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接班人,看曹操下的苦功夫

培養太子和接班人,茲事體大,不可不重視,不可不準備,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柳傳志說我們培養是一群接班人,不單獨培養某一個人,然皇帝別無選擇,今天我們來領略一代梟雄曹操關於培養接班人的謀略。

為了培養接班人,看曹操下的苦功夫

曹操曾被史學家稱為“奸雄”,什麼是奸雄呢,大概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做了一般人不能做的事情,或者叫“難以啟齒”的事情吧。今天就跟大家講一講,他為了培養接班人到死都沒有說出口的“初衷”。

現在我們都知道,曹操共有25個兒子,其中長子曹丕,曹操認為篤厚恭謹,立為後繼,成為後來的魏文帝;次子曹彰,勇而無謀;三子曹植為曹操最喜歡的兒子,雖才華橫溢但個性怯懦,嗜酒放縱;四子曹熊體弱多病。曹衝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的意思。不過曹衝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

首先,曹操識人、用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就像他臨死時的時候說的:我只能讓善帶兵的做將領,善治國者做國君,善作詩的作詩了。他心理很清楚,這些兒子中只有曹丕最適合做他的接班人,但他為什麼一直想立非嫡長子為世子呢?並且大肆宣揚,大張旗鼓的打壓曹丕呢,並且做的相當過分,可以說叫非常誇張,弄得朝野上下,每個人都知道曹操不喜歡曹丕。

這種打壓是全方位、全身心、全天候的,曹操在人前人後,不分場合地點,都狠狠的打壓曹丕。比如,在曹操痛哭曹衝病逝的時候,對奉藥勸悲的曹丕說:“難道衝兒死了,你還不允許我傷心嗎,衝兒死了你最得意吧。”這要一個什麼樣的父親對於兒子,如此痛恨、討厭到何種程度,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啊。

在曹操大敗袁紹的慶功宴上,曹操先把名門望族崔琰哥哥的女兒許配給曹植,經皇后遊說後,才把俘虜袁紹之妻指婚給曹丕。如此手段,他是在做給誰看的呢?

在曹丕被洗清冤屈(罵曹操的書信)釋放出來後,曹操用寶劍挑開曹丕上衣,看到他傷痕累累而為痊癒的肉體,說了一句:“雖然你這次贏了,但讓我想想,你還有什麼把柄是我不知道的。”揚長而去。皇后也屢次規勸:虎毒不食子。一個父親為何要如此難為、折磨自己的兒子呢?

諸如此類事情不勝枚舉,那曹操為什麼還把位置留給了曹丕呢?有人說是謀臣的功勞,不可否認這一點,但曹操說過一句話:是執棋者執棋子,還是棋子執棋者。當時,曹丕就問曹操:“你明知楊修自恃其才,陰險狡詐,父親為什麼還要重用他輔佐三弟?”曹操說:“你既然問到了,我就教教你,亂世用人,用才不用德。我大魏人才濟濟,你真的以為我在乎的是他才思敏捷的一少年,那是看在他背後父親的氏族力量和影響,穩住一子而穩住一方勢力為我所用而絕後患”,後來當這一價值降低的時候,楊修果斷被殺以震軍威。曹操對司馬懿說:“我有七次想殺你,而你能活,是留你輔佐曹丕,還天下太平”。兩位德高望重的重丞(荀彧、崔琰),在他的培養接班人的教程中欣然被殺,所以,曹丕上位,完全是在曹操的掌握之中,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左右。並且,從他開始折磨他的兒子開始,就明確了這一目標,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培養之路。

曹操深知,一個人的秉性適合做國君那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心理素質抗住各種壓力,還要能夠控制聰明人,具有御才治國之能力,會用權謀等等,而這些都沒有怎麼辦?只有培養了,而這些是書本上面沒有的,所以,只有實踐是最好的老師,教學大綱和啟蒙老師的重任,非曹操莫屬了,自己的孩子自己教嘛。

為了給曹丕配一個好的謀臣,他不僅授意曹丕,還教他方法如何得到司馬懿的輔佐,並積極配合實施策劃方案,緊急關頭自己還親自上陣,最後,終於把司馬懿這顆棋子給收了。曹丕也終於學會了父親的親授秘籍:“父親這是要在每個能重用的人頭上懸一把劍啊”。

為了把戲做足,演的真切,而且還不能失控,曹操對陪練的曹植說:“我想你做世子,那是因為你身上具有我不具備的東西,那就是寬厚仁德,這是安邦治國的根本”,我們根據曹操的所作所為和當時天下紛爭的形勢,這句話為時過早,明顯是不太適合的,既然他心裡是知道是假話,那他為什麼還要說給曹植聽呢,就是為了表達:我是真的想培養你作為接班人的,給個充分理由給你先,你也要真的認為我會讓你接班,目的是要配合我演好戲,要演的真,不要穿幫。多少次,曹植打退堂鼓,不要爭位,曹操都是會及時給他打氣、鼓勁,害怕自己鼓的不及時,還安插了一個助手——楊修在他身邊。而每當曹丕打退堂鼓的時候,曹操就是鼓勵他說有國君之像,領袖之風,告訴他,國君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和條件,激發他的鬥志,給予他希望。這一點司馬懿看的真切,才專心輔佐曹丕上位。

曹操對曹丕說,要能夠統一大業,那要忍受多少委屈、多少犧牲、用多少權謀、經歷怎樣的磨礪,需要怎樣的堅強、篤定、忍耐啊。為了培養一個能夠統一大業的接班人,曹操自導自演,把曹丕捧為主角的大戲裡面,有多少人成了犧牲品,有多少話想說而無法說,更無人訴說,就像他對曹丕說的:孤寡不是隨便叫的。最後,當曹操感知自己時日不多的時候,接近謝幕尾聲,果斷把配角楊修給殺了。

能夠輕易得到的東西都不會珍惜,這是人性,何況是需要統一大業的王位呢,所以,這個教學大綱設計必須達到如下目的:既要讓曹丕看到希望,又要經歷非人的磨礪,既要教的像,又要保證學的真,既要深入骨髓,又要掌控節奏,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就在他臨死的時候都沒忘要考驗、訓練了一下曹丕,為這堂課還收一下尾,而且要控制結果,他對曹植說,你只適合作詩,要想活命就不要去爭了,人盡其能,適合才行。叫曹彰來是一箭三雕:

一是考驗訓練曹丕接班的能力;二是考驗司馬懿護主能力,順便送給曹丕一個救命之恩;三是檢驗群臣,讓曹丕能夠分辨哪些是自己人,在曹彰、曹植等這些人頭上始終懸著一把劍,利於曹丕的政權統治。

曹操深知,經過這樣培養訓練出來的接班人,不僅能夠具備開疆擴土的能力,還能具備安邦治國的本事,技巧、權術、謀略,以身示範,手把手的教,學員心理也會變得非常堅韌不拔。當司馬懿向曹操請求賜罪的時候,曹操說:“你的主子說自己的臣子自己管,他比我還要刻薄寡恩,你自求多福吧。”

我們回過頭來看,從曹丕懵懂少年到成為成熟的接班人,曹操可謂用盡心思,無所不用其極,寧肯用自己最喜歡的兒子作為陪練,哪怕作為犧牲品,為了天下江山,也在所不惜,他對皇后說:你兒子委屈,成就一番偉業,要委屈多少人,多少人心裡委屈啊。

曹操這個培訓接班人的教材,古今少有,不虧為“奸雄”稱號,《軍師聯盟》就是一部生動的培養接班人的教材。

曹操的這一套教程,唯一弊端就是到死都無法“明言”,司馬懿也同樣學的真切,所以,他在培養他兒子身上也用到了許多。

這套教程,演的越真才越有效,因為用心太深,不容易看懂,倒也是印證了那句話老話:貶貨者才是買貨者。

曹操不僅對自己的接班人培養用心盡力,還對魏國人才的培養和輸出,深謀遠慮,積極佈局,且聽下一回《看曹操如何聚才、御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