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邻国蒙古国人口为何比内蒙古少那么多?

小金读经典


蒙古国人口少纯粹是因为自然条件过于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罢了。再加上人口基数过少这个不利因素,今天蒙古国能有320万人口已经是不错了。当然和内蒙比就差远了,内蒙有2500万左右长常住人口。

自然条件恶劣的蒙古国

蒙古国的领土虽然多达156万平方公里,但是国土基本被戈壁与荒漠所覆盖,无法发展种植业,只能选择和祖先一样的游牧生活。

由于纬度太高了,蒙古国北方又没有高山进行阻隔,每年冬天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气流都会席卷整个蒙古国境内。这也使得蒙古国的游牧生活极其艰苦,如今蒙古国50%以上的人口放弃了游牧生活,选择定居在首都乌兰巴托。


就是因为自然条件过于恶劣,从元朝开始,蒙古族里的贵族都主动迁往了气候适宜、水草丰美的漠南地区(今天的内蒙)。留在漠北,也就是蒙古国的大都是奴隶与仆役,正儿八经的蒙古族都很少。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东亚地区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所在家族)后裔主要生活在内蒙地区,蒙古国境内却没有黄金家族后裔,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人口基数过少也影响了蒙古国人口数量

蒙古国1945年独立建国的时候,人口约为80万人左右。74年过去,蒙古国人口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足足三倍,这已经是一个很快速的增长速度了。只可惜蒙古国人口基数太少,增速再快也不够看。

本身蒙古国为了人口增加就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生孩子发放补贴,生孩子可以免税。蒙古国还学习了苏联的做法,会对生了很多孩子的女性授予国家荣誉。


内蒙地区人口基数大,自然环境较好

内蒙自然环境放眼全国来说,肯定算不上很好的那种,不过和蒙古国一比那还是完胜的。而且内蒙古也不仅仅只有蒙古族,其他民族也可以自由的选择生活在这个地区。和14亿的中国人口比,2500万的内蒙不算人口众多了。

但是内蒙和北面的蒙古国比起来,就是蒙古国人口的8倍之多。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多达700万人,是蒙古国人口的2倍之多。



蒙古国人口增长面对的问题哟呵自然环境恶与劣人口基数太少,这都是内蒙所不存在的问题,所以人口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看我的回答!

大泽遗珠


我们的邻国蒙古国,人口的确非常稀少。蒙古国国土面积非常大,15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仅次于哈萨克斯坦。人口只有屈屈307万人 ,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2人,比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人口密度还小。而且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居住全近一半的人口——144万人,蒙古国其他广大的地方可谓是千人无人烟,对比这临近的我国内蒙古地区,人口却少了七八倍之多,这是到底为何?

蒙古的历史是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民族创始人成吉思汗那里,成吉思汗以及后代子孙打下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更是在中国建立一个正宗的中原王朝——元朝。所以蒙古人的足迹和人口自然遍布欧亚大陆,目前全世界蒙古人的后裔多达2000万,蒙古国中的蒙古人是一支叫喀尔喀蒙古,俄罗斯境内也有布里亚特蒙古人、梅尔蒙古人、鞑靼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都是蒙古人的后裔。

元朝被明太祖朱元璋赶出中原后,元朝势力再次逃亡蒙古大漠,与明朝对峙,后来分裂成瓦剌与鞑靼两大部分,明朝为了应对蒙古人的压力,再次修建了长城。而明朝后期,后金崛起,后金在两代大汗努尔哈赤、皇太极领导下,征服多个蒙古部落,后来后金改国号为清,整合蒙古人力量,在1644年南下入关,取代明朝,在第三代皇帝顺治时期,清朝正式入住中原,成为中国正统王朝。

入住中原的清王朝统治者主体是满族,只有几十万人,对于整个蒙古大漠近千万人口的蒙古人非常不放心,虽然天天叫着“满蒙一家”,但对蒙古人非常忌惮。所以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大漠上的蒙古人执行一套政策,这就是大量修建喇嘛庙,一户蒙古人家的出生人口中,无论生多少男孩,绝大部分必须到喇嘛庙当喇嘛僧,只能留下一个男孩传宗接代。

仅此一项政策执行了200多年,直到清朝灭亡,蒙古大漠人口锐减,从明末的近千万人口的蒙古人变成清朝末年不足50万了,如果清朝不灭亡继续执行下去这个政策,蒙古大漠上的蒙古人有可能绝迹。也就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清两代对蒙古人的政策——明修长城清修庙,看样还是清朝统治者够绝,够狠。

虽然蒙古国在民国时期被苏联强行分裂出去,成为独立国家,但无论是外蒙还是内蒙,早期的蒙古族的人口基数都不大,都在几十万的人口规模,但内蒙早年由于大量走西口的人,迁来一大批汉族人口,自然人口就多了。现今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比蒙古国小多了,但人口却有2500万人。其中1900多万人是汉族人,而蒙古族同胞也大幅度的增长到420万人,比蒙古国人口多近一半。

所以就能解释内蒙人口为何多了,是由于其他各族人口进入补充,而且蒙古族人口也大规模增长,蒙古国人口却没有人口补充,人口自然增长不是太给力,人口稀少也很正常。


大正看世界


做为内蒙古的蒙古族小伙,这个问题我来答。翻史书也好,查资料也罢,人口少的原因就那么几个,且看我一一道来:


第一个原因:人口基数太小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取得胜利,蒙古人向世界人民宣告了自己的独立。据学者考究,蒙古国领土面积有156万平方公里,独立时人口在60万左右,这么小的人口基数即便经过百年发展又能有多少人。


第二个原因:经济发展滞后,生育意愿低

刚独立时,蒙古经济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没有本国货币,平民百姓为外国高利贷债务所困。经过100年的发展,目前蒙古经济状况如何呢?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6年蒙古的GDP总量大约为1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15亿。同期,内蒙古GDP总量约为18632亿元人民币,是蒙古国的26倍,即便是人均GDP也相差3倍。悲催的是,与刚成立时境遇差不多,近年蒙古国人民又过上了全民还债的生活,就这经济状况,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能达到什么程度?

第三个原因: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匀,择偶和医疗都受到影响

有一段子说:乌兰巴托的毡包和平房里住着差不多全国一般的人口。当然这有些夸张,但从侧面说明了,人口的分布情况。蒙古国如今还有30%的人过着游牧或者半游牧的生活,住的过于分散了,这导致人们结婚成家都很困难,择偶面太窄了。另一方面,过于分散的人口不利于人们享受到现代医疗,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和存活率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个原因:自然条件恶劣,移民问题令政府都头痛

按说就算是60万的人口基数,人家也没搞计划生育等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也不应该是如今的人口数量才对。主要是因为人口外流过于严重,蒙古国向外移民问题特别突出,这令政府都十分头疼。在冷战结束后,海外移民就越来越多了,仅在美国,目前就生活着2.5万名蒙古裔美国人(2017年数据),这与本国的人口数目一比,比例挺吓人的,这就接近8‰了。


其实还有一个说不上多大的原因,蒙古国男子(女子喝酒也不少见)爱喝酒容易,下一代健康容易出现问题。


文史探客


现今蒙古国人口300多万,而内蒙古人口有2400多万,为什么会相差8倍之多呢?,这需要从历史,地理、政冶、经济多方面去论述,单单一方面是说不清楚的。

蒙古自1921年就完全脱离了中国,1924年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1946年,中华民国予以承认,蒙古独立之初,人囗的基数主要以外喀尔喀四部为主,仅仅只有40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有300多万,增加了近8倍,如果单从当时的人口基数来看,人口增长还是挺快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甚至比中国的人口增长都快,同一时期中国人口3亿多,就算3亿吧,如果也按8倍的增长,应该是24亿,而如今只有14亿,所以蒙古人口少,只怪当初人就不多。


之所以内蒙古比蒙古要多那么多,是因为蒙古独立时,内蒙就比外蒙人口多,蒙古地处漠北,初期是蒙古帝国的核心,首都在漠北的哈拉和林,到了忽必烈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军事逐渐移向漠南,随着南移,人口也大多迁入漠南,蒙古国独立时只有漠北的四个部,而漠南还有蒙古的16个部,49个封建领主留在了内蒙,所以人口也要远远多于蒙古国。

从政治等方面讲,蒙古一直依附于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加入苏联为首的互经会,经济发展不起来,制约了人口增加,地理环境也是个主要原因,境內多戈壁、沙滩,冬长夏短,不利于人类生存,没有人愿意移民到蒙古去生活,致使蒙古以单一民族在那自身发展,如今苏联时期以成往事,蒙古也在积极拓展外部空间,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在今后的时间里,人口也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期。


内蒙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员,得益于中国的崛起,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经济高速发展,如今的内蒙古居住着蒙、汉、满、回、达斡尔、朝鲜等49个民族,汉族人口达1870多万,总人口更达2400多万人,这是蒙古300多万人,永远也赶超不了的,而且內蒙的经济由畜牧业转向了以工业为主,人均GDP是蒙古的3倍多,经济的增长,计划生育政策的取消,人口也必将进一步增长。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因为这是典型的“外国人少系列”。

当然,国籍并不是导致内外蒙古人口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导致同在蒙古高原的蒙古和内蒙古人口的巨大悬殊,静夜史认为这和一系列历史和现实因素有关。

在静夜史看来,内蒙古人口之所以多,蒙古人口之所以少,主要是因为:

1、环境因素

虽然同在蒙古高原,但位置更靠南的内蒙古明显比蒙古高原深处的蒙古国更加适宜。

因为内蒙古纬度低,所以更适合牧草生长,而且内蒙古距离海洋的距离比蒙古更近,这就导致内蒙古在纬向地带性规律上比蒙古更温暖,在经向地带性规律上比蒙古更湿润。

这就导致内蒙古的牧草质量要远远好于蒙古,从古至今,无论是蒙古、突厥还是蒙古,除非被小宇宙爆发的中原王朝追着打,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如果有可能,必然是选择蒙古高原位置更靠南的长城以北区域游牧生活。

蒙古时期更是如此,1571年明朝和鞑靼停战后,蒙古内部逐渐分化,除瓦剌西迁至西域,剩下的鞑靼部落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作为黄金家族直系后裔的察哈尔部南迁到长城一线,和土默特部和科尔沁部共同构成漠南蒙古,剩下支系之外的蒙古各部则选择到今天的蒙古生活,也就是喀尔喀四部,称为漠北蒙古。

加上冬季的蒙古高原是亚洲高压的发源地,必然极其寒冷干燥。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对温暖湿润的内蒙古就能够承载大量的人口。

2、历史因素

因为内蒙古位置更加靠南,因此和中原地区紧密相连,内蒙古的南界是400㎜等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农耕区和游牧区的过渡线。

这条宽达数百公里的过渡线,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激烈争夺的区域。一般而言,气候转冷,游牧民族强大时,这条过渡线会向南平移;而当气候转暖,中原王朝强势反击游牧民族,这条过渡线就会向北平移。

虽然我国古代的小冰期间隔出现,但总体而言,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不断膨胀,对土地开垦力度的加大,巨大的人口压力迫使中原王朝不得不向草原要地,于是这条过渡线总体而言不断向北移动。

当内蒙古南部几乎都成为汉人开垦的土地时,内蒙古的人口自然越来越多。

清朝中后期,因为人口压力和列强侵略的加强,清朝逐渐放开人口封禁政策,允许汉人到东北和内蒙古开垦土地,他们的到来使得内蒙古人口逐渐增多。

清朝灭亡后,因为蒙古的分立,首都北京北部失去纵深,为增强防御,北洋政府撤销内蒙古,先后设置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四个特别区,1928年升格为“省”,这就是“蒙地建省”。蒙地建省后,实行和内地一样的管理,迁入内蒙古的人口越来越多。

到1947年恢复内蒙古设置后,汉人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今日内蒙古2400多万人口中,汉人超过2000万。

3、政策因素

内蒙古人口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蒙古的人口却在不断下降,这是一系列政策因素决定的结果。

清朝入关后,对内蒙古和蒙古进行“高度自治”,但清朝对蒙古这个盟友明显不放心,所以清朝开始对蒙古各部进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手段。

除了主动引入沙俄实力压迫蒙古,清朝在1691年多伦会盟后还将漠南蒙古的盟旗制度移植了过来,这杜绝了蒙古追水草而居,并聚沙成塔的可能性,而无法随便移动也意味着蒙古的抗天灾能力弱,蒙古人口开始大量减少。

另外,清朝在高原大修喇嘛庙,并强迫蒙古男子出家,降低生育率;另外还大量征召蒙古精壮男子编入八旗蒙古军。

加上鼓动晋商到蒙古进行经济掠夺,一套组合拳下来,蒙古彻底被玩残了,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蒙古只剩下50万人左右。

而好不容易争夺清朝“魔爪”的蒙古,却一头扎进了俄国的口袋,相比于清朝的文火慢炖,俄国的做法野蛮而粗暴,那就是处死所有影响俄国利益的喇嘛和王公,掀起腥风血雨的肃反运动,这些都导致蒙古的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而内蒙古自设置自治区后,经济越来越红火,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内蒙古,所以内蒙古人口不断增加。相比之下,因为苏联挟持,蒙古的经济始终半死不活,人口自然不可能爆发。

虽然蒙古今日的人口已经突破了300万人的目标,但相比于内蒙古,蒙古人口的增长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因为300万的人口已经让脆弱生态的国土超过80%都开始沙漠化了,如果人口无休止增长下去,结果势必不堪设想。

所以蒙古人口远少于内蒙古,既是历史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和历史上两者的迥然遭遇密不可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蒙古国有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人左右,每平方公里2人,而目近一半人口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人,首府呼和浩特市人口300万人左右。从总体来看,虽然蒙古国地域更为广阔,而蒙古国人口只有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1/1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生活方式,蒙古国地域广阔,但基层仍以游牧生活为主,婴儿死亡率高,影响人口繁衍,而内蒙古自治区基层绝大多数实现定居生活了。

2,卫生医疗保障条件差,蒙古国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主要医学院,医院都集中首都乌兰巴托,但不是很发达,造成蒙古国人平均年龄远低于内蒙古自治区,很多人看病都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或北京,显然他们也对本国医疗水平不放心。

3,政府管理体制,内蒙古自治区管理体制不用介绍,蒙古国虽然实行总统制,但仍有传统的部落制思想成份,各地一把手权力很大,造成贫富差距太大,很多人流浪街头,没有成家能力,也就谈不上繁殖后代。

4,蒙古国自20世纪初成立以来一直受苏联控制,意识形态中充满反华情绪。

5,经济完全依靠苏联,没有工业,只有传统牧业和采矿业是主要经济来源,苏联解体后,蒙古国经济崩溃。只好依靠我国,在我国支持下,建立起了肉加工业,毛绒加工业,采矿业,但因为政治原因和不守信用经营方式,经济常受打击。

6,蒙古国是内陆国,气候条件差,年降水量少,也不能很好地支撑放牧业发展,旅游业不发达,周边国家只能依靠中国发展经济,出海口只能依靠中国,经济发展受限,不能为人口繁衍提供支撑。

7,人口迁入,蒙古国人口繁衍主要靠自己,甚至还有人口流失的可能,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很快,2018年GDP1.7万亿,位列全国23位,人均GDP位列全国10位左右,具有人口流入的可能性,而且依托祖国大地,离北京很近,还有很多政策支持,必然越发展越好,蒙古国真的无法与之相比,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

总之,蒙古国人口比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少的原因很多,这里只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绿草如风


蒙古国看着南边发展那么好,人丁也旺盛,瞧瞧自己这几百万人,心里不着急才怪,不过看了看自己这条件,立马泄了气。

第一,蒙古国曾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内陆国,到了苏联解体,出了个哈萨克斯坦,只好退居第二,总之吧,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地方着实不小,不过养人不能光靠地方大,还得能种地,实在不行能放牧也是极好的。看看曾用名为外蒙古的蒙古国,沙漠戈壁占了大头,那玩意不当饭吃,根本养不了多少人。而内蒙古,虽然也有沙漠戈壁,但是不占大部,况且现在国家正在积极治理沙漠化,很多地方沙漠变牧场,这么好地方,多养点人,么有问题。

第二,蒙古国自身条件差,外援强也行,不过北边穷的自己都顾不了,南边的援助又不想要,那谁有办法。而我们的内蒙古,有国家广大腹地作为依托,还有中央的大力扶持,发展自然好,多养点人,那还有啥问题。

这蒙古国与我们的内蒙在自然条件和外部条件上,都差了好几条街,能养那点人,已经很不错了。

各位,您觉得呢,不同意的可以留言讨论,开拓思路。


北玄武


蒙古国作为中国的邻国,总面积达到了156.65万平方公里,这里有着辽阔草原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蒙古作为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在拥有如此多国土面积的情况下,自然需要一定规模的人口促进国家的发展。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内蒙古面积仅有118.3万平方千米,根据2017年常住人口调查得知,内蒙古的总人口达到了2470.6万,然而蒙古国2018年的人口总数量仅有3,121,772人。究竟是何原因,蒙古国的总人口竟然都比不上我国的一个省呢?

蒙古国

这是因为蒙古人口问题存在以下几个缺陷。第一个缺陷:人口规模过小,且增长缓慢。蒙古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平均人口的密度仅达到了每平方公里2人,因为蒙古国属于一个年轻型人口国家。从育龄妇女的人口比重来看,其实蒙古国拥有着很大的人口增长潜力。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导致当地家庭生活出现困难,新一代的妇女生育观念逐步降低,甚至开始晚婚少育,这一晚婚少育观念导致整个蒙古国的生育力度不断下降。尽管蒙古也有着鼓励生育的基本国策,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减少生育。

蒙古国女性

第二个缺陷:国内男女受教育的比例失衡,导致高质量人口向国外迁移。这个国家总人口文化素质都是偏高的,男女比例相对平衡,然而在人口平衡的基础上,人们却忽略了这个国家的男女接受教育的比例失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这个蒙古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导致国有的畜牧业变成了私有化,这样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各个家庭,家中的男孩开始跟随家庭参加劳动,女孩子则继续在学校接受教育。

根据男女接受教育的调查研究表明,蒙古国大学女性要占到60%,男性仅有40%。这样一来,接受过高素质教育的这些女性很难找到与其相匹配的男性,她们甚至会选择出国留学。这就间接导致了国内高素质人才流失,同时育龄妇女难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对象。

蒙古国畜牧业

第三个缺陷:医疗服务欠缺,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婴幼儿的死亡率较高。随着近些年医疗制度的发展,孕妇和婴幼儿都开始接受检查和分娩的医疗服务,虽然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都呈下降的趋势,但是孕妇怀孕时的健康状况却十分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显示,孕妇铁元素补充不及时,分娩时的并发症以及各种怀孕所导致的疾病,潜在的威胁着孕妇和婴儿的生命。

乌兰巴托

根据婴儿死亡率的调查显示,蒙古国中、西、东三部,拥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蒙古国家的南部和乌兰巴托市婴儿的死亡率要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居住在南部和蒙古国首都的人,人均月收入更高,他们能够享受更加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政策,那些偏远地区的妇女和婴儿,远远无法享受这些健康指导服务,这就导致了人口分布不平衡,且出生率较低。反观我国内蒙古,文化、经济医疗、服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都要优胜于蒙古国,人们自然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鸢飞九天2018


其实在蒙古族的人口数量上蒙古国和内蒙古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蒙古国和内蒙古的人口之所以相差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是由内蒙古其他民族的出现拉开的。



首先我们得知道,内蒙古虽然有2000多万人口,但是其中只有400万人是逐水草而生的蒙古族人。

内蒙古除了蒙古人之外,其余80%多的人口都是由汉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构成的,其中,汉人的数量就达到了1000多万之巨。

而外蒙古的人口虽然只有300多万,但和我们内蒙古不同的是,他们的人口完全是由蒙古人构建而成。

从这点来看,我觉得并不能说明内蒙古的环境有多么适宜人口增长,因为这里面存在了一个变数,那就是汉人的存在。

如果只算蒙古族的人口数量,那么其实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人口差不多,只有400多万。

蒙古国人口之所以少,完全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民族特性导致的,游牧生活确实很难支撑得起太大的人口发展。


蒙古国人口少的原因

与历史中的许多游牧民族一样,蒙古国的蒙古人现在仍旧需要依靠草原放牧才能维持得了自己的生存。

这点是他们人口增长上最大的限制,因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不同,一旦他们的人口数量超过了草原的承载量或者发生什么自然灾害,那么依靠草原而生的他们就很难支撑得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们想发展多点人口,他们也没有实力支撑那么多人口的生存。

这是蒙古国人口之所以那么少的重要原因,同样,也是内蒙古蒙古族人口之所以比汉族人口少的原因。

在现如今,很多蒙古族同胞们虽然已经使用上了现代化的生活用品,但与此同时他们却也仍旧延续着古老的放牧习惯,这种生活状态,是他们人口发展的重大限制,使得他们一直无法突破人口限制的牢笼。

正因为如此,内蒙古的蒙古族同胞们人口才会发展得如此迟缓、到现如今才只有400多万的人口,不像当地生活的汉人,在几十、上百年的时间中,就达到了1000多万的规模。


至于在内蒙古生活的汉人之所以人口那么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能承载他们的人口发展。

在来到内蒙古后,汉人们并没有入乡随俗选择游牧生活,在这里他们延续了他们以往的农耕生活状态,一直以种田维生,这点是内蒙古的汉人能发展到1000多万庞大数量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内蒙古汉人能发展到这种地步,也跟我们国内各地区物资流通的发达有关。

他们在内蒙古生活的时候,就算粮食不够,也可以从国内其他地区获取,不像蒙古国那么封闭、那么难以从外界获取粮食。

蒙古国和内蒙古的经济差距

而不仅仅是人口上和我们的内蒙古有着巨大差距,在经济上,蒙古国也被内蒙古甩开了很远的距离。

根据数据显示,内蒙古2018年的GDP总数是17289亿人民币,蒙古国2018年的GDP则只有130亿美元(相当于900亿人民币),仅相当于内蒙古GDP总数的1/20。



内蒙古只有11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蒙古国的面积却达到了156万平方公里,按照道理来说,蒙古国的GDP应该是要超过内蒙古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了他们国内的GDP一直无法达到内蒙古的高度。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与外界物资交流的困难。

我们都知道,蒙古国是一个南北两面被我们和俄罗斯完全夹击起来的内陆国家,如果他们想把物资运送到其他国家或者把物资从其他国家运送到他们国内,他们都必须得经过我们和俄罗斯的国土、河流及天空,为此承担上数量不小的过境费用。



地理上的封闭,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使得他们很难得心应手地和国际间发生交流。

另外,他们国内的产业也非常单薄,GDP主要是靠畜牧业和矿藏开采业支撑,并没有其他过多的多余产业。

不过说到蒙古国的矿藏开采,我们还得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蒙古国虽然矿产丰富,但是他们自己却没有相应开采矿藏的能力。

平常如果他们想要对自己国内的矿藏进行开采,他们必须得委托我们国内的矿业公司以及人员才能把他们地底下的那些“宝藏”给挖掘出来,要不然,他们可能就如同在宝库前没有钥匙的人一样,只能对着宝库里面的宝藏空流泪。

连占据他们经济大头的矿藏开采都得需要借助我们的帮助才能完成,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就不难想象蒙古国的GDP为什么那么少了。


孤客生


蒙古国是我国北面的一个邻国,夹在我国与俄罗斯之间,首都位于乌兰巴托,但全国人口只有300多万,是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蒙古国其实和我国的渊源还颇深,因为这里曾是清朝的乌里雅苏台大将军辖区。在清代主管边疆军政一把抓的五大将军辖区中,伊犁将军的辖区在清末演变成了我国的新疆省;黑、吉、辽三个将军辖区在清末改制为了黑吉辽三省。只有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被沙俄策划夺走,最终变成了蒙古国,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外蒙古。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外蒙古的全国人口才只有300多万人(2017年数据),其中有50%左右都聚集在乌兰巴托。相比之下,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却有2000多万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蒙古国人口如此稀少呢?

首先来讲,就是因为蒙古国自然环境太恶劣了。别看蒙古国的领土面积挺大,但可用耕地不多。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草原、山地、沙漠之类的,自然环境制约了人口数量,就像俄罗斯一样。

其次,蒙古国的经济实力实在是一言难尽,过度依赖挖矿和放牧,对于人口增长没有带动力。在过去苏联还在的时候,蒙古国还能得到来自苏联的各种援助,但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连自身都难保,所以蒙古国失去了外部的援助来源。



另外一点,蒙古国人口稀少也有历史根源的。在蒙古国如今的300多万人口中,有一大半都是喀尔喀蒙古族人(明末清初的喀尔喀部落)。在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削弱蒙古的力量,曾出台了各种政策使蒙古减丁,并不断缩小他们的游牧地区,所以蒙古人口在清代一蹶不振,从而不能再威胁清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