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这个问题要拆开来看,就明白了。

1.员工为什么要离职

马云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无非两点:1.钱给少了,2.干的不开心。

其实本质上也就一点,就是钱给少了。

有个段子这样讲:

月薪1000:老板,我是你爹。
月薪2000:老板,wqnmlgb
月薪5000:老板脑子有坑,背后说坏话。
月薪1万:老板说的有有点问题,但我不说话。
月薪2万:老板说啥就是啥吧,给钱就行。
月薪3万:老板说什么都是对,如果有人错了,那一定是我。月薪5万:996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月薪8万:办公室里的甲醛都让我着迷。
月薪10万:我不需要下班。
月薪50万:公司就是我家。
月薪100万:公司的方向,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月薪一个亿:老板,我的命都是你的。

当钱够多时候,所有的委屈都不是委屈。

2.优秀的员工为什么最先离职?

  1. 优秀的员工敢先离职,其实也是因为老板给他的钱给少了,他知道自己能够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现在的岗位。所以他选择离职,寻求更好的机会;

  2. 优秀的员工一般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情比普通人要高效许多,但是此时老板如果不把优秀的人才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不给他升职加薪,人家为什么要拼命给老板干活?

  3. 优秀的人才通过跳槽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级的职位,与其待在公司受闷气,不如及早另谋高就,良禽择木而栖;

  4. 优秀的人都喜欢和优秀的同事一起工作,在普通的公司,优秀的人才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比如老板没啥文化,主管又是老板的亲戚,在这种公司干活,拍马屁比干实事更重要;

  5. 选择大于努力,加入一家好的公司,能让优秀的人变得更优秀,让平庸的人变优秀。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拼命挤进知名公司的原因。


3.如何避免优秀的人才频繁离职?

1.老板应该给予优秀员工足够的权利,不能搞一言堂。充分倾听优秀员工的内心想法和建议,让优秀员工觉得这是一个值得长期追随的老板。

2.给优秀员工和他的价值匹配的收入,必要时候可以给与股票期权,让优秀员工明白他也是公司的主人,要和公司共进退。

3.优秀人才除了要收入,还要与其能力相匹配的权利。一个优秀员工长期在基层做执行工作,是没法得到真正成长的,老板应该适当给他安排点超过他岗位权限的工作,让他参与到公司的决策层事务上来。

既然承认Ta是优秀的人才,就要有培养Ta当公司高管的心态。

觉得有道理,看完记得点个赞和关注,您的鼓励是我回答最大的动力~


江少


有一次,我和一个民营企业老板聊天。

当聊到他的管理团队的时候,他不无得意地说道:“我手下这些干部忠诚度还行,都跟了我十几二十年了,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回了他几句话,这个老板郁闷了半天。

“你一年给我几十万,又不用承担什么压力,我也会很忠诚。有些人不走,不是因为不想走,而是不敢走。去其他地方,他根本就没那个信心能挣到同样多的钱。

回到问题,为什么优秀的员工往往最先离职?

1、优秀员工,往往希望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以前央视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优秀员工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有一颗永远追求进步的心。当他感觉在你的公司没什么发挥空间,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的时候,他就会去追求更好的平台,不想再浪费时间。

相反,那些能力平庸、天天抱怨公司的员工,反而比较稳定。不是他们不想辞职,而是怕辞职以后,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

2、优秀的员工,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排挤。

有句俗语,叫“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越是管理混乱的公司,越是留不住人才。有些私人企业,裙带关系严重。各种派系、小团伙,为了利益,简直是不择手段。一旦别人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就会群起而攻之。

优秀员工工作能力强,会反面衬托出他们的平庸和无能。而且优秀的员工,一般会很有想法,愿意为了公司发展出谋划策,特别容易受到这些利益集团的排挤。我有个客户,花年薪50多万,请了一个人力资源总监。不到三个月,就被几个副总排挤走了。

3、优秀的员工,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青睐。

一个员工,如果真的足够优秀,还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呢。猎头、竞争对手、公司的客户,都想着挖人呢。既然是挖人,肯定会开出更好的待遇和条件。总是被轮番轰炸,谁能保证自己不动心呢?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干嘛不选个给钱更多的地方?


结束语

很多企业老板,会经常抱怨做企业不容易。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资金、技术、政策等等。但是,在我看来,很多企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根本原因还是缺少人才。想办法留住优秀员工,再多吸引一点人才进来,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剑心成长笔记


职场中,确实存在越是优秀的人越先离职的现状。我朋友小张就是个典型,他的能力足够优秀,一直在小公司中担任财务负责人,工作10年时间已换了7家公司,每家公司平均工作时间不到2年。前几天他又离职了,问起离职原因,他说与前几次一样。通过我对他的了解,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工作太过认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没时间打理人际关系。由于他是财务负责人,免不了与各个业务部门发生关系,刚入职时别的部门负责人都想讨好他,请他吃饭,但他碍于职务坚持自己的原则,找各种理由推脱,从不参加,各个部门负责人认为他清高开始疏远他,再加上他对报销费用严格审核,免不了引起公司报销人员的不快甚至反感,但他把时间全部用在了工作上,根本不在意这些,最后导致别的部门联合起来怼他,他的处境越来越难。

第二,入职时薪资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一旦工作使命完成,很快会被替换。由于他的能力足够优秀,入职时的薪资要求高,老板可能迫于公司财务混乱的现状急需整顿,勉强答应了他的要求,而一旦财务理顺了,他的作用就没那么重要,老板会出于降低人工成本的原因找个薪资低的财务替换他,在不愿意降薪的情况下,又找各种毛病刁难他,迫于压力不得不离职。

第三,外面的工作机会多。由于跳槽,能力不断提高,接触到的人也多,很多老板认可他的能力,甚至会用高薪挖他过去。在原公司工作不开心的情况下,再加上他的清高不屑与喜欢搞人际关系的同事为伍,在内因与外因的联合促使下,他很快会离职。

总之,相比于能力差工作机会少的员工,能力优秀的员工确实会先离职。


职场行者


我在2012年刚毕业的时候,在武汉的一家销售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基本工资是2500块钱一个月,因为自己是农村出来的,所以非常吃得苦,每个月的销售业绩我都名列前茅,但是自己的收入还是不高,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四五千块钱,我感觉自己的付出与自己的所得不成正比,在工作三个月的时候,我选择了辞职,老板很挽留,但是我心意已决。我们要不断的寻找更好的平台,来获得更高的价值,一般优秀的员工都有独立的思想,他不会安逸于现状,他是不容易被人所驾驭的,所以一般优秀的员工往往最先离职。


屈乡橙哥


优秀的人,往往最先提拔

我身边最真实的例子,同时跟我进单位的新人,我进了运营他进了销售,我每天的工作很轻松,工资也不错,日子过得很轻松,而另一个人干销售,天天打电话跑业务,忙的不行。

一年后,我还是个普通员工,他却成了销售主管,连续半年销售第一的他,很快就被领导发现,然后让他带领大家一起搞业务,优秀的员工往往最先升职。

优秀的人,往往最先离职

第二年,我升职当了副手,而他早已是两个销售主管的师傅,但是单位迟迟不给他升职总监,我俩差不多的年级,他的优秀我的确很羡慕。

直到有一天,我晚上在公司值班,看到他还在公司加班跟客户联系,看到我他可能又想起了我俩一起来面试的那天,于是他告诉我,他要离职了。我惊讶问他为什么,公司给他的待遇也很好,薪资比同行高很多。

第二天他就果断离了职,听说是被一个猎头挖走的,去了一家更大的企业,当然职位不是总监之类的,而是负责一整个公司。老板对他的走非常痛心,说只要他留下来就给他升职到总监,他没多说话就离开了。

优秀的人,确实往往最先离开。那些不优秀的人,想离开也没有这个胆量,外面的环境更加的复杂,而优秀的人敢于挑战自我,愿意去尝试新的环境。

共享人才


我是万方,我来分析回答这个问题:

马云说:钱没给够和心里受委屈了。我就这两个因素谈谈我的看法:


钱没给够这个问题

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大型企业普遍实行职级制度,这种职级制度的好处是便于管理。但是它的缺点是没有什么竟争性,有点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味道,这也是所谓大企业病之一。这就造成了一些不愿意随波逐流有野心的一些员工离职。他们想到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企业去锻炼自己。

而中小企业,在工资这一块实行洽谈制度,造成钱没给够的问题往往出在老板舍不得这个问题上。中小型企业,普遍资金不太雄厚,总想省一点。特别是小型企业,小格局老板居多,往往总想省一分是一分,这里造成一些奇葩的怪现象,宁用平庸不用优秀。用优秀也只想临时性的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完了,老板率先排挤优秀员工,不为别的,只为优秀员工要得多。

内心受委屈了

内心受委屈了,也表现有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差异性。

大型企业层级比较多,一般中下层职工往往接触的他们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因为大部分都不是股东,对手下的职工更偏重于听话这一块。但是优秀员工多少有刺,与上司冲突的几率就大一点,在职场上流行这么一句话,大公司靠做人,小公可靠做事这一说法。

而中小企业,表现在这几个问题上。中小企业往往一个快字当头,只要快字稍有不如意老板就心痛他给的那点薪水了,优秀员工要得多些冲突也就多些。另外中小型企业的近亲繁殖较为严重,这些亲朋故旧,不管与老板的关系多亲近,他们不是老板,没有老板的那份压力。往往更倾向于吃吃喝喝这些人际问题,多少有点对员工颐指气使。优秀一点的员工往往受不了这种作派。

原因无非两个,依据不同公司规模表现却不相同。

我是万方,从企业上中下三维角度揭示管理中的问题;用专业的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助您成功。请赐评、讨论、点赞和关注!


万方谈人生


先下个结论,优秀员工离职绝不只是因为钱。

前同事,刚入职的时候是6K,离职前不久工资又涨了一波,已经到了3W+。

他在公司刚创办第一年就加入了,可以说是看着公司“长大”的。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年,从在跟老板学着做事,到能独当一面的负责人。他的能力指数级上升的同时,薪资也是每年都能翻倍。

离职的时候她说,近半年感觉职业遇到了瓶颈,也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去修整,之后开始找更大的平台发展。

要说优秀的员工为啥还要离职,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1. 工作遇到瓶颈,职业发展受阻

  2. 过度劳累,无法获得持续成长

  3. 有更多的选择

  4. 有更高的追求

(一)工作遇到瓶颈,职业发展受阻

遇到瓶颈后,每天工作看不到实质性的进展是最磨人的。也会让他们的工作兴趣逐渐减低。

国外有学者曾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这种现象,并称之为“电力减弱”现象。出色员工就像濒死的恒星一样,他们对工作的激情是慢慢消减的。

“电力减弱不同于熄火,因为员工并没有陷入严重的危机中,他们似乎表现不错:投入大量时间工作,与人高效合作完成任务,会议发言无可挑剔。但与此同时,他们正默默地承受不断的打击。可想而知,到头来他们唯有离职。”

(二)过度劳累,无法获得持续成长

不是说,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吗?

如果每天的时间都倾注在工作上,但是没有时间去精进自己,得不到成长,忙着忙着也会越来越迷茫。

有些工作虽忙,但是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多职场人都害怕的。

(三)有更多的选择

优秀的人,不愁没有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更何况,很多时候跳槽薪资还能有小幅上涨。

他的选择性很多,可以选择其他更成熟更专业的平台,继续野蛮成长。

(四)有更高的追求

在一个公司呆久了,能力和优势早就体现出来,要再获得突破也是越来越难。

换一个工作,重新遇到其他优秀的领导和同事,一起共事的时候,自己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人往高处走,可能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敢于离开舒适区,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嗨,我是亚美呀,一个专注于职场领域的回答者。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哦,评论区里期待你的观点~比心心




柠小忆


“老夏分析师”为您解读:马云曾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林林总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一是钱没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当然了其他原因:三是外部环境因素,猎头公司挖掘优秀人才;四是个人发展因素,不断地进阶,整合社会身份与自我认同,发展潜力和专业技能,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前景。

在职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企业最先离职的员工都是优秀员工。

尽管事无绝对,但这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为什么优秀员工往往会最先离职呢?

一.“钱给少了”

马云曾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林林总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一是钱没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

优秀员工同样也不例外,他们往往最先离职的原因可能是“钱给少了”。

物质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脱离了物质,谈什么都是免谈。

优秀员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企业作出绩效、创造收益,到头来自己却没有获得多少薪资报酬与福利待遇,意难平之下做出离职的选择也是在情理之中。

身为管理者,在管理员工时就要制造差异化,

其中便要合理地根据其员工实力设置出不同的薪资水平,督促员工群体尽心尽力地去投入工作中,这既能激励工作庸常、绩效一般员工的努力进取,也可以嘉奖那些工作负责、绩效可观的优秀员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中的这些员工既有着“优秀”的属性,自然当享有更高的收益,如若企业无法保证优秀员工的好处,他们选择离职企业同样也有一份责任。

二.“心受委屈了”

正如上文所述,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的原因也可能是“心受委屈了”,这种情形其实展开来说就有无数种具体的情况。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身在职场,平日里与领导、下属、客户等接触,生活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下,身处相对高压的工作生活中,以上的任何一点或多点都可能会成为职场人士离职的导火索。

过去的职场人士思想相对保守传统,一般不会轻易地说离职就离职,写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更是不能想象。

然而,随着以西方为代表的自由雇佣思想的传播,国内的职场人士也越来越多地产生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观念。

只要实力允许,在此处受了委屈,更是没有必要继续留下一忍再忍,而是可以选择找一个下家,离职追寻更好的出路,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发展。

三.外部环境因素

在今天的现代社会可谓是已成常态,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的原因可能是外部环境因素。

正是因着他们“优秀”的特质,优秀员工的选择余地相较普通员工也更多,即便是他们不在这个企业、这个岗位工作,他们同样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随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加之社会浮躁的风气影响,离职再就业也成为了很多职场人士的新选择。

除了选择余地,优秀员工的选择渠道也越来越多。

全球范围内猎头行业的兴起才50多年时间,而今有无数的猎头公司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收集信息、筛选人选、挖人墙脚,游走于各大企业之间,活化企业间的血液流动。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猎头公司在他们的“人才市场”中很快就能找到理想的人选,而这些人自然会是企业中最优秀的员工。

只要他们自己能力过硬,置之于何处都是企业争着抢着的“香饽饽”。

四.个人发展因素

除去以上三点,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的原因可能是个人发展因素。

当今的职场人士总是在不断地进阶,整合社会身份与自我认同,发展潜力和专业技能,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前景。

或许初入企业时,那些优秀员工便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热诚,积极地自我展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开始更多地思考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

尤其是当他们感受到身在这个企业,他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甚至企业限制了他们变得更好的机会时,他们的离去自然不难理解。

如今的管理层总是对一些优秀员工心怀忐忑之感,
一是因为他们确实能力优秀,他们在企业中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二是因为他们接受了企业提供的培训,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若是跳槽离职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这些优秀员工的“忠诚”如果不能维系好,不能给予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不能提供他们自我提升的可能,他们或许随时都会与企业“恩断义绝”。

如此延伸下去,这种情形难以避免,因而对于优秀员工的心理动向,管理层自然要视之甚重。

以上是老夏对于问题的理解,根据题中存在的可能出发进行分析,给出个人观点,希望能够为你提供参考,岁月静好,愿你幸福!!!

欢迎【关注】老夏分析师,分享职场规划、运营技巧、思维逻辑,团队管理的实战类知识.

每天进步一点点,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夏分析师


如果公司不能留住优秀员工的心,并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的话,那么离好员工的离开就不远了。“士为知己者死”一个优秀的人,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待很长的时间,指定不光是因为钱。这里边肯定还有看不到的情分在里面。


这是常识,可一旦决定离开,谁都留不住!心凉了说什么都不好使了,这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

而是由热爱、看透、失望、绝望、再到愤恨最后漠不关心修炼消磨殆尽的。

过程虽看起来复杂,有这几条离开也就差不多了!

一、猪一样的队友

整个单位大部分同事除了偷奸耍滑的,就是脑子不好用的,优秀员工考虑的多,出的主意和激励政策也多

帮着领导带团队领班子,神一样的决策,遇到猪一样的队友,任你机关算尽,最终也得落的以失败而告终,岂能甘心?

二、累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对于第一条里的猪队友除了跟带学生一样给他们培训,还得像保姆一样跟踪进度和成果,又得时不时的为他们答疑解惑!

说的白一点,大家不懂的东西太多,又不愿动脑子,一有事情就来问,跟孔明一样事必躬亲,身累,心更累!

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任你全心全意为公司为大家,过于拔尖,这就打破了大家懒惰的平衡点,影响到大家的利益。

任你再大公无私,价值观不同,最终改变不了别人,也就只能改变自己。

众人皆醉你独醒,这个时候不离开,更待何时!

我是洒脱如狂风,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希望您能关注我,为我点赞。

洒脱如狂风


越是优秀的员工,越是最先离职,这是让中国老板最为头疼的问题,怎么讲,“春江水暖鸭先知”,优秀的员工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企业潜在的生存问题,突破企业现有的薪资体系,威胁企业既有的利益分配,从而不得不做出调整。当然,优秀的员工并不都是一开始就想离开老板的,只是被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我自己做老板,给政府和熟人企业做软件开发,赚的只是个辛苦钱。我曾经招聘过一个211的码农小李,基本素质很好,为人也很忠厚,在我这里工作了一年,bug返工率全组最低,我也很器重他,给他调了两次薪,并在第二年给了他一个开发团队,去客户公司驻场做项目。

当时,公司采用纯外包开发模式,所有的项目都是从0到1,人员流动性很大,代码的复用性也很差,小李的团队开始为客户频繁变更的需求而不断加班,士气低落。小李回到公司,跟我提出了他的担忧,但当时我没有任何办法解决他的顾虑,只能让他再坚持坚持。过了3个月,客户项目交付验收了,小李也和我提交了辞职书。

其实这件事对我打击挺大的,我本来想让小李接我的班,奈何资源受限,只能祝他走好。最后,我托关系给他送到了TX,也算是对他努力工作有了个交代。

其实,我们中小企业主最清楚不过了,我们留不住优秀的人才。我们只希望,他们走后,仍然记得我们,以后有机会,也会和我们合作业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