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未来的国情会怎样?

2017三15


蒙古国现在的国情就不是很好,经济发展也非常艰难,GDP甚至经常连年负增长。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蒙古国未来的发展也不会很好。

蒙古国的经济核心

蒙古国是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国,身为内陆国,它的贸易选择就会少很多,因为长途的运输,或者利用他国的海港,都会造成费用增高,收益降低。目前蒙古国的贸易,最佳选择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俄罗斯,这是与它全面接壤的两个大国,不过蒙古国的贸易经济并不乐观,因为从苏联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对蒙古国的经济控制,排挤第三方国家在蒙古国的投资,这是斯大林的针对蒙古国的策略,直到今天的俄罗斯,这种策略依然有延续。在苏联长期的控制之下,蒙古国的政权自然不会与中国走的太近,如此一来,蒙古国与俄罗斯贸易不是最好选择,与中国贸易他们又不情不愿,陷入了两难境地。其实蒙古国与俄罗斯、中国进行贸易的根本,也就是蒙古国经济核心,其实是蒙古国的矿产资源,这也是为什么说蒙古国未来发展不会好,因为矿产是非再生资源,蒙古国矿产致富的路会越走越窄。

蒙古国的地理环境

蒙古国的地理环境在前文也提到了,他是第二大的内陆国,没有海港,贸易方式选择很少,这就限制了它的发展。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也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系,那就是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因为蒙古国当年被苏联公投出去,就是因为苏联想利用蒙古国做为它与中国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是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否则又何来“缓冲”一说呢?不过凡事都有两面,也正是因为蒙古国有着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美国因此看重了蒙古国,经常与蒙古国进行友好往来,蒙古国得到了美国的“示好”,从中也获得了不少利益,不过最终蒙古国会如何,未来恐怕更加复杂。

蒙古国人的狭隘思想

蒙古国人民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这个问题我自己也非常感兴趣。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朋友的同学,他是蒙古国人,熟悉之后,我就提出了这个冒昧的问题,没想到他的回答让我忍俊不禁。这位蒙古国朋友听了我的问题后,明显能看得出来他有一点疑惑,但还是给了我答案,他的想法大概是蒙古国对中国影响深远,是他们的元朝为中国的今天奠定了基础,对中国贡献很大。

我是个直肠子,心里有话就想说,于是也没顾忌太多,就问了他,是否所有的蒙古国人都这样认为,他回答是肯定的,我出于礼貌没有笑出来,但是我表达了我心中的疑问:“我们中国有内蒙古,蒙族人人数大概700万左右,蒙古国的蒙族人人数在320万左右,你为什么认为元朝是属于你们的呢?”他是有点蒙的,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质疑他。直到我们分开,他仍然认为中国应该感恩他们蒙古国,而不是客观的认清事实,从实际角度出发,谋求发展。他们狭隘的思想注定他们不会与中国真心合作,这也注定了他们的发展不会太好,狭隘的思想是一定引领不了巨大发展的!

综上,蒙古国未来的发展不会很好,无论从各个角度去看,他们的前途都不会太理想。


欢迎关注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野史日记】,期待与你一起了解历史!


野史日记


外蒙古脱离我们的历史步骤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1924年时在乔巴山带领下取得的事实脱离,那个时候他们在实际上建立了他们的国家。



第二个步骤就是1946年在获得国民政府承认后,取得的名义和实际上的脱离。

当然这都是表面的东西,在更深层次的历史中,蒙古人的背后其实站着一尊远比他们强大的靠山,正是在这座靠山的帮助下,他们才有了敢于脱离我们掌控的底气以及实力,这座靠山就是苏联。

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人口稀少、武器落后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是民国政府的对手,如果不是苏联的帮忙逼迫,1946年的时候,国民政府也不可能会冒着担当上背负耻辱的风险,去承认他们的脱离。


在外蒙古脱离后,他们成为了苏联最忠诚的小弟,一直到苏联灭亡前都一直是苏联忠贞不二的小弟。

蒙古国对我们的表里不一态度

在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就进入了“现在”的状态中。

蒙古国的现在变得圆滑了许多,他们对苏联的接任者俄罗斯虽然同样非常友好,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老大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了。

在接下来他们表现出的外交态度上,他们对我们和俄罗斯之间的态度是表达得一致的,都是一样的客气。

但实际上他们背地里的行为就不一样了。

蒙古陆军一共有8500人,其中有5000人是他们的边防军,而这5000人的边防军全部驻扎在了他们南方与我们相邻的边防地区。

而在它们北方和俄罗斯相邻的地区,他们并不驻扎任何的军队、处于一个对俄罗斯完全不设防的状态中。

由此可见,他们隐藏在虚假外交态度之下的实际态度是怎样的了。

在他们国内的教育方面,他们也一直通过清朝的历史宣扬着各种对我们的仇恨。

在他们的各种舆论控制下,我们俨然成为了他们的最大敌人。

现如今我们有很多开矿人员随同着公司一同到蒙古工作,这些人在蒙古国就非常不受蒙古国人待见,在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当地人袭击我们的状况出现。

蒙古国的人口、面积

说完蒙古国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谈一下蒙古国的面积、人口以及经济。

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位置十分尴尬,死死地被我国和俄罗斯夹击在其中,并没有自己的出海口,四周的领空也紧紧被我们封闭住了。

不过他们的面积非常庞大,有150万平方公里大。

只不过他们的人口和他们的面积相比,相差非常悬殊,蒙古现在的人口只有300万人左右,放在这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就犹如几滴墨水滴入了大海一般微不足道。

300万人口虽说不少,但是与我们相比却显得是那么稀薄,我们仅仅北京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就达到了2000多万人,可见他们这么庞大一个国家只有300万人是多么让人尴尬的一件事情。

蒙古国的经济构成以及对我们的严重依赖

蒙古国现在的经济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第一个方面就是他们的畜牧业。

在他们国家中存在着漫无边际的草原,他们可以在这广阔的草原中随意地放牧,由此促就了他们发达的畜牧业。

除了畜牧业之外,他们的另一个经济构成来源于他们的矿藏业。

在蒙古国的草原之下,深深埋藏着资源丰富的矿藏,这本身是他们经济方面最大的一个优势。

只不过他们的技术太落后、人口太稀少了,所以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对自己的矿藏进行有效的发掘。

因此采矿的事情只能借他国之手来完成。

蒙古国的周围只有我们和俄罗斯两个国家,俄罗斯地大物博、人口也极其稀少,对他们来说,这点矿他们还真看不上眼。


而我们就不同了,我们虽然国土辽阔,但是人口也极其庞大、工业需求也非常急迫,由此就使得我们对蒙古国的矿藏极度渴望了起来。

现如今,蒙古国矿藏绝大多数都是由我们的工程队开采出来的,在这些矿藏被开采出来后,有80%左右的矿藏被卖给了我们,其他20%的矿藏则被蒙古国通过我们的铁路、出海口交易给了其他国家,这其中所产生的过路费、运输费,也是我们的一笔收入。

其实蒙古国也可以考虑通过俄罗斯的出海口或者走俄罗斯的陆路铁路运输他们的矿藏。

只不过因为俄罗斯的出海口比我们的出海口要遥远许多的原因,所以他们为了成本考虑,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些矿藏业就是蒙古国经济来源的大头,远远超过他们在畜牧业方面的收入。


在去年的时候,蒙古国的生产总值达到了100亿美元,而要知道,与蒙古国相邻的内蒙古,早在2016年就达到了1.81万亿人民币、3000多亿美元的庞大数额。

这就是蒙古国的“现在”,在经济方面严重着依赖我们,但是又像面对仇人一般时刻得警惕、仇视着我们。

蒙古国的未来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蒙古国的未来。

蒙古国除了以上我们所说的两个产业之外,他们是基本没有其他自主产业的。

与有着发达产业的我们相比,他们就如同一个一穷二白、只有一技傍身的落魄打工者,自身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我觉得蒙古国未来的处境将会是极其落魄的,现如今他们虽然有着他们地底下的矿藏支撑着他们的经济,但是矿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终究有矿藏开采完的一天。



现如今我们因为对他们矿藏的需求而对他们的仇视态度熟视无睹,对他们保持着客客气气的,一旦他们的矿藏开采完了,我觉得也将是我们态度改变的时候。

未来在他们的价值用完之后,即便我们不对他们进行封锁,他们也会因为产业的单薄、矿藏的开采殆尽而变得如同某些非洲国家一般贫穷、落后,

只能举国重新进入放牧的生活中。

落后的非洲、古代的蒙古,将会是他们最有可能迎来的明天。

而这一幕场景,也将会是大家乐于看到的。

所以说我觉得蒙古国未来的国情将会变得非常不容乐观,他们有着庞大的国土面积但人口稀少、他们现如今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但产业单薄、他们有着广阔的草原但沙漠化随时可能到来,从各个方面来看,如果他们不能发展出其他的产业,那他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从现代退步到古代的悲剧。


孤客生


照现在的情形来看,蒙古国的未来不会有很大的转变,而且很可能比现在变得更糟。因为我接触过一些蒙古国留学生,从他们那里听不到对未来的向往,只有对过去的留恋,而且对于中国的认识让人忍俊不止。

我读研的时候有位舍友是蒙古族,我们关系很不错。他们专业有个蒙古国留学生经常来串门,这一来二去的也就熟悉了。

有次那位兄弟夜里10点多来串门,还带了两瓶草原白,看着架势是要在宿舍里开战了。他们用蒙语交谈,虽然彼此国籍不同,但语言文化是相通的。我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蒙语词汇,也能“哦呀哦呀(“喝”的意思)”的和他们碰杯,不至于冷场。

这位留学生已经快40岁了,兴致来了就开始讲他的故事,舍友全程给我做翻译。他说他们那的人喜欢无拘无束,有钱就玩,基本没有储蓄的习惯。男人普遍比较懒散,女人倒是相对勤劳,甚至怀胎8个多月还照常做家务。

后来我也喝高了,有些就没听清楚。不过那位兄弟突然问我,你们中国人如何看待成吉思汗?我对着舍友楞了一下,没想好说啥。没等我张口,那兄弟就开始自己说了起来。

大意就是中国现在的成就和成吉思汗是分不开的,没有成吉思汗,没有元朝就没有中国后来的发展。然后问我同不同意他的说法。

我是相当的郁闷,一句话没说。估计舍友有很多话没翻译出来,看我谜之尴尬,遂拿起身边心爱的吉他唱起了动人的歌谣,那兄弟也能歌善舞,于是成功转移了话题。

由此可见,现在的蒙古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竟然是这样的,真是有些可笑。而这并不奇怪,因为历史原因,自独立之后他们接受的教育和观念就是这样的,对于蒙古国来说,中国始终是个潜在的威胁,而不是合作的伙伴,他们把甚至绝大多数兵力配置在中蒙边境上。

而不和中国合作,蒙古国则很难获得发展。因为自然地理原因和地缘政治因素,他们的工业落后,人口稀少,无力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只能依靠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国家十分贫穷。

吸引外资是唯一出路,而有兴趣能力在这里投资的就是中、俄、韩、日四国,对于其他国家,蒙古国持放开态度,但对于我们则是百般刁难,放着最好的合作伙伴不用,说明他们缺少发展眼光。再加上蒙古国的政治十分腐败,政局不稳,债台高筑,导致他们的GDP连年出现负增长。

所以蒙古国的未来不会有很大的转变,而且很可能比现在变得更糟,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并非一件坏事。


石头说历史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蒙古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尴尬的国家了。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向外拓展。但你看一看世界地图就知道了。蒙古紧紧的被中国和俄罗斯包围着。被世界上第二军事强国和第三军事强国包围着,蒙古国是“幸福”的。除了蒙古国之外再没有其他国家能享受这种严密的“保护”。但同时蒙古国又是不幸的。被两个世界顶尖的强国包围着,这就意味着蒙古国已经彻底断送了对外发展的可能。蒙古的一举一动都在两大强国的眼里看着。成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估计蒙古人自己都想哭。


从清朝时期外蒙古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实际上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之所以蒙古从中国的固有领土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这里面有一个幕后黑手。这个幕后黑手就是—俄罗斯!蒙古之所以从中国分裂出去俄罗斯“居功至伟”。 最早从清朝雍正时期俄罗斯人就想方设法都想把蒙古给弄到自己手里。后来晚清时期清朝本身自顾不暇,而且当时清朝又加大了对蒙古的剥削。这就使得蒙古人对于清朝来说归属感不强了。而且怨气也越来越深。之后更是开始亲近俄罗斯而疏远清朝。


在北洋政府时期蒙古甚至因为有了俄罗斯的支持开始单方面的宣布独立。虽然当时国际社会并没有承认蒙古的独立。但北洋政府就是一个完犊子的角色。他们惧怕俄罗斯方面的施压所以北洋政府放弃了对蒙古的统治权改为宗主国性质。这实际上已经是把蒙古给出卖割出去了。 后沙俄爆发了颜色革命,沙俄组建了一个联盟性质的国家苏联。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对蒙古那更是垂涎三尺。当时国民政府极力反对苏联想要分裂蒙古的企图。甚至一度还想要出兵驻扎蒙古。但后来因为苏联方面的施压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但即使如此民国政府也没用放弃蒙古的归属权。


二战爆发后美国由于需要苏联抵抗来自德国的威胁,所以美国联合苏联施压国民政府,规定在战后根据蒙古人的意愿自行投票是继续留在中国还是独立出去。民国势单力薄无奈只能接受这一建议。 而战后独立的蒙古实际上过的也不好。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力逐渐强大蒙古也有些后悔贸然独立了。另一方面苏联一直不停的想要吞并蒙古,使蒙古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国。这就使得蒙古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而苏联后来之所以放弃吞并蒙古也是把蒙古当作和中国势力的一个缓冲地带。最初开始蒙古在苏联和中国这两大社会主义国家中间实际上也还蛮好的。两国为了加强对蒙古的影响也对其扶持力度很大。但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后蒙古就彻底的尴尬了。夹在两大国之间的蒙古哪个都不敢得罪,但实际情况又逼得蒙古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


后来苏联解体后蒙古彻底成了没娘的孩子了。俄罗斯本身自顾不暇没有能力帮助蒙古。而蒙古夹在两大国之间也没用丝毫的机会向外发展。所以蒙古就好比是笼中之鸟一般。现在的蒙古甚至连新闻都很少听到。没办法蒙古人太穷了,也太安静了。安静到让人忽略了这个国家的存在。现在的蒙古其国家经济支撑就是畜牧业和矿产业为主。经济模式极为单一。对外的沟通交流基本为零。现在蒙古就好像当年清朝闭关锁国一样什么都不管安静的当一个美男子,自己发展自己的走到哪算哪。如果蒙古知道独立是这个代价的话相比打死蒙古,蒙古都不愿意分离出去。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蒙古国的未来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美好!

从晚清时期开始,外蒙古地区在沙俄的扶持下吵吵嚷嚷的闹独立。到了民国时期,外蒙古地区最终还是在苏联的扶持下,通过公投的方式正式独立建国)蒋介石主导的南京国民政府予以默认),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在蒙古国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生活着300万民众,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对比一下,中国的内蒙古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500万)。

有意思的是,在蒙古的300万民众当中,有45%的人生活在其首都乌兰巴托。这个人口分布比例其实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蒙古国内的经济水平真的不怎么样。一个城市聚集了全国近半的人口,别的地方几乎就没啥人了,没人怎么发展经济?

蒙古的地缘政治相当的尴尬,在其南边是中国,在北部是俄罗斯。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是当今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强国。而蒙古夹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其所用就相当于一个缓冲地带。实际上,当年苏联扶持蒙古国独立,也只是想在两国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地带。

更重要的一点是,蒙古国虽然面积不小,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排名十九,但是却是一个完全的内陆国,没有海岸线,没有出海口,陆地的国界线完全被俄罗斯和中国包围。这对于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限制,因为蒙古国想要对外进行大宗贸易,必须要通过俄罗斯或者中国的这两个大国的领土和领空。

所以说,蒙古国想要发展经济,对于俄罗斯和中国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问题来了,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似乎一直不那么景气,元气至今没有恢复过来,有点自顾不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可偏偏,外蒙古极其民众对于中国相当不友好,甚至还带着仇视的状态。很多中国商人在外蒙古的投资甚至得不到保护,血本无归。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国的经济发展了举步维艰。蒙古国自然环境不是那么好,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国土总面积的80%,不论是农业发展和畜牧业包括旅游业的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蒙古国倒是有相当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除了中俄两个国家有能力进行投资开采外,其他国家都不太方便来投资,毕竟怎么运出去是个大问题。可惜俄罗斯自顾不暇,蒙古又对中国不那么友好。

而且蒙古国人口稀少,想要靠内需驱动经济增长也是痴人说梦。

目前,蒙古国国内的政治生态环境也不是特别好,各方势力在博弈。

就如今的情况下看起来,蒙古国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驱使不容乐观。对于一个不懂得知恩图报的国家来说,也没啥好说的。

PS:2017年外蒙古GDP总量为856亿人民币,同时期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GDP总量为16103亿人民币,是蒙古国的19倍。


小镇月明


草原,牧场,内陆,远海,这大概就是我们对于蒙古国的朦胧印象。而更重要的是:蒙古国曾经是中华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在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蒙古脱离了中国,并且再无收回的可能,曾经的‘秋海棠’也变成了“雄鸡”,这大概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国殇吧!述以往而知来者,要想预知蒙古的未来,我们还得从蒙古的过去说起呀!

一、 1911-1949 独立。

这38年是蒙古逐渐从中国独立出去的时期,从1911年12月28日蒙古宣布“独立”,到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蒙古完全成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与现代中国再无瓜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南方各省纷纷宣告脱离清政府,而蒙古也于12月28日趁机宣告“独立”。与南方各省的脱离不同,南方各省是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而蒙古却是要脱离中国。

那么蒙古为什么要独立呢?当年康熙老爷子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蒙古就被大清朝收入囊中,然而一直到1901年蒙古改行省制之前,蒙古一直实行的是蒙中分制的策略,不允许蒙古与清国之间的人口迁徙,文化交流是很少的,于是蒙古自认为是被侵略和被殖民的,对清朝没有文化认同,不像新疆,西藏长期和中原进行文化交流和人口迁徙,对中国的政权有着很强的文化认同,这也是外蒙一直要求自治的根本原因。

以前蒙古一直是一些原来的王公贵族在统治,1901年清政府开始改革,将蒙古改为行省制,打倒了很多掌权的王公贵族啊,我们知道,那时候清王朝内忧外患,国力不稳,10年之后就灭亡了,哪有精力完成行省制改革,于是辛亥革命时大清一乱,原先被打倒的王公贵族们就开始兴风作浪。

而这时沙俄就开始图谋不轨,毕竟沙俄对领土的渴望由来已久,外兴安岭,库页岛的失去也都是沙俄趁火打劫的结果,这次的机遇沙俄又怎能放弃呢?沙俄就说,我给你调停啊!

于是给出了以下条件:

蒙古放弃独立,改为地方自治,承认中国为其宗主国;

中国不能在蒙古驻军,不能殖民,不能设行政机构;

允许俄国在蒙古修筑铁路,清朝在蒙古的活动要经过俄国的同意。

这明显是想把蒙古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嘛,清廷坚决的拒绝了俄国的调停,然而不久,清帝退位,原先的拒绝自然丧失了效力,沙俄得以在蒙古继续经营。而中华民国这边并没有停止对蒙古的声索,接下来的蒙古独立史其实也是中蒙艰苦的交涉史,奈何中国国力虚弱,俄国(苏联)不肯让步,最终蒙古举行独立公投,国民党政府承认蒙古独立的事实。

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曾致电斯大林试探外蒙回归问题,苏联当然地回绝,10月16日,中蒙建交。蒙古独立最终尘埃落定。

纵观蒙古在这38年的历史,蒙古独立有这么几方面因素:

蒙古缺乏对中国政权的文化认同,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是蒙古最终走向独立的根本原因,前面说过,这根源于清朝在蒙古实行的分制策略,没了文化纽带,蒙古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独立,这也是今天蒙古反华的文化根源;

中国国力虚弱,再加之国内战争不断,以及抗日战争无暇顾及蒙古事宜,这也是蒙古独立的重要原因,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牢记历史惨痛的教训。

俄国(苏联)的干涉。我们都知道,北方的战斗民族在我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趁火打劫之事不知做了多少,对领土和战略空间的需求是蒙古沦为俄国的势力范围的重要条件。

其实,蒙古的未来在它独立之时就已经注定,在两个大国中间苟延残喘,要想发展,除了求得合作,别无他法。

二、1949-1990亲苏。

由于之前说过,在蒙古独立的过程中,最大的推手就是北方的沙俄(苏联),因此在冷战时期,蒙古在政治上依然是亲苏的,这一时期,蒙古和苏联一样,也是计划经济,经济发展的不怎么样,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因此略去不提。

三、1990以后。

1990年之后,随着苏联的解体,蒙古在经济上也开始改革,经济发展的还可以,2000-2011年间,GDP年均增长率9%。蒙古只有中俄两个邻国,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经济不景气,主要靠的是中国,下面是中国在蒙古出口中的份额,占到87.9%。

而2012年,蒙古就开始作了,颁布了《限制外国投资法》,由于中国是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明显是针对中国啊,而之后蒙古的政局不稳定,几乎在所有的竞选上,都把反华的立场作为利用民族主义情绪获得选票的手段,中国资本难以进入,于是蒙古的经济也就陷入了停滞,可以说,在经济方面,蒙古要想发展,成为“草原迪拜”,只能依靠中国。

而政治方面,蒙古处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这种处境,搁谁都不好受啊,2015年,蒙古提出要成为中立国。但是我们看看欧洲著名中立国瑞士和瑞典的经验,这两个国家都是先进的发达国家,在二战时期也都得以保全。

而我们再看看卢森堡,比利时,它们在二战之前也曾宣称保持中立,二战时还不是被德国攻占,因此军事和经济实力是成为中立国的基础,而蒙古这个以传统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要产业的发展中国家,想成为中立国,还是先把经济发展起来再说吧!

当今世界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基调的世界,由于蒙古的地理位置,要想发展,只能与中国或俄罗斯合作,靠一个不稳定的政局和反华的政治表演,显然不是发展之道!今天,我们应当理性看待蒙古这个国家,不必纠结于这块早已失去的土地,也不必抱着中华为大的老黄历不放,面向未来才能更好地发展。

蒙古也一样,不应该再沉醉于成吉思汗时代的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与邻国友好合作才是走向繁荣的康庄大道!


无笔


蒙古国国土面积很大,156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第十九名,内陆国家中仅次于哈萨克斯坦,排名第二。蒙古国这么大,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人口太少。

蒙古国地理位置不怎么好,草原多,山多,饮食结构比较单一,这就造成其生育率不怎么高的原因之一。不要以为蒙古国天天吃肉喝酒就是好事,他们缺少多种绿色食材的营养补给,体内脂肪和蛋白倒是多,但是缺少碳水化合物。所以我们看到的蒙古国人都是看起来微胖或者肥胖,实际上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均衡引起的。

第二个原因:蒙古国的男人好吃懒做,女人又太独立。

蒙古国的女人不大喜欢依靠男人生活,她们宁愿找个男人生个孩子带走自己养,都不愿意跟着窝囊男人过一辈子。这样就形成一种蒙古国特有的国情:男人连自己都难养活,更干不了大事;女人要辛辛苦苦撑起一片天,也没有闲工夫去关心其他事。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人关心国家大事,所以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发展。

第三个原因:蒙古国的资源太过贫乏。

蒙古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畜牧业和矿产,除此之外,工业基础几乎没有,更不用谈什么高科技,互联网之类的了。畜牧业自不必说,这是他们的天然优势,只要是个蒙古国人就懂一点畜牧的知识,所以这个是蒙古国最稳定的经济产业,但是经济占比很小。

蒙古国虽然矿产丰富,但是他们既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也不懂得如何开采,他们只能依靠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帮助他们开采。矿产占据蒙古国经济的大头,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去开采,将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这也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就是,由于蒙古国是个内陆国家,所以开采的矿石如果走海运的话,就必须借助俄罗斯和中国的港口(一般是俄罗斯),但是这样成本就太高,所以他们只能通过火车运出去,这就极大限制了其经济的发展。

第四个原因:蒙古国的依耐性太强。

由于蒙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加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最晚从清朝开始,蒙古国就是各个势力发展和渗入的的争夺对象,特别是俄罗斯。俄罗斯为了得到外蒙,可谓是煞费苦心,几代人努力在外蒙培植自己的势力,但最终还是落空。但这不代表俄罗斯就放弃了蒙古国,俄罗斯不仅给蒙古国提高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还援助了许多物资和金钱,而且是长期援助。俄罗斯的目的我不用说,大家都应该猜得出来。

俄罗斯这么积极,中国自然也不落后。中国不仅在金钱上给与蒙古国帮助,而且还帮他们建学校、建道路、桥梁、电站等等基础设施。甚至连酒精厂、马铃薯加工厂、养鸡场这些都帮他们建。

不仅是中国和俄罗斯,德国、日本,亚行、世行等国家和组织每年都在援助蒙古国。所以大家知道了吧,这么多人来送钱,时间长了会上瘾了。

那么蒙古国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呢?

以2018年为例,其国内生产总值为111亿美元,但是他的负债却达到了230亿美元,负债是GDP的两倍多!这是什么概念,蒙古国全国人民一分钱不花都需要两年多才能把这个债还清。另外,蒙古国遇到了很大的经济瓶颈,主要还是矿产方面的,当然这与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不无关系,短时间之内也很难解决。这也是蒙古国未来急需改进的一个方向。

蒙古国对我们的态度。

蒙古国从清朝开始,一贯的态度就是左右逢源,既是俄罗斯的朋友,也是中国的朋友。但实际上在蒙古国内,民众对于中国人的态度还是有些许敌意的,但是对俄罗斯人的态度倒是还好,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蒙古国自知是个力量薄弱的国家,又被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夹在中间,所以他两不得罪,但又都不投靠,只是保持一种表面看似暧昧的态度。

蒙古国未来的发展。

蒙古国情况大家也都了解了,如果他们不解决矿产方面的各类问题,其经济发展很难有所突破。更可怕的是,如今蒙古国的草原沙漠化也在日趋严重,如果不拿出有效的措施去制止,势必会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还有一点就是,蒙古国政府应该调动起国民的积极性,不能让一些人安于现状,正所谓不发展就是退步,这显然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最后,蒙古国一定要处理好国际关系,一边拖着中国和俄罗斯,一边又跑去跟美国眉来眼去,甚至还跟北约关系密切,这种自作聪明的行为,最后很有可能害了他们自己。至于为什么,看看我国春秋战国的历史就明白了了。


围炉煮酒话春秋


蒙古的矿产资源与中国内蒙和俄罗斯的存在竞争关系,蒙古的矿产俄不会要,中国也不急需,卖给其他国家也不现实,所以属鸡肋资源。发展畜牧业对生态破坏太大。因为蒙古的经济不能溶入邻国的市场,自已的市场几乎没有,这就决定了蒙古永远是一种自然经济形态,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而至于发展经济,想获得西方的援助这代价不可谓不大,而与之相比收获可能不多。远如格鲁吉亚,近如乌克兰都因相信西方的援助而失去了更多。而蒙古夹在中俄中间想获得西方支持更是意想天开。美国人的钱是要买命的,沒有利益,凭什么给你钱。

蒙古国在現有的条件下蒙古国资源贫乏,经济支柱全靠畜牧业。不过它是一个内陆国,不怕别国的入侵不忧大量的军需。过的也相当不错;虽然它以前和我们是一家,他们闹着分家随他去吧!如果他们想回來我们也不会再收。毕竞那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天要下兩儿要分家,随它去吧!从现实条件看,蒙古国是个政治经济文化非常单一的国家,发展前景依然只能依靠农牧业,旅游业,矿产业等等。未来即使融入经济全球化,也基本没实力和影响力,对中国构不成威胁,但其受美日欧外部挑唆反中情绪短时间不会改变,相反是自断发展后路,从内蒙外蒙发展反差就看得到。

但从历史上看,蒙元帝国开疆拓土,统一北方其他游牧民族,正式统一管辖西藏和台湾,的确是留给明清王朝的珍贵资产。从此处说,我们中国人民并没有从感情上排斥成吉思汗的政治团队及其后裔,史书上他们被记载入中国皇帝的座次表,还夸奖为“一代天骄”,80后90后还钟爱“射雕英雄传”的故事,蒙元文化已经在中国融合进中华大文化领域。 如今蒙古国青年一代,如果放眼古今,放眼世界,放大格局思考未来发展模式,大胆吸收邻居中国的政治期盼以及儒家包容及和睦相处的思想智慧,就能走出一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之路。

外蒙古的主体民族是喀尔喀蒙古,是蒙古成立时五大部族(乞颜、 塔塔尔、蔑儿乞、克烈、乃蛮,喀尔喀就是塔塔尔)中最落后的一支,类似于女真四部中的野人女真。其他部族要么迁移到中亚东欧与当地人融合,要么南下与汉族融合,只有塔塔尔因为季度封闭落后,无法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进入文明世界。只能故步自封,至今仍停留在游牧经济的原始状态。

中蒙两国真正友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不要幻想什么蒙古回归啥的,用经济和地缘政治,牢牢把蒙古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让它胖不了也饿不死,变成中国的原料供应地,目前来看最好的结局了!蒙古问题是历史问题。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实人均GDP还是个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中国人的生活还只是个温饱型的社会。在科技领域还受制于人。这样的国力于其追讨历史,还不如庄敬自强。

追讨历史容易受到制裁疑虑,反而拖累了自强实现。戒急用忍自强不息方能积蓄力量。目前蒙古问题是末节 ,南海与台湾问题关系中国未来的发展。先重后轻,解决了国力不济问题,蒙古问题捎带解决,想当初,民国徐树铮征蒙,只用了少许兵力,留守蒙古者仅一个营而已。外蒙古人书面语已经采用俄文字母,早已俄语化,丢掉了自己的祖先蒙古文字,只保留了口头语言。而中国内蒙古则完整地保留了蒙古语的书面和口语。中国不是有5000万男光棍娶不上老婆吗?国家出钱培训学蒙古语,学会的再领一笔钱去外蒙古娶一个女人做老婆,才不到几百万人口,,几年就同化掉彻底回归祖国了。蒙古人与汉族人从来就没和平过,几千年来,汉人追着蒙古人打杀,蒙古人曾经杀了很多汉人,蒙古人跟着毛子过了几天好日子,毛子不行了又来抱中国大腿,中国对蒙古不能太好,让他自生自灭。


历史深度揭秘


蒙古国如果不是因为和我国的历史关系,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熟悉它,估计也就是于谦的蒙古国海军总司令岳父,和坚持表白凤姐的蒙古族王子了。




王子真的很专情啊,经常到凤姐头条号下刷存在感,而且有相当多的高仿号同时表白凤姐。

言归正传,蒙古在清朝覆灭以后就开始了独立之路,1924年是在乔巴山的领导下独立,得到国民政府承认,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从名义上和事实上独立。



不过在此期间,它一直和苏联的关系密切,双方曾经合作一起和日本人在诺门坎打过一次,这场战役谁都没有正式宣战,但是却成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失败的一仗,而苏联解体之后,蒙古算是真正独立了。

蒙古国国土面积有150万平方公里,但是却只有300多万人口,可以说是地广人稀,还没我国一个一线城市人口多,因为他们有广袤的草原,所以最主要还是发展畜牧业,经济比较单一。



当然草原之下有很丰富的矿藏,原本可以通过开采获得利益,但是怎奈技术不行,发觉起来很困难,成本也高,开采出来了又不好运输,蒙古周围没有海洋水路,只能通过陆路交通,鉴于现实运输成本太高,所以利润不高。

如果说旅游,我想那里给人的体验还不如内蒙古各种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另外蒙古对我们还是有些偏见的,所以旅游业也不是特别拔尖。



未来蒙古国的情况可能会更糟糕,相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技术产业发达,各种自然条件也好,比起一穷二白的蒙古好了不少,而且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蒙古国会与世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很难赶的上的,人家发展一年的成果,蒙古国也许十年都未必撵得上,所以未来形式很严峻啊。


风云一点通


蒙古国未来国情如何,既要看蒙古自身经济的发展,又要着眼于国际大形势。

目前网络上唱衰蒙古国的言论很多,但更多的是出于某种情绪,并非基于客观的数据。

本文在此不想引用枯燥的经济数据(实际上无论从WB还是OECD的数据来看,蒙古在亚洲的表现都还不算差),古人云“管中窥豹”,笔者从一个小细节,窥一窥蒙古国这只“豹”。那就是蒙古军队的服饰变化。

这张图是2006年拍摄的蒙古国女兵的照片,虽然个个英姿飒爽,但依然穿的苏联时代的军服——船型冒,大皮靴,裹脚布。军事装备的落后直接反映了当时蒙古国经济的落后。

而这一张,是2018年蒙古国阅兵的照片。图中的女兵均穿西式军服,皮靴油亮,但已颇具现代气息。军服的变化,反映了蒙古国近年来的政治走向、经济发展与思想的变化——告别苏联时代,拥抱西方。

今天的蒙古,利用西方的援助,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经济只会比苏联时代更好,而不会更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