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将迎来“立春”节气,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预防哪些疾病?

小马嘚啵嘚


今天是2月4日是立春,按节令今天才算正式进入2020庚子年,立春天气变暖了,从饮食方面要吃青淡一些,多吃青菜和,水果,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抵抗当前疫情。


黄玉常


在我的老家,立春这天是要吃春饼的,又叫“赶春”,何时传下来的习俗,我也说不青楚,反正从我奶奶那辈就是这样的。

过去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的根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没有春种哪有秋收,春天是一年的希望。“赶春”大约是趁着大好春光,抓紧播种的意思吧!


和风蕙露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明日将迎来“立春”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原则。

立春,必吃“三宝”,有助于“护阳”“养肝”!

1、豆芽

立春养生吃豆芽。

春天里,天气变暖和了,所有的植物都开始冒出嫩绿的小芽。

我们可以食用的芽也有很多,比如说豆芽、莴苣等等。春季吃豆芽很好,因为豆芽有发散的功能,吃豆芽不但能祛湿,还会帮助人体产生阳气。

立春时吃豆芽也不用夹肉,不然会加重肠胃负担。

2、白古丁

白古丁入肝经,护肝排毒,去火消炎,提高肝脏解毒能力,尤其是白古丁根茎效果优于白古丁叶!

白古丁根部对于保肝护肝排毒有大大的作用。可保肝,清肝毒,预防肝损伤。

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白古丁根对动物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白古丁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 ,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 ,故可保肝,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用白古丁根茶泡水代茶饮,可排肝毒,预防肝损伤,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白古丁正是春季的小植物,安全又健康。

3、萝卜

萝卜,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小人参”之美称。

萝卜中含有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白萝卜或者水萝卜,其富含的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一般,所含的酶能够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积食,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预防胃痛和胃溃疡。

立春养生,做好四件事,身体更健康!

1、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若身体不应节气“运行”势必会出现身体异常。

天气渐暖多去户外运动,适量进行一些健身锻炼,帮助改善生理机能,是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春困就能得到缓解。

2、防病保健

春季养生,重点是要防病保健。

特别是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

温热毒邪开始活动,此时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

3、注意起居

春季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建议早睡早起,起居规律。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休息,早晨到户外散散步,让心情舒畅,吸收新鲜空气,呼出体内二氧化碳,让精力更加充沛。

另外,“春生”不止是花草树木,还有各种致病菌、细菌、病毒等也会随之生长繁殖。春季也是一波“流感”高发季。建议家里注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最好在上午8点左右时开窗通风更好。

4、多肉少蔬

过年期间,是不是天天大鱼大肉,很少吃素食呢?

过多的吃肉,会加重肝脏负担,肝脏参与脂类代谢,过多肉类、油脂,容易导致脂肪肝,损害肝功能。

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肝脏健康。

因此,保护肝脏健康,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切莫吃过多的肉类油脂。


营养师老杨


明天是2月4日,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

古典中医认为:立春是一年中气场最乱的时候,也是一年之中比较容易得病的阶段,因此一定要做好 2 件事,不仅对预防时疫大有帮助,而且也能为今年的一整年的健康开个好头!

究竟是哪2件事呢?

1,调顺肝气;2,生发阳气;

为何做好这 2 件事,对预防当下时疫大有帮助呢?

简而言之:1、调顺肝气可缓解心中的郁闷,当前的情况,很多人宅在家里,好多事不能做,难免不郁闷,如果郁闷久了,也会生病的,因此面对当前的特殊情况,化郁很有必要。

2、生发阳气能够提升我们预防抵抗病毒的能力.

立春了,调顺肝气最有效果中医认为立春时节护肝是最有效果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因为肝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另外,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经过一冬天的寒冷天气,人们不仅穿着厚重,而且屋内也经常开着暖气而燥热,体内势必郁积了许多内火,春季始临,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内火,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

那么如何调养肝脏呢?

1、伸懒腰——护肝防衰老,立春后要常做!护肝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

因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的作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老年人经常做这一动作,可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延缓衰老。

2、按太冲穴呢。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太冲穴最能养肝护肝,而且还能化解郁气。

如何按太冲穴呢?

黄帝内经中讲:经络的传导,在皮、肉、筋、脉、骨;所以骨头上也有经络,而且骨头上传导的也最快,筋上的次之,血脉上的再次之,皮肤传导再次之。

按太冲穴时,可以把它生活化,例如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按按它,平常用脚每天有意识地用力重复抓握动作,也能起到补肝作用。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敲打、按揉、拉伸肝经;顺着肝经按揉,如果有疼痛点,一定要通过敲打、按揉、艾灸到不痛为止。否则就会肝气不顺。

立春为什么要升发阳气呢?《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此时的人体阳气犹如刚刚发芽的幼苗,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了,而此时天气阴寒未消,身体虚弱之人阳气会生发无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生发人体的阳气。

那么,如何生发阳气呢?最实用及简单的生阳之法莫过于——梳头!

为什么?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而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提示著名古代养生专著《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疏通经络生阳气,精力充沛一整天”!

那么如何梳头?强烈推荐“五指梳头”。

一、简单可以随时随地的做;

二、头为诸阳之会,身体所有阳脉都要在头部循经而过,梳头可以帮助阳气上行;三、初春乍暖还寒,人体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黄帝内经》中讲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就是说当风邪侵袭人体时,头部最先受到损害。

提示:头部如果遭受风寒,不仅会影响阳气的生发,而且还会出现各种头痛。

梳头也能将风邪“拒之门外”,《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中这样记载:“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每天如果能均匀缓慢的梳头100下,务必将整个头皮疏到,那么就完美了。

梳头养生的最佳时机:早中晚早上梳头使你一天精力充沛,中午梳头消除午间疲劳,晚上梳头可以更好睡眠。梳头的时间:每次梳头5-10分钟即可。

立春后生发阳气,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春捂护阳,下厚上薄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

2、晚睡早起,与日俱兴民谚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黄帝内经》也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立春以后日照渐长,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相对冬天来说晚一点睡、早一点起,以利于阳气的生发。提示: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倦怠懒睡的习惯,适当夜卧早起,增加室外活动,舒展形体,畅通血脉,以助生发之气。

另外,立春护肝,饮食上还要注意下面这两个禁忌:

1、立春后饮食忌酸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提示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2、立春后饮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

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冬春之交,由于天气乍暖还寒,气血运行忽急忽缓,时而偏内,时而偏外,五脏适应得有个过程。这时期,体质差、适应能力弱的人就易得病,所以立春是一年之中比较容易得病的阶段,一定要保肝护阳!


上文文化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今天,就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又称“打春”,有“咬春”的习俗。

“咬春”,即: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解除春困,主要是通气。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细菌也开始滋生,易让人引发流感和发烧。

萝卜中,含有维生素C和锌,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功能。

此外,萝卜还含有木质素,能够提高细胞的活力,吞噬有害细菌,防治疾病。

因此,立春时节,不论是“咬春”,还是防病,吃点萝卜,是上上之选。

立春时节,饮食上,吃点啥好?

1、韭菜

春属木,肝也属木,春季,肝最为活跃,此时,是养肝的“黄金期”。

立春时节,处于冬春交替,气温偏低,重点要养护肝阳。

一旦肝阳不足,则易怕冷、眼睛视物模糊、小腿肚抽筋等。

此时,韭菜,是非常不错的食物选择。

韭菜,辛温发散,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

此外,多吃韭菜,还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对肝功能也有益处。

搭配鸡蛋,一起炒食,还可滋养肝阴,达到阴阳双补之效,是春季养肝首选。

2、豆芽

春吃芽,夏吃瓜,立春后,多吃“芽菜”,养生可事半功倍。

“种生”的豆芽菜,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胃,同时,还可清热,对抗春燥上火。

3、香椿

中医讲,香椿,开胃、降火,能保肝、利肺,对多种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香椿,带有的香气,有很强的疏通之效,能帮助阳气在人体内升发。

立春以后,多食香椿,是不错的选择。

香椿树,在初春时发芽,此时,正是吃香椿的大好时节。

4、白古丁根

白古丁,又叫婆婆丁吧,蒲公英,黄花地丁、黄花郎等。

白古丁,在春季,会吐露出新鲜的嫩芽,不仅是好吃的野菜,更是好用的草药,是药食两用植物!

白古丁,又叫尿床草,可见这种鲜药对于利尿是有帮助的,同样可以清热解毒。

白古丁,被现代医学家称为“天然抗生素”,认为白古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

此外,白古丁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白古丁作为一种“鲜药”,也是一种野菜,吃法较多,还可炒制成白古丁根茶,泡水喝,简单方便,对健康,大有益处。

立春时节,养生做好这几点

1、多花茶,疏肝理气

立春之后,人体阳气生发,此时,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

花茶,香气浓郁,可疏肝理气,是春季茶饮不错的选择。

刺玫菊茶,是一种野生的小玫瑰,性质温和,疏肝理气,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还可滋养心肝血脉,有助于调节心情,改善抑郁的情绪,并且,有助于改善春困。

茉莉花茶,能够帮助人体解除立春以后身上的寒气,还能够振奋精神,消除春天的困意。

立春喝茉莉花茶,能够和胃止腹痛、减轻肠胃不适、健脾安神、化湿、清热解暑。

方法:每次冲泡3克左右,用90℃水冲泡。

2、晚睡早起

《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因此,晚睡早起,衣着宽松,适当散步,使精神轻松愉快,保持体内的生机,是立春时节养生的重点。

3、少食辛辣,多尝甘甜

立春之后,饮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等食物,以免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此时,应该以绿色蔬菜为主,少吃酸味食物,防止肝气过旺。

要适当增加甜味食物,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伤脾。

此时,宜食新鲜蔬菜,如菠菜、芥菜、豆芽菜等。

4、防病保健

春季养生,重点是要防病保健。

特别是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

温热毒邪开始活动,此时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

5、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6、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微笑的一生


今天是2020年2月4日,庚子年正月十一,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也是一切的开始。今天,新的齿轮开始转动,新的轮回已然开始;今天,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今天,东风解冻,春已归来。

立春,春回大地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一到,东风就来了。温暖的东风吹来,大地从冬天的冰冻状态中苏醒过来,蛰居着的昆虫醒了过来,正不断尝试着扇动翅膀,为飞出去觅食做准备;河里的冰正慢慢融化,一整个冬天都被困在冰面下的鱼时不时活泼地游到水面上,水面上尚未完全融化的碎冰仿佛被鱼儿背在背上一般。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气温回暖。肝火上行,细菌病毒也开始复苏滋生,此刻养生刻不容缓,预防疾病的流行!

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1:护肝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调节心情为主,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都有利于疏肝理气。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具有辛甘发散的特点。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2:春捂

  虽然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如果过早脱掉冬装换春装,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早春时节,应该提前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3:起居须知

  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仍较大。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而这时候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4:多走动

  春天重点在于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动”,不在于“静”。人们应该积极到室外锻炼,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但是在进行春练时也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使人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等。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5:多吃辛温食物

  立春养肝,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过于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至上火。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6: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立春保健常识8大要点

立春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7: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8:忌“怒”

  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因为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容易使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襄阳祖海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通常情况下,六九的第一天,就是立春

立春,民间又称打春,也叫作咬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开始,天气回暖,阳气渐升,花木复苏,一切都是鲜妍和暖曛。

立春节这个习俗,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饮食方面简约不失春意。

立春的饮食风俗

小食主要有炸春卷、烙春饼。金黄的春卷,红豆沙作馅,香香甜甜又一个春天;春饼薄而透明,圆圆满满的比盘子小一圈儿,辅以葱丝、面酱、豆芽、蒜苗或者土豆丝,

春天的味道卷一卷,舌尖上面吃出来,咬一口,尽是麦芽的香气和春芽的清新。

我们这里立春这天,定是要吃春饼的,主菜就是蒜苗炒豆芽、醋溜土豆丝、香辣瘦肉丝,在北京还有烤鸭。蒜苗是自己培养的,几颗蒜泡在盘子里,没多久,就长了寸许高的小苗,绿豆芽也是自己泡发。

立春的饮食不豪奢油腻,清清淡淡,色香俱佳,犹如初开的春花,老百姓的日子就这么岁月静好。

疾病预防方面

天气日暖,草木回阳,各种细菌也开始活跃,要特别注意防治流感、呼吸道传染、心脑血管、风湿等方面的疾病,有积年老病的人更要格外做好防护,老话说的好“打春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要警惕倒春寒、冷气流的突袭。

立春以后,尽管冰雪开始融化,水汽里依然透着寒湿,所谓“招人不招水”正是如此,保暖仍然是第一重要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予我们无限欢喜和希望,愿春日向好、生命欣欣!


最是青子衿


“莱菔银松缕冰玉,蒌蒿苗肥点寒绿。

霜鞭行茁软于酥,雪树生钉肥胜肉。

与吾同味蔊丝辣,知我常贫韭菹熟。”

这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春盘》。春盘的本义是古时候的立春这天,人们以韭黄、果品、饼饵等卷成盘状来吃,有时也叫春饼。

这首诗里写了6个立春吃的食物:“莱菔”是萝卜,蒌蒿,“霜鞭”是春笋,“雪树生钉”是蘑菇,“蔊丝”是蔊菜,韭菜。

冬去春来,立春象征着阳气回升,气候回暖,万物生长,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旺盛,肝气始旺,消化力增加,宜食用微温的辛、甘等食物,不吃油腻生冷食物,多食含vB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宜补充营养,矿物质和维生素。古代在这一天会祭祀祈福以驱赶寒邪,求吉消灾。另外在这一天会吃春卷、春盘、春饼、田艾籺等,祈求风调雨顺,健康一春。多数地方吃萝卜,叫作“咬春”。

春天来了,气温回升,灾病也随之远离。大家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众,少外出,众志成城抗病毒!


阅书文化之观


立春 |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又叫“咬春”,咬的是时令的鲜美,咬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在民间,有吃春饼的习俗。晋代潘岳所撰的《关中记》记载:

“(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

清人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中说:

“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

立春这天吃什么?要应季。

顺时令而食,是中国餐桌上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不比以前,隆冬腊月里仍能见到四季时蔬,时令对美食的影响日渐趋微,但时令和美食的的完美交融早就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根深蒂固,无法忘却,已形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寒冷的日子渐渐走过身旁,春意萌发的日子悄然来临,人们的心里是喜悦的,充满了对新的一年四季美好的向往。在这立春的节点吃一顿充满仪式感的春饼,让未来的日子和和美美,顺风顺水!

除了传统的美食,还有以下推荐

春笋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藏膘,大家最想做的就是甩去这一身赘肉,省得穿薄衣服的时候一身肥肉无处藏身。

而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备受美食家的喜爱。春笋的口感特别好,可荤可素,营养丰富,对于那些对身材很挑剔女士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吃一天刮三天油,越吃越瘦。

韭菜

春天的韭菜特别鲜嫩,并且有股其他季节闻不到的幽幽香气,韭菜性温,可以补益肾气,旺盛精力。做一道韭菜锅贴,韭菜盒子,韭菜炒比管,皆是美味,让人食欲大开。

萝卜

万物生长,阳气上升,春季是养肝的季节,多吃一些辛甘发散的食物,而萝卜就是很好的保健品。萝卜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的民间说法。

春季是养生的季节,有些疾病也要预防

流感

春季万物复苏,细菌病毒也很活跃,这个季节要特别做好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过敏性鼻炎

每到春季总会有一大波过敏性鼻炎患者深受其害,因为这个季节空气中飘浮着花粉、细菌病毒、尘埃、柳絮等,吸入后造成过敏。为了避免,患者可以戴口罩出门,平时注意通风,保持室内湿润,饮食规律,保证体质。

春困

春困其实也属于亚健康,这个季节多摄入维生素,及时补充蛋白质,保证体力,提高睡眠,保证白天精神状态。

以上是个人浅见,愿在这个春意勃发的季节,春风春水满心田,种出一树花开!


深沉的海


关于“立春”这个节气。记得我小时候老妈在当天都煮红枣加红豆、莲子汤给我们喝,说是春茶,代表新的一年里要红红火火。今早我煮了红枣,缺了红豆与莲子,加点桂圆肉。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害羞][玫瑰][玫瑰]预防哪些疾病呢?春到了,多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净化家室;预付感冒;饮食呢?根据各地域的口味,建议吃清淡点;衣服呢?也建议多穿点,俗语说:春捂秋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