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和东厂的关系是怎样的?锦衣卫算是军队吗?

风云一点通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简称“厂卫”,都是由皇帝直接指挥的、超越国家法律的特务机构和审案机关,其工作性质相差无几。

明代的锦衣卫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应该算是军队的一部分。后来锦衣卫扩大职能和规模,改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下属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管刑名和军匠事宜;北镇抚司专门奉命查办各种案件。到了明世宗时,锦衣卫人数已达到15万多人,比明代初年扩大了100倍。锦衣卫的一些校尉经常刺探朝中大臣情况,如怀疑某人图谋不轨,就可以随时抓捕,非法凌辱,与民国时期国民党军统局有些类似。

影视剧中的明代特务

东厂成立稍晚一些,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始成立,专门刺探臣民不轨之事,职能与锦衣卫基本相似。朱棣因为是篡位出身,所以疑心极重,他害怕外臣徇私,不把实情及时汇报,所以任命宫中亲信太监作为东厂首脑,东厂由太监作为提督的惯例由此形成。

东厂腰牌

明宪宗时期,朝廷为了加强特务统治,又另外设置了一个西厂,太监汪直作为提督。汪直其人经常微服私访,屡兴大狱,弄得人心惶惶。

在此再普及一个小知识,除了锦衣卫和东西厂外,明代还有一个特务机构叫内行厂,是明武宗时期专权宦官刘瑾设立的,由刘瑾直接控制,权倾一时,连东厂和西厂也受它监督。但不知什么原因,内行厂在历史上知名度很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锦衣卫和东西厂作恶多段,在特务统治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又是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程序都不走,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民国年间那些事


锦衣卫和东厂是明朝臭名昭著的“厂卫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凌驾于法律之上,皇权特许,充当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明朝历史中,那些享有“美名”的特务机构非常亮眼,其中的锦衣卫和东厂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

锦衣卫作为一个新型特权部门,根本上还是君主的私人武装。其也可以算是军队,但其主要职责还是保护皇帝。

明朝在建立之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平坦,无论是官员还是民众,一直都向着“幸福”生活前进着。

不过朱元璋本人可并不这样认为,这位君主比较特殊,出身是完完全全的草根水平,所以他对于贪污之事是没办法容忍的,因为他非常清楚官员的贪污能给下层民众带来什么程度的危害,毕竟自己也经历过凄惨的事情。



所以在自己继位以后,他就监督官员制订了比较完备的法案,目的就是让自己掌控下的国家没有腐败滋生。结果随后的发生的多起贪污大案,让这个君主彻底发了脾气,他不明白为什么在那么严厉的制度下,还依然有人大规模贪污。

后来他索性就开创“法外之法”,开始对官员们进行了无时无刻的监督。而锦衣卫这个机构,就是在这种需求下被拿了出来。这个机构下属有独立监狱,有幸进去过的人基本都没完好的出来,就算是出来以后也被折磨的有了心理问题,所以这个机构的名声很快就不怎么好了。

本来这个监狱并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除非是一些高官犯了事才有资格进去。但是后期敏感的朱元璋开始了一个时期的文字之祸,很多平民和下层官吏也能进入“游览”一圈了,监狱内部的残酷也借着这个机会被广泛传播,他们的名声也彻底“捞不回来”了。

由于这样的专权机构异常好用,可以帮君主处理很多麻烦的事情,所以到了后期又一个叫做东厂的机构出现了,如果非说二者有什么关系,只能说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

在权利方面,二者虽然是平级的设置,但是人家东厂头子可是君主身边的“大红人”,所以有些时期锦衣卫的最高长官见了东厂头子还需要跪拜行礼,足以看出其“碾压”发展的局势。著名的人物有刘瑾、魏忠贤等。

但他们二者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人员结构不同。

锦衣卫再怎么说还是正常男性,其心理方面没有特别“变态”,所以在服从命令方面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东厂里面可都是一些“人妖”,心理饱受摧残,让他们拿到了权利肯定没有好事情发生。


双方发展到后期以后,逐渐变成了上下级一般的关系,君主授予的特权被东厂全面掌控,大太监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慢慢的站上了属于他们的舞台,这就是所谓的“阉党”。

这也是明朝后期为什么会出现“强势”太监的原因,后来的很多学者认为,宦官特权机构的设立动摇了中央的权利基础。

总的来说,这两个机构都是在加强君主权利的背景下应运而出的,作为地道的皇权产物,二者虽有区别,但本质还是相伴相生的关系。


白话历史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锦衣卫和东厂有些关系,但并不是隶属关系。

东厂的权力要大得多,是专业情报机构,只是为皇帝一个人服务。

东厂由皇帝的亲信太监掌握,负责监视朝中的重要人物,随时向皇帝提供情报。

对于地位较低的嫌疑人,东厂可以直接跳过行政、司法机构逮捕。

对于地位高的嫌疑人,东厂经过皇帝批准也可以自行逮捕、审讯。

总之东厂类似于皇帝的耳目,无人敢管的。

而锦衣卫则并不是单纯的情报机构。

因为锦衣卫是朱元璋用部分禁卫军改编的,所以他们也从事皇帝的仪仗队,保卫皇帝出行安全,协助管理京城治安,如果打仗了还学要充当军事间谍。

自然,锦衣卫也包括情报机构,功能同东厂又重叠。

为什么会这样?

锦衣卫是朱元璋建立的机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情报。

但到了朱棣时代,朱棣认为太监更值得信任,加上太监和皇帝关系更密切,才组建了东厂。

东厂部分官员就是锦衣卫。

两个机构其实很多时候做同一个事情,就是搜集情报。

那么为什么要搞两个呢?

这是情报工作特点所决定的。

正常的国家的情报机构,绝不会只有一个,总是至少有两个。情报机构之间需要互相竞争,也需要互相监视。因为情报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危,不容易有半点含糊。

两条狗,总好过一条狗。


萨沙



锦衣卫与东厂是厂卫系统里面的两大中坚力量,职责上多有重合之处,理论上属于竞争关系。实际上在明朝276历史中,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东厂压制锦衣卫,锦衣卫受制于东厂。

锦衣卫属于军队,是明朝“亲军上十二卫”中的一支。

原来叫仪鸾司,洪武十五年改名为锦衣卫。洪武二十年锦衣卫被废除,明成祖朱棣时期复立。

锦衣卫由皇帝亲信武将负责,东厂由皇帝亲信太监负责,都是天子亲信之人,两方首领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

但就亲近而言,太监更受皇帝信任,所以锦衣卫一直被东厂压制,在太监权势滔天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掌印太监都要行跪拜之礼。(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但如果遇上皇帝特别亲信锦衣卫指挥使时,如嘉靖帝时期,东厂太监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都要礼让三分。

简单来说,锦衣卫和东厂都是天子直统,属于皇权一部分。其权力一时大小还要看两方势力那个首领更受皇帝信任了。

不过一般来说东厂整体占据优势,有明一代,锦衣卫既听命于皇帝,还受制于东厂太监。


因为明成祖朱棣复立锦衣卫以后,毕竟这种特务机构掌握的机密太多。深谙帝王心术的朱棣自然不会百分之百信任这么一个既好用又有威胁的机构,于是成立东厂这种专业的特务机构来用以监视牵制锦衣卫。

东厂一开始的成立就是用来压制锦衣卫的,自然在有明一代大多数时间压制了锦衣卫。

同时毕竟太监属于仆人性质,与皇帝朝夕相处。又是身体不全没有后代,在皇帝心中没有为后代谋取利益的必要,所以皇帝自然更加信任身边太监。

再说说锦衣卫所属的亲军上十二卫。

亲军上十二卫的性质就是皇帝的侍卫禁军。说白了就是皇帝可以跳过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还有文臣集团的牵制,直接可以指挥的武装力量,成立于洪武十五年。

明成祖永乐年间增设十卫,明宣宗宣德年间又增设四卫,合计为二十六卫。

锦衣卫曾经在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役时,潜入朝鲜刺探情报。(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配合大军行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后来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明英宗土木堡之变以后,文臣集团做大,皇权被文臣集团分走部分,天子亲卫也慢慢由兵部管辖,不再是皇帝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了。

发展到最后,皇帝可以直接掌控的亲卫就剩下了锦衣卫。


宋安之


锦衣卫和东厂之间的关系,从官职来说没啥关系,实际上是竞争关系;而且锦衣卫确实是军队。

锦衣卫,是明朝所谓“上十二卫”的一支,原来叫仪鸾司,洪武十五年改名为锦衣卫。一开始,锦衣卫仅仅是负责仪仗事务的部队,但是后来,逐渐变了味道,成为了专门负责特务侦查的部队,主要负责: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

但是十一年后,朱元璋意识到了锦衣卫权力过大,已经严重架空了法律机构。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宣布废除锦衣卫。但这十一年间,锦衣卫已经制造了明初四大案,其恐怖达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

朱棣篡位后,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人心的管控,重新恢复了锦衣卫,并且任用著名的酷吏纪纲来执掌锦衣卫。在纪纲搞得天怒人怨以后,他又杀掉纪纲以堵人嘴。纪纲虽然死了,但是锦衣卫还在,并且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恐怖力量。

而朱棣为了制约锦衣卫,旋即发明了东厂。锦衣卫只能监视百官无法监视内廷,而东厂却连锦衣卫都可以监视,就这样,锦衣卫被束缚住了,直到世宗年间,靠着和嘉靖帝的关系上位的陆炳才全面压制了东厂,达到锦衣卫的顶峰。



青言论史


锦衣卫是典型的军人,而且是世袭制的职业军人。

锦衣卫是咋来的相比大家都略有耳闻,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这里只说说锦衣卫和东厂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这帮人和现在电视剧电影里描述的并不太一样。锦衣卫和东厂之所以能横行天下靠的并不是什么绝世武功,而是特权——皇帝赋予的特权。

这个特权太厉害了,包括但不限于侦查、逮捕、审问等权力,而且这些权力完全不受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当然兵科会对他们有一定的约束力)的约束,可以对宫廷外的任何人实施。根本不管你是当朝一品还是普通的庶民百姓,只要皇帝或者当权的主官一句话,锦衣卫或者东厂的校尉立马就能出动。

派出的锦衣卫和东厂办事校尉属于“钦差”,任何人不能阻挡,被锦衣卫和东厂抓捕的人属于“钦犯”,任何人不能包庇。

东厂的主要领导虽然是太监,但是普通的办事人员还都是军人,是从锦衣卫那里精选的军人。这些人的组织关系还在锦衣卫,但是却归东厂管理,按现在的名词叫“借调”。就因为这层关系,明朝时就经常把锦衣卫和东厂混为一谈,称之为“厂卫”,这不仅是他们干的活类似,还主要是因为这层关系使然。

当然,开始的时候锦衣卫和东厂地位还不相上下,但是到了中后期,锦衣卫明显就低了一头。这是因为,锦衣卫的领导都是武臣,除了少有的那几位如陆炳、刘守有等比较受重视外,一般的缇帅还是没有那些大太监跟皇帝关系近。所以,越往后,东厂太监的权力就越大,到了万历后期,锦衣卫基本就成了东厂的附庸。锦衣卫的领导在路上见到东厂的领导(包括厂公的掌家、掌班)没有不让路回避甚至道旁磕头的;锦衣卫的指挥使、同知、俭事要想做的安稳,没有不对厂公俯首听命的。

这些能解开你的疑问了吗?

(这张图里,皇帝、儒臣、太监、锦衣卫都齐了。)


冬眠要趁早


明洪武15年,朱元璋为了给他的子孙后代一个贴铁桶般的江山,设立了长卫,其中最著名的是东厂,西厂。主要职责有明暗两点,明的就是皇帝的最贴身的侍卫和仪仗队。穿飞鱼服,配绣春刀随侍在皇帝的身边。暗的就是秘密侦缉调查,这一机构可以不经过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大司法机关,直接受命于皇帝,对侦缉对象可以逮捕,关押,审理。独立于国家司法机关之外,不折不扣的特务机关。

东厂由成组朱棣所创,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江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一方面对于建文帝一些流言不断出现,再加上新朝伊始,朝中大臣不十分支持。为了巩固郑政权而专门设立的一个特殊机构。这就是东厂,东厂成立后展开了一些列的侦缉活动,并直接向皇帝报告。

西厂是明宪宗为了继续巩固统治,而在东厂之外设立的,于成化14年(公元1477年)成立,他的职权比东厂还大,可以随意侦查民臣言行,随意逮捕大臣可以不向皇帝报告。可以说西厂比东厂更加残酷,侦缉范围不仅仅是京城,而是全国各地,处置任何人不必向皇帝报告,因此造成很多冤假错案。仅仅存在了29年(公元1506)废除。

锦衣卫,完全按照军队的编制而来,编制非常完整,其下设置十六个所,在编人数达6万之多,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可以说大明朝锦衣卫就是一个完整的在编军队。


小海说说


明朝时期因皇帝想要随时掌控天下大事和监控百官由此而设立锦衣卫和东厂。两个都是情报组织,特务机构。

锦衣卫身穿飞鱼服,鸾带,腰胯绣春刀。锦衣卫开始只是负责仪仗,但实际上他还负责皇宫的防御和巡查,和缉捕和诏狱等等。由此权利越来越大,是非常可怕的情报机构。

东厂是明朝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部队,由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负责。东厂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成立的特务机构,只对皇帝负责。可以不经过司法批准,可以随意抓拿各地百官和老百姓。从而开创了太监可以干涉朝政的先例。

其实锦衣卫和东厂是平级的,主要就是看皇帝信任那个机构,皇帝信任谁,谁的权利就大。虽然不算军队,只是特务机构。但是因为其权利大,所以不比军队差。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各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都市小A


锦衣卫相当于卫戍部队!

东厂相当于情报机关!如军统局!

都是统治阶级镇压的工具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