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最想吃的是什么?

洺晓溪农产品


最想吃妈妈做的饭。麻麻熬的鸡汤,做的酸菜鱼,还有凉拌荆棘,凉拌香菜。泡椒鸡杂,凉拌毛豆,爆炒田螺。。。。






小傻瓜的围城生活


回到家最想吃什么?那得看你回的是哪个家,自己娘家,还是婆家。我娘家在四川,婆家在山东,自己家在上海,过年回老家,只能轮流来,去年回的四川,今年去山东。

若是回四川老家,那想吃、好吃、能吃的东西就太多了,父母老早就要准备好的,自然是我盼了两年的爆玉米花,而且一定是那种用老式爆玉米花机爆出来的

——一个大锅炉,架在柴火上,要用手摇转,时间到了,师傅脚蹬手拉,“嘭——”一声巨响,一兜香喷喷的玉米花就横空出世了。虽然现在自己在家里也能用小粒爆裂玉米做爆玉米花,但口感和气氛,都不如老式的。这样式的玉米花,是我们小时候唯一的零食,而且只有过年才有,所以,我对它的念念不忘、情有独钟,估计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吧。

其它的,像酥肉是一定要炸的;火锅,是一定要煮的……只是父母现在都年龄大了,除了玉米花是他们提前为我准备好的外,其它所有食物,都要等我回家我来做。

真的很庆幸,在带孩子的这十来年中,我能在厨艺上自学成才,顺利接替了妈妈的大厨位置。再也不怕过年时家中来客人了,随便整几桌菜,心中都不发怵的。

我完全不吃海鲜,闻到海味都不行,所以若过年回婆家,倒成了减肥的好时节。孩子小的时候,回四川买不到票,曾连续7年在婆家过年,哎,第七年的时候我老公才跟我说,他们那里没有“年夜饭”这一说!每个除夕,在吃上和其它每个普通的日子是一样一样的,没有大鱼大肉,还是大碴子粥配咸菜……所以,

过年若回婆家,我没有什么很想吃的,唯一的小要求,是能允许我不吃剩菜(那种十天半月前就煮好的、要吃一个来月的东西,我真的完全无法接受)。我们四川人,真的喜欢顿顿饭都煮新鲜的,基本不吃剩饭剩菜。

当我明白“门当户对”的真正用意后,我,已经跟他自由恋爱、结婚啦。嗯,跟着他吃什么都不要紧,吃火锅、吃海鲜都行,只要我深爱的那个人,在处理事情上立场坚定、有原则就好。


新上海人


老家的杀猪饭 云南人的年味从杀猪饭开始

农历腊月,随着气温的降低,劳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张罗着杀年猪。在我们小时候,由于科技不是很发达,所以家里的猪是不喂饲料的。山里人家的年猪,一般从二月就开始喂起,富庶一点的家庭可能会喂两头猪作为年猪,而一般的家庭就喂一头年猪。

为了使年猪变胖,到了冬月,主人家就开始给年猪加餐,并且减少它的活动量,看着圈里的猪一天天胖起来,人们知道杀年猪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到了杀猪的日子,主人家会早早地请好邻居来做帮手,一般是七到八个人。先是有三四个人去圈里按猪,其中一个手里拿着粗绳子,先把猪嘴用绳子套起来,以免发怒的猪伤到人。猪嘴套住以后,有两个人在前面拉绳子,另外的人则在后面使劲推猪,其中还要有人拽着猪的尾巴。等猪拖到场院当中时,人们就合力把它抬到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让猪的头垂到桌子的边沿,猪头的位置放好一只铁桶。这时,会有一个杀猪的好手,手持杀猪刀,从猪的脖子捅进去,直插猪的心脏。随着猪那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新鲜的猪血就会从刀口里喷涌出来,大部分的猪血会被地上的铁桶接住。

等猪停止了挣扎后,人们就把涨好的滚烫开水淋在猪的身子上,边淋水边用麻布口袋盖在猪的身上。等把猪皮烫软以后,人们就七脚八手的用各自准备的菜刀刮猪毛,那个时候,有人专门走村串户地收猪毛,所以刮下来的猪毛一般会被放到一个粪箕里。猪毛刮完后,有一个人专门拿一把稍微大一点的菜刀,把猪皮上的污垢刮干净,叫“扯猪皮”,猪皮扯干净以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等着解剖。

终于可以开剥猪了,主人家早早的就在堂屋里准备好了簸箕,簸箕的底部垫上芭蕉叶。开剥要先把猪头割下来,然后是项圈肉,猪的肚腹一打开,人们就先把心脏旁边的猪血拿出来,有胆儿大的人会直接就吃,说是“护心血”,大补,虽然它的功效一直没有得到考证,但是这一吃法却一直延续至今。剩下的猪血人们会单独放在一个盆里,以备做菜用。等猪的肠肚等内脏拿出来后,杀猪人会把猪的脚手卸下来,便于主人家用来腌制美味的火腿。手脚卸好后,接着就是里脊肉、肋骨(排骨)、三线肉等等,一块一块摆放到簸箕里。

活猪变成一堆猪肉后,主人家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年猪饭。年猪饭的种类很多,但是主要的食材就是猪肉。儿时,老家的年煮饭主要有排骨煮藕、猪血煮豆腐、炒猪肝、生肉拌腌菜、煮三线肉以及一些时鲜小菜等等。吃饭时,主人家还会备上一点甘蔗渣酒或玉米酒,犒劳帮忙的邻居。

帮忙杀猪的邻居回去后,主人家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首先是洗肠子,肠子很难洗,必须在杀猪的当天进行。首先要把它翻好,先用一根细细地棍子,把肠子翻出来,把里面的猪粪冲洗掉。接下来就是洗肠子,先抓几把玉米面在放有肠子的桶里,揉搓,浸泡一段时间以后,再放上水进行涮洗。如此反复几次,待肠子没有异味后,放上清水浸泡在桶里。接着是炼油,杀猪的当天,一定要把猪油炼出来。炼油的时候,要把猪板油放进大锅里,放上半锅水,然后烧涨,水全部煮干以后,猪油就会渗透出来,炼出来的猪油用饭勺舀到土罐里,装油的土罐事先被母亲放在在装有冷水的盆子里。炼油时母亲还会把做年猪饭剩下的猪肝和粉肠放在油锅里炸熟,每当此时,我和弟弟就眼巴巴地候在灶头旁,等着美味出锅。炼油时会剩下的油渣,油渣则会被保存起来,用以炒菜。

杀猪的第二天,母亲会动员全家一起揣肠子。那时家里一般揣两种肠子:一种是糯米肠,一种是香肠(也就是瘦肉肠),糯米肠用大肠灌制,香肠用小肠灌制,这两种肠子都不好揣。糯米肠的做法是:把糯米蒸熟,拌上猪血和盐巴等各种佐料,然后将事前准备好的灌筒套在肠头,然后用调羹把拌好的糯米饭通过灌筒灌进肠子里。相互比较来说,香肠要好揣一点,它的做法是:把零碎的肉割下来切成小块,拌上盐巴、草果面、花椒面等佐料,然后把猪小肠的头部套在两根交叉的筷子上,这样小肠的口子就被撑大了,便于我们把拌好的肉放进去。灌好的肠子被绑在竹竿上晾晒,但是不能直接放在太阳底下,待肠子半干以后就拿到阴凉处储存。

杀年猪时,人们还要烧猪头,人们在猪头的断口插一根木柴,然后把猪头放在火上烧,等猪头的表皮变黄时,就把它放在水里泡一会,猪头皮泡醒以后,用刀子刮掉上面焦黑的部分,洗净,然后用砍刀将猪头剖开,取出里面的猪脑,被砍开的猪头皮用棕叶穿起来挂在屋檐下,大年三十的晚上拿到山神庙里面供奉。

杀年猪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一件乐事,因为杀年猪的时候,不仅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味,还可以见到许久不见的亲戚。杀猪那天,我们几个表姊妹早早的就等候在院场上,为的就是能够吃到烧猪胰子(就是猪胰腺),还可以吹猪尿泡玩。

随着时光的流逝,杀年猪时的那些美好回忆已经消逝在人生的长河里,现在,也有人家还在杀年猪,但是年猪肉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很多时候,吃火烧肉已经代替了杀年猪的所有一切繁琐的工序,不知道何年何月我才能够吃到童年的杀猪饭,享受那种难忘的乐趣。






心若静风奈何1688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海妹子,生在海边,我觉得最幸福的就是可以吃到生猛的海鲜。比如:花蟹,皮皮虾石斑鱼,花甲螺,沙虫,鱿鱼,生蚝等等。回家我最想吃的就是沙虫了,以前小时候对沙虫的印象就是很可怕的一条虫子,但是大人总是爱把这种可怕的虫放进餐桌上,每次喝粥都必不可少。后面长大了,发现离不开沙虫了。我们北海当地可以炒着吃,这样很香,比较适合下酒,;或者晒干煮汤,汤吸收了沙虫的味道,非常鲜美;还可以直接清蒸沙虫,再撒点蒜蓉,真的是非常的鲜嫩爽口。沙虫虽然美味,做法也很丰富,但是取法需要有一定的赶海基础,不是用蛮力就可以的,所以我们在享用美食的时候要记得珍惜每一样美食的来之不易。





石慧敏


不知不觉,农历新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今天已经是1月20号了。再过几天就可以回家了。这个时候,在我的脑海中都是家乡的美味。我的家乡在广东省的韶关市,这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是非常好的。每当我从外地回到家乡韶关的时候,我最想吃的是韶关的清化粉、客家扣肉和酸菜糍三种。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一、清化粉

清化粉是韶关始兴县的特产,也是当地的一种名粉。始兴的清化粉具有久煮不烂、煎炒蒸都适宜的特点。而且,韶关当地人都是非常喜欢吃这种清化粉的。由于气候寒冷,韶关人都比较喜欢吃辣,尤其在吃清化粉的时候加一点辣椒,会让口味更佳的香辣和入味。这种味道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吃到的。

二、客家扣肉

韶关属于客家地区,历来都是客家菜式为主导地位的。在过年的时候也不会例外,客家扣肉也是我回家之后最想吃的菜式。作为一名客家人,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客家扣肉,但是我还是认为韶关的味道才是一种“家”的味道。韶关的客家扣肉利用韶关乐昌的炮弹芋头和土猪肉为原料烹饪,这两种都是一等一的食材,做出来的客家扣肉自然可口诱人。

三、酸菜糍

众所周知,客家人是很爱吃糍的。而韶关的始兴县就有一种特有的酸菜糍,这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的。将可口的酸菜包裹起来并油炸,吃起来十分的香口。尤其是在冬日里面,吃着美味的酸菜糍很容易让人忘却冬日里的寒冷。


上面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我回到韶关最想吃的美食,欢迎吃货们关注“粤北地区第一次吃喝玩乐”头条号,获取更多的粤北地区美食信息!!!


粤北地区第一吃喝玩乐


最想吃妈妈做的洋芋粑粑,出来这么久,貌似都没看到这类美食。我老家是云阳南溪,那边盛产土豆。所以勤劳智慧的前辈和乡亲就发明了不少用土豆做的美食,洋芋粑粑就是其一。

土豆用专用的擦子磨成细腻的绒团,然后沥水,切点腊肉加点大蒜,锅内倒油宽锅以防粘黏(农村特有的大铁锅柴火灶)然后妈妈熟练的把食材放入锅内煎(有两种口味有咸有甜,我妈妈喜欢加腊肉,所以就是咸味)煎到两面金黄焦脆,就出锅。不管大小都好刚出锅的这一口。

远离妈妈的城市里少了年味,到了过年期盼的不是大鱼大肉,是妈妈做的饭菜最香最下饭。因为工作原因和钱的原因,迫使我不得在重庆继续加班。相信现在的努力不会让你我失望[灵光一闪][玫瑰]



唐家糖不哭


马上到春节了,老妈也从老弟家回家了,我也准备在过年前回家一趟看一下父母,刚好老妈打电话回来,说要回家提前打个电话回来,晚上好把老母鸡抓好,因为不提前打电话的话,鸡都逮不到,家里养的鸡比我们在市场上买的鸡好吃多了,都是吃自家粮食生长的土鸡,我们那里鸡的做法无非是三种,有一种现在已经快绝迹了。

1、煨鸡汤

因为现在很少烧大灶了,现在多都是用煤气灶,土灶很少有人用了,估计再过几年我们那可能也不允许烧柴火了,现在就已经不让地里放火烧稻草了。这种鸡是剁好块装在一个罐里封好,放到火里煨上半天,打开看那味儿别提有多香了,现在已经很少能吃到了(条件不允许了)

2、红烧鸡

这种做法应该是现在最为普遍的做法了,虽说不如煨着香,但是依然是特别的香,老做的红烧鸡,没有什么高档的配料,就是鸡、盐、酱油简单的调料,虽说简单的做法,但是就是比我们在外面买的鸡味道要好得多。

高压锅炖鸡

家里养的鸡油水特别的多,每每妈妈扒掉了一层油,炖出来的鸡还是能看到上面漂着一层黄黄的油,一般我在喝前都会撇掉上面的油花再喝汤,这样做出的鸡肉一点也不柴,香气也很浓,不过还是可煨鸡是没法比的。


种草菌大力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程上,每个阶段都会有非常怀念的美食,也或者不是美食,就只是很有回忆味道的食物,念念不忘。

例如妈妈做的某个菜,地方小吃;又例如学校门口的一道简单的汤粉,一份牛杂;又例如放假跟同学们穿梭在各种小巷子里的老字号小店......

那我每次回家最想吃的有啥,好多好多呀。

例如我们镇上的捞粉,还有一个米浆煎出来的像煎饼一样的,还有绿豆包;还有远近闻名的豆腐,确实好吃,香,比其他地方的。

还有好多了




柚柑子


回到家最爱吃的是妈妈做的,每一个菜都是满满的爱,自从工作以后,有没有人觉得能吃一顿妈妈做的饭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能做的就是大口大口的吃饭吃菜,多吃两碗,妈妈也就高兴了。外面的山珍海味不如家里的粗茶淡饭,燕鲍鱼翅不如妈妈做的可口小菜。这个问题问得很广泛,回到家最想吃的是什么,对于我来说,只要是妈妈做的 都是我最想吃的,因为我最爱吃的妈妈永远不会忘记。



小灰不灰了


回到家最想吃的是妈妈做的家常饭菜!因为平时在外面吃的比较多,什么品类都吃过,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但是只有家里的饭,不管是爸爸也好、妈妈也好,做出来的饭,在外面真是吃不到!所以回到家,家里的饭还是挺好吃的。我是北方人,北方以面食为主,所以像炸酱面、烩面、捞面、馒头、炒菜、汤!这些家常的,和外面的味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