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其兄弟的名字都把“胤”字改成“允”字,為什麼乾隆登基後,他的兄弟沒改“弘”字?

SeanLee31583863


古代有避諱之說,主要是避皇帝的名字等,

有的朝代避諱比較輕,有的則非常嚴格。宋代之後,皇族命名出現字輩之說,尤其是宋、明、清三朝,皇帝在未繼位之前,常和兄弟使用同一字輩,在繼位之後,其兄弟為了避諱,就需要將字輩換了。

如宋代,避諱比較嚴,趙匡胤、趙匡義、趙匡美三兄弟本來都為“匡”字輩,趙匡胤成為皇帝后,就將其改為“光”字輩,趙匡義、趙匡美更名為趙光義、趙光美,趙光義成為皇帝之後,趙光美又要避諱,又改名趙廷美。

明代雖然也有字輩,但是明代避諱較輕,皇帝的一些兄弟並不需要避諱。

清代康熙才開始將兒子按照統一的字輩命名,雍正繼位後,為避諱,將兄弟們的“胤”改為“允”

但是乾隆並不在意,乾隆繼位之後以“朕以避名之典,雖歷代相沿,實乃文字末節,無關大義”為由,並不要求避諱

,所以他的兄弟仍然使用“弘”字輩。

不過乾隆對其後的繼承人做了規定,“朕以為與其改眾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眾無可避,較為妥善”,將其後的“永”字輩、“綿”字輩改為“顒”、“旻”,但只要求皇帝一人更改,所以繼位的嘉慶皇帝名字由“永琰”改為“顒琰”、道光皇帝“綿寧”改為“旻寧”。


楚邾


“避諱”,這是個古而有之的話題,並不奇怪,但雍正皇帝的做法,還是有著一些深層次的考慮:

1、表面來看,這是封建王朝的傳統,像北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他的弟弟趙匡義和趙匡美都改了名字為趙光義、趙光美(後又改為趙廷美);唐明皇名李隆基,他即位以後,他的弟弟岐王李隆範改名李範,薛王李隆業改名李業,都去掉了與皇兄相同的輩分字“隆”。但其實這種讓親兄弟改名的情況其實並不多,康熙皇帝為了避諱也不過是讓“玄”字少寫一筆而已,雍正皇帝其實另有打算;

2、深層原因,立威。雍正皇帝的繼位疑點重重,從他執政的十三年年來看,其非法登基的可能很大,而且一上來就讓眾兄弟改名,更多是一種威懾的考慮。不僅如此,他還把宋太祖趙匡胤改為“趙匡允”,明朝的崇禎皇帝改為“崇正皇帝”。其實“胤”字並不算常用字,完全可以用別的方式來實行,雍正的種種做法更多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乾隆登基後,卻沒有強迫兄弟們改名字,其實他也有自己的考慮:

1、向祖父學習,乾隆皇帝的偶像可不是他的父親,而是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其實乾隆也有避諱,他不過是向祖父學習罷了,將“弘”字少寫一筆(和“玄”字一樣),這樣省了很多麻煩;

2、自信的表現,乾隆與雍正不同,登基後更改了很多前朝的嚴苛政策,顯示出與父親的不同,以便獲得人心。為何有如此表現?因為雍正子嗣較少,其實在乾隆還是親王的時候,大家都已心知肚明弘曆就是接班人了,所以他的登基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他不需要去勾心鬥角,這就是自信的表現。

其實乾隆之後的皇帝做得更好:嘉慶皇帝,本名永琰,即位以後,為不使兄弟們因避自己的名諱而改掉輩行字“永”,自己改名“顒琰”,如此一來,眾兄弟不用改名不說,老百姓也不用為避諱“永”這個常用字擔心了。道光皇帝本名綿寧,即位後改名旻寧,也是為了讓有輩分字“綿”的兄弟們不用再改名避諱。

都是改名,一個改諸兄弟,一個只改自己,顯示出的是刻薄與寬厚的區別。


黑水布衣


中國古代的避諱制度是十分嚴格的,有很多人甚至因此而丟掉了前程,古代講究避諱的原則就是“避尊者諱,,避親者諱,逼聖人諱”。很多自以為是的有心人,利用這個規則,要求人們強行閉會,就造成了很多故事。最有名的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就說有個叫田登的州官他不讓本週的百姓用登字,發“deng”的音。到了元宵節以後,每年都有三天燈節,百姓張燈結綵,在河中放燈。但是因為田登的原因,當時負責的衙役不敢用燈字,所以就寫了放火三日。於是人們就將“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傳為笑談。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因為父親的名字是晉肅,晉與進士的“進”同音,被有心的人利用,不準李賀參加科舉考試。


唐朝,宋朝和清朝是我國曆史上必會最嚴重的王朝,其實古代皇帝一般都是兩個字,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減輕了避諱的麻煩。改兄弟名字的皇帝,歷史上最有名的有兩位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就是雍正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奪得了皇位,杯酒釋兵權又大大加強了皇權。從心理上來看,趙匡胤的得失心會重一些,所以他更想把皇帝的位置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要做天下人的尊重。所以趙匡胤把自己的弟弟趙匡義,趙匡美都改名為趙光義,趙光美。後來兄終弟及趙光義繼承了哥哥的皇位,趙光美又一次被改名為趙廷美。雍正只是一登基,就把自己弟弟的名字由“胤”改為“允”。清朝是滿族政權姓氏比較長,所以也不太可能出現名字裡一個字的情況。


胤禛經過九子奪嫡,登上了皇位,兄弟們為了一個皇位整的頭破血流,胤禛一上位自然要讓人們認識到自己才是唯一的那一個,兄弟們的名字都得改,徹底的改。只有和他關係好的老十三在死後,才把名字又改了回來。那乾隆為什麼沒改,因為乾隆比較寬容,他說兄弟們寫弘的時候少一點就可以了,不用改。所以乾隆也是要避諱的。乾隆還有一點做的很好就是永琰在登基的時候,覺得“永”太常見,避諱太麻煩,所以把永改為“顒”,後來道光帝都是效仿,咸豐以後基本就不避諱了。其實到後來皇權削弱,內憂外患的,保住命就好了,這些有的沒的,身外之物就不那麼講究了,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話語。順治皇帝福臨有句話說的好“不可因朕一人,致天下人五福”所以第一個入關的順治沒有避諱,但是乾隆時候“五福臨門”是不讓用的。避諱與統治者的心力和性格也是關係密切的。



紅雨說歷史


避諱,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禮儀制度,他有一個基本原則“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避皇諱只是其中的一種。

規避皇諱,在歷史上最為常見,歷朝歷代所始終的方法也不一樣,大致和分為以下集中,空字避諱,改字避諱,缺筆避諱。

空字避諱

空字避諱很簡單,就是將該避諱的字空著不寫出來,或者用方框代替,或者用某代替。

比如隋末起義軍將領王世充,在李世民登基後“世”字就需要避諱,所以在一些史書中王世充的世字就被去掉不寫,有時候很容易讓人將王世充和東漢哲學家王衝弄混。

改字避諱

比如東晉時期為了避諱司馬昭的“昭”字,在很多史書中將出塞的王昭君改為王明君,還就是題目中說的,四阿哥胤禛繼位後,其兄弟們被迫將名字中的胤字改成允。其實這種情況早在宋朝就出現了,趙匡胤繼位後,其兄弟名中的匡字就改為光,隨後其弟趙光義繼位,四弟不得已再次改名,從趙光美改為趙廷美。

十三阿哥胤祥雖然是雍正死黨,但是在雍正繼位後,名字也改為允祥,因為這是制度,允祥死後,名字又被改回胤祥,已經是開了天恩了,這也是清朝臣子不避諱的特例。

缺筆避諱

我們再回歸到問題中,乾隆皇帝名叫愛新覺羅.弘曆,實際上在弘曆登基的時候他的弟弟僅有一個,那就是弘晝,弘曕已經過繼給康熙十七子允禮去繼承果親王的爵位。

弘晝雖然還是叫弘晝,但是“弘”字還是做了避諱,在書寫時去掉了最後一筆。

最後還需要說明一點,避諱在封建社會是很嚴肅的事情,王公大臣如果在公文中忘記避諱會遭到彈劾,考生如果忘記避諱有可能會被取消考試資格。

不僅是皇家,在現實生活中取名字的時候也要避長者諱,比如小品中那種父子名為劉老四和劉老五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


一點點歷史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底蘊深厚,但講究也多。其中禮儀制度中的避諱就是最講究的一種。



賢者、為尊者、為親者的名諱都是要避的。當然最大的還是"避皇諱"。皇帝的名字是不能胡喊亂叫的,否則會招致殺身之禍。若在文章典籍書寫中萬不得已出現皇帝的名諱。也要採取空格、缺筆、諧音來處理。如康熙皇帝玄燁那個玄字就要少上面一點或右下一點。以彰顯皇帝名字不可觸及的地位和尊貴。


康熙皇帝一次加恩科科舉取士時,一名很有才華的舉子因文章中出現了完整的玄字,立馬落弟。當然他也有一大好處,會給後來考史者帶來便利。若典籍中玄字有缺筆,直接判定是康熙本朝的。



題中提到雍正朝很嚴刻,乾隆後為何不大計較,確實直到清末奕匡、載濤、溥傑都沒有避諱。因各朝差距很大,略述一二:

一,大清雍正帝胤禛登基後,他的眾家兄弟均由胤改為允。加以區隔。據說唯十三弟允祥臨死前,雍正恢復了他胤祥的稱謂。以顯示雍正對這個特殊弟弟的天賜恩惠。

還有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二弟三弟改為趙光義、趙光美。待趙光義登基後,三弟趙光美又改為趙廷美。這可能是歷史上獨一份。

二,一些名稱和地名也要避皇諱。如秀才,為避光武帝劉秀的名諱,很長時間改稱茂才。秦漢時的啟封,因避漢景帝劉啟而改稱開封。北京皇城的玄武門因避康熙玄燁而改稱神武門。都延用至今,再未往回改。

三,還有一種特殊現象,避諱的太多,以至形成了文字獄。如明太祖朱元璋,因幼年出家當過和尚,登基後,連光、亮、明、禿等都要避諱,不知冤殺了多少稀裡糊塗死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