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患上癌症之王“胰腺癌”?

兰花草


胰腺癌会让很多人闻风丧胆,我有好几个朋友的父亲都是因为胰腺癌而去世,从诊断到死亡也就半年时间,少有超过1年的。资料显示,胰腺癌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男性比女性多见。目前胰腺癌是常见癌症死因的第四位,5年生存率仅仅是1%-3%。换句话说,100个胰腺癌的病人,5年后还存活的仅仅有1-3个。就是这么凶险的一个癌症。


大家害怕胰腺癌,哪些人容易发生胰腺癌呢?


2018年胰腺癌诊治指南明确指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办法糖尿病或者慢性胰腺炎等。


长期吸烟自然不用说,吸烟有害健康,除了会引起明确的肺癌,还会引发很多疾病,胰腺癌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为了健康,劝大家戒烟,吸烟百害无一利。


高脂饮食也是一个危险因素,高脂饮食除了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等,也是胰腺癌的风险因素。因为高脂饮食会刺激胰腺不断分泌胰腺相关液体,久而久之,会引起胰腺变性,最终导致胰腺癌可能。


过量饮酒也是,本身过量饮酒就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风险因素,所以不要酗酒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上述风险因素都存在也不一定会发生胰腺癌,因为胰腺癌还跟遗传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CDKN2A、BRCA1/2等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


所以,大家为了预防胰腺癌的发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饮食健康等。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等到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预防胰腺癌才是最重要的。


李鸿政医生


⑴年龄大于40岁。⑵有吸烟、大量饮酒史。 ⑶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⑷慢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⑸良性病变进行过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⑹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者。


肿瘤何大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dd500039ecbfa7b87cc\

健康情报局


提起胰腺癌,不由得想起了大名鼎鼎的苹果之父乔布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首帕瓦罗蒂、香港胖姐沈殿霞等,这些名人都是被胰腺癌夺走了生命!

胰腺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恶性肿瘤?让如此多的名人遭此厄运。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算高,但其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

胰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而一旦出现明显的消瘦、疼痛、黄疸等症状时,已为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不仅如此,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术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

目前尚未找到胰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但有许多危险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几类人要小心胰腺癌的“魔爪”

1、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临床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得胰腺癌的几率是无胰腺癌家族史人群的3-13倍。因此,家族中若曾有患胰腺癌的患者,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定期体检。

2、胆囊切除的人群

胆囊切除与胰腺癌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实验证实,将胆囊切除后,患者的体循环中缩胆囊素水平会升高,从而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

3、喜欢吸烟的人群

有资料显示,吸烟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5倍左右。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胰腺的分泌,促使致癌物质进入胆管,再反流如胰管,从而引发胰管上皮癌变。

4、不良的饮食习惯

长期大量食用猪、牛、羊肉、高脂肪、高能量以及熏烤、煎炸、腌制类的食物是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其他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而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以及果汁、绿茶等绿色饮料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份,它们可以防止细胞受损,甚至使受损的细胞修复,有预防胰腺癌的作用相比较来说。因此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人群的胰腺癌发生率要低很多。

5、长期接触化学物质

在与β-萘胺和苯有关的工厂中工作的人群患胰腺癌的几率相对要大一些。

6、内分泌紊乱的人群

内分泌紊乱也是常见的胰腺癌的病因。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因其自身的抵抗力下降,就会导致疾病容易缠身。

胰腺癌如此凶险,且其发病的确切病因又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生活方式癌”。所以,要预防胰腺癌,就要从生活方式上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要改掉不良的嗜好,尽量戒烟忌酒,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此外,要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说起胰腺癌,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乔布斯。乔布斯是一名佛教徒,又是一名素食主义者,按道理,他和烟,酒,肉都不沾边,为什么又偏偏得胰腺癌呢,到底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胰腺癌呢?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以45到65岁多见,男女之比为1.58:1。目前胰腺癌车消化道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大肠癌,五年生存率为1%到3%。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胰腺癌?

第一,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吸烟容易导致各种癌症,如肺癌,膀胱癌等,胰腺癌也不例外,长期大量的吸烟导致胰腺癌发病率增高。



酗酒也容易招致胰腺癌,长期饮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胰腺炎症反复发作,最终导致慢性胰腺炎,会增加胰腺癌的概率。

许多研究发现,长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不同国家以前癌发病率与脂肪,糖,动物蛋白质,蛋类和咖啡的人均消耗量有明显关系。



第二,患有糖尿病的人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胰腺癌,早已为人所知,近年来的研究指出,糖尿病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概率为无糖尿病病人的1倍,且有增加的趋势,也有人认为其为正常人群的2到4倍,但两者的真正关系尚不明确。

第三,慢性胰腺炎的患者

早在1950年,Mikal等,就注意到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相关,现在已有证据表明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与胰腺癌相关。

第四,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已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者发病率比无胰腺癌家族史者高数十倍!



此外,还有文献指出男性,女性绝经后易发胰腺癌,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火以及DNA修复异常,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90%的胰腺癌可有k-ras基因及第12号密码子的点突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金色柳叶刀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到早中期,胰腺癌的症状又很容易被当作是胃病、肠道疾病或者肝胆疾病,因此很多病人错失了在早中期发现胰腺癌的机会。大部分病人一旦被确诊,胰腺癌已经进入了晚期,治疗效果非常差。

这8种人容易得胰腺癌

为了早期发现胰腺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胰腺癌筛查。所谓高危人群就是患胰腺癌风险比普通人高的人群。那么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那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

尤其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4.慢性胰腺炎患者

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患者,这也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

6.家族性胰瘤息肉病患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

以上8类人群,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去做胰腺癌检查,这样才能避免查出晚期胰腺癌。

出现这6种症状,高度警惕胰腺癌


不管是不是胰腺癌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了以下6种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胰腺癌,应立即去医院的消化科或者胰腺外科做检查。

1.黄疸

出现皮肤黄、眼镜黄、尿色加深等黄疸症状,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长期吸烟的人

2.体重大幅度减轻

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体重大幅度减轻,减轻超过10%。

3.找不到原因的消化不良

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饱胀不适等症状。

4.无法解释的上腹疼痛或腰背部疼痛

典型的胰腺癌腹痛在仰卧位加重、弯腰可减轻,夜间尤为明显,有持续性的,也有间歇性的,主要在上腹部,部分患者可放射到腰背部,甚至后腰背部比上腹部更明显,行走、弯腰、侧卧为疼痛明显减轻或缓解。

5.新发糖尿病

突然出现的糖尿病,且本人不肥胖、家族中没有糖尿病史。

6脂肪泻

不能解释的脂肪泻:油花样腹泻,油脂状或泡沫状。


知道雪糕


胰腺癌,不仅仅有癌症之王之称,我们医生有时候也会把它形容为最变态的癌症,这几年在我手头里经过的胰腺癌患者,10个就有9个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到10%!

胰腺癌现状

以前我们总说胰腺癌虽然恶性程度特别高,但是发病率也非常低,但这几年这个说法已经过时了,预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就可能新增胰腺癌患者约42万,死亡人数约41万,到了2030年,胰腺癌极有可能成为所有恶性肿瘤中第2位致死原因。而我们国家由于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胰腺癌病例数已经占恶性肿瘤的2.42%,发病数约1.89万了。

这形势已经值得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现实非常残酷,在我手上救治过的胰腺癌患者,当我告知他们患了胰腺癌的时候,有接近一半的人还不知道自己的胰腺在哪里?

所以,要想了解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大家应该先对我们的胰腺有所了解,方能预防控制!

胰腺的位置和功能

胰腺不大, 但很重要。它位于我们的上腹部,胃的后方,正因为它位于腹膜的后方,所以属于腹膜后位器官。胰腺形态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和胰尾。胰头被十二指肠上部、降部和水平部分别从上、右、下三面包绕,胰尾邻接脾脏,伸向脾门的位置。



(如图胰腺的解剖位置结构,非常隐匿)

胰腺是我们人体内部非常重要的一类腺体,主要功能就是分泌产生胰液,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参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胰腺还有一个内分泌部,主要是由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四种细胞构成,其中A、B细胞还分别产生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这点在临床上有很重要诊断意义,因为我们发现胰腺癌患者在诊断之前30-36个月会出现新发的空腹血糖升高,所以突然得了糖尿病,往往要注意预防胰腺癌的可能性)


(如图为胰腺钩突部癌,63岁,患者两年前突发血糖升高,一直以为正常糖尿病,去年底被诊断为胰腺癌)

因此,对于50以上的人群,若新近发现糖尿病,应引起大家足够重视,有可能是胰腺癌的异常症状,属于患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除了新发糖尿病患者,以下人群也容易得患上胰腺癌

  1. 胰腺癌是一定有家族聚集性的,我们科就有成功筛选早期胰腺癌患者经历的。就在去年,当时有一位湖南来的患者,因CT检查发现胰体尾增大,占位,就诊于我科,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有2个兄弟,3个姐妹,其中大哥已经因胰腺癌去世了,当时考虑胰腺癌家族史,建议让他们兄弟姐妹做胰腺癌薄层CT筛查,发现患者妹妹竟然也是跟患者一样胰体尾占位。因此家里有人患有胰腺癌的,容易得胰腺癌,1个一级亲属,风险是4.6倍;2个是6.4倍,3个以上基本上是达到30的多倍了。(如图,即为胰腺癌患者,胰头胰尾均可见明显增大,增强扫描后可见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肿块)
  2. 口腔微生物感染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这主要跟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聚生杆菌可增加胰腺癌发病率有关。
  3. 长期喜欢吃腌制、炙烤食物等高脂肪、高动物性蛋白饮食的,相比饮食结构中富含高纤维、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人患胰腺癌风险要高;
  4. 长期服用化学药物和经常接触和苯等相关的人也容易得胰腺癌;
  5.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要高2倍,这主要跟烟草中含有的亚硝胺等30多种致癌物有关;
  6. 罹患慢性胰腺炎的。这点已经在临床上被证实了,基本上长期患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得胰腺癌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差不多100倍了。

怎样及早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一般情况认为出现以下症状应该考虑胰腺癌可能性。
  1. 出现了时轻时重,时有时无,尤其是发生在夜间的上腹部疼痛或者说不清楚的不适,尤其是平卧时感觉疼痛加剧;
  2. 出现了黄疸但又未患有胆结石等胆道疾病,而且黄疸病情发展的很快,粪便呈陶土色,可伴有皮肤瘙痒;
  3. 无明显诱因,几个月内突然体重减轻十几二十斤,未发现其他特殊疾病;
  4. 治不好的“胃病”,尤其是无法缓解的胃病;
  5. 40岁以上,无家族肥胖史,近期突然出现糖尿病或者已经有了糖尿病突然加重;

注意:胰腺癌好发于胰头,尤其是以腹痛、消瘦以及黄疸为主要症状!


医学小侦探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预后又比较差的肿瘤,它的表现症状很不典型,所以较为容易被人们忽略,也容易被误诊。

但近年来,其病发率却是不容客观。那么,了解它,及早预防便变得尤为重要了。哪些人容易发生胰腺癌?哪些症状又有可能是它发出的警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4类症状别忽视,有可能是胰腺癌

1. 腹部疼痛

上腹疼痛(尤其是我们的左上腹或上中腹)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少数位于右上腹部疼痛,甚至有些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它的腹痛是比较顽固的,痛起来犹如刀绞或是利器钝之,一阵阵发作或者会持续一段时间、逐渐增痛。在夜间更为明显,仰卧时会有加重疼痛的趋势,而蜷曲或前倾坐位可使疼痛减轻;腹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前后贯穿。

2. 黄疸

一般来说,患有胰腺疾病或是肝胆疾病的患者,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便是长黄疸。患者的尿色偏深,多为深黄色。就连眼白、肤质也比常人更黄一些。

这是胰腺癌的一大重要症状,其出现时期也会比较早,所以大家平日里也要多观察自身的一些情况,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3. 消瘦、乏力

约九成以上的患者在初期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病质。康康在临床中也见过这一类的患者,身瘦头大,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吃,而是吃不下或是即便吃很多也仍然消瘦,体内的营养吸收率不高。

4. 消化不良

如上文所言,胰腺癌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其中最多见的是食欲不振。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大便突然增多,尤其是吃了油腻食品后腹泻,大便表面呈油腻状,更需要引起注意。

这4类人群更应该注意,小心胰腺炎找上你

1. 中年人

中年人一般是指40~50岁的这个年龄层的人群。他们由于身体的一些机能在逐渐退化,故而患上胰腺炎、胰腺癌的机率也比较大,特尤其是本身已有慢性胰腺炎的人。

2. 糖尿病患者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腺中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那么,近36个月内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无糖尿病家族史和肥胖因素者,对于患上胰腺癌也是存在较大的机率的。

3. 有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有胰腺疾病家族史的人,即直系亲属如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胰腺癌疾病史。

4. 生活习惯不良好的人群

一些有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爱吃高盐、油炸、熏烤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以及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的人……都是此类疾病的潜在率加大的人群。


康爱多网上药店


提到胰腺癌,去年在瑞士执行安乐死的傅达仁先生就是因为患了胰腺癌,深知来日无多,为了减轻痛苦,最后选择了安乐死。

胰腺癌的起病隐匿、转移很快、对放化疗都不敏感,被它盯上的人能活过5年的不足5%,在众多的癌症之中,是当之无愧的“癌症之王”!

目前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以下人群比较受胰腺癌的青睐。

1.吸烟者: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据有关数据统计,大约有19%的胰腺癌发生可归因于吸烟。

2.大鱼大肉者:有研究显示,高热量摄入、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富含亚硝胺的食品与胰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有关,而膳食纤维纤维、维生素及水果、蔬菜等对胰腺癌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3.糖尿病者:糖尿病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4.有家族史者:胰腺癌与遗传因素有关,有胰腺癌家族史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5职业暴露者:从事于化工业、皮革、纺织业等职业者,如果暴露于致癌物质,患胰腺癌的风险也会有所增高。

6.饮酒者:有学者认为饮酒与胰腺癌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总结: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普通人想要预防胰腺癌,就得从日常生活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死有命,事在人为,把能做的事做好就行了。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首先要更正一个错误的观点,乔布斯患的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胰腺癌,乔布斯得的是胰腺“内分泌肿瘤”,这种肿瘤的预后比胰腺癌好很多,乔布斯为什么会死亡,他自己有很大的责任。乔布斯的肿瘤发现的时候还是早期的,医生建议他手术,但是他拒绝了,居然相信饮食疗法,最后导致肿瘤转移到肝脏,做了肝移植手术,但这时候已经晚了,导致了死亡。

言归正传,我来讲讲我们通常说的胰腺癌,胰腺癌是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大部分人在诊断后半年内死亡。胰腺癌确切的病因不清楚,与以下因素有一定关系:

(1)遗传

亲属患胰腺癌,后代患胰腺癌的概率增加,大概增加3-5倍,提示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2)饮酒

酒精能够诱发胰腺炎,长期酗酒的患者,对胰腺的损害很大,损伤胰腺,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胰腺癌。

(3)吸烟

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6倍,烟雾中的致癌物,通过口腔,进到胃和十二指肠,然后进到胰腺中,会造成胰腺的损害,导致胰腺癌。

(4)胰腺慢性炎症

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发生年龄的高峰在慢性胰腺炎发病后10至20年。

(5)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都会造成胰腺损伤,导致胰腺的癌症。

所以,预防胰腺癌,需要戒烟戒烟,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