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黃瓜想要產量高還肥碩,需要掌握哪些種植關鍵技術?

新大風歌


您好,針對:“農村種植黃瓜想要產量高還肥碩,需要掌握哪些種植關鍵技術?”這個問題,我說說我的看法。

黃瓜種植要想高產,從種子選擇、育苗、移栽、肥水管理、整枝打叉、控旺到收穫要求比較多。農村種植的話,面積不會太大,我就挑重點核心的幾點說說。

1.黃瓜種子選擇或者購買苗子選擇。建議選擇抗病性好的品種。同時種子播種前需要用溫水浸種或者多菌靈浸種殺菌。苗子的話,移栽前一定要用多菌靈或者代森錳鋅蘸根防止購買的苗子帶病。

2.水肥管理方面。

① 黃瓜幼苗定植初期,要記得澆足苗水,這樣能有效促進早活棵。

②黃瓜生長後期,對於水肥管理,我們就要做到“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則。

③黃瓜苗期按照氮磷鉀肥3:2:1的配比施入。進入掛果期,適當調整氮磷鉀的比例,一般按照2:2:4的比例來進行配比。保持土壤溼潤,乾旱時適度澆水,土壤溼度以60%左右為最佳。

④施肥方式我們採用澆施或者滴灌,配用類似比例的水溶肥做到水肥一體施入,這樣做能保證肥水的充足供給。

⑤避免在高溫環境下的施肥澆水。

⑥以防黃瓜缺素,可以葉面噴施微量元素葉面肥。

3.控旺方面,不要偏施氮肥,造成黃瓜植株旺長,導致營養生長旺盛,生殖生長減弱,出現黃瓜植株不結果或者結瓜少的情況。

4.黃瓜開花前,噴施磷酸二氫鉀+硼肥,可以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黃瓜座果率。

5.疏瓜留瓜,黃瓜坐果多,一定要疏瓜,不要認為黃瓜長得不錯,不捨得疏掉,最終導致黃瓜營養競爭,產量上不去。留瓜果多還會導致植株早衰。畸形瓜病瓜一定要疏除帶出田間或者棚外銷燬。

6.黃瓜要及時整枝打叉,

增加植株間的透光性,避免溼度大病害發生。打叉的時候不要從黃瓜的莖部打掉,可以留下一小短葉柄,可以減少莖部傷口病害發生。

7.對於大棚種植的朋友,建議調控好內部溫溼度,及時通風排溼,降低病害發生率。

8.病蟲害防治,提前預防黃瓜白粉病、霜黴病、靶斑病、角斑病、病毒病等病害發生;同時防治蚜蟲、白粉蝨、薊馬等害蟲。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評論區留言指正!!!

農資十萬個為什麼


農村種植黃瓜想要產量高還肥碩,需要掌握哪些種植關鍵技術?

一、整地是種植黃瓜的第一部。不論種什麼蔬菜水果先要把地整好,草要連根除掉,因為雜草會吸收地的養份,影響蔬菜的長勢。一般種植黃瓜在一個星期前要把地整好開穴,每隔半米遠挖一個,挖好後施漚好的農家肥,施足底肥有利於黃瓜快速長大。黃瓜對高濃度肥料反應敏感,所以要提前施肥。


二、追肥想要黃瓜高產,品種選擇也很重要。最好選擇,抗病性強,採收時間長的品種。 黃瓜根系弱,葉片大、果實生長迅速,既需水,又怕水過多,既需肥,又怕肥太濃,因此要掌握輕澆、勤澆的原則。黃瓜成活後至結果前需肥料少,一般每星期追肥人糞尿一次,濃度在1:6。結果期植株生長繁茂,果實迅速膨大,需求肥水充足,施腐熟人糞尿濃度1:4。每採收兩次,應追肥一次。



三、整枝、摘心黃瓜定植後,正是梅雨季節,土壤容易板結,雨後和追肥前應進行除草,補土。黃瓜藤長到20釐米左右時,需要進行搭架綁藤。黃瓜除主蔓結瓜外,側蔓結果也較多。以側蔓結瓜為主的品種,應早摘心,促使早生側枝,早結瓜,生長期長出許多子蔓,應摘除細弱或生長過密的子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並使養分集中。

四、採收黃瓜結果初期,果實採收的愈勤,雌花形成的愈多愈快。如不及時採收嫩瓜,會妨礙後續瓜的生長。因此勤採收對延長結果期,提高產量有重要意義。

謝謝閱讀,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上面關注哦!


鄉村小優


農村種植黃瓜由於受條件限制,一般都是露天種植,產量都不算高。若在這樣的條件下想要黃瓜產量高還肥碩,我們應當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一,黃瓜高產的基礎

黃瓜品種應選取適應性好,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優質品種。有條件的可以自已育苗嫁接後移栽,也可以直接買種苗基地的優質秧苗移栽。若種植面積小,投資不大,建議買秧苗比較合算。在種植過程中,合理的田間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必不可少。

二,黃瓜開花結果期的田間管理是黃瓜高產肥碩的關鍵

整枝 在給黃瓜秧子吊繩或者綁藤蔓時應修枝打杈,摘除所有側蔓和卷鬚,保留黃瓜秧子主蔓,使養份集中供給,利於黃瓜生長。結瓜後應及時採收先成熟的黃瓜,確保後生長的黃瓜營養充足。

保花保果 當結出幼瓜三四天後就必須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蘸花保果。蘸花葯劑主要是以座果靈+萘乙酸納+2.4-D+營養液+水,按照1:2:0.8:1.5:200的此例配製。蘸花時應根據溫度高低適當調節藥液濃度,以確保黃瓜的質量和產量。蘸花操作時應將瓜蒂全部浸泡在生長調節劑液體中完全溼透即可拿出,操作時應選擇在上午8點左右進行。保花保果後的黃瓜成熟快且肥壯,並能減少受病蟲害侵襲。

摘葉落蔓 當我們採摘2~3批瓜後,黃瓜藤蔓己攀爬至架頂,此時應打去中下部全部老葉,並纏繞根部藤蔓,解開中部繩子將黃瓜藤蔓頭部莖葉下移,換位打扣綁住。此後在生過程中如此反覆,始終保持黃瓜藤蔓高度保持在90釐米左右。這樣操作有利於黃瓜新茬結的快,茬口接的多。

總之, 選用優良品種和合理的田間日常管理是黃瓜高產的基礎,科學的開花結果期管理才是黃瓜增產增收的關鍵。


鄖陽老五


溫室黃瓜栽培管理:

1.春早熟栽培,重點要儘量爭取早熟、早上市獲得高效益。選用早熟品種,適期播種培育適齡壯苗。

①配製營養土育苗,用大田土、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量化肥以及殺菌劑配製。大田土的比例為60%~70、最好用沒有除草劑殘留的小麥、玉米等大田中無病蟲害汙染的地塊取土。有機肥佔30%~40%。土肥過篩拌均後,每立方米加複合肥2~4千克,菌蟲絕殺80~100克充分混合後裝育苗杯備用。

②浸種催芽,種子放55度水中不斷攪拌、燙死種子表面的病菌,水溫降到30度後浸泡3~4小時,放在30度條件下催芽。

③播種,播種前育苗杯內要澆足水,保證育苗期的水分供應,水分要適量不易過多,育苗杯內澆水要一致均勻。溫度適當可以把出芽的種子直接播在育苗杯內,一杯一粒種子。溫度低可把黃瓜種子播到木箱內,出苗後3~5天,黃瓜子葉展平時倒進育苗杯內。播種後覆蓋地膜增溫保溼,注意瓜苗頂土及時撤除地膜,防止高溫烤苗,或下胚軸徒長。注意控制溼度,防止猝倒病、立枯病,根腐。

④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後下胚軸對溫度十分敏感,若高溫高溼條件下迅速伸長、形成徒長苗。為此要正確控制溫溼度。白天25~28度,夜間16度左右。調整好晝夜溫差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使幼苗生長健壯。為防止徒長,苗期儘量少澆水,控制好溼度就能減少病害。溼度大溫度低易引發病害,而且水分充足根糸會不發達。苗期營養土中有充足的養分,所以無需追肥。育苗後期幼苗擁擠、容易徒長,通風透光性能差易引發病害,可將育苗杯分散,加大杯與杯之間的距離。

2定植後、緩苗期管理:

①定植後由於北方地區溫度低、水分蒸發慢、不需澆緩苗水,個別秧苗缺水可補澆、只要中午不出現萎蔫現象不澆水。白天上午保持30度左右,下午控制在22~24度之間,夜間16~18度之間。定植後4~7天內利用中午高溫時期通風換氣、排出化肥分解或有機肥釋放的有害氣體。

②初花期管理,植株調整、水肥管理、結果期管理、溫度調控等按正常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相關內容有興趣瞭解,可以私信給我,找時間回答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