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 浙江省疾控生物安全P3實驗室滿負荷運轉

將細胞傳代、把病毒“種”到細胞內、觀察細胞有無病變……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防護三級(P3)實驗室裡,實驗員們異常忙碌。

省疾控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全省僅有的兩家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之一。疫情暴發以來,為摸清病毒的真面貌,3個核心區幾乎天天都是滿負荷運轉。繼1月24日在全國省疾控層面分離出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後,該實驗室目前已成功分離了12株病毒毒株。該實驗室也是全國範圍內最早一批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基因測序的實驗室之一。

與病毒鬥爭,與時間賽跑,黨員幹部始終發揮重要帶頭作用。疫情發生後,省疾控中心第一時間成立應急小分隊。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所長、黨支部書記張嚴峻帶頭,迅速集結了26名黨員,全體報名參加應急小分隊,取消春節假期,戰鬥在一線。“這段時間,團隊成員尤其是黨員幹部常常早上8時多就到單位,最早也要到晚上10時才能下班,晚的時候要做實驗到次日凌晨。”張嚴峻說。

從1月中旬開始,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所的員工尤其是黨員幹部幾乎無休,老、中、青三代人全部出動。老黨員朱智勇教授已經退休,仍堅持指導科研工作。中生代科研骨幹樓秀玉幾乎以實驗室為家。

黨員史雯是微生物檢驗所專業技術人員,主要工作是P3實驗室的毒株分離,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她幾乎每天都忙到凌晨才下班。“因為做實驗時常錯過單位食堂的飯點,泡麵是我這個春節的主食。”P3實驗室的工作強度高、心理壓力大,連軸轉了十幾天的史雯,聲音裡都透著疲憊。

進入P3實驗室,除了要穿好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好護目鏡和口罩之外,還要持續在負壓的狀況下工作好幾個小時。“因為病毒風險大,實驗員們每次進實驗室操作都非常注意防護。除了嚴密的防護服,做實驗時也要特別小心,把動作放緩,避免病毒顆粒跑出來,汙染環境。”穿著防護服本來就不太方便,加上要額外放緩動作,平時在P2實驗室裡1小時能做完的實驗,在P3實驗室要2至3小時才可以完成,而每次進去實驗,全程要4至5小時。

負壓實驗室本來就會給人體帶來一些不適感,長時間嚴密防護,防護用品把耳朵勒得生疼,臉頰額頭上的一道道紅印子,幾個小時都消不下去。但實驗員們在這樣的疫情特殊時期,都無怨無悔選擇了堅守。

以黨組織為戰鬥堡壘,實驗室與病毒的戰鬥還在繼續。張嚴峻告訴記者,疫情初期,實驗室主要承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檢測、毒株分離、基因測序等工作,而目前實驗室工作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下一步,實驗室會更關注如何把毒株進行轉化應用,研發一些能夠解決目前已知問題的診斷和檢測手段,縮短檢測時間,使檢測的操作更加簡單方便;對病毒進行跟蹤,看它是否存在變異情況,為預防病毒做準備;同時,省疾控中心還在與合作伙伴一起研發疫苗,並對應激性藥物進行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