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我就不介绍了,这里单单说一下他的驭人之术,讲三个人。

一、契苾何力


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契苾何力是铁勒人,突厥的一支,契苾何力是他们部族的可汗。说是可汗,其实一共也就管着几千人。起初因其部落因与吐谷浑冲突失利,举族归降唐朝,李世民将他们安置在今天的甘肃一带。贞观十六年十月,李世民派契苾何力回凉州省亲,并且顺道安抚其部落。当时铁勒族的另一个部落薛延陀势力逐渐强大,在今天的蒙古一带很有影响力,所以,在甘肃的契苾何力部落中很多人都想归附薛延陀,毕竟是同族嘛。

他们想拉契苾何力下水,契苾何力说:“上于尔有大恩,且遇我厚,何遽反?”契苾何力部落的人说:“可敦、都督去矣,尚何顾?”意思是他弟弟、他妈都回归本族了,你还犹豫啥?契苾何力说:“弟往侍足矣,我义许国,不可行。”

部落的人一看他不肯就范,就将其捆绑起来,送给了薛延陀真珠可汗。契苾何力伸直双腿,拔出佩刀向东面大声喊道:“有唐烈士受辱贼延邪?天地日月,临鉴吾志。”于是将左耳割掉,以表示绝不叛唐的决心。

上面就是一个外族将领在面对本族人游说时的反映,是不是有点震惊呢?其实更我让吃惊的是李世民的反应。

刚刚听说契苾何力叛逃这个事的时候,李世民不信,坚持认为不是契苾何力本意。身边的近臣说:“人心各乐其土,何力今入延陀,犹鱼之得水也。”李世民说:“不然,此人心如铁石,必不背我。”恰巧有使者从薛延陀那里回来,详悉讲述真情,李世民听完就哭了,对身边的人说:“契苾何力竟如何?”意思就是,你们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契苾何力是什么样的人啊!当即派人去找薛延陀,表示可以嫁给真珠可汗唐朝公主,以换回契苾何力。

后来,因唐朝答应许诺和亲,契苾何力得以回国,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李世民取消和亲。李世民很为难,作为一个皇帝,出尔反尔还行?契苾何力出主意,“臣非欲陛下遽绝之也,愿且迁延其事。臣闻古有亲迎之礼,若敕夷男使亲迎,虽不至京师,亦应至灵州;彼必不敢来,则绝之有名矣。夷男性刚戾,既不成昏,其下复携贰,不过一二年必病死,二争立,则可以坐制之矣!”意思就是让真珠可汗到唐朝境内来迎亲,他肯定不敢来。于是,这样就不是唐朝毁约,二是他自己不敢娶了。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没有赔女儿。

二、党仁弘

党仁弘原是隋朝的一名武将,李渊起兵反隋后,他率两千多人投唐,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算是李世民的嫡系。唐朝建立后,他在广州任都督,后来有人举报他贪污,贪的还不少,李世民把他找来,他自己也承认了,按照唐朝律法,这就是死罪。

这下李二就犯难了,李二对待功臣、特别是自己嫡系跟别的皇帝相比还是很不一样的。按照别的皇帝,趁你出事,正好杀了,省的以后麻烦。李二很不想杀党仁弘,不想到什么程度呢?连饭都吃不下去。

随后,李世民在朝上干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向百官求情。他说:"国家的大法,是作人君的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以看作私有之物任情决断而失信于天下。现在我偏爱党仁弘而想赦免他的死罪,是破坏国家法律的行为,上负于天。我想在南郊铺草而跪,每天只吃一餐素食,向上天谢罪三日。"就是他自己受罚,换党仁弘一条人命。当然,往下就是大臣们哭求,最后李世民也就就坡下驴,只罚了自己一天。但是党仁弘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贬为庶人,流放钦州。

三、李靖


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当然,李世民也非完人,他也有自己忌惮的臣下,其中的代表就是李靖。

单以军功而论,唐初所有的将领中,李靖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位,其攻灭东突厥的战功堪与卫霍相比,然而李靖这个人却非李世民的嫡系。

李靖来到李渊这边的经历也比较奇特,他一开始是忠于隋朝的,而且察觉到了李渊企图造反,所以他把自己伪装成囚犯,让人把他送到江都去告发李渊。

然而尴尬的是,当他走到长安时,李渊已经占了长安,混乱中李靖就被当做真的囚犯送给了李渊,李渊不假思索的要杀他,然而李世民很欣赏他,保了下来。在李世民看来,这是李靖欠了他一个人情。所以,后来玄武门事变之前,李世民去找李靖,让他帮忙。但是李靖的态度出乎李世民意料,李靖表示中立。史书上说李世民对这种态度很钦佩,然而我是不信的。欠了我的人情不还,叫你帮忙你不帮,坐山观虎斗,李世民要是没有意见,那就不是大度不大度的问题了,而是根本就是个弱智。

然而,即使这样,李世民还是委派李靖为行军大总管,出征东突厥。其实李世民一开始也没想到,这次战役竟然能够灭了东突厥。本打算趁突厥饥荒且内乱,教训他们一下。如果一开始就是灭国之战的思路,没准他会自己挂帅出征。谁承想李靖艺高人胆大,千里行军突袭恶阳岭,竟然使突厥内部大乱,一举而歼之。这点着实出乎李世民的意料,所以在李靖攻灭东突厥后,御史大夫萧瑀劾随即弹劾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打了超级大胜仗,御史随即弹劾主帅,要是这个御史背后没有人撑腰,真是活见鬼了。按说比起灭东突厥这个事,抢点东西实在算不上大事,可是到了李世民这就算了。他这么说的,“隋朝的将领史万岁打败了达头可汗,可是隋朝不予奖赏,因此导致灭亡。朕就不是这样,应当赦免你治军无方的罪,记录你击败突厥的功勋。”这段话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我知道你打了胜仗,但是抢东西是不对的。我本来应该治你的罪的,人家隋朝皇帝就是这么干的。然而我圣明英武,所以我不治了,还有给你赏赐,你就不要谢我了。真是恩威并施啊。然后呢,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增加封地连同以前的达到五百户。比起当年卫霍的封赏,这个赏赐着实不算丰厚。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这时候李靖已经73岁了,李二还是把他叫来,想让他随行。李靖表示虽然我很想去,但是年迈体衰,真的去不了了啊。李世民拍着他的背说,“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意思就是当年司马懿虽然看起来病歪歪的,然而他却很能自强,在魏国建立了功勋,你要向他学习啊。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应当都知道司马懿晚年在魏国建立了什么样的功勋。李靖一听,吓得立刻表示愿意随行,果不其然,行至半路,李靖因病再也无法随军前行,停在了相州。

上面三件事,一个外国人,一个自己的嫡系,一个非嫡系功臣。李世民作为一个帝王,对外族将领推心置腹,甚至不惜用女儿去换;对自己的嫡系,甘心以身相代,代其受罚;对非嫡系功臣,前有首鼠两端之意,后有功高震主之嫌,依然待之以高位,恩威并施,不加刑伤,终能善终。能做到以上三点的人,历朝历代一个都没有。

而李建成笼络尉迟敬德,虽称布衣之交,然而却是以金银贿赂之,手段平常。而他死之后,他的嫡系原班人马像薛万彻、冯立、王珪、魏征个个投诚,立马成了李世民的干将,没有一个有啥义愤之举。所以,在我看来,建成太子或许是个好人,但是单以能力而言,跟李二相比差太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