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沙漠出租給企業和個人進行改造,一百年之內免稅,會不會讓沙漠變成綠洲?

ws299


想法很好,能治理好真的很難,我所在的地方離金塔縣很近,旁邊就是巴丹吉林沙漠,那個氣候真的太惡劣了,生存就是問題,黑水河是一條很大的河流,也架不住這個流動性大沙漠的肆虐啊!只有人人提高生態意識,慢慢的讓生態不再惡化下去,一百年後也許會改善一些!大自然的生態鏈具有自動修復功能,我們人類只要別去影響他,自愈能力比你想象的要強大的多!沙漠就是上帝對人類破壞環境懲罰的一種手段!








通天帝國之西域之師


如果把沙漠出租給企業和個人進行改造,一百年之內免稅,會不會讓沙漠變成綠洲?

改造沙漠能成功嗎?以前我們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在中國人的不懈努力下,居然還真成功了!各位應該知道咱說的是哪了,毛烏素沙漠,從一片不毛之地到青山綠水,也就半個世紀不到的時間!當然付出了多少努力也就只有我們中國人自己知道!不過從理論上來說,沙漠改造還是有可能的!

毛烏素沙漠治理區域與未治理區域的對比,當然左邊並非是已經徹底治理的區域,而是初步成效區域,真正已經治理的區域根本看不出沙漠的本來面貌,請看下圖:

以公路為界,兩個世界!

毛烏素沙漠面積約4.22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從1959年開始,在興建防風林帶,的基礎上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毛烏素沙漠的巨大工程!到2018年11月為止,毛烏素沙漠徹底消失,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毛烏素森林!吃瓜群眾的問題來了,沙漠都能治理嗎?沙漠治理能否形成經濟效益?

一、沙漠都能治理嗎?

理論上來說,只要在地球上的沙漠都能治理,差別是付出的代價有多大,比如毛烏素沙漠的年降水量250MM-400MM,儘管這降水量比較少,但這是它治理的重要基礎,可以使水源成本大大降低!那麼需要哪些條件呢?

1.有水源,或者地下水位比較高

2.有民意基礎,比如生活在沙漠周圍,受到沙漠威脅,但仍處於可以改造的狀態。

3.政府動員,大力扶持治沙產業,形成良性循環體系

對於第一點很多朋友嗤之以鼻,有水源就不會是沙漠了!其實此言差矣,很多是因為流沙所覆蓋,風吹沙丘移動,導致原本的良田變成了沙漠,因此在治沙過程中,首先就是擋風,比如早期毛烏素沙漠治理期間的興建防風林帶,其次就是固沙,這並不是植樹,而是籬笆隔離,然後種植極其耐寒的沙柳,比如下圖:

停止移動的沙丘才能治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過了這個大關之外,還需要有水源,無論是地下水還是降水,這都是基礎!植物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水汽的100%乾燥處生存,因此如果沒有穩定水源或者水汽的話,治沙還是一句空話!因為人工灌溉成本實在太高!最後民意基礎與政府動員結合是一切大型民生工程的成功根本所在,沒有民意與良性循環,森林也將重返沙漠,這早先的沙進民退是有先例的!

當然以沙漠資源為基礎,比如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炭等礦產在周圍的高成本綠化,形成局部綠島效應,以此為輻射,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拉斯維加斯與迪拜等!在這個過程中,資金的槓桿作用是非常強大的,只要捨得花成本,撒哈拉大沙漠也將成為撒哈拉大森林!但誰會去花如此成本改造呢?

二、治沙能治理出經濟效益嗎?

說到治沙治出經濟效益,那麼不得不提在庫布其沙漠治沙的億利集團的王文彪,年輕時的王文彪只是當地一家鹽廠的廠長,但沙塵暴以及沙漠不斷吞噬良田,更讓鹽廠圍牆與車棚掩埋!被逼上梁山的王文彪開始琢磨如何治沙,走過無數彎路,受過難以計數挫折之後終於走上了治沙的良性循環軌道!

2017年時庫布其沙漠產業被聯合國環境署的報告中提到中國治理、修復庫布齊沙漠創造的生態價值高達5000多億人民!因此在選擇正確位置的沙漠與獨到的治沙手段,100年的免稅以及政策支持下,沙漠產業還是有利可圖的,但如果不分位置,胡亂選址,那麼1000年也許都沒有效果!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沙漠承包是大好事。承包人享受自己開發的全部成果,不要交稅,可以繼承,可以自行決定轉讓拍賣(不包括地下資源)。種樹可以自行處理或砍伐,有了利益驅動,必然極大帶動全社會治沙造林造綠的積極性。以前有個石光銀,在沙漠裡種了上萬母林木,政府不準採伐,打擊了大家的積極性,是不對的。只准他們種樹,不准他們採伐自己種的樹,誰還有積極性?表面上看好像保護樹木,其實是打擊種樹的積極性,反而不利於植樹造林綠化沙漠。


和諧266


事先申明,不是我事後諸葛亮,之前確實思考過這個問題。思路來源於紅旗河工程。

自從在網上看到紅旗河工程設想後,沒事就看地圖。作為新疆人沒有比我們更渴望工程的早日實施了。從工程設計圖上看,引入的雅魯藏布江水入口就在新疆的和田地區。眾所周知,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就在新疆,圍繞南疆四地州形成了近33萬平方公里的無人區。根據紅旗河工程預算,大概在1萬億左右。結合題主提出的問題,讓企業參與沙漠改造,在有了水,有了政策,有了民間資金的參與,有了扶貧資金的配套,相信100年改造沙漠不是不可能的。

將河水引入塔里木河,以四地州分劃責任片區,招商引資。統一規劃合理分配引入水資源。承包費用逐年遞增。前10年免費,免稅,企業規劃基礎建設。10~20年每畝10元承包費用。20~50年每畝50元承包費用。50~100年每畝100元承包費用。對於動輒百億千億資產的國內大佬來說完全有能力承擔。

開發主要以植草,植樹為主,附帶發展林帶經濟作物。再造一個西北綠洲。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固沙治沙不同於一般的荒山改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人從哪裡來?可以考慮內地扶貧移民,和人口大省的勸遷(需要政府配套移民資金)。

有了水(基礎投資帶動區域經濟),有了錢(利益驅動民間資金進入長期基礎投資避免投機),有了人(引導富餘勞動力向新產業轉移),有了利益(相信企業家的嗅覺比任何人都靈敏)。相信能實現這一偉大設想。


柏廬1


沙漠可以改造成功,我國榆林市的毛烏素沙漠(四大沙漠之一),已經在政府的主導下順利改造完成。曾經黃沙滿天的地方,如今已是綠樹成蔭,變成了大森林,每年可以減少黃河沙量四億噸。但題主說的把沙漠租給個人或者企業改造,我覺的不現實:



1.沙漠治理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整體規劃,個人和企業難以做到。

沙漠治理是一個浩大工程,需要防沙引水、固沙植樹。這些事情必須整體去做,而不能夠零散去各自搞各自的。租個個人和企業,這樣會導致各自為政,方案不同於,力使不到一處去。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大大降低治沙效果。而且沙漠治理耗資巨大,基本上屬於純投入,企業和個人不可能這麼“不計回報”。



2.沙漠治理時間太久,回報週期太長

企業講究的是低投入高回報,而治理沙漠雖然利國利民,但是卻屬於搞投入低迴報,企業肯定不願意去做。並且,沙漠治理時間週期很長,基本上都是50年靠上了,一個企業能否存在這麼多年都不一定。個人也是一樣,現在愚公移山的人不多了。而且企業和個人治理沙漠好的交費租賃錢,這樣肯定不行啊。



3.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像毛烏素沙漠容易治理。

毛烏素沙漠曾經是牧區,後來由於人類活動導致沙化。但是這片區域一直降水很多,這就給沙漠治理帶來的便利。而很多自然形成的沙漠,降水量少的可憐,周圍海拔好高,水源都沒有。即便種下植物,沒有大力氣的引水工程一樣是活不下去。而我國本來就缺水,有了南水北調工程,不可能再東水西調,這違反自然規律。



所以總體來說,沙漠可以治理,但是僅靠靠企業和個人,不太現實。


科學探秘頻道


中國的沙漠總面積70萬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沙漠33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沙漠!

我怎麼總覺得沙漠以後一定會是:中國人民的寶庫!

我有一個想法:如果想快速讓它變成寶庫,就把沙漠每平方米1分錢賣給國內自然人:我計算一下:每畝6.66元;每平方公里1萬元;塔克拉瑪干一共沙漠面積為:33萬平方公里;一共能賣33億元。中國整個沙漠面積為70萬平方公里:能賣70億。

國家規定:自然人買了沙漠之後:必須再投資治理沙漠:防風、固沙、綠化。

沙漠持有者:利用中國的光伏產業優勢發電、引進水源,植樹造林。經過幾十年的奮鬥植樹造林,一旦沙漠綠化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幾十以後;氣候改變了,變良田沃土了。

國家做整體規劃設計建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及其旅遊項目。

國家允許沙漠持有者流轉:從中可以繳納百分之二十增值稅。

國家拿賣沙漠的錢和收入的增值稅建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修建旅遊項目。錢不夠國家再投入一些資金。

現在咱們國家由於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創造了很多財富:並且資產荒:允許一部分人利用自己的資金投入治理沙漠,從中讓投資者也可以得到財富: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何樂而不為。



千里馬250251229


這項目我投了,沙漠也是綠洲形成的!

1.秉承一個終止,前人載樹,後人乘涼。

樹木的成長需要較長的時間。 同時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期性和艱鉅性,我們只有從現在開始保改善環境,才能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生存之地。我們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

2.看得見的未來——毛烏素沙漠。

毛烏素沙漠,從一片不毛之地,發展到青山綠水,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當然付出了多少努力也就只有我們中國人自己知道!不過從理論上來說,沙漠改造還是有可能的。

3.綠話家園,我們共同的願景

那些你打造商業帝國的人,有他的初衷,不會不明不白的有了成就,都是不斷努力,創新發展,引領未來——我們每個人心中,要有一個綠色中國夢,為大自然填彩。

說完我頓時就有了去沙漠種草的想法,你有想過嗎?下方評論區告訴我?


三農小雨辰


題主好,會的

因為沙漠是最便宜的土地,通上電通上水,經過改造後是最好的良田。可照參加世界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迪拜原來都上不毛之地。

沙漠地區病蟲害少,適合規模化,大面積種植耐旱的農作物和中藥材,出品好,品相佳。

在世界上沙漠滴灌技術雪水調入沙漠等等的成熟,讓沙漠再現生機勃勃。

可以在上面種各種耐旱的作物,如大犀角、蘆薈、秘魯天倫柱、蒙古沙冬青、管花蓯蓉、綠之鈴、金琥、紅皮沙拐棗、生石花、中間錦雞兒、鹽生蓯蓉、仙人掌、白刺、泡果沙拐棗、巨人柱、脹果甘草、光棍樹、花棒、新疆沙冬青、河西菊、短穗柳、紫杆柳、斑錦變異、長穗柳、沙蔥、白麻、沙漠玫瑰、羅布麻、胡楊、裸果木、斑紋犀角、駱駝刺怪柳、霸旗佛肚樹、海星花、棒槌樹、鹽生草、紅柳,芨芨草,沙蘆、沙棗、復活草

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1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4;沙化土地面積17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近1/5。1平方公里等於1500畝,39萬1500畝。2017年末全國耕地面積20.23億畝

沙漠經濟作物、農作物有如下幾種

1知母 畝產乾貨300-500公斤,市場價16元左右一公斤。一萬畝的話,4.8千萬元到8千萬元的效益

2沙地適宜種植種花生,土壤肥沃的地塊可產畝產800~1000斤,貧瘠的土地一般畝產600~800斤。5元左右一公斤

3如果是黑、黃油沙地,非常適合種植馬鈴薯

5種植瓜 棗 沙地裡種的瓜和棗好甜的


適合沙漠種植的中藥有:鎖陽、蓯蓉、甘草,苦豆子,梭梭木,沙棘等等


我是農明315601440


沙漠可以變成綠洲嗎?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眾所周知,地球上的土地沙漠化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沙漠正在一步步吞噬著綠洲,也正在一步步吞噬人類有限的生存空間。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根據統計,截止2014年,我國荒漠化的土地面積足足有261萬平方公里,沙漠化的土地面積也有172萬平方公里之多,而我國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所以說,我國將近有18%的土地沙漠化。當然了,這個沙漠相對集中,主要在新疆和內蒙等地土地沙漠化嚴重,但是如果順其蔓延的話,恐怕地球的未來只有沙漠和海洋,而不會再有綠洲了。



有人說改造沙漠根本就是難於上天的事,但是你還別說,在中國人的不懈努力之下,還真的將土地從沙漠中搶回來了,還真的將沙漠變成綠洲了。例如此前有一位重慶交通大學的教授,帶領科研團隊,經過7年時間的反覆實驗,研發出了一種可以將沙漠變成土壤的粘合劑,將一種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粘合劑混合在沙子裡面,加上一點水,沙子就變成了土壤一樣富有粘性,而且沙子就可以獲得自然土壤一樣的力學特性,是不是很神奇呢?而且科研團隊已經在沙漠裡進行了實地實驗,已經取得了成功。當沙子變成土壤之後,他們在上面種植了大量的植物,並且獲得了豐收。

除此之外,我國還有一個名為毛烏素的沙漠地區,其實這個地方原來並不是沙漠,在古代時期,這裡原本是一片綠洲,但是後來這裡居住的人過多,導致了土地被大量開墾,再加上戰爭等因素,綠洲慢慢變成沙漠了。直到1959年,我國開始對這個地方進行沙漠化管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植物栽培,這裡已經有了不少的綠色植物正在生長。曾經的毛烏素沙漠已經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毛烏素森林。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可以被治理,至少它得有可以被治理的條件,比如有有一定的年降水量,此外,沙漠治理也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如果沒有一定的財政支持的話,恐怕很難實現,例如迪拜原本是沙漠中的一個小村落,但是迪拜有石油啊,石油使迪拜成為了沙漠中的一個富裕國家,而且也促使迪拜成為了沙漠中的綠洲,迪拜還在海上建造棕櫚島,但是一般說來,沒有迪拜這麼壕的,恐怕治理沙漠不會立竿見影吧。


鏡像科普


個人認為:國家立法。國家要的是綠色,環境美好。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你把沙漠治好了,你在沙漠上種植的各種東西,歸種植者所有,可以自己決定採伐。國家一百年不收稅。可以轉讓,繼承,拍賣。如果沙漠中種植的樹木不準種植者採伐(農副產品可採伐),國家就應該對該片承包的沙漠上面的樹木進行估價。國家拿出該評估樹木的50%至60%錢給種植者。讓種植者能有錢繼續投入。也讓種植者有盼頭。也讓種植者能發家致富,國家也可從中受益,減少沙塵暴,國家也減少損失,這也是多贏的結果。各位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