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一个73岁的老人,对方不谅解,法院判实刑的情况下,肇事者要不要额外给钱呢?

一个人35575302


看情况吧。惩罚对方坐牢,不接受调解,可以一定程度上安慰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我觉得无可厚非。至于说人死不能复生,为什么不要赔偿的话,只能说想法不弄价值观不同,没有什么对错。对于有人说不接受调解就是想要更多钱,或者说给你个天文数字你也不接受么?说实话,很难说,如果开始不接受调解,依法有个几十万赔偿,这时对方提出上亿赔偿私了,接受不接受?很难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决策体系。要是说不同意就是想要天价赔偿,也是在以己度人了吧。


花爷886


我村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死者73岁,对方有全险,开始人家非常客气,通过中间人调解愿意赔偿18万,包括保险部分,我村不同意,现在一心想叫对方坐牢,我说坐牢有什么意义呢?事情出来了,咱们解决事情,即使对方坐牢了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吗?

我村一直坚决不要钱,就是要对方坐牢,我是不理解,咱只能爱莫能助,我们也是一直做工作,坐牢没有一点意义,最后弄个仇人,何必呢?现在保险公司能赔13.5万,司机愿意自己承担5万,但是我村的人就是不同意,坚持坐牢。

现在没有人过问此事了,大家感觉没有意思,我们村的已经委托律师全权代理了,对方司机没有醉驾,有驾照,没有明显违法行为,至于最后判决咱是不知道。

我主张不起诉司机,私了,事情已经出来了,咱们要本着处理事情的态度去处理,坐牢对咱们也没有一点意义,人死不能复生,既然出事了,大家要态度诚恳去处理,谁也不是故意的,真的希望私了。

目前老人刚办完丧事,我们不理解家属的心情,,现在他们就是一门心思叫对方坐牢,什么目的不清楚,但我们几个也亮明观点了,坐牢了有什么意义呢?咱们的老人还能活吗?人家不是故意的,怎么说都不行,我们生气也不管了。

至于会发生什么我们只有等待结果,真不希望司机坐牢,毕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容易吗?


大海传媒


这要看被害人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起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被害人等的申请或检察机关的提起,对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附带民事诉讼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以提起。如刑事案件已审结,则应单独作为民事案件审理。一般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应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有时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延迟,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而交通肇事犯罪往往都会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即使被害人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不妨碍他在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所以里被判处了实刑,待你刑满释放后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你拒绝赔偿,那么法院将会把你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虽然不会被抓捕去坐牢,但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

1、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会被公布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

2、限制乘坐交通工具如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等;

3、限制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如宾馆、酒店、高尔夫球场等;

4、限制贷款买房买车或租赁高档写字楼、公寓等;

5、不能旅游度假或担任公司高管等重要职务;

6、子女限制就读高消费私立学校;

7、不能购买高额保费的保险理财产品等;

8、相关企业经营受限;

9、其它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

所以你刑满释放后你的生活将会处处受到限制,所以如果家里人有能力赔偿还是尽量让家里人先进行赔偿。


法官小姐姐一枚


大实话:要不要额外赔钱,那就要看家属对肇事者的态度了。

前几天有个粉丝跟我留言就说到了这么一件事,说的是自己下班开车回家,因为当时天比较晚了,天色也不太好,所以视线也不是太清晰。然后,在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时,就撞到了一个去接孙子放学的老人。老人当时是闯红灯了,但是,因为自己当时车速也有点超速了,死者家属也不肯原谅,所以,最后还是被判了缓刑。

其实,就像这种交通事故来说,是不是会被判刑,主要还是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来说的。而在这种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显然是会多照顾一下受伤害重的那一方的,也就是这个案件中被撞死的老人。

这里,我们要明白的是,在正常的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事故中,一般行人是属于弱势的一方的,当然,那些故意碰瓷的人就另说了。毕竟,人要是和车相撞了,对于司机来说顶多就是车撞坏了,但是对于行人来说,就可能是生命危险了。然后,咱们就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来说,司机完全无过错的情况,比如说老人是突然闯的红灯,而司机属于正常驾驶,但是,司机在采取紧急刹车以后还是没来得及。就比如说一些大货车,因为惯性的原因,如果是遇到这种突然闯红灯的情况,根本就来不及刹车。在这种司机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司机肯定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本着“撞了不白撞”的原则,司机是需要承担10%左右的无过错民事赔偿责任的。

然后就是司机和行人都有过错,但是,司机的过错低于50%,也就是说,行人的过错是主要的,那么司机也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需要按照责任比例来承担相应的赔偿。而对于司机的过错高于50%的,就好比说这件事中司机涉嫌了超速行驶。那么,就不仅仅是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么简单了,这时候就要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了。说白了,如果司机是主要过错方,比如司机酒驾,超速,闯红灯等,并且造成的事故还比较严重,那么司机不但要赔钱,还有可能坐牢。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缓和余地,那就是家属是否原谅。说直白一点那就是如果司机在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多赔钱,那么受害人家属自然也就原谅了。毕竟,人死了,本质上获得原谅就是多赔钱嘛。这时候法律也会认为是认错态度良好,也是有可能免去坐牢的的。所以,这种事具体怎么判,还是要看双方的责任划分以及事故的严重性以及双方的态度。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比例有明确规定,按照题主叙述,那么就是司法机关的责任划分已经超过了50%,已经达到了判刑的标准,并且死者家属不予谅解,那么就是该怎么判就得怎么判了,当然,这里叙述并不是太明确,交通事故导致73岁老人被撞死亡,肇事司机有没有逃逸,如果逃逸,那就情节更加严重,刑法规定致人死亡逃逸的有期徒刑7年以上,如果说没有逃逸,那情节较轻,事故鉴定责任肇事者全责,那也得面临判刑。


在交通事故中撞死人,其家属不予谅解,那面临的自然就是刑事处理。题主叙述说,法院已经判了实刑,那么想要改变判决想必就很难了。

至于说肇事者要不要额外给死者家属钱,那就得自己决定了,或许给些赔偿能得到家属的谅解,也有可能会减轻罪责,但是这种情况应该可能性不是太大,要得到家属谅解,最好是在事故发生后未判刑的情况下,可能得到家属谅解,有可能减轻刑事处罚。

一切的假设前提是肇事者的责任划分,如果说事故发生的时候,肇事者超速、酒驾、闯红灯等情节恶劣的。那必然要加重处罚,如果说肇事者正常行驶,而老人闯红灯等情况,那司机可能面临的就只是经济赔偿,而不是刑事处罚。关键的问题是要得到家属的谅解,那就只有一条路,赔偿,在法律审判前主动赔偿得到家属谅解,法律会根据认罪态度良好,而减轻处罚或免于刑事责任。

肇事者要不要赔钱,那就看肇事者自己的想法而定了,如果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已经进行赔偿,而家属没有谅解,再想额外给予家属钱,那说白了就是想通过钱来解决家属问题,可能这条路行不通。


珞珈社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该属于交通肇事里造成一人死亡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形。根据刑法第133条之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

。因为行为人在开车过程中不管是故意违反交通安全法规还是过失违反交通安全法规,其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在主观上是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态度。

根据你的描述,你现在需要承担两种责任即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和交通肇事的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以后如果能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并且取得受害人家属的书面谅解书是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法院在判决时一定会对你从轻处罚。如果当事人家属的情绪稳定且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那么可以取保候审。

在对方不谅解的情况还是要积极赔偿的,但是不建议你额外给钱。首先,你积极赔偿对方说明你态度好,认罪悔罪,这是法院在决定对你取保候审和适用缓刑的重要考量。其次,就算你不积极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也会判令你赔偿被害人亲属,早晚都要拿钱,早拿出来还对自己有利那为什么不早拿呢?最后,额外给钱着实没有必要。大多数的额外给钱都是为了换取被害人家属出具谅解书或者同意取保候审用的,既然对方不谅解就不要额外给了。

以上,希望能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榨汁小二郎


首先你要明确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在责任认定时驾驶人所在本次事故的责任比例。如果占事故责任比例50%及以下。那么他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这种前提下就是正常的民事赔偿。尽量双方协商解决,解决不成的可以让对方通过诉讼。其次如果驾驶人在本次事故中所占责任比例超过50%,那么他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要承担刑事责任,能够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在最后的刑事责任承担上法律会给予照顾。说得白一点儿就可能不用服刑。但这种情况,一般被害人都会超额的索要赔付。如果经济条件脚好能够承担可以考虑。如果被害方要求过高责任人经济能力相对较差。这种情况下,责任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上会按照法律规定的赔付标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律有你


既然已经确定要被判实刑,为什么还要额外给对方钱?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为什么很多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者要额外给死者家属钱?这是因为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主要责任以上,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要负刑事责任,也就是会被判刑。

在法律实践中,这类案件,如果肇事方能积极赔偿受害方各项损失,并取得对方谅解的话,一般就不会判实刑。

而受害方的各项损失,大都是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等于很多肇事者都不需要自己掏钱。

由于不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就会被判实刑,肇事者为避免坐牢,除了正常范围的、由保险公司支付的赔偿外,多数会自掏腰包,向受害方支付一笔赔偿款,以取得受害方的谅解。

而对于受害方来说,你把我亲人撞死了,如果自己不用掏一分钱,只公事公办,你撞了人却没有付出实质性的代价,我从心理上会觉得极不平衡,当然就不会给你出具谅解书。但如果你自己再额外掏钱赔偿我,让我看到你的态度和诚意,一切就都好商量了。

因此,肇事者额外付给受害方的赔偿款,实际上就是买谅解书的钱。这也算是国内处理交通事故中的一条潜规则。

至此,我们应该已经明白了,额外给对方钱,就是要让对方出具谅解书,避免被判实刑。像题目中所说,既然已经被判实刑,再向对方支付这笔额外的赔偿款已经完全没有必要。


老方GG


看回答的人都不怎么明白 我说一下前一段一个朋友发生的事吧 撞人至死 行人10% 车主90%到交警队找人询问怎么办 老警察就一句话 给谅解书就给钱 前提是你自己能接受的 不出谅解书一分不要给 千万不要像给小钱似的今天5千明天1万的 直接谈保险之外给多少钱能出谅解书 我是全程陪同 最后保险之外给了6万一手钱一手谅解书 肇事者吊销驾照2年不能从考 判1缓1 得不到谅解书老警察也说了最多判一年 因为保险100万可以全额赔付受害者 我那个朋友一天都没拘留


AA白小臭明昊猫舍


17年学车时教练讲得一件事,10年前本地烟厂一个领导开单位的车路上撞死一70左右老人。出事后这个领导没出面让秘书处理,秘书跟死者儿子协商200万私了。交警,老人火葬等等烟厂出面解决~死者儿子不同意,开口要600万,一分不能少!最后上法院打官司,烟厂领导驾照吊销了,对外声称给了个行政记过,赔偿死者15万完事了~

考科目二前一个星期教练亲弟弟开货车撞死人,当天就请了个律师带着他们兄弟三个凑的10万现金到死者家里守着,装孙子赔不是要谅解书,说是跪那到半夜,最后遗孀松口报了个30万。屁话不说,磕个头出门筹钱!天亮前现金摆在桌上!

教练说不怕去法院,去法院花的钱不会比拿谅解书用的多,驾照保不住就算了,关键是拿到谅解书后良心上稍微好受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