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到底有多缺?不漲價 好的 股價可以漲啊

手機被打爆,一天1000多個電話要口罩,生產口罩的老闆們成了大紅人。超哥看了一個報道,老闆說,以前想盡辦法去推銷都賣不出去,現在還沒生產,就被訂光了。

外加上很多工廠都沒有復工,運輸不暢,原料不齊等原因,所以大家才會感覺到很稀缺,很難買到,甚至需要預約憑券購買,不過這種狀況是暫時的。

口罩到底有多缺?不涨价 好的 股价可以涨啊

而今天開盤後,超哥卻發現更難買到的是A股上的口罩股。如果說“出門必戴口罩,口罩必戴N95”,那麼昨日的A股可能就是,“漲停多是口罩股,跌停後悔不產N95”,炒作口罩股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共識。即使春節前已經大漲,依然被大單封死漲停,和3000多隻被封死跌停的股票形成強烈對比。

邏輯很清晰啊,13億人,平均每人用3個,就是近40億個N95口罩啊,這得多大想象力!超哥想說,大家沒錯,但卻忽視了一個指標,利潤!在價格管控下,口罩的利潤很低,即使有大量訂單,對廠家的收入貢獻依舊有限,正如剛才提到的,很多廠家需要給員工加3倍工資,加班加點生產,負擔上漲的物流成本。

比如一個口罩成本3快多,最後也就賺幾毛,按照一個口罩賺3毛算,生產100萬個才賺30萬而已,更何況很多企業的產能達不到,口罩也不算高科技產品,隨著更多廠家復產,預計2月底就會供大於求,想買到很容易,大家不必太糾結口罩不夠了。

同樣的道理,對於大多數上市公司而言,口罩對全年的利潤貢獻並不大

,目前連續漲停,平均一天暴增幾億市值,已經有所透支,繼續追高就不是投資了。

超哥認為,投資一個股票或者一個行業,首先看企業能不能持續賺錢,比如這兩年的大消費,白酒,食品,家電等。被大家愛稱為白馬股,因為他們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強,股價才會水漲船高。

第二,還要有好的價格,就比如說白酒股,現在雖然下跌了,但依舊不便宜,如果此時買入,估計在疫情下,需要很久才能恢復元氣,大家才能賺錢,時間成本也是錢啊,也就是說,我們選好一個長賽道後,還需要等待不堵車的時候才行。

大家可能會說,醫藥可以穿越牛熊,現在又趕上疫情高潮,不就算上了高速路嗎?別急,現在跑得快,不見得能一直快,大家應該知道,開快車是很危險的,你能持續開24小時嗎?股價也一樣,現在概念股滿天飛,什麼維生素C,雙黃連,板藍根,保健品等等,的確有點效果,但你做好長期投資準備了嗎?醫藥股短線到底會是一塊肉還是一個坑呢?股價炒上了天,就像開快車一樣,高速急剎車後會多危險!

隨著疫情過去,很可能有補跌風險,因為短期業績很難支撐股價,最終還要靠主業的真本事賺錢。

那麼疫情下,醫藥股的正確投資姿勢是啥?這次大家重點炒作的是口罩股,算是醫療器械板塊,而整個醫藥分的很細,比如生物創新藥,中成藥,藥店醫院等,而超哥比較看好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根據國外經驗,長期比賣醫療器械和醫院藥店的利潤要高很多,從A股看也是如此,這次漲停的九安醫療,魚躍醫療,尚榮醫療等醫療器械龍頭企業,加起來的市值還不到恆瑞醫藥的十分之一。是不是很驚人?尤其是最近國家政策在向創新藥企業傾斜,醫保部門通過集中購買,納入醫保目錄後,一邊降低了大家的醫療壓力,另一邊提高了企業的銷量,用以量換價來鼓勵新藥不斷上市,最終是一舉兩得。

所以超哥用長期投資的眼光來看生物醫藥板塊,繼續通過生物醫藥ETF(512290)基金來佈局,從估值表看,目前醫藥行業依然高估,當然最好是綠色低估時開始定投性價比最高,但這種機會很難得,超哥等待黃色正常估值水平時,就會小倉位開始,然後等待紅色高估時開始逐漸賣出,做到高拋低吸。

口罩到底有多缺?不涨价 好的 股价可以涨啊

下面給大家一個小貼士,很多朋友最近還是很難買到N95口罩,其實不必擔憂。根據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防護,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的口罩,如外科口罩等是能阻擋大部分帶有病毒的飛沫進入呼吸道的,在公共場合也夠用了。

本文源自超哥說定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