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全文1608字,閱讀需要三分鐘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唐朝那是一個極盡繁華、國力鼎盛的時代。留給我們的盛唐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文字作為一種載體,記錄於時代便成為史。付諸於精神便就是詩。

唐詩是那個時代對後人最珍貴的文化饋贈,它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提起唐朝,大多數人想起的便是詩聖杜甫、詩仙李白。

可見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已經與我們每個人深深的融合在一起。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當我們在唐詩的世界中漫步遨遊,發現美的時候。

發現了這一首詩。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落月 一作:落花)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全詩九段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

想象奇特,文風清麗

意境空明,韻律宛轉悠揚

讀來,深沉、遼闊又寧靜

曾被聞一多先生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從默默無聞到一舉成名,中間經歷了太多波折。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於史中難覓,於詩中聞名


在唐朝赫赫有名的有大小李杜,即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

詩人聲名不顯,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難覓身影。

張若虛的一生究竟是跌宕起伏,還是平平淡淡,不為人所知。

僅在《舊唐書·賀知章傳》裡有句 “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交,稱吳中四士

他的一生默默無聞,僅兩篇詩作傳世。另一首詩是《代答閨夢還》。

明珠蒙塵,卻難掩光華

這首被世人所稱讚的《春江花月夜》,也和主人一樣受盡冷遇。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

因是一篇樂府,僥倖被《樂府詩集》所收錄。

在漫長歲月中,被眾人所忽視,只得棲身於枯黃的紙頁。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深夜中,明代學者胡應麟在編著《詩藪》發現了這首詩。

不禁拍案叫絕,披衣而起,庭院中對著月兒,反覆吟誦。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是第一次在詩話被發現,而後明清詩論家們也對此大加褒獎。

當灰塵除去,明珠開始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江畔獨對月,情思千古流


初讀時,是在高中課本上。

當時,迷戀的是蘇軾的壯志豪情,辛棄疾的國愁情懷,李杜的佳句絕作。

它反而沒有給我留下太多震撼,更多的是一種難言的美。

月華如雪,藍的是月下江水,白的是汀上沙洲。

後來大多數時間都在異鄉漂泊,也看過太多的風花雪月,經歷過太多聚散離合。

良辰美景奈何天,倔強如你我,總想留下遇到的美好。

卻終究是握不住的沙,攥的越緊,流的越快。

夜未眠,江邊獨步,只有月為伴。江潮起落,也似心潮湧動。

對月追問,何人初見月,何年初照人。

歲月流轉,寄身天地,有遼闊之感。頓覺宇宙無垠,思緒悠長。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何以孤篇壓全唐


宮體詩從梁陳到隋唐,百餘年間,主宰文壇。

詩人們“競一韻之奇,爭一家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描紅點翠,堆香砌玉,浮華荒謬,空虛無聊。

初唐四傑,盧照鄰和駱賓王始終在齊梁餘風裡打轉,王勃和楊炯又一個早死、一個遠宦。

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過給我們留下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類的好詩句,

而幾乎沒有令人振奮的好的詩篇,更不要說為盛唐詩人提供典範。

把大唐引進詩歌朝代的,也許正是張若虛與他的《春江花月夜》。

一掃齊梁餘風,引盛唐之氣象。

有南方民歌的色彩與風調,成功運用齊梁到唐初醞釀的新詩格律,探索七言詩中小組轉韻結合長篇的技巧。

三者的完美糅合,給後來詩人以啟發,提供一個完美的範本。

理所當然的是一個頂峰。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孤篇亦頂峰,千秋萬古,留待騷人。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