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180个教职工的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大约二十个,正常吗?你怎么看?

雪廬書法


先说自己的经历。我曾经所在的学校,大概有教职工60多人,其中中层以上领导,包括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包括后勤主任)、大队辅导员等共有7人。按照这个比例,有180个教职工的小学,中层以上领导有二十人也没有什么不正常。当然,这样简单的类比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不了解提问者所指中层以上领导的具体范围,所以像教研组长、科技辅导员等职位我并没有统计在内。

一个有180个教职工的小学,应该说规模已经很大了,相应的行政性事物更多。在我看来中层以上领导安排正不正常,不应光看人数,还可以看这几点:一是任命过程是不是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做到公正公开。任命的人是不是让人信服;二是学校行政管理是否顺畅,是不是各尽其职,存不存在人浮于事。我还了解到一些学校,很多中层领导都要在一线代课,甚至是班主任,实际上他们承担了更多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所以,不能光看数量来分析正不正常。


七天侃侃


一百八十名教职工的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大约二十来个,我感觉这个很正常,真的不多。我不知道学校的领导配备应该是怎样的比例,但是可以和我们学校加以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所在的中学现有老师四十多名,三百来个学生,中层以上领导十多位。还有什么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职代会成员、各种科室主任,加在一起又有十五六个,这样就有二三十个人都是领导了,一个才二三百学生的学校,除了领导就没一般老师了。所以说有着一百八十名教职工的学校,二十来位领导真心不多。

现在的很多事情都搞不懂。按道理讲,学校的领导任免应该有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但是近几年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任免都是校长说的,根本没有教育局的人来我们学校宣布。而且副主任之类的领导也是校长任命的。这些领导不知道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没有备案。


春日苍穹


这还算正常。

我们学校140名教职工,1900名学生,目前中层以上领导14位。就这14位管理人员,每天都还忙得天昏地暗。

不知道你们这个学校到底规模有多大?但就教职工人数来说,180名教师配20几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真的不算太多。



现在的学校管理完全不同于过去,学校管理的复杂程度比过去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过去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相对比较集中和单纯,没有那么多的杂务和应酬。就拿我们1900学生规模学校来说,放在10多年前,8名管理人员就够了,校长1人,副校长2人,主任5人(2正3副)。

但现在管理人员翻一倍还忙不过来。主要的问题不是学有意要配那么多的管理人员,而在于现在的学校工作不单纯只是教育教学,其他事务型工作占了很大一部分。各级文件如潮要求似火,根本就应接不过来。



现在学校除了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以外,还有党建、扶贫、留守儿童管护、安全维稳、食宿管理、体艺教育、社团开发、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团队建设、心理咨询、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各类活动进校园,各种创建验收,各项考核考评等等....等等

从省到市再到县,各级文件一个接一个发,最后都归结到学校,学校管理人员少的话就这些程序性工作都很难完成,更不要说创新工作了。



因此上,现在的学校管理事务性工作甚至都大于中心工作。不要说180名规模教职工的学校,就是30名教职工的学校,配10多位管理人员也不为怪。


教育探微



一所学校教职工有180人,中层以上领导大约20几个人,那这个小学规模可不小。


我们姑且按这所小学有60个班级,需要有班主任60名;数学老师每人教2个班,需要30名;英语老师每人教2个班,这又是30名;体育老师按每人教3个班,需要20名;还有美术、音乐、书法等副课老师,也按20名算,这一共都160名了,加上学校领导和后勤保障,这所学校180名教职工很正常。


我自己的初中母校,以前只有一所学校,每个年级带寄宿班共有8-10个班左右,初一至初三共有24-30个班,学校教职工60名以上。这几年母校又合并了二个分校区,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是10个班左右,一所学校三个校区教职工合起来也要有180名教职工以上。



所以说,一个学校教职工多少,中层领导数量多少,不能单从数量上看,要看学校规模大小、班级多少来配备教职工人数!


人在风上走


总体上不多,校长标配一正三副,书记一正一副,纪委书记一人,行政办公室,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团委,德育处,培训中心,妇委会全部一正一副配,你数数多少人。如果再算上年级正副主任,妥妥的过二十个,三十个都不止。

但也有例外,我们这边有一所民办初中,三个年级学生2700人左右,教师120个,配董事长一人,校长一正一副,教务处主任一人,德育处主任一正一副,总务处主任一人,宿管科科长一人,工会主席一人,督查室主任一人,办公室主任一人,年级主任三人,除了教务处配了三个干事,办公室配两个干事,其他的主任都是自己干。学校成绩好,效率高,可能是民办学校,琐碎事情少吧。


heroydz


这个和我所在的学校人数相当,我觉得中层领导20多人,属于正常,我们是中学,三个年级各有级主任3人,教学方面六个科室6人,除此之外后勤工会宿管副校长等加起来三十多人,不过我们学校级主任都和大家一样正常任课,只不过多干了年级的事物


优哉善哉


在我看来这是极不正常的,,现在各学校中层领导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

以我校为例,共130名教师,中层12人。全校共设6个科室,分别是教导处、教科研处、政教处、后勤处、办公室和工会。在加上校长副校长、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大大小小近30人。

在我看来,一个学校只需三个科室,教导处,后勤处,办公室即可。

我们学校是2000年成立的,刚成立时,学校就上面三个科室,那时学生人数和现在差不多,学校照样运转良好。

2010年,新换了一个校长,第二年开始增加科室,一下就增加了三个,把本来三个人能干的活硬分给了6个人。

当然,学校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中层,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当了中层是不用上课的。

至少我们这里是这样的。主任什么课都不带,副主任只带少量不考试的课。而且还有岗位补贴。

这样的好事怎么会没人干?

第二:领导为了提拔某些人。

某些领导为了提拔某个下属,也会专门成立一个科室。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处就是,为了提拔一个老师。教科研处的职责是专门负责检查老师的教案作业及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实际这些活本原来就是教导处的。有必要再设立一个吗?

第三:中层有进一步提拔的可能。

比如学校,副校长一般都是从中层中提拔的。很多人竞争中层也是想进一步上升。

现在的学校科室泛滥,中层泛滥,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一方面科室增多,每个科室都会给老师们派活,而且很多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活,无疑增加了老师们的负担。

另一方面,科室增多,每个科室都要配主任副主任及工作人员,学校老师总数不变,所以不上课的人就增多,导致很多学校都缺老师。

管本位的思想在学校都如此严重,本来就是不正常的。

一个老师,不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主要职责,一门心思想着当官,这正常吗?这还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

精简机构,学校也精简一下吧,让更多老师恢复本质工作——教书育人,这才是学校本来该有的样子。

大家说呢?


人生如梦LLH


180名教职工20个学校中层(管理人员),真心不多。我们这里有个学校,50多名教职工,有10几个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教学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后勤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兼政教处主任)、工会主席、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4个级部主任。分工够细吧


春风抚月


这么看:

这类问题回答了好几个了,看来还需要探讨一下。180个职工,中层以上20几个,说多也多,说可以也行……为何?

一是中层以上是哪些部门及职位: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工会主席,副主席,团委书记,教育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办公室,教科室……还不包括级部……撒开也看不见人……

二是不知道该校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有多少学生,班级。要是班级多,学生多,这么多中层还是正常的……要是班级少,学生少,那就太多……尤其是农村学校,很少学生,中层领导多,没工作可做……要是城市学校,人满为患,还真忙不过来……

三是我认识一个老教育局长,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任用学校干部的窍门:每个部门不能设正职,即使校长也不叫校长,叫学校负责人。所有科室都是副职。教务副主任。没有正值。为何?直接上正职,人就没奔头了……恍然大悟……

四是总体这个学校还是职数太多。要牢记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深刻道理……老局长就很懂啊……

总之,建议该校,砍掉一半职务,每个科室只设一个副职……看看大家是否干劲倍增……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一所180个教师的公办学校,按1比19的师生比计算大约有3400多学生,有近70个教学班。领导一般:校长一正3副,副职分管教学、政教、后勤。下设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处,各处室一般为1正2副。还有团队、工会,一般为1正1副。另加财会和报帐人员各一人,几项共计约20人。在当前这种社会千条线,线线进校园,什么工作都要从娃娃抓起的大环境下,这20个人除工会财会人员之外,其他人员,从学期开学到学期结束,没有一周不要加班做各种表册资料应付各种检查的,教师只看到领导上课的多少,象外面社会人评教师一周只上十几节课一样,不知其它非教学的工作量是上课的几倍,这也是公办学校当前存在的家长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人际关系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