,意識到學習成績不好的話,未來極有可能會從事搬磚這種工作後,小明居然主動提出要好好學習!

甚至,習慣了搬磚的辛苦後,小明漸漸的不再玩手機,而是看書學習!

再三確認小明決定努力學習後,家長告訴他,跑路的朋友回來了,自家無需幫他還債。

因而,家長告訴小明,無需再錢搬磚。

意識到總算是有了大量學習的時間後,小明主動提出補課。

接下來的時間內,包括暑假期間和整個初三,小明都很拼命努力學習。

最終,小明讓人瞠目結舌的,考入重點高中!

總結。

現在的初中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自幼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寵溺,享受著不一定有好處的隔代親。

以前手機功能一般的實話,不懂得、或者是不想父母辛苦的初中生大都長時間玩電腦,最近這些年開始玩手機。

這些初中生,並不是簡單的年幼無知,二十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因此,對於處於叛逆期,還沉溺於手機的初中生來說,要想讓他們重視中考迴歸學習,最好要適當的進行勞動教育。

簡單的說教,基本上沒有任何效果,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天問魚


兒子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都還可以,我也一直陪伴著他讀書。

就是到初一下學期的時候,因為我生意上的事情比較忙,很長時間沒有親自督促他的功課。不知道他哪一天突然迷上了王者榮耀。當時也被老師叫過去很多次了。打過罵過,都沒什麼用。

最厲害的一次就是用我的微信賬號付了1000多塊錢買裝備,發現問題比較嚴重。我沒有正面跟他去談這件事情,那段時間他比較叛逆,直接跟他談這個肯定遭到他的反感。於是我每天晚上寫一封書信夾在他的書裡。信的內容也不涉及到遊戲方面的事情,主要說一下我對讀書的一些看法,有時還會跟他講一下他感興趣的奧特曼的一些故事。

我當時也沒有沒收他的手機,給他寫信的時間堅持了一年多,雖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他也沒有完全杜絕打遊戲的事情。但最起碼比以前收斂了很多。

後來進入初三的時候,因為學校控制智能手機,他基本上也沒有接觸過遊戲。其實我知道他的腦子裡面對遊戲還是不能斷舍離的。中考完,我特意給他報了一個編程課,學了一個多月的編程下來。他因為了解了遊戲的一些製作過程,慢慢的對遊戲也就沒有那麼上癮了。

現在已經進入高中階段,學習比較辛苦。至於他有沒有完全放下玩遊戲這件事,我不敢肯定。但至少他在完全沒有智能手機的情況下能保持認真學習的狀態,這一點我認為還是值得欣慰的。


裁縫方師傅


孩子拿起手機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指望他聽你說教幾句就立馬放下手機,我覺得也不現實,肯定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初中生正值容易叛逆時期,跟他說話交談得特別注意方式方法。我兒子也是個初一學生,我發現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講道理基本收效甚微,或者說你給他講道理,他根本聽不進去,我經常是說得把自己都感動了,卻發現他根本無動於衷。

所以玩手機這個事情,首先你得拿出強硬堅決的態度,讓他知道沒有餘地退讓。然後在時間上限制,慢慢縮短玩手機時間,在孩子沒有手機玩而情緒暴躁失控時,給他找到發洩的方式,比如出去跑步,和同學約打球等等,運動是最能釋放壓力的方式。

再在學習上陪伴孩子,比如,陪孩子看書,陪孩子作業,讓他知道你重視他的學習,重視他的未來,嘴上說不如行動上的支持來的效果好,你自己也可以給自己一些學習計劃,和孩子共同進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兒子小學時候也玩遊戲痴迷,不讓他玩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特別暴躁,後來也是慢慢幫他找到別的娛樂方式,慢慢陪伴,他自己現在有剋制能力了,發現除了遊戲,也有很多別的能讓他感興趣的東西,現在有空就愛跟同齡人打籃球,聊天,靜下來時畫畫,吹笛子,這樣也很快樂。其實快樂起來也很簡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撿來的八哥


父母如何引導叛逆期的初中生放下手機,重視中考迴歸學習?

我家兒子今年上高二了,臨中考的時候,超水平發揮,考上了重點高中。

結果看起來還算不錯,不過初中那三年,確實是一家人都很緊張的時期。我很理解你,首先孩子在叛逆期,老師也說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是不能靠體罰來解決問題了,需要多溝通,只是溝通已經有代溝了,咋辦呢。好在我家的壓力都在他爸身上。我只要負責生活起居。學習上的事情一概不管,這也是分工,我老公跟我說了,無論他管的好不好,都要堅持。

我老公一直去參加家長會,跟兒子關係也是蠻好的。他們是有共同語言的,經常有聊聊籃球,人生,遊戲,甚至是生意經。總之好像代溝不明顯。那如果讓孩子放下手機,重歸學習的呢?我記得是有約法三章的。

第一、現實教育。他們經常有聊天,談一些社會現象,引導孩子去明白,不好好學習,那很可能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而且將來智能設備替代的概率還非常大,所以失業還是大概率事件。事實上,這種危機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去解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父母,不是為兄妹,只是為了自己,將來能體會的活著。

第二、每學期有學習目標。他們有約定一個班級排名,年紀排名。不看成績。因為中考比的是總位比,目前蘇州地區高中的入學率是50%,四星高中的入學率是30%。也就是怎麼樣,通過三年的學習,循序漸進的進入總位比30%以內。分段設定目標。

第三、有獎懲機制。我們家的懲罰,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手機限制使用,分時段使用。不是不允許用手機,只是學習沒有完成目標的時候,說明學習時間不足,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鞏固。當然獎勵更好了,可以滿足自己的旅遊願望,中考結束我跟兒子一起去泰國玩了。學期結束如果完成學習任務,可以適當放寬使用手機的時間,可以有自己喜歡的運動裝備可以配。總的來說,儘量鼓勵他。

總之,初中生需要明白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三段論,不過這是非常有限的工具。說一句不太好聽的話,大家可以去看看動物園是如何訓練動物的。一邊手裡是鞭子,一邊手裡是食物。雖然打罵教育已經過了時間段了,不過說教還是要的。我們家老公十歲以前,經常會打孩子屁股的。等過段時間,建立威信了,從來沒打過。他說這是策略。


謙說財經


是的,我們都放不下手機,沒有幾個能說服自己的孩子放下手機的理由。是的,我們沒有能說服自己的孩子放下手機的理由,但我們有讓他們放下手機的責任。家長和老師還有學生自己都有責任。

在讓孩子放下手機之前,我們大人們也應放下。在睡覺的時候,在開車的時候,在辦公室,在路上,這有時候可好是人命關天的事。

家長可以這麼做:

1、不買手機。記得我小時候,我爸爸為了讓我們兄妹不沉迷於看電視,遲遲不買電視機。後來買了一臺,我們兄妹幾個看個不停,結果我爸爸一氣之下將電視機摔了。我們幾個之後誰也不敢再提電視機。我們兄妹幾個的獎狀或許就是對我爸爸做的事的肯定。

2、有些家庭孩子難管,實在沒辦法可以買一個差點的,或者給一些限定條件也可以,單這絕對是下策。孩子的毛病如果不能一次治掉,往後就絕對治不了。所以,關鍵時刻,請別慣著孩子。



教學課堂


講一個身邊的例子吧。朋友家的一個男孩子,因為從小養成年了吃飯時沒動畫片都吃不下飯的情況。上初中了雖然有些好轉,但依舊很手機不離手,怎麼說都不聽,不過最後硬是讓朋友給掰回來了。



首先說說孩子為什麼會養成沒動畫片吃不下飯的習慣吧~


孩子從小是由保姆帶的。因為孩子從小好動,吃飯的時候很不安靜,但是孩子又喜歡看動畫片,所以保姆為了讓孩子能安靜的吃飯,每次在吃飯的時候就把ipad放在孩子前面放動畫片給孩子看。


習慣就這樣養成了,似乎怎麼改都改不了。


上了初中更嚴重,只要一回家,就是手機不離手。父母說了好說歹說都沒用,有時候,脾氣一上來摔門把自己關在房間,房門反鎖,家長連和孩子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很多孩子都會有手機癮,因為他們能在手機中找到很多異想不到的快樂和成就感等。再加上青春期的不安分的心,家長很多也是毫無辦法。



後來朋友是怎麼把孩子掰回來的呢


朋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也是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後來經過朋友對孩子的觀察,孩子除了玩遊戲,還喜歡看一些玩吉他的視頻。


有一次,一家人相談甚歡的時候,朋友就趁機引導孩子報了個吉他班。


慢慢地孩子沉迷於手機不再只是單純的玩遊戲,而是看一些吉他的教學視頻。一個吉他班課程下來孩子越來越喜歡吉他,之後又續報了吉他課程。


後來孩子經常參加學校的文藝演出,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也因此,孩子在同齡人中找到了一定的成就感,和同學、老師的關係也越來越好,成績也慢慢提升上去了。雖然進步不是特別顯著,但是比原來一心沉迷手機時的成績好太多太多。


孩子也變得比原來開朗很多,和父母的交流也變多了,有時候朋友還經常和孩子一起玩吉他。親子關係變好了,孩子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頂嘴,而是在聽父母的同時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父母幫忙做判斷。


雖然現在,孩子依然還會玩遊戲,但是孩子會剋制了,因為他知道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青春期的孩子變化很大,不聽話≠叛逆,家長要做好面對孩子變化的心理準備,理智對待,不要草木皆兵。孩子沉迷一樣東西,是因為長期養成了一種“興趣單一”的習慣,只要幫助孩子分散這種對某單一興趣的注意力,並找到認同感、成就感,孩子自然不會沉迷於一樣東西。



關注我,每天改變一點點,父母改變1%,孩子改變100%!

世上沒有教育父母的學校,只有父母自己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高分家長幫


全家人首先認識手機的危害性。

看下文:

大家要認清一個基本事實,孩子的自殺,主因是孩子玩手機網絡遊戲導致。其它因素幾乎是藉口。因為,中國有5000萬網癮的孩子,網癮就是腦殘,而且,腦殘就是精神病。一個孩子神經不正常才去自殺、才去殺人,所以,惡性事件頻頻,特別是孩子自殺的多,多,是腦殘孩子多。2012年10月社會科學院上海研究所已經報告,網絡遊戲可使青少年致腦殘。2018年6月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網癮是精神病,這是人民日報報道的。實際,6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的衛生部已經定義網癮是精神病了,同樣,只是國內媒體沒有報道而已。我是一個研究家庭教育的老師,每每看到孩子自殺,說是什麼壓力,什麼挨老批評了,挨家長批評了,我就感覺非常荒唐,荒唐至極!我呼籲,有良心的自媒體工作者,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我們是國民,我們要作為。不能等。在網上把這些數據查清楚,然後展開宣傳,最後的目標挽救我們剩下的的2.5億青少年。這是國難當頭之際,你也許不樣看。我宣傳、呼籲:停止網絡公司開發遊戲軟件已經20多年了,雖然位卑言高,但我還是要堅定不移的宣傳下去。大家可在百度上搜索《腦殘與邪淫危害中國青少年》!


科學教育法


沉迷於手機的危害,只要是家長或者老師都感同身受。我每星期都會處理好幾起學生玩手機事件。可以這樣說,手機已經牢牢綁架了學生,輕則影響身體健康,比如近視,重則消磨意志,毀壞前途。但是很多家長或者老師束手無策,管,害怕出事;不管,害怕出問題。管與不管,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結合我的工作經驗,介紹兩種方法,也許對您有借鑑意義。

第一,限制時間,限制內容,達成君子協議。

手機現在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完全禁止也不可能,也不現實,那麼,如何防範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獲取信息而不沉迷手機?

家長與孩子訂立君子協議,只有在完成作業之後可玩,只有在家裡可玩,只准瀏覽與學習有關內容,不許玩遊戲、瀏覽不健康網頁。如果違反這個規定,那麼家長可以中止孩子玩手機的合約,進行適當懲罰。

當年,我與孩子做法就是在我去接送她來家的途中可以玩一玩手機,聽一聽音樂,只有在學校休息時,才允許她玩較長時間手機。

第二,轉移注意力,培養孩子更健康興趣,玩手機而沉迷。

李玫瑾說,一個孩子之所以沉迷於手機,它或許是逃避某種東西,或者是興趣狹隘。那麼家長可以積極的尋找替代物來轉移他興趣。

比如說,她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學生家長假期裡為孩子報了一個乒乓球興趣班,孩子每天都去打乒乓球,家長為了強化孩子興趣,還對孩子說:等三個月之後,要和孩子舉行一期乒乓球比賽。孩子投入乒乓球時間多了,玩手機的興趣也就少了。

綜上所述:手機固然令人沉迷,但是讓人產生興趣,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做,只要家長和老師開動腦筋,家校配合,減少手機給孩子帶來的危害不是不可能的。


青衫李探花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這個問題的背後,是孩子很常見的三種表現:

1、孩子喜歡玩手機;

2、孩子不肯聽父母的“勸告”;

在家長眼裡,這叫“叛逆”;

在孩子眼裡,這叫“嘮叨”;

3、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

這三個問題,可以說互為因果,讓家長們甚是頭疼。

應該怎麼辦呢?

我將這個問題,拆解為三個小點來回答:

  • 一、孩子喜歡玩手機的背後,他的需求是什麼?

  • 二、孩子不愛聽父母的話,他的心態是什麼?

  • 三、孩子不喜歡學習,原因是什麼?

弄清楚這三個問題,答案自然就有了!

關於第一個問題:孩子喜歡玩手機的背後,他的需求是什麼?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行為背後,會有一個驅力,我們稱之為“動機”,或“需求”。

孩子為什麼會喜歡玩手機呢?手機,能夠滿足他們哪些方面的內心需求呢?

這是值得父母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認真考慮的問題。

從表面上來看,我們覺得孩子只是喜歡玩手機,其實,這只是現象;

從深層次來看,孩子們玩手機背後的內心需求是不盡相同的!

  • 有的孩子是因為缺少情感上的陪伴:

比如,父母工作太忙,沒時間和孩子聊天;孩子性格內向,缺少親密的夥伴,等等。

  • 有的孩子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缺少樂趣:

比如,學習任務繁重,或者被父母逼著上很多興趣班,孩子無法從中感受到快樂,沒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等。

  • 有的孩子是因為經常遭到父母的挑剔和打擊,由此導致的低自尊:

比如,有的父母常對孩子說:“看見你這個樣子我就生氣,我一看你將來就是沒出息。”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產生“認同”,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這樣“沒出息”算了!

  • 有的孩子是因為自律水平較差:

這樣的孩子,喜歡就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對生活缺乏長遠的規劃。

  • 有的孩子就是抱著叛逆的心理,跟大人對著幹:

你越是不讓我幹什麼,我就偏要幹什麼,氣死你!

這種情況,叫做“硬抵抗”的叛逆!

所以,父母首先需要弄清楚,孩子喜歡看手機的背後,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只有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真正的滿足,才能從對手機的執著中解脫出來!

關於第二個問題,孩子不愛聽父母的話,是什麼因為?

上初中的孩子,年紀大概都在十二歲左右,正是處於青春期的叛逆階段。

我們常常把孩子一些不理智的舉動,歸結為“這都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

實際上,青春期叛逆的背後,也是有心理原因的。

父母需要反思這樣幾個問題?

  1. 你有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嗎?

  2. 你在要求孩子做事的時候,是強制式、命令式、還是商量式、探討式的呢?

  3. 你真的做到與孩子的“地位平等”了嗎?

  4. 你有沒有傷害過孩子的自尊心?


  5. 你有沒有關注過孩子的情感狀態、生理反應?

青春期的叛逆,雖然有激素水平方面的生理原因,但更多的,還是由於家庭模式的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最希望父母能夠做到的三點就是:

平等、尊重、理解。

如果父母做到了這三點,相信孩子的叛逆行為就會大大改善。

第三個問題,孩子怎樣才能愛上學習?

對於這個問題,我希望父母能夠反思這樣幾點:

  1. 對待學習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你的態度是怎樣的,你覺得學習是孩子的權利,還是他的義務?

  2. 學校有那麼多學科,你有沒有關注孩子,喜歡哪科、不喜歡哪科?

  3. 你有沒有了解孩子的情感狀態,他喜歡哪個老師、不喜歡哪個老師?

  4. 你有沒有關注過孩子,在學校裡遇到了什麼困難,包括和同學的人際關係,以及和老師的人際關係?

  5. 你有沒有認真觀察過孩子,他在哪方面表現得更有天賦?他熱愛做什麼事情?

  6. 你有沒有認真和孩子聊過,他未來的理想是什麼?他將來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孩子如果不愛學習,原因無非是兩點:

第一,他覺得學習是負擔;

(他認為是在給父母學,不能理解學習的意義)

第二,他覺得學習沒意思;

1、缺少成就感,覺得學不會或學不好;

2、老師不重視,或者不喜歡這位老師。

想明白這樣幾個問題,解決的方案就有了:

  1. 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你的權利,不是你的義務,你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2. 幫助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可以先從感興趣的學科入手,讓孩子不斷體驗學得好的成就感;也可以換一種令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學習,讓他覺得學習並不痛苦。


  3. 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幫助孩子疏導人際關係問題,不要因此影響孩子不願意去學校。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一定要捋清楚這其中的關係:

  • 因為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不愛學習;


  • 因為不愛學習,所以就用看手機的行為來補償內心的空虛;

  • 因為覺得父母不能理解和尊重自己,所以要叛逆;

  • 因為要叛逆,所以父母越不讓幹什麼我就越要幹什麼!

  • 因為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所以就嚴厲打擊和管教;

  • 因為父母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更加叛逆和低自尊;

  • 孩子的叛逆和低自尊,又導致更加迷戀手機中的自由天地、快樂空間!

……

由此可見,這些問題互為因果,交叉影響,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可一旦父母有一個環節做對了,其他的方面就會跟著得到改善!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父母必讀丨60節課成就孩子的一生》,正在持續更新中。

30個科學的親子教育理念、20個實用的親子教育策略,助您成為智慧父母,培養優秀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