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抄家时发现7个字,雍正知道后反应如何?

繠鷽_á孏静


年羹尧在雍正登记之处还是特别忠心耿耿的,并且也得到了雍正皇帝的重用,但是当年羹尧的权势越来越大的时候雍正就开始对他不放心了。

皇帝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多疑,其实年羹尧根本就没有造反之心,只是他越来越不知道谦虚恭让了,他自认为自己功高盖主,所以常常不把皇上放在心里。雍正看在眼里,心里就开始合计了,年羹尧功高盖主,说不清哪天就会把皇上扫地出门了,只要皇上开始惦记你了,哪里还有好啊!
年羹尧因为贪污腐化等九十多宗罪名被抄家,在抄家的时候有本书,是年羹尧的幕僚所写,上面有评价先皇帝也就是康熙的言辞,这让雍正勃然大怒。“皇上挥毫没有钱”就这几个字,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但是皇上认为严重那就是严重啊!
雍正把年羹尧的人头挂在了城头,一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登记才摘下来。估计如果雍正没有去世就会一直悬挂下去,直至风干的毫无踪迹。


宝妈说事谈养儿育儿


事情是这样的:

当年年羹尧被朝廷罗列92款大罪后没多久就被雍正赐死狱中。年羹尧死后,朝廷派人去查抄年府,在年府中,官员发现七个字,这七个字是“皇帝挥毫不值钱”。

据说这七个字是汪景祺写的,当雍正得知后气的口吐鲜血,于是他大怒之下也将汪景祺处决了。

关于这段记载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经无从考证,但正史上关于汪景祺也确实有这么一段类似的记载:

汪景祺少年即成名,本身很有才华,也很恃才傲物,一般人根本看不上,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年羹尧,受年羹尧的赏识而当了他的幕僚,对于年羹尧,汪景祺是非常的崇拜,跟随他的这几年,汪景祺写下了《西征随笔》一书。

这本书记载了汪景祺随年羹尧西征时途中亲历见闻,还有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史事。

但除了记载这些所见所闻之外,汪景祺还在书中极力夸赞年羹尧,甚至在书中称年羹尧是“宇宙第一伟人”,还说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较之阁下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不得不说,汪景祺这马屁拍的着实很有才华!

也因为这些内容,年羹尧非常的喜欢,于是就收藏了这本《西征随笔》,但是汪景祺除了在书中称赞年羹尧外还时不时的讥讪清代统治者。

当朝廷官员查抄年府时,这本书就被抄了出来。可以想象到,当雍正皇帝看到这本书上对清朝统治者的讥讪之词和对年羹尧的称赞之词后会有多生气!

后来雍正在首页题字:“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没过多久,汪景祺便因“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被枭首示众,脑袋被悬挂在菜市口的通衢大道上,一挂就是十年。直到雍正驾崩乾隆上台,经左都御史孙国玺上书,才将王汪景祺的头颅择地掩埋。


所以“皇帝挥毫不值钱”或许就是这本《西征随笔》中对清朝统治者的讥讪之词吧!


咸鱼闲聊


雍正三年,年羹尧因将四字成语“朝乾夕惕”写错,雍正帝大发雷霆。朝廷官员都知道雍正皇帝要收拾这位,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于是纷纷落井下石,罗列了96条罪状,最终年羹尧被雍正皇帝赐死并没收家产,可谓是雍正在位期间第一笔“文字狱”。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年羹尧非粗心者,将朝乾夕惕写作夕惕朝乾,是“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

然而当执行官福敏去抄家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一本书《西征随笔》,其中一篇文章《上抚远大将军一等公陕甘总督年公书》中有七个字:“宇宙之第一伟人”。这还了得,这本书将年羹尧比喻成月亮,太阳,而历史上著名的大将都只是星星。同时另外一篇文章《诙谐之语》中更有大逆不道之语,也是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

”。于是福敏觉得事关重大,立马向雍正帝汇报。

据《西征随笔》记载: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

雍正帝看到这七个字,怒火中烧

雍正帝拿到这本《西征随笔》,仔细阅读之后,大发雷霆,雍正想着:年羹尧是第一伟人,那我算第几,这不是说我不如年羹尧么?于是就又想到年羹尧这几年的行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西征随笔》)

  • 年羹尧持宠而骄。蒙古王公和额驸见到年羹尧必须跪拜,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哪怕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雍正觉得这点年羹尧做的比较过分,清朝的规定是圣谕到达的地方才需要地方大员跪拜,而年羹尧的举动无疑是僭越之举。朝廷风言风语时不时传到雍正耳朵里,只是碍于年羹尧的军功,默默的承受着。

  • 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年羹尧在当时文武官员的任选上,要求自己所保举之人必须优先,而且雍正帝对于年羹尧的请求都一律准奏。因此被称之为“年选”。所以在陕甘四川等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年羹尧为首的势力集团,这严重威胁雍正的皇权。在雍正正值大力整顿吏治时期,卖官鬻爵的事情年羹尧也是手到勤来:直隶总督赵之垣为了投入年羹尧门下,先后贿赂了年羹尧20万辆白银,最终查抄年羹尧时其财富拥有百万之巨大!

这还不是让雍正最气愤的,关键是这本书里,还有另外七个字,简直要让雍正骂街!什么叫“皇帝挥毫不值钱”?要知道整个大清朝,如果有谁得到皇帝的墨宝,那可是天大的恩赐,裱起来那绝对是尚方宝剑,在当地就可以横着走了。可是居然有人说皇帝的墨宝一无是处,这不是让给雍正上眼药吗?而且说得还是康熙帝!于是怒火中烧,下令彻查到底是谁写的大不敬之词。最终官员锁定了“肇事者”,举人汪景祺。
(雍正剧照)

汪景祺跟年羹尧的关系

汪景祺,康熙五十三年中举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他的父亲汪霖,曾任户部侍郎,兄长汪见祺,曾任礼部主事。可以说本来他也能算得上是个地方官二代,但是仕途不顺,这或许也是他写出皇帝挥毫不值钱的一个可能原因。

雍正二年初,汪景祺给时任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写了自荐信,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在这封自荐信里就写了年羹尧是宇宙之第一伟人,比郭子仪之类的大将都优秀太多。年羹尧看到自荐信,就将他招为幕府。
(年羹尧剧照)

雍正既然找到了罪魁祸手,那么他是怎么处理汪景琪的呢?

雍正恨得咬牙切齿,在《西征随笔》这本书的封面上,用朱笔愤怒的写下:“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意思就是说,这个人这么狂妄,真的是发现得太晚了,应该早点拉出午门斩首示众!于是派人抓捕汪景祺,不久便以大逆不道,侮辱圣祖皇帝为由,斩首示众。他的脑袋被挂在菜市口的大道上示众,这一挂就是十年之久,可见雍正对他是有多么气愤,当然也不排除雍正忘记了这个事。


他在朝中做官的兄弟和家中的子侄也都受到了牵连,被发往宁古塔流放。妻女亦发往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披甲人可近似的认为,边境的士兵。直到雍正驾崩后,乾隆继位。才有大臣上疏此事。在得到乾隆的同意后,汪景祺的脑袋才被从城楼上取下来掩埋,这件事到这里也就算是彻底结束。

年羹尧的自杀或许掺杂了雍正的主观思想,但功高震主是每个帝王都忌讳的事。在封建王朝,言论是不能自由的,读书人如果想要保全自己,低调行事才是上上之策!


历史每日说


答:准确地说,是年羹尧被雍正赐死狱中后,朝廷官员到年府抄家,发现了一本书,书中有七个字特别刺目,不,是特别刺心,让雍正气得七窍生烟,大发雷霆,后果很严重。

这本书,是年羹尧的幕僚汪景祺著作的《西征随笔》。

从很大程度上说,年羹尧落到身败命裂的地步,与汪景祺不无关系。

汪景祺本是一介寒儒,自视极高,不屑与一般人交往,也无心科考仕途。

按理说,是不能掀起什么样的风浪的。

年羹尧是雍正朝的大将军,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权倾一时,威震一方,因此得到了汪景祺的景慕。

汪景祺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地前去投奔。

注意,很多人以为,年羹尧既然为大将军,那他就是武人出身,功名和官职都是靠在疆场上一刀一剑拼杀出来的。

这个想当然的看法是错的。

年羹尧是安徽凤阳府怀远人,妥妥的文人出身,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后改隶汉军镶黄旗。

年羹尧和汪景祺相见,谈诗论对,畅谈古今,越聊越投机,越聊越对胃口,从此视如心腹知己,形影不离。

汪景祺的《西征随笔》就是在追随年羹尧西征时,记录途中亲历见闻,以及抒发政治、军事等各种见解的笔记书。

汪景祺对年羹尧推崇备至,在书中极力夸赞年羹尧,说年羹尧是“宇宙第一伟人”,甚至鼓动年羹尧造反。

事实上,雍正在修理年羹尧时,就风闻汪景祺的一些作派了,但没抓到实质把柄。

当抄出这本《西征随笔》,那里面的罪证那是一抓一大把。

当然,前面说,最让雍正气歪鼻子的是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

这七个字有什么典故吗?

原来,康熙当年南巡无锡,有一个姓杜,名诏,字紫纶的诸生,极度渴望拍马屁,他在道路边跪献颂诗。康熙读了,龙心大悦,赐御书绫字。杜诏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供着、奉着。杜诏的一个朋友看了康熙的题词,认为皇帝的文墨不过如此,大为鄙夷,作了一首七言绝句进行讥讽,开头第一句就是“皇帝挥毫不值钱”。

也就是说,这首诗并非汪景祺原创,但汪景琪却认同诗里的意思,煞有介事地摘录上自己的《西征随笔》中去,明显含有讪君之意。

雍正一看这个狗屁文人如此无礼,气得三尸神暴跳,下令将汪景琪枭首示众,其家人被发配到宁古塔永世为奴。


覃仕勇说史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年羹尧被抄家时发现了七个字,雍正知道后是如何反应的”。

话说在年羹尧被处死后,当官员在对他进行抄家的时候,在其家中发现的七个字是“皇帝挥毫不值钱”。这句话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怎么会出现的这七个字?雍正帝在知道后他又是如何反应的呢?且听我细细给你道来:

其实,康熙帝时期,年羹尧就已经很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当康熙帝驾崩后,他又帮助雍正帝牵制老十四,为雍正能够登上帝位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以,雍正的也是知恩图报,于是对年羹尧大加赏赐,给了年羹尧很多奖赏和荣耀,一时间成了雍正面前的红人,而且二人的君臣关系那是相当的融洽。

年羹尧是越来越位高权重,时间一长,就被大臣们捧的飘起来了,有的找不着北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还有妹妹为贵妃在后面为自己撑腰,自己觉得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有时候连自己的主子雍正的都不放在眼里。雍正帝对年羹尧也是一种忍让,但年羹尧却一直作死,所以,这也不能怪雍正帝无情无义。

后来,雍正帝削其官、夺其爵,然后列出年羹尧的92条大罪,每一条都可以要了年羹尧的命,最后赐令自尽,同时令相关部门查抄年羹尧的家。然而,在年羹尧的家中竟然查抄出一本书,叫《西征随笔》,这本书本是年羹尧的幕客汪景祺为了拍年羹尧的马屁所写的传记,书中就有“皇帝挥毫不值钱”这七个字。

雍正帝在知道这七个字后,当时就怒火攻心,一口鲜血吐出来了。当即下令立即处死汪景祺,这还不解气,又命人将其尸首悬挂于城门之上,这一挂就是10年,直到乾隆帝的时候才被取下埋葬了。在乾隆时期才被取下来埋葬。而且汪景祺的所有亲属都披甲为奴,可见雍正帝有多么恨写这七个字的人。


大史官


年羹尧可谓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不到30岁就被任命为四川巡抚,雍正登基后更是不得了,官是一升再升,在朝中谁都不敢不给他几分面子。当然这其中也有他妹妹的功劳,谁让他的妹妹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当时的雍正对年羹尧可是信任有加,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去办,甚至还公开下诏,让全天下百姓都要记得年羹尧做出的贡献。这样的殊荣在当时也就只有年羹尧一个人享有。

帝王无情,雍正翻脸,年羹尧入狱

可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雍正就翻脸了,剥夺了年羹尧的官职,又将他下狱,更是给他安上了92条罪名,条条都是大罪,让人心惊胆战,这到底是有多大仇!年羹尧去世后,雍正还让手底下的官员抄家,官员在抄家的时候发现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西征随笔》,是年羹尧手底下一个叫做汪景祺的人写的。

这本书里有一首诗,这首诗的第一句话是这样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当时,雍正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彻查。汪景祺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传奇人物,他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名气,为人傲慢,看不起人,从来都觉得别人没资格当他朋友。

汪景祺敬佩年羹尧,暗自讽刺皇帝

他的科举之路极其坎坷,他在康熙二十年开始参加考试,在康熙五十三年,他才通过了考试,仅仅是一个举人。

直到他遇到了年羹尧,他才被赏识后成了年羹尧的幕僚,开始发光发热。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年羹尧非常敬佩,毕竟只有年羹尧才懂得欣赏他。在此后的两年里,汪景祺参加了青海的战争,并将这段历史编成了《西征随笔》一书。在书中,汪景祺还不吝言语夸奖年羹尧,简直将他形容得如同神人一般,而且他还讽刺了康熙,认为康熙没什么文采,写出来的诗也很浅薄。

汪景祺这首诗是这样说的:“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据说是当年康熙到无锡的时候,有一个人请求康熙赐一首诗,康熙写完之后那个人看了许久,迟迟不舍得收起来。所有人看过康熙的诗都夸奖他写得好,毕竟皇帝写的东西谁敢说一句不好,就连汪景祺也只敢在书中偷偷写上一句不好。

一人受难,全家牵连,死后头颅被挂12年

看过这首诗之后,雍正感到十分愤怒,简直是一把火在胸口燃烧,不上不下,当即他就将手中的《西征随笔》丢在地上,骂了汪景祺几句。他觉得此人胆子很大,不仅辱骂了康熙帝,还不将大清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如果不给他教训,自己的面子该怎么办?被外人知道了也会私底下说三道四。

之后雍正下令处死了汪景祺,并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12年,还是孙国玺上书后才将他的头颅拿下来安葬。这件事牵扯甚广,汪景祺的妻子被贬为了奴隶,他的家族都受到了牵扯,据说就连他的家乡都被传出了“屠城”的消息,可见皇帝的玩笑开不得,这个汪景祺也是玩大了。

《清史稿》等


汗青正浩


年羹尧临终前被发现的这七个字,究竟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

单从字面意思理解,“皇帝挥毫不值钱”,这也是祸从口出的典范,这是对皇帝赤裸裸的质疑,虽然在年羹尧家里被发现,但这7个字却是年羹尧手下的幕僚汪景祺说的.

关于这7个字的历史也由来已久,直指的并非当时的雍正皇帝,但却阴差阳错的,让雍正皇帝背了锅,汪景琪和年羹尧自然也惹火上身。

时值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手下自然也少不了众多幕僚,汪景祺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其特殊的才华,深受年羹尧赏识重用.

其实也与汪景祺对于年羹尧的吹捧有关,老年甚是有点飘飘然了,尽管当时的抚远大将军职责重要,但离汪景琪口中的“宇宙第一大将军”,怕是有点太过上头,历史上的优秀将领,能够盖得过年羹尧功绩的,也并不在少数。

汪景祺也并非实打实的马屁精,他如此夸张的描述,也是对年羹尧的旁敲侧击,他的想法也最终得到证实,年羹尧最终的悲惨命运足以说明一切.

盛极一时的年羹尧,难免会因为高调,招惹不该招惹的人,他在明,别人在暗,抚远大将军一职,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战乱时有用,但在和平年代,如果还不能及时收手,明白局势,必然会遭到皇帝的制裁。

雍正即位期间,他对于年羹尧,也是相当信任赏识.

这自然也少不了追捧夸大之意,不知道他是有意为之,让年羹尧有自知之明,还是他确实对年羹尧的功绩赞赏有加。

雍正当时为了拉拢年羹尧的心,还特意嘱咐他,让他们这样良好的君臣关系名垂千古,话虽这样说,但相信雍正心里最清楚,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年羹尧因此而膨胀。

年羹尧算是雍正时期有名的权臣,除了担任过抚远大将军一职,当时的年羹尧还是几个省的行政总督,面对这样的恩宠与优待,丝毫没有戒备的年羹尧,一步步跌进雍正设计好的陷阱当中。

糖衣炮弹的轰炸,也让古代帝王之心日益彰显,战乱时代,才有功臣,在做不到及时的角色转换,不能绝对服从的都是愚臣。这一点年羹尧就没有清晰的认知,反而肆无忌惮,这样恰恰合了雍正的心意。

丝毫不知谦逊的年羹尧,也最终为自己的愚笨付出代价.

他的极度膨胀必然会招致其他文武百官的不满,何况他当时在朝廷中拉帮结派,大肆举荐身边的人到朝中当官,这无疑是大忌,等于变相的培养自身势力。即使没有私心,雍正皇帝可不这样认为,不起疑心都不可能。

雍正也正愁找不到机会,对上头的年羹尧旁敲侧击一下,后来随着雍正对年羹尧的疑心以及不满,朝廷中对于年羹尧的讨伐声也越来越大。

一举罗列年羹尧九十二条罪状,雍正愤怒了,不仅赐死年羹尧,还对他进行了抄家处理,抄家过程中,自然也发现了文首提到的那7个字,尽管不是年羹尧的肺腑之言,也并不是针对雍正皇帝的。

但此情此景下的雍正,来不及多想,自然也就认为,这就是年羹尧针对他的,一气之下,关于这7个字的罪魁祸首汪景琪,也用极其残暴的方式出处斩,足足在菜市场门口挂了12年。

最终年羹尧案算是告一段落,与之相关的涉事官员,也依次降职处理,就连汪景琪的家人,也受到牵连,被发配流放,反应不可谓不强烈。


大国布衣


【实际情况是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一本书,书中的言论在雍正眼中大逆不道,将作者斩首示众。】

01.这本书的名字叫《读书堂西征随笔》,作者是汪景祺。

汪景祺(1672-1726),浙江钱塘人。原名日祺,字无己,号星塘。虽然在康熙年间就中了举人,但一事无成,雍正二年做了年羹尧的幕僚,著《读书堂西征随笔》。

好景不长,雍正将年羹尧下狱抄家,杭州将军鄂弥达、浙江巡抚傅敏等从年羹尧书房乱纸中发现了这本书。雍正读完之后非常生气,御笔亲批曰:

“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于是汪景祺以大逆不道罪斩首示众,妻子流放到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其他的家人发配宁古塔……”

02这本书写了啥?雍正为何生这么大气?

以现在的眼光看,书中的内容无非是写了写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讽刺了雍正他老爸几句,不着边际的夸了夸主公年羹尧。

该书《西安吏治》一文对记录了陕西吏治败坏的现实,讽刺满洲人是白痴。说当地的官员都是满洲人,他们不学无术,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只知道搜刮民财,吃喝嫖赌。

在书中汪景祺还作诗讽刺康熙皇帝。康熙有一次南巡走到无锡时,当地的书生杜诏率领读书人向康熙帝献诗拍马屁,康熙帝大为高兴,拿笔写了“云淡风轻近午天”四句诗。对这件事汪景祺做了一首诗:

“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淡风轻近午天。”

在那个时代,讽刺皇帝就是一件找死的事,估计雍正就是被“皇帝挥毫不值钱”这7个字气着了,加之当时满清皇帝正在借文字狱打击读书人的特殊时期,他的命运可想而知。

另外汪景祺恭维年羹尧的话也引起了雍正心中的不快,年羹尧凯旋而归时,汪景祺夸他是当世“宇宙之第一伟人”。为了能博得一官半职,他连读书人的廉耻也不要了,献媚如此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03.汪景祺其实吃了年羹尧的瓜唠。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

作为清朝有名的将军,他文武双全,出身进士,格外受康熙赏识,他驰骋疆场,在康熙和雍正期间率军经营西北边陲,平定青海西藏中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

年羹尧和雍正的关系非同一般,例如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年羹尧出力甚多。雍正待年羹尧也是推心置腹,有一次年羹尧上了个折子,就说了“跪请圣主万安”一句,雍正回了四句:

“朕躬甚安。你好?你父身体甚健壮,全家皆好,京城内外甚安。”

一幅郎情妾意的情形。

然而年羹尧恃宠而骄,胡作非为,引起了雍正帝的不满。《清代名人轶事》中记载了年羹尧的一件趣事:一次下大雪的时候,年羹尧坐轿子出门,侍卫们扶轿跟行。侍卫的手上积了一层雪,他心中不忍,下令说:“去手。”他的本意是让卫士们把手收回去。这些侍卫会错了意拔出腰刀剁了自己的一只手。这件事既反映了年羹尧军令之严,也看到他平日残忍。

另外年羹尧在军中及川陕一带用人都是自己说了算,称为“年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威胁到了皇权。于是雍正借口年羹尧故意在贺表里把“朝乾夕惕”写为“夕惕朝乾”,剪除他的党羽,然后把他贬为杭州将军。墙倒众人推,大家纷纷揭发年羹尧的罪行,年羹尧被抓起来。后来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年羹尧功勋卓著雍正不想担上杀戮功臣、卸磨杀驴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及兄年希尧撤职,儿子年富被杀,其余满15岁的儿子被流放到边疆。

作为年羹尧幕僚的汪景祺被牵连诛杀。


闵不克


自古以来,大部分功臣宿将都难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同样雍正时期的年羹尧也是如此,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却落得个削官夺爵,被赐自尽的下场。




关于年羹尧的死,有很多说法。一种是年羹尧知道雍正太多见不得人的秘密。另一种是年羹尧恃功自傲、结党营私,而且贪污敛财达上百万两白银。

无论哪一种说法,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首先要做的就是抄没年羹尧的家产,以及家中的藏书和密信。其次就是要铲除年羹尧的党羽,杜绝更长远的危害。



公元1726年,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立刻下令罢免了年羹尧父亲年遐龄及兄长年希尧的官职,处死了年羹尧次子年富,其余子嗣年满15岁以上者充军发配极地。另外抄没家产、藏书。

当时抄没年羹尧家产的是浙江巡抚富察·福敏。他在年羹尧的杭州府邸中发现了一本名叫《西征随笔》的书籍,作者为汪景祺。其中有一句话为“皇帝挥毫不值钱”。看到这句话后富察·福敏不敢怠慢,赶紧把这本书送达京城,交给了雍正帝预览。

雍正帝看后,勃然大怒,心想文字狱都搞的这么大了,竟然还有漏网之鱼。于是雍正在书籍首页御批;

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首先说一下“皇帝挥毫不值钱”。这句话实际上是说的康熙,讲述康熙南巡时,曾经赐书给一名江南士子。这名士子回家后,向众人展示康熙的御笔,结果其中有一个人认为康熙的笔墨不过如此,并且在回家后戏谑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就有这句皇帝挥毫不值钱。由于汪景祺在书中并没有指明是何人作诗,所以朝廷定为是汪京祺杜撰侮辱康熙。

实际上雍正恼怒的不仅仅是汪景祺在书中调戏康熙文笔。更恼怒的是汪景祺在书中议论时政,抨击雍正的改革不正确。

最要命的是汪景祺竟然诽议“雍正”年号为“一止”,说雍正有“一止之象”。并且说历来带有“正”字的年号,如“正统”、“正德”都是不吉的年号。



也正是因为汪景祺作死的态度,导致了文字狱的惹祸上身。最终盛怒下的雍正以“大逆不道”之罪处死了汪景祺,其妻发配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其兄弟子侄辈革职发配宁古塔,五服以内族人,无论在职官员或者候补官员俱革职,交由原籍地方官管束,不得出境。最惨的是,汪景祺死后,头颅在菜市口一挂就是十年,直到乾隆上台之后才被掩埋。

总体来说,汪景祺的死,既是政治案,又是文字狱案件。双重叠加,导致他的案件牵连甚广,甚至超过了年羹尧。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清朝文字狱的惨烈程度。


我是越关


年羹尧从康熙三十九年高中进士开始,在不到30岁时,就被提拔为四川巡抚,后又升迁为四川总督。等到雍正继位,年羹尧更是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一等公,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并且深得雍正的信任。

当时的雍正有多信任年羹尧?据说,雍正把年羹尧直接视为自己的恩人,并曾公开下诏:要求大清子民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不是他的子孙臣民。在雍正二年的时候,雍正有一次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保证鲜美,他下令驿站六天内从京师送到西安,这种赏赐直接可比肩当初唐明皇向杨贵妃送荔枝。

然而,仅仅才过去不到一年,雍正便下令削夺年羹尧的所有官职,并将他逮捕入狱,随后给他列出92款大罪,包括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本来,年羹尧按罪状应当凌迟处死,但雍正念在他昔日之功,对其额外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在年羹尧死后,雍正下令对其抄家,结果负责抄家的官员,在年羹尧的家中搜出一本书,这本书叫做

《西征随笔》,是年羹尧的幕僚汪景祺编写后送个年羹尧的。汪景祺在书中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这样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当时就把雍正直接气得暴跳如雷,当即下令彻查,于是又牵连出另一桩血案——汪景祺案。

这位汪景祺,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他年少成名,又非常有才华,也很恃才傲物,曾放言天下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做他的朋友。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却是异常坎坷,他从康熙二十年开始参加考试,一直到康熙五十三年,才考中一个举人。

等到雍正二年时,汪景祺因机缘巧合认识了年羹尧,并受年羹尧的赏识而当了他的幕僚,从此才开始平步青云。也正因为此,对于年羹尧这位有着知遇之恩的贵人,汪景祺是非常的崇拜。其后两年,汪景祺亲自参与了年羹尧平定青海的战事,并将征途中的亲历见闻,以及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史事编写成《西征随笔》一书。



在书中,汪景祺夸赞年羹尧几千年来的第一伟人,还说名将如郭子仪与他相比,都如同是萤火之光与日月之辉相比。同时,可能是因为汪景祺在康熙年间屡屡不得志的缘故,他在书中对康熙皇帝有所讥讽,还特意写下一首诗嘲讽康熙写的诗词太浅薄。

汪景祺这首诗是这样说的:“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它所映射的背景是指当年康熙在南巡无锡的时候,有个叫做杜诏的学子请求康熙献首一诗,康熙答应了他,于是亲自在纸上写下一首诗给他,当时这位杜诏拿着康熙写的这首诗,一直盯着看到正中午都还舍不得收起来,简直是爱不释手。

所以当时就有文人趁机夸康熙的诗写得太好,让人看得是“云淡风轻近午天”,意思也就是盯着看到正中午都还舍不得收起来。结果,汪景祺就借这个“云淡风轻近午天”来嘲讽康熙,直接第一句就说康熙写的诗词其实都很浅薄,造诣极差,却还自我感觉良好,还写出来送人,结果还被人吹嘘得是爱不释手,可笑!

看到汪景祺这样嘲讽自己的父亲康熙,不把大清放在眼里,我们可以想象到雍正会有多生气,所以他当时就一把将《西征随笔》扔在地上,然后大骂道:“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随后,雍正亲自下令将汪景祺凌迟处死,并将他的头颅挂在菜市口刑场以儆效尤,而他的头颅这一挂就是十二年,直到乾隆上台,经左都御史孙国玺上书,才将王汪景祺的头颅择地掩埋。至于汪景祺的妻子,则被发配到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兄弟叔侄辈被流放宁古塔,疏远亲族,凡在官的一律革职,交原籍地方官管束。由于牵累的人太多,以至于当时汪景琪所侨居的平湖县城,一时哄传着“屠城”的谣言,可见受株连的人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