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古人視死如視生,認為靈魂永存,並希望死後享有和生前同等的待遇與尊榮,所以古代社會崇尚厚葬。陵墓前的大型石像生是體現墓主人身份的重要標誌,同時也可以起到裝飾陵園,烘托氣氛的效果,給人以肅穆威嚴的氣氛。

當我們登上朱雀門,向北眺望,遠遠看到兩側對列排開的石人儀仗隊襯托著乾陵主峰嚴陣以待。由遠及近,開列的是石鴕鳥,緊隨其後的依次是石馬、牽馬石人、翁仲石像,乾陵現存石人、石馬五對,翁仲石像十對。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乾陵石馬高1.8米,長2.45米,馬身均雕刻有馬鞍、馬鐙、籠頭等裝飾品。牽馬石人身穿圓領緊袖武士袍,束腰帶,雙手置於胸前作牽馬狀。石馬,石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現已殘缺不全,現存最高的石人也不過1.4米,寬0.6米,這跟高大的翁仲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毋庸置疑,現存殘缺石人的身高並不能代表唐朝人的身高,大家都知道唐代國富民強,百姓生活富足,更何況這種關乎國體的儀仗兵肯定沒有小個子的兵哥哥,應該是工匠們為了協調陵園的整體佈局縮小了石刻比例。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保存較完整的牽馬石人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損壞嚴重的牽馬石人

乾陵石馬,以及朱雀門外的翼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個矮腿短,體態圓潤,少了馬的健毅俊朗,多了份剛勁厚重。這是因為唐代的戰馬基本上都來自新疆河套地區,新疆馬雖身材矮小,但耐力強,適合長途奔襲,所以非常適合作戰馬。且唐代人以胖為美,雕刻、繪畫風格都傾向肥美之風,再者唐朝人生活富足,當然是人興畜旺。

移步向前,我們看到的是東西對稱排列整齊的翁仲像,這些石刻基本保存完整。翁仲石像高4.1米,胸寬1米,側後0.55米,雕像高大,頭戴雞冠帽,身穿文官朝服,手握寶劍於胸前,肅穆而立。這些翁仲石像的真身是誰?他們是一個人嗎?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這些石像源自於秦朝一位姓阮的將軍,據說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忠勇異常,在秦始皇平定西北戰事時立下赫赫戰功,從此聲名鵲起。翁仲死後,秦始皇按照他的形象鑄銅人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一作為紀念,二作守護神。後世帝王紛紛效仿鑄刻翁仲像置於宮殿或陵墓前,以保安泰。

仔細觀察這些翁仲石像,他們相貌不同,神情各異,並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有的蓄鬍鬢,有的深眼窩,明顯不像中原人士。這些石像很可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朝廷能任用外藩作大將,我們可以想象唐朝的官吏任用多麼的不拘一格。這些翁仲像皆身著文官衣帽,手持佩劍,也證明了盛唐時期人們崇尚文武兼備的主流思想。

如今墓主人千秋已去,只有翁仲默默持守,不覺讓人想起郭伯諧的詩句:“行人慾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夕陽”。

在三重子母闕以北,獻殿遺址前,陳列著六十一番臣石像,分為東西兩個區,總面積375.84㎡。東側29尊,其中一尊遺失,西側32尊,有兩尊頭部完整,其餘頭部皆被損毀。保存完整的兩尊中一尊身穿翻領右祍武士袍,頭梳13條小辮,另一尊身穿翻領左祍武士袍,捲髮八字鬍。現存能夠辨認的石刻大都身著武士服,當時豎立石像時應該武將居多。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西側32尊番臣像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梳著十三小辮石像

六十一番臣像的服飾、配飾各有不同,代表他們來自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官銜。專家考證,這些石像大部分都是隸屬唐朝廷的各國官員,或者橋居長安的王賓、客使,這些人有的還受唐朝廷的任命,兼任邊疆地區行政長官,並且官職都在三品以上,有的甚至官居一品。

史書-記載,這些石人背部刻有他們的國別、官職、姓名。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部分已難以辨認,現僅存三尊石人背部能看到這樣的字跡:“朱俱半國王斯陀勒” ,朱俱半(今新疆葉城一帯)的國王斯陀勒、“于闐王尉遲敬” ,于闐(今新疆和田附近)國王尉遲敬、“吐火羅王子特勒羯達健”,吐火羅(今阿富汗)國王子羯達健,特勒是他的官職。經考證這三人真有其人,新唐書. 于闐傳記載,尉遲敬於公元691年被武則天封為于闐王。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斯陀勒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羯達健


淺說乾陵儀仗類石刻(牽馬石人、石馬、翁仲、六十一番臣像)

至於這些石像為什麼頭像被損毀,眾說紛紜,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有四種:一說,唐代衰亡之後,兵戈四起,這些石刻毀於唐末戰亂;二說,唐以後外邦有遊歷至乾陵者,羞於祖先石像立於乾陵作守陵人,怒而毀之;三說,乾陵周圍村子時常夜裡發出奇怪的聲音,似有陰兵作祟,農田不是被損壞就是農作物被偷盜,村民迷信是這些石人石馬所為,便砸去了他們的頭顱;四說,乾陵石刻毀於五六十年代,當時號召人們破四舊,所以農民便砸毀了這些石刻。

六十一番臣像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後來頭部大都被毀,歷史的謎題到底如何解答?恐怕難以紛說,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愛現存的這些文物古蹟,把他們更好地傳承給子孫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