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有一個獨生子!你願意孩子在外地發展嗎?

吾愛下棋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留在身邊,但孩子大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做父母只能有建議權,真正的決定權還得給孩子。

我兒子畢業前曾徵求我和他爸的意見,是回自己所在城市還是去外地工作,我們給他的答覆是自己決定,後來兒子畢業後去了外地,我們覺得很好,畢竟外面的舞臺大,機會多,再說孩子還小,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對自己也是一種鍛練。事實證明兒子去外地工作的選擇是正確的,讓我們做父母的感覺兒子比以前成熟了很多,遇事能冷靜地思考,工作責任性也強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進步。什麼父親節、母親節…不僅微信上問候,還每次給我們寄禮物,其實做父母的哪會再乎孩子的禮物,是孩子的一片心意,說明孩子大了,知道感恩了,我想這種心情做父母的都會有所體會。

培養孩子長大成人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無論孩子選擇在身邊或是外地,只要孩子事業發展順利,工作生活得好父母就開心並會盡力給予支持。


用戶尹阿姨


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沒有如果,有的是切身體會…

我是河南安陽人,有一個獨生兒子,在天津上大學,畢業以後就應聘到天津的國有銀行工作了,也在天津買了房,安家落戶了…當時高考的時候,只想讓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沒想那麼多,畢業那時校園招聘,我們就已經失控了…他不想回來,我們就沒轍了…我們想:孩子大了,想要脫離你的護佑,出去闖蕩,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太自私…應該給他發展的空間,讓他自由飛翔,畢竟大城市機會多…可當他被國有銀行錄取後,聽著電話那頭他欣喜若狂的聲音,我喜憂參半…高興的是兒子很優秀,被這麼好的單位錄取,多少人求之不得;憂慮的是這就意味著從這一刻,兒子就真正遠離了我們,獨立生活了…兒子工作八年了,現在我在河南,他在天津,十天半個月一個電話,有時候除了噓寒問暖,竟不知該說些什麼而冷場…孩子大了,心裡話不和我說,他說過怕我擔心…好在我心裡已經習慣,不打電話就是沒事…只要他安好,我便安好…有時候看到親朋好友家,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很有感觸,也很失落…我們一年基本見兩次面,春節和國慶節…有時候我就覺得我好像和這個孩子失散了,感情有些疏離…只有他說要回來時,心裡才會一熱,那種無處釋放的母愛才會噴湧而出,算著他要回來的日子,想想他平時在家愛吃什麼,早早就開始張羅,忙忙叨叨,可是回來後基本不在家吃飯,早餐要去吃他愛吃的家鄉特色小吃,午飯有時候和同學聚會,不吃晚餐,要減肥…有些事已經沒有感同身受,幾天的假期到了,送他回去。還沒出門,我就暗自落淚…他會抱著我說:“媽,難過什麼,我不是好好的嗎?!別惦記我,照顧好自己,我才放心!”上車後,又走下來擁抱我和他爸,喃喃的說:“回去吧,你們一定要多保重!”…看的出,他也很傷感。車子啟動後,看著他的車彎入主路,我每次都會快步追著,想要多看他一眼,他會打著雙閃,一下一下按喇叭和我揮別…我的心一下就空了,傷心的無法自抑…這時,我才慢慢地體會到龍應臺先生的那句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總之,孩子對父母來說是幸福源泉,奮鬥的力量,扯不斷的羈絆,永遠的愛。意味著生命的延續,家庭血脈的繼承…不論相距多遠,時空變幻,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都不會枯竭…

如果時光倒流,我會盡可能選擇讓孩子留在身邊…因為一個孩子,讓他遠行,雖說發展機會多,但是和家庭分開,雙方都是煎熬…

機會和感情,孰輕孰重,對渴望孩子有出息,有未來的家庭來說,真的是個難題,很煎熬,很煎熬…



歲月如歌28792619


不知道是大數據太厲害了,還是我有超前感應。最近特別想寫一寫關於我那個95後小姑娘蛋的事兒,這剛想打瞌睡,系統就給送來了枕頭,看來你這個問題,我是必須得參與了。

還是先亮一下觀點吧,我家就一個孩子,除了四年大學在外地,如果沒有極特殊情況,基本上就留在我們身邊了。更準確地說,是我們強烈要求孩子留在身邊的。當然,如果孩子未來想換個環境,我和她爸退休之後,也會盡量爭取陪她一起去的(先這樣想想,看孩子願不願意)。

很多人說,難道你不希望孩子有個更好的發展前途嗎,把孩子留在身邊除了給她衣食無憂的生活,不是把她的一生都給禁錮在小地方了嗎?

對於這一點,我不否認我們自私了一點兒,不過,我們也有我們的考慮。

首先,孩子在身邊,我們互相照應著,她生活的不辛苦,不用每天擠地鐵,租房住,更不用去幹那些名字聽上去高大上,實際掙點辛苦錢的工作。

其次,我們這個小姑娘蛋是個小財迷,在她爸單位上班,業餘時間在英語培訓班打工,教學生,為了給小孩補課,我們給介紹的男孩子都沒時間約會,她還跟我們說,現代人,三天不見,理論上就是分手,雖覺得可惜,也不能深管。

再次,她爸對小棉更溺愛,早上早早起來,給孩子做早飯(是那種八寶粥,要晚上泡豆子花生的),單位有食堂,嫌不可口,她爸也依著孩子。

第四,我父母也常說,就是上大學時錢給多了,這小孩太能花錢。不過,我倒覺得,我們這小孩能掙錢,會花錢,在花錢中掙錢,也是個有頭腦懂經濟的人,再不能拿小孩子的觀點看她,這小妞絕對有逆風翻盤的本事。

愛她,盤她,管她在哪兒,活得幸福恣意就好。

吾女小財迷,榮耀大吉利。(喜歡玩遊戲)

錦繡風華在,佳偶自天成。





紅姐來自鳳城


我確實有一個兒子獨生子!

年青時響應黨滴號召就生一個,兒子小時很想有個弟弟或妹妹很是羨慕別的小明友。也有強生二胎滴但很少要受罰。我哪時窮不敢多生,現在兒子大了己參加工作,心裡舍不的他在外地工作沒辦法。還好形勢好了家家有汽車路又好走來回很方便


筱筱忘憂草


不願意,說這三個字我知道肯定招來很多非議,說自私之類的話。那麼我給你們說說我的遠房親戚的真實經歷吧。

我親戚的獨子在美國讀博士,後來留在那裡發展,孩子相當優秀,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兩口子逢人便誇,那是相當自豪。後來老頭腦血栓,半身不遂,老太太腰間盤突出,老倆口誰也照顧不了誰。兒子工作忙回不了家,只好請個保姆。保姆有各種原因,經常換,最長的保姆大約幹了半年多,有時保姆銜接不上就會餓肚子,拉尿在被窩裡清理不出去,痛苦的心情難以表達,幸好這些親戚們幫忙,不然不知怎樣過下去。後來老頭死了兒子也沒能回家看他一眼,真是淒涼啊,再後來老太太住進了養老院,也許就在那裡終結自己的一生了。唉,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這也許就是最好的說詞吧。


Wgh1526681917015266


怎麼看呢?有的’家庭一個獨生子女,父母願意讓孩子留在身邊,到老有個依靠,我的鄰居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兒,考上大學之後回社區工作,天天回家能照顧父母。還有的一個孩子,不想回當地工作,想去外面闖一闖,結果天南海北哪的都有,將來父母就得隨孩子去了,沒辦法。


dfkbs-lt


不願意。確實,我只有一個獨子,所以我很明確,我不願意孩子到外地發展,一個是為了自己,再一個就是為了孩子,不想讓孩子兩頭奔波、兩頭牽掛那麼辛苦。

我自己作為遠嫁女,早就後悔了當初的選擇,後悔並不是說要離婚,而是想如果時光倒回去我不會嫁這麼遠,主要還是對父母的虧欠太多,父母年紀越大這種感覺越強烈,父母身體好感覺也不大,一有頭疼腦熱這種感覺就來了。

第一次最強烈的感覺是前年老爸心肌梗塞住院,因為哥哥離家近,所以哥哥帶著侄子在家照顧了一個多星期直到老爸出院後都沒敢跟我說,我是在後面的一次打電話中,老媽無意說漏嘴才知道的,當時就眼淚止不住的嘩嘩往下掉,也不知道是歉疚、心疼、還是什麼,反正止不住,緊接著就買了機票飛回去了。第二次是今年暑假回家,我給爸媽換了智能手機,裝了無限流量卡,安裝了微信,就想能時刻了解他們的狀況,很認真的教爸媽怎麼用,學了幾天看著好像也都學會了,可等我走了,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這不會那不懂,身邊還沒人問沒人教的。我常常想,如果我們在身邊,這些哪還叫問題,越上了年紀越需要有年輕人在身邊,這時候對遠嫁就更加有深刻的認識了。

每次回家,老爸老媽開心的像過年一樣,但是走的時候,老媽又哭的特別慘,好像這次見了沒下次一樣。

所以,奉勸那些孩子準備上大學的家長,孩子上大學能近則近,因為很多時候在哪裡上大學就留在哪裡工作了,孩子娶妻嫁人也儘量不要太遠,家境好的還行,家境一般的連家都回不起,打工一年,回一趟家就回到解放前了,真心傷不起,為了孩子為了自己,儘量還是離得近一些,相互照顧起來都方便,還能彼此安心,孩子也不用兩頭奔波、耽誤工作。


愛養生的淘媽


如果是我的話,我願意的,我一直覺得為了自己的私心把孩子拴在身邊是一種特別自私的行為,畢竟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們不能以父母之名去捆綁孩子的人生,孩子願意在本地發展就在本地發展,願意在外地發展就在外地發展,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就行了。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父母做的挺好的,我父母就我弟弟一個兒子,但是沒有像有些父母那樣把孩子拴在自己身邊,而是按照尊重我弟弟的選擇。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限制只會妨礙孩子的發展,就比如說父母在縣城,孩子大學畢業只會留在大城市發展,發展的還不錯,父母非逼著孩子回縣城發展,不就是白白斷送了孩子的前途嗎。

其實作為父母,我也瞭解有些父母想把孩子留在身邊的心理,誰不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經常看的到,生了孫子之後可以承歡膝下,但是這種心理如果和孩子的意願相違背的話,那我肯定尊重孩子的意願。


喬治麻咪


【原創】你這個問題特別好,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不是獨生子女,而是父母願不願意讓孩子外地發展。這個問題沒有對錯,只有選擇,我先講幾個實例。


1.遙遠的優秀。有一次,我參觀本地最牛的一家養老院,設施超豪華,服務配套超全面,最便宜的起步價每人每月8000元,這在人均工資不是很高的三線城市,已經非常貴了,但據說等著入住的老人已經排到了三年後。養老院的院長領著我們參觀,每遇到每一位老人就介紹——他兒子可優秀了,現在加拿大;她姑娘可厲害了,現在美國……我越聽越茫然,培養的孩子這麼優秀,但遠走高飛後,幾年都見不到一面,這值得嗎?

2.眼前的鬧心。我一個朋友的老家在農村,她是當年全村的兩個大學生之一,她弟弟沒考上大學,在老家結婚生子,我這個朋友讀完大學後就地工作結婚生子。她父母經常偷偷打電話抱怨,弟弟工作換了好幾個,整天不務正業,家裡鬧得雞飛狗跳,日子沒法過了。隔一段使勁,她父母就跑到她家來“躲清靜”。這在眼前守著的,鬧心怎麼算?

分享完這兩個例子,可能聰明的你,已經意識到了一個現象,大多數優秀的孩子大概率會遠走高飛,敢於在外地發展的孩子,說明他自己比普通的孩子更有膽魄和能力,成功的概率會更大。如果孩子足夠優秀,你擋也擋不住。

所以,我在這個問題上,將來的選擇是順其自然,如果孩子有機會、有想法、有能力,就讓ta去勇敢嘗試,即便老了很難常見到ta,我也願意住最好的養老院。可憐天下父母心,只要孩子好,父母怎麼做都值了。


玩具時空機


我就一個兒子今年大三了,是在我們本省上大學,但是我們這邊太落後發展前景也不好,兒子準備考研一心想走出去,我也是大力支持他,畢竟他大了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為了他以後前程我不會強把他留在身邊,只要他過得好就行,我們老了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