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和東廠的關係是怎樣的?錦衣衛算是軍隊嗎?

風雲一點通


明代的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簡稱“廠衛”,都是由皇帝直接指揮的、超越國家法律的特務機構和審案機關,其工作性質相差無幾。

明代的錦衣衛

錦衣衛原為皇帝親軍侍衛,應該算是軍隊的一部分。後來錦衣衛擴大職能和規模,改為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下屬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管刑名和軍匠事宜;北鎮撫司專門奉命查辦各種案件。到了明世宗時,錦衣衛人數已達到15萬多人,比明代初年擴大了100倍。錦衣衛的一些校尉經常刺探朝中大臣情況,如懷疑某人圖謀不軌,就可以隨時抓捕,非法凌辱,與民國時期國民黨軍統局有些類似。

影視劇中的明代特務

東廠成立稍晚一些,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始成立,專門刺探臣民不軌之事,職能與錦衣衛基本相似。朱棣因為是篡位出身,所以疑心極重,他害怕外臣徇私,不把實情及時彙報,所以任命宮中親信太監作為東廠首腦,東廠由太監作為提督的慣例由此形成。

東廠腰牌

明憲宗時期,朝廷為了加強特務統治,又另外設置了一個西廠,太監汪直作為提督。汪直其人經常微服私訪,屢興大獄,弄得人心惶惶。

在此再普及一個小知識,除了錦衣衛和東西廠外,明代還有一個特務機構叫內行廠,是明武宗時期專權宦官劉瑾設立的,由劉瑾直接控制,權傾一時,連東廠和西廠也受它監督。但不知什麼原因,內行廠在歷史上知名度很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錦衣衛和東西廠作惡多段,在特務統治下,國家法律形同虛設,又是甚至連最基本的法律程序都不走,這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時期之一。


民國年間那些事


錦衣衛和東廠是明朝臭名昭著的“廠衛制度”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凌駕於法律之上,皇權特許,充當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明朝歷史中,那些享有“美名”的特務機構非常亮眼,其中的錦衣衛和東廠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個。

錦衣衛作為一個新型特權部門,根本上還是君主的私人武裝。其也可以算是軍隊,但其主要職責還是保護皇帝。

明朝在建立之初,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平坦,無論是官員還是民眾,一直都向著“幸福”生活前進著。

不過朱元璋本人可並不這樣認為,這位君主比較特殊,出身是完完全全的草根水平,所以他對於貪汙之事是沒辦法容忍的,因為他非常清楚官員的貪汙能給下層民眾帶來什麼程度的危害,畢竟自己也經歷過悽慘的事情。



所以在自己繼位以後,他就監督官員制訂了比較完備的法案,目的就是讓自己掌控下的國家沒有腐敗滋生。結果隨後的發生的多起貪汙大案,讓這個君主徹底發了脾氣,他不明白為什麼在那麼嚴厲的制度下,還依然有人大規模貪汙。

後來他索性就開創“法外之法”,開始對官員們進行了無時無刻的監督。而錦衣衛這個機構,就是在這種需求下被拿了出來。這個機構下屬有獨立監獄,有幸進去過的人基本都沒完好的出來,就算是出來以後也被折磨的有了心理問題,所以這個機構的名聲很快就不怎麼好了。

本來這個監獄並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除非是一些高官犯了事才有資格進去。但是後期敏感的朱元璋開始了一個時期的文字之禍,很多平民和下層官吏也能進入“遊覽”一圈了,監獄內部的殘酷也藉著這個機會被廣泛傳播,他們的名聲也徹底“撈不回來”了。

由於這樣的專權機構異常好用,可以幫君主處理很多麻煩的事情,所以到了後期又一個叫做東廠的機構出現了,如果非說二者有什麼關係,只能說後者是前者的升級版。

在權利方面,二者雖然是平級的設置,但是人家東廠頭子可是君主身邊的“大紅人”,所以有些時期錦衣衛的最高長官見了東廠頭子還需要跪拜行禮,足以看出其“碾壓”發展的局勢。著名的人物有劉瑾、魏忠賢等。

但他們二者最重要的一點區別是人員結構不同。

錦衣衛再怎麼說還是正常男性,其心理方面沒有特別“變態”,所以在服從命令方面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東廠裡面可都是一些“人妖”,心理飽受摧殘,讓他們拿到了權利肯定沒有好事情發生。


雙方發展到後期以後,逐漸變成了上下級一般的關係,君主授予的特權被東廠全面掌控,大太監們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慢慢的站上了屬於他們的舞臺,這就是所謂的“閹黨”。

這也是明朝後期為什麼會出現“強勢”太監的原因,後來的很多學者認為,宦官特權機構的設立動搖了中央的權利基礎。

總的來說,這兩個機構都是在加強君主權利的背景下應運而出的,作為地道的皇權產物,二者雖有區別,但本質還是相伴相生的關係。


白話歷史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錦衣衛和東廠有些關係,但並不是隸屬關係。

東廠的權力要大得多,是專業情報機構,只是為皇帝一個人服務。

東廠由皇帝的親信太監掌握,負責監視朝中的重要人物,隨時向皇帝提供情報。

對於地位較低的嫌疑人,東廠可以直接跳過行政、司法機構逮捕。

對於地位高的嫌疑人,東廠經過皇帝批准也可以自行逮捕、審訊。

總之東廠類似於皇帝的耳目,無人敢管的。

而錦衣衛則並不是單純的情報機構。

因為錦衣衛是朱元璋用部分禁衛軍改編的,所以他們也從事皇帝的儀仗隊,保衛皇帝出行安全,協助管理京城治安,如果打仗了還學要充當軍事間諜。

自然,錦衣衛也包括情報機構,功能同東廠又重疊。

為什麼會這樣?

錦衣衛是朱元璋建立的機構,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情報。

但到了朱棣時代,朱棣認為太監更值得信任,加上太監和皇帝關係更密切,才組建了東廠。

東廠部分官員就是錦衣衛。

兩個機構其實很多時候做同一個事情,就是蒐集情報。

那麼為什麼要搞兩個呢?

這是情報工作特點所決定的。

正常的國家的情報機構,絕不會只有一個,總是至少有兩個。情報機構之間需要互相競爭,也需要互相監視。因為情報工作關係到國家安危,不容易有半點含糊。

兩條狗,總好過一條狗。


薩沙



錦衣衛與東廠是廠衛系統裡面的兩大中堅力量,職責上多有重合之處,理論上屬於競爭關係。實際上在明朝276歷史中,大多數時間裡都是東廠壓制錦衣衛,錦衣衛受制於東廠。

錦衣衛屬於軍隊,是明朝“親軍上十二衛”中的一支。

原來叫儀鸞司,洪武十五年改名為錦衣衛。洪武二十年錦衣衛被廢除,明成祖朱棣時期復立。

錦衣衛由皇帝親信武將負責,東廠由皇帝親信太監負責,都是天子親信之人,兩方首領都是直接向皇帝負責。

但就親近而言,太監更受皇帝信任,所以錦衣衛一直被東廠壓制,在太監權勢滔天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掌印太監都要行跪拜之禮。(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但如果遇上皇帝特別親信錦衣衛指揮使時,如嘉靖帝時期,東廠太監見了錦衣衛指揮使陸炳都要禮讓三分。

簡單來說,錦衣衛和東廠都是天子直統,屬於皇權一部分。其權力一時大小還要看兩方勢力那個首領更受皇帝信任了。

不過一般來說東廠整體佔據優勢,有明一代,錦衣衛既聽命於皇帝,還受制於東廠太監。


因為明成祖朱棣復立錦衣衛以後,畢竟這種特務機構掌握的機密太多。深諳帝王心術的朱棣自然不會百分之百信任這麼一個既好用又有威脅的機構,於是成立東廠這種專業的特務機構來用以監視牽制錦衣衛。

東廠一開始的成立就是用來壓制錦衣衛的,自然在有明一代大多數時間壓制了錦衣衛。

同時畢竟太監屬於僕人性質,與皇帝朝夕相處。又是身體不全沒有後代,在皇帝心中沒有為後代謀取利益的必要,所以皇帝自然更加信任身邊太監。

再說說錦衣衛所屬的親軍上十二衛。

親軍上十二衛的性質就是皇帝的侍衛禁軍。說白了就是皇帝可以跳過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還有文臣集團的牽制,直接可以指揮的武裝力量,成立於洪武十五年。

明成祖永樂年間增設十衛,明宣宗宣德年間又增設四衛,合計為二十六衛。

錦衣衛曾經在萬曆年間抗倭援朝戰役時,潛入朝鮮刺探情報。(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配合大軍行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後來隨著歷史發展,尤其是明英宗土木堡之變以後,文臣集團做大,皇權被文臣集團分走部分,天子親衛也慢慢由兵部管轄,不再是皇帝直接控制的武裝力量了。

發展到最後,皇帝可以直接掌控的親衛就剩下了錦衣衛。


宋安之


錦衣衛和東廠之間的關係,從官職來說沒啥關係,實際上是競爭關係;而且錦衣衛確實是軍隊。

錦衣衛,是明朝所謂“上十二衛”的一支,原來叫儀鸞司,洪武十五年改名為錦衣衛。一開始,錦衣衛僅僅是負責儀仗事務的部隊,但是後來,逐漸變了味道,成為了專門負責特務偵查的部隊,主要負責:其一,守衛值宿;其二,偵察與逮捕;其三,典詔獄

但是十一年後,朱元璋意識到了錦衣衛權力過大,已經嚴重架空了法律機構。於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宣佈廢除錦衣衛。但這十一年間,錦衣衛已經制造了明初四大案,其恐怖達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

朱棣篡位後,為了鞏固統治,加強對人心的管控,重新恢復了錦衣衛,並且任用著名的酷吏紀綱來執掌錦衣衛。在紀綱搞得天怒人怨以後,他又殺掉紀綱以堵人嘴。紀綱雖然死了,但是錦衣衛還在,並且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恐怖力量。

而朱棣為了制約錦衣衛,旋即發明了東廠。錦衣衛只能監視百官無法監視內廷,而東廠卻連錦衣衛都可以監視,就這樣,錦衣衛被束縛住了,直到世宗年間,靠著和嘉靖帝的關係上位的陸炳才全面壓制了東廠,達到錦衣衛的頂峰。



青言論史


錦衣衛是典型的軍人,而且是世襲制的職業軍人。

錦衣衛是咋來的相比大家都略有耳聞,我在這裡就不詳細說了,這裡只說說錦衣衛和東廠到底是什麼關係。

其實,這幫人和現在電視劇電影裡描述的並不太一樣。錦衣衛和東廠之所以能橫行天下靠的並不是什麼絕世武功,而是特權——皇帝賦予的特權。

這個特權太厲害了,包括但不限於偵查、逮捕、審問等權力,而且這些權力完全不受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當然兵科會對他們有一定的約束力)的約束,可以對宮廷外的任何人實施。根本不管你是當朝一品還是普通的庶民百姓,只要皇帝或者當權的主官一句話,錦衣衛或者東廠的校尉立馬就能出動。

派出的錦衣衛和東廠辦事校尉屬於“欽差”,任何人不能阻擋,被錦衣衛和東廠抓捕的人屬於“欽犯”,任何人不能包庇。

東廠的主要領導雖然是太監,但是普通的辦事人員還都是軍人,是從錦衣衛那裡精選的軍人。這些人的組織關係還在錦衣衛,但是卻歸東廠管理,按現在的名詞叫“借調”。就因為這層關係,明朝時就經常把錦衣衛和東廠混為一談,稱之為“廠衛”,這不僅是他們乾的活類似,還主要是因為這層關係使然。

當然,開始的時候錦衣衛和東廠地位還不相上下,但是到了中後期,錦衣衛明顯就低了一頭。這是因為,錦衣衛的領導都是武臣,除了少有的那幾位如陸炳、劉守有等比較受重視外,一般的緹帥還是沒有那些大太監跟皇帝關係近。所以,越往後,東廠太監的權力就越大,到了萬曆後期,錦衣衛基本就成了東廠的附庸。錦衣衛的領導在路上見到東廠的領導(包括廠公的掌家、掌班)沒有不讓路迴避甚至道旁磕頭的;錦衣衛的指揮使、同知、儉事要想做的安穩,沒有不對廠公俯首聽命的。

這些能解開你的疑問了嗎?

(這張圖裡,皇帝、儒臣、太監、錦衣衛都齊了。)


冬眠要趁早


明洪武15年,朱元璋為了給他的子孫後代一個貼鐵桶般的江山,設立了長衛,其中最著名的是東廠,西廠。主要職責有明暗兩點,明的就是皇帝的最貼身的侍衛和儀仗隊。穿飛魚服,配繡春刀隨侍在皇帝的身邊。暗的就是秘密偵緝調查,這一機構可以不經過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大司法機關,直接受命於皇帝,對偵緝對象可以逮捕,關押,審理。獨立於國家司法機關之外,不折不扣的特務機關。

東廠由成組朱棣所創,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江山,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一方面對於建文帝一些流言不斷出現,再加上新朝伊始,朝中大臣不十分支持。為了鞏固鄭政權而專門設立的一個特殊機構。這就是東廠,東廠成立後展開了一些列的偵緝活動,並直接向皇帝報告。

西廠是明憲宗為了繼續鞏固統治,而在東廠之外設立的,於成化14年(公元1477年)成立,他的職權比東廠還大,可以隨意偵查民臣言行,隨意逮捕大臣可以不向皇帝報告。可以說西廠比東廠更加殘酷,偵緝範圍不僅僅是京城,而是全國各地,處置任何人不必向皇帝報告,因此造成很多冤假錯案。僅僅存在了29年(公元1506)廢除。

錦衣衛,完全按照軍隊的編制而來,編制非常完整,其下設置十六個所,在編人數達6萬之多,遍佈全國各地。因此可以說大明朝錦衣衛就是一個完整的在編軍隊。


小海說說


明朝時期因皇帝想要隨時掌控天下大事和監控百官由此而設立錦衣衛和東廠。兩個都是情報組織,特務機構。

錦衣衛身穿飛魚服,鸞帶,腰胯繡春刀。錦衣衛開始只是負責儀仗,但實際上他還負責皇宮的防禦和巡查,和緝捕和詔獄等等。由此權利越來越大,是非常可怕的情報機構。

東廠是明朝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部隊,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負責。東廠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成立的特務機構,只對皇帝負責。可以不經過司法批准,可以隨意抓拿各地百官和老百姓。從而開創了太監可以干涉朝政的先例。

其實錦衣衛和東廠是平級的,主要就是看皇帝信任那個機構,皇帝信任誰,誰的權利就大。雖然不算軍隊,只是特務機構。但是因為其權利大,所以不比軍隊差。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各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都市小A


錦衣衛相當於衛戍部隊!

東廠相當於情報機關!如軍統局!

都是統治階級鎮壓的工具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