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超賽場上抽筋的情況比國外賽場上多很多呢?

高爾基的飛機


中超和五大聯賽相比,比賽節奏慢,如果你突然之間切換比賽,會以為是在放慢動作回放,這就是我們的真實水平,但是賽後跑動距離統計可能會發現和高水平聯賽相差不是很多,或許可能還會有抽筋比較多的現象😅

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認為這是訓練結果的的真實展現,訓練水平的真實反映,平時什麼樣的訓練水平,就會有同樣的比賽狀態,不要奢望低質量的積累可以有高水平的表現,正視問題才會保持清醒,抽筋只是一個表象,可怕的是一直抽了好多年停不下來了。


大兵侃球球


在我看來中超抽筋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本隊有力的情況下,在本隊落後或者沒有踢出自己想要的結果時,很少看到球員抽筋。尤其是越到比賽快結束的時候,對比分有利的一方會想盡辦法延誤比賽時間,能多躺一會是一會。甚至守門員都會出現抽筋,輕碰一下倒地打滾等奇葩現象。儘管中國足協提倡淨比賽時間打出美麗足球,但是中國球員多年以來習以為常,在本隊領先時,尤其是後最後十幾分鍾,有的球隊要保住想要的結果真的是每次拼搶都要倒地一會,大家看過五大聯賽有最後倒地了因為拖延時間給黃牌的嗎?在中國比比皆是,體能問題是可以通過訓練改變的,我們國家足球普及力量雖然不夠,這批本土球員雖然能力基本功都是亞洲三流了,但是球場上的體現的素質幾乎看不到,該罵人的通過電視轉播鏡頭一清二楚,經常可以看到中超淨打比賽時間的宣傳片,每個俱樂部都有球員在上面做宣傳,到了比賽就可以淪為笑柄了,最後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比賽無限中斷,看中超,看的就是外援,外援的發揮決定一切了。


OzoraTsubasa翼


看了多年的國內外比賽,中超賽場球員比賽中出現體力透支抽筋的現象確實比國外賽場多。特別是比賽的後半段,總是斷斷續續,不斷有球員受傷、抽筋下場治療。嚴重的影響了比賽流暢度。而國外比賽卻很少有這種情況發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

訓練環境

現在國內俱樂部聘任外籍主教練,對方都是帶著一個團隊,很少出現只有主教練一人的情況。一方面外籍教練無語言障礙,可以更好的溝通,另一個方面外籍教練水平確實比國內教練水平高,包括體能教練。我們看歐洲五大聯賽,比賽往往能夠在高強度下進行90分鐘,很少有球員出現體力透支的情況。這跟歐洲先進的訓練理念,科學的訓練方法是分不開的。

中國球隊的體能是一大問題,中國足協前些年每年都煞費苦心的組織球隊參加雲南海埂春訓,進行體能測試,為的就是解決體能薄弱的問題,這一看似不職業的做法,出現在中國足壇也有其客觀存在的依據。

前些年韓國教練在中國大熱,而韓國教練最出名的就是體能訓練。像著名的“中國通”李章洙,更是憑藉其體能訓練,在中國打出了知名度,帶領青島、重慶等多個球隊打出了好成績。

前些年還沒有大量大牌外援湧入的中超聯賽,體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一支球隊能達到的高度。

戰術因素

1、戰術犯規。國內球員面對對方球員進攻突破時,往往採取惡劣的戰術犯規,也就是所謂的球過人不過。這種犯規不僅對對方球員造成傷害,自己也很容易因此受傷。

2、戰術拖延。當球隊比分領先,比賽臨近結束時,往往會採取假裝受傷、抽筋等小動作來拖延比賽時間,以達到贏球目的。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所遏制,前些年這種行為幾乎每輪都有,有球隊更是多達4、5個人輪流著“臥草”。


因此,引進高水平的外籍教練,進行科學的訓練,加強戰術修養,相信球場上球員抽筋的情況會越來越少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這種說法,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紓亦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是由幾個關鍵因素造成的。

國內外球員的體質不同,造成球員的耐力和體能狀況不同

就目前的人類來說,黑人的運動能力是最好的,白人在身高和體力方面表現優異,而黃色人種在技巧方面更加出色,所以,不同的人種在漫漫人類的進程中,衍生出各自適應環境的優點,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有缺點。

就足球的體能來說,筆者認為,黃種人是比不上歐洲白人、非洲黑人和南美人的,甚至說,差異還是蠻大的,這是先天身體條件,很難彌補!

國內外訓練方法的不同,導致體能儲備不同

去除先天身體條件不談,科學的訓練方法也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因素。眾所周知,國內球隊的體能訓練方法還停留在搞軍訓和跑長跑來增加體能的原始階段,尤其在球與人的結合訓練手段上,更是知之甚少,或者至少主觀因素太大,不太科學。

而相比於國內的原始階段,國外的訓練則相對科學,講究人球合一的體能儲備方法,更加註重球員在場上的體能分配,從而連貫的完成一場比賽,避免出線體能不支導致的抽筋現象。

比較有力的證明就是,亞洲球員到了歐洲賽場之後,運用了歐洲科學的訓練方法,不僅身體看似強壯了不少,而且體能非常充沛,正常比賽下來,幾乎與歐洲球員沒有任何差別。比如熱刺的孫興民、國米的長友佑都、前曼聯的朴智星等等。這些例子無不證明,科學的訓練手段才能真正提高球隊的體能儲備!

國內球員訓練中執行力不足,導致訓練效果大打折扣

國內球員的懶惰是圈內公認的存在,上到國家隊,下到每隻俱樂部,球隊中的大佬帶頭懶散,球隊中的外籍教練也是無能為力。因為球隊的大佬隨時可以發動自己的小團隊一起消極比賽,從而逼迫球隊管理層解僱主教練,所以大佬在球隊中是主教練都難以攻克的難題!

可想而知,在這種體制裡,球隊的訓練計劃根本不肯能得到完全的貫徹執行,只能部分執行,這樣勢必影響球員的能力,從而導致在賽場上囧態必露!


島叔說


拋去技戰術因素不談,中國球員普遍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較差,面對更高層次的比賽,由於心理調整不到位會耗損大量的體能。當然這也不能都怪球員,中國各行各業普遍不甚重視心理因素及其潛在價值,缺乏專業的知識體系和相關從業者。就如同學生考試,摸底考試和正式進考場,往往成績不一樣。


夜風拂面


這不僅僅是體能的問題,對比賽節奏的不適應也是抽筋的主要原因,中國的聯賽相對節奏較慢,高壓的逼搶較少,多為局部危險地帶的拼搶,所以球員長期適應了這種比賽節奏後,如遇外戰,必將不適應,導致抽筋。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我們的足球環境,足球水平還是太低。


笑看綠茵


保鍵營養的合理,訓練的針對性和合理性,意志品質,場上的精神緊張狀態,合理分配體能……。


老狼陸


以上分析不一定準確,不當之處請指正,請參於討論。


鄭州阿sir


體能不足啊,沒什麼太大的原因。


維清weiqing


另一個側面也反應出來,中超國內球員場上無效跑動太多,有效傳球太少,賽後訓練強度不夠,體能儲備不足,場外消耗因素太多,還有故意假裝抽筋,完全違背體育精神。。。。

原因不勝枚舉啊!!一個小細節可窺中超全貌!這個問題問的其實挺有水平,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