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绪杀了慈禧,自己亲政的话,清朝还会灭亡吗?

涂伟媛


满清自爱新觉罗.皇太极,建立以来,到光绪这一辈,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了,即便是光绪皇帝杀了慈禧,他自己亲政的话,也不能扭转局面,后期的满清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吃的药只能延续生命而已,并不能让病人痊愈。

从1842年满清同英国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满清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主权。鸦片战争使满清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从签订第1个不平等条约开始,其实就是已经加速了满清的灭亡。


光绪皇帝自从4岁登基,就一直处于傀儡状态,加上慈禧强硬的手腕,光绪皇帝不问世事,他唯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戊戌变法”但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事后慈禧太后残忍的杀死了戊戌六君子,并把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这一囚禁就是十年啊,这是光绪皇帝生命的最后10年,直到光绪皇帝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获取自由。

即便是他有能力把慈禧杀死自己取而代之,也只会减缓清朝的衰败而已,灭亡是必然,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把清朝的灭亡全部归咎慈禧太后一个人身上,这也是不客观的,因为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朝就走向衰败。



总结:满请将近300年,一直闭关锁国,长期的不与外界联系,固步自封,这对以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光绪皇帝很平庸,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所以即便是光绪皇帝取而代之,也不可能避免清朝的灭亡。


佳宁姐姐说历史


光绪杀慈禧?机会肯定有,腰里揣把匕首就行,意志上够坚决一些,行动上更麻利一些,事情能成!

关键是杀了之后,光绪就能掌控大权了吗?

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班臣工,还有各省的封疆大吏,蠢蠢欲动的汉族军头,各怀鬼胎的帝国主义列强,层出不穷的农民运动……

但凡朝代末世,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乱局都能出现。

光绪能掌控的了这个局面吗?天下精英会听其号令吗?

显然不会。

这个庞大的统治集团,慈禧经营了几十年,她是帝国唯一能控制局面的人,集团里的高级官员几乎都是她的人,而分离性不断加强的封疆大吏们碍于慈禧的权威,勉强对清廷听从号令。

慈禧若死,局面的混乱速度可能就是崩坍性的,电报的普及可以让这个消息迅速传遍海外内,以光绪的能力,恐怕还没颁出一道像样的圣旨,已经天下大乱了。

接下来的形势,很可能就是地方割据,与洋人势力狼狈为奸,中央一片混乱,臣子们要么提前寻找出路,要么联手再搞什么政变……

无论任何局面,以光绪皇帝的能力和阅历,都是无法应对的。

这种情况,绝对比当年康熙皇帝面临三藩之乱更为艰险。

在洋务运动已经搞了几十年的清末,西方的诸多思想早已掏空了那些官僚们的“忠君爱国”思想,为了自己的利益,谁还来管什么家国天下呢?

实事求是的说,清朝早该在太平天国那一阵子就灭亡了,国不像国了,可它居然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一直活到1911年才偃旗息鼓,这里面,慈禧的“功劳”不可谓不大。慈禧玩弄权术的本领相当强悍,先通过叔嫂联盟搞掉顾命八大臣,接着又让奕䜣靠边站,接着东宫太后也去了,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整合,慈禧实现了对大清权柄的绝对掌控,她已经成为各方利益集团的最高代表和仲裁者,清朝的一切大事,只有老太后发话了,才能算定数。

而太平天国之后,虽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干汉族地主阶级崛起,并逐渐掌控了南方多省的实权,但碍于老太后的权威,他们至少表面上还是服从清廷的指令,不敢过于“放飞自己”。

但随着老太后西去,大清王朝仅仅3年就分崩离析,完了。

这不过就是一群军人造反,这要是老太后还在,还会让这事儿按着历史书的剧本去演吗?

当然,老太后活的再长,也只是给这个病入膏肓的王朝徒劳续命而已。

而对于光绪皇帝来说,他还真不敢对慈禧下手。

说白了,光绪这个皇位还是慈禧扶的,两人之间是准母子关系,面对慈禧那翻江倒海的权术表演,光绪皇帝除了诚惶诚恐恐怕再无任何“非分之想”。

光绪皇帝一没兵权二没班底,他实在没什么资源和慈禧抗衡,而已慈禧敏锐的政治嗅觉,恐怕光绪皇帝刚有“杀慈禧”的念头,慈禧就能感觉到了,以慈禧在戊戌政变时的快准狠,恐怕一两天内光绪就成了废帝。

对于慈禧来说,废立皇帝不是麻烦事,麻烦在于合法性和如何使自己能长期的名正言顺的把持朝政而已。


云中史记


如果光绪真的那样做我认为清朝并不会灭亡,会像英国和日本一样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光绪皇帝一直都是一个心怀国家心念百姓的有志君主,他不想看到国家在他的手里一步步沦为外国列强任意宰杀的羔羊。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光绪为了一雪前耻,决定效法日本实施维新改革,为此他一天都要下达十几道关于维新变法的奏折,可见他对国家快速富强的心理是多么的强烈。

也正因为此光绪皇帝变法心切没有切实考虑到当时国家的状态,更没有平衡朝中各种势力的利益分配,导致变法遭到守旧派的严重阻挠和破坏,最后在慈禧等人的干预下将维新变法扼杀在摇篮之中,维新派人士惨遭屠戮,光绪也被慈禧囚禁在瀛台,维新变法的各种政治举措被全部废除,大清国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倘若当时光绪派人将慈禧秘密杀死了,整个国家的权力就都会掌握在光绪手中,成为大清帝国的实际掌权人。既然没有了慈禧这个阻碍变法的最大障碍,那光绪就可放开手脚实施自己远大的报复,而且变法还会受到西方人的支持,因为当时的西方人很希望清朝能够开放全国市场,让他们呢能够赚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为此光绪皇帝会聘请很多洋人来辅助他实施改革。

同时光绪的改革不但会受到洋人的支持也会受到洋务运动等人的支持,特别是李鸿章,张之洞甚至是光绪的对头袁世凯的支持。这些人都是晚清的国家柱石,他们也不想国家一直受到外国的欺压。因此随着改革的推进对于国家政治体制的选择也会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整个国家最重大的事情,依据当时清朝自身的条件和数千年以来中国的传统政治体制,清朝一定会选择和英国或是日本相似的政治体制,其中选择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最有希望的,如果光绪那样做了,他还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那么清朝也就不会灭亡,而是新的清朝的诞生!


微风书房


首先来说光绪根本没有必要杀慈禧。慈禧本来年纪就很大,而光绪那个时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的,这种情况光绪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慈禧的规划,慢慢熟悉政务,培养自己的人,树立自己的威望。等到慈禧去世,光绪不就顺理成章的掌握了权力吗?那有什么必要去杀慈禧?光绪能做上皇帝就完全是因为慈禧选择了他,加上慈禧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光绪是不该杀掉慈禧。另外一点,当时各地封疆大吏实力已经很强了,假如慈禧死了,光绪能稳住局面吗?

慈禧之所以权力大,是因为手底下的高官都听她的。她从26岁就开始掌权,几十年下来,朝廷地方有多少人是她提拔上来的,她的关系可谓是盘根错节。杀了慈禧,手底下那些官员还在呀,难道光绪能把下面的人全都杀了。

再退一万步讲,假如这些官员真的被杀了,光绪上哪里去找人顶替他们?指望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这些经验不足的人是不行的。

更何况从礼法上来看,光绪是不能杀慈禧的。现代的人可能觉得慈禧祸国殃民。可是在当时的大清子民心中,慈禧可是老佛爷,可是大清朝真正的当家人,威望无人能及。更何况慈禧名义上还是光绪的母亲,对光绪有养育之恩。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尚且没有杀掉李渊,光绪那里有这个胆量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历史上的权力的斗争绝不是简简单单通过杀掉某个人就能够解决的。通常情况下某个人都是一个集团的代表,只有两个集团的实力相近,才可能真正一个集团战胜另一个集团。如果皇帝冒然杀掉某个权臣,唯一的结果就是逼反了他的手下,最后还是弄乱了局面。这就好比汉朝的汉献帝和曹操的关系,哪怕汉献帝找人杀掉了曹操,汉献帝能重新掌握权力吗?

看看汉武帝,一个多强的君主,可是窦太皇太后在的时候汉武帝说话能算数吗?汉武帝能力这么强,尚且没有办法,只能等着老太后去世,自己才真正掌握权力。

光绪皇帝除了等,还能干些什么呢?

历史上光绪其实并不想逼宫,只是手底下那些人尽出馊主意,坑害了光绪。


历史是什么


只可惜光绪帝美元那个胆量杀慈禧,虽然说再“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由哪个想法,但是又没有实权。杀慈禧还要依靠袁世凯,以光绪的性格,杀了慈禧以后,能否驾驭袁世凯这样的大人物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光绪杀了慈禧,自己亲政,清朝估计会更乱。最主要的原因是,光绪没有哪个魄力,这个和明朝的崇祯帝差不多,虽然有心救国,但是无力回天。

“戊戌政变”的时间是1898年,光绪帝想借用袁世凯的新军向慈禧太后夺权,结果袁世凯向荣禄告密。慈禧太好遂发动了“戊戌政变”逮捕了变法派人士,光绪帝的“戊戌变法”也宣告失败。变法失败以后,光绪帝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囚禁,告密者袁世凯不久提拔为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光绪帝要亲政都要依靠袁世凯,连可信任的亲信都没有,他即便是夺了权。慈禧太好那一帮老臣,光绪帝能驾驭得了吗?我看光绪帝没有哪个魄力。

如果,光绪帝是依靠袁世凯夺取政权,那么袁世凯的权力估计比告密后的职位还要高。光绪一旦从慈禧太好手里夺权,还要过袁世凯那一关,袁世凯帮助光绪帝夺权以后,肯定不会交出兵权,所以未来的局势会更加变幻莫测。我认为,光绪帝驾驭不了袁世凯,袁世凯可能会以武力叛乱。所以,清朝末代皇帝的结局不会这么平稳的过度,而是以武力的方式结束。

此外,光绪帝一旦受到权臣的威胁,肯定有外国势力干预。到那时清末的局势就更加复杂化。当然,袁世凯的新军是主力,主要的大人物都在新军里面。袁世凯如果直接逼宫,光绪帝也会被囚禁。说不定袁世凯顺利的当了皇帝,然后实行君主立宪。其实,有历史学家分析。假如袁世凯早称帝,给他更多时间,也就是辛亥革命没有爆发前称帝,袁世凯做皇帝绝对会稳稳妥妥。且颁布的宪法也符合当时的国情,但是辛亥革命以后,反帝浪潮高涨,且深入人心。袁世凯心有余力而不足,假如多给他时间,历史真的会被改写。

总之,光绪帝不是清朝续命的皇帝,反而慈禧有那个能力。只可惜,慈禧并不想把权力交接给光绪帝,所以大清朝注定会灭亡。即便是光绪帝在“戊戌政变”之前先下手为强,袁世凯一旦杀了荣禄,依旧会取代荣禄的位置。且袁世凯获得兵权。光绪要亲政,还要依靠袁世凯的力量,如果光绪驾驭不了袁世凯,最终袁世凯还是会逼宫。其实,从袁世凯告密来看,袁世凯根本不怕光绪帝,所以夺权以后,袁世凯会叛乱。那时的清朝会更乱,清朝皇室的结局,估计又是一番景象。


谋士说


满清当时的灭亡是历史的大势,是谁也无法阻止的。光绪皇帝即使真的能够在戊戌变法的时候杀掉了慈禧太后,自己掌握大权,也很难挽救晚清最终的命运。

因为光是皇帝执政经验比起慈禧太后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他如果真的掌握大权,不但不能够解决问题,说不定还会捅出大篓子。因为他周围就没有什么人可用,他所重要的康有为等人根本不是一群书生而已,这些人根本解决不了当时的问题,如果由他们来执政的话,只会把整个国家都搞乱。

而慈禧太后不从,慈禧太后从咸丰皇帝死后就开始执政,几十年来的执政经验,不是光绪皇帝这个黄毛小儿可以相提并论等。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大臣,可谓是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晚清当时颓废的局面,实现了同光中兴。历史也证明,在当时那种特殊环境下,只有李鸿章张之洞这样的人,才能够解决满清当时实际遇到的问题。

而且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已经完全掌握了京城乃至周围的大权。光绪皇帝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除掉慈禧太后,最后只能够铤而走险依靠他们并不熟悉的袁世凯。结果袁世凯这边答应的好好的,转过头来就把光绪皇帝等人给卖了。袁世凯是一个相当精明的人,谁有利他就投靠谁,可见在他心目中,当时的光绪皇帝根本没有任何的实力。

总之在满清末年,光绪皇帝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能能杀到慈禧太后,而且即使成功他也很难挽救满清当时的危局。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不管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将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归结到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上,王朝的兴衰更替是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的历史规律,而这一历史规律是我国特有的土地分配与阶级划分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咸鱼曾在以前的文章中做过相关解答,这里便不再赘述。

所以,如果当年光绪皇帝真的能杀了慈禧太后而使新政得以继续推行的话,清朝是否真的会在光绪手中得以中兴?对此,咸鱼是持以否定态度的。

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当时的清王朝腐朽落后,积重难返,行将就木,任谁都不可能挽救这个“天朝上国”的命,雍正再世也没用。

为何咸鱼会如此肯定呢?因为光绪皇帝自身的性格弱点以及所支持的维新变法与当时的整个社会格格不入,这两个原因就注定了变法一定会失败,而且即使没有慈溪太后从中阻挠,也依旧会失败。

光绪皇帝的性格

纵观古代变法成功的实例可知,那些支持变法的皇帝他们的性格都是沉稳老练,善于隐忍,而光绪皇帝却完全不是这样,光绪皇帝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有懦弱的一面又有暴躁的一面,懦弱的光绪皇帝面对慈禧太后从来都是“每日必至太后请安,不命之起,不敢起,少不如意,罚令长跪”,光绪皇帝四岁便被抱入宫中,在慈禧太后的管教下当了皇帝,由于慈禧太后的严格要求,光绪皇帝从来都是对慈禧太后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违逆冒犯之言。但同样的,贵为九五之尊的光绪从小所看到的所体会到的又是别人对他的尊崇,所以光绪的内心也有对权力的渴望,他也会有很多官二代所具备的暴躁易怒,目无一切,自大等性格特点,像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就曾在日记中提到过这一点,光绪皇帝有时会无故打骂太监,而对此,翁同龢只能写道:“圣性如此,令人恐惧”。能让身为两代帝师纵横官场几十年的翁同龢感到“恐惧”,试想一下,光绪皇帝暴怒起来究竟有多可怕。

所以,这样一位既懦弱又容易暴怒的皇帝来支持变法,变法又如何能长久?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

历代变法最大的阻碍自然就是因循守旧的保守派,光绪皇帝和当时的维新派所面临的最大之困难亦在于此,而慈禧便是保守派的典型代表。

那么维新变法为何会遭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呢,根本原因是变法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一个朝代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后,国家机器早就按照既定的程序在运转,这个“既定的程序”就是百年来所形成的官场规则与国家准则,而制定与贯彻官场规则与国家准则的便是这些所谓的保守派,即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如果推行变法,那么这就意味着要让他们交出手中的权力,这也是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大臣推行变法的目的所在,所以变法伊始,他们便迫不及待的以精简机构为名下令撤销众多官府机构,并陆续起用一批支持变法的新人。据不完全统计,

变法开始后,仅京师遭到裁撤的官员就有万余人,而这些裁撤的官员,光绪皇帝和他的维新大臣也根本没有给予任何的补偿,要知道被裁撤的全都是京官,都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属于地主阶级,这些人被无故裁撤,心中自然会有怨愤,就如同当年李自成入京后对京官大肆抢掠一般,没有他们的支持,李自成没多久便逃出京师,历史就是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断重演,如此相似。再加上变法又直接取消了八股文和科举考试,兴办西学,这让当时天下所有读书人感到迷茫与不满,他们寒窗苦读十数载甚至数十载目的就是想要通过科举来改变人生命运,然而这条路被彻底废弃,因此维新变法又如何能得到读书人的支持?

如此一来,天下的官员和学子竟都成了维新派眼中的保守派了,可见,维新变法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实在微乎其微。

慈禧太后重新掌权后,将维新变法彻底扼杀,并处死戊戌六公子,当时六人被押赴刑场的途中,沿途观看的百姓没有对他们产生丝毫的同情,眼神中所流露的是漠然,甚至是好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普通大众对此前的变法几乎没有任何的了解,更体会不到变法究竟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或者多大的变化,而这也说明了此前的变法非常失败,因为没有得到广大的农民阶级的支持。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变法的失败不在于慈禧太后的干预,即便是没有慈禧太后,还会有别的太后或者保守派从中阻挠,慈禧太后只是保守派们推举出来的代表,变法的失败在于一个懦弱又容易暴怒的皇帝带领一群丝毫没有治国经验的年轻臣子进行了一场操之过急的变法,不成功是必然的,如果成功了那才是遇见了鬼。


咸鱼闲聊


光绪皇帝(清德宗)是清王朝入关后的第9位君主,不过他终其一生都只是慈禧太后麾下的傀儡。尤其是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两人的关系便彻底破裂,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成了阶下之囚,至死也未能与慈禧太后缓和关系。

那么,光绪皇帝如果杀了慈禧,清朝还会灭亡吗?

事实上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从1874年底光绪皇帝登基,再到1908年离奇去世,从未掌握过实权的他性格十分懦弱,根本没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去刺杀慈禧太后。

而且,光绪继位多年来一直忍气吞声,所以就连李鸿章、荣禄等实权派也只听命于慈禧,而淡化了光绪皇帝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势单力薄的光绪皇帝想要去刺杀慈禧太后、夺回实权简直是难上加难。



还有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亲疏关系导致光绪皇帝不敢痛下杀手。慈禧是光绪的姨母,也是把他推上皇位的人。公元1874年,慈禧与咸丰所生的同治皇帝暴毙。为了继续推行垂帘听政,慈禧太后将自己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与醇亲王奕譞所生的载湉立为皇帝,这就是清德宗光绪皇帝。

由于慈禧太后是光绪皇帝的亲姨母,她的妹妹又是光绪的生母。如果光绪皇帝杀掉慈禧,就必然背上恶名。更何况,文弱的光绪皇帝连顶撞慈禧太后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是杀掉慈禧、自己亲政了。

而且,即便是光绪皇帝真的杀了慈禧,也不能挽留清朝。从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来看,他只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并没有真正的治国的才能。如果慈禧太后更早地去世,清朝或许会更快解体也说不定。


历史的荒野


慈禧死了如果不带走光绪的话,光绪和维新派的人捆在一起,不会活过100天。

事实上,光绪就是一个大宝宝。就好像打天天和电脑单机打LOL的人,迟早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所以光绪和慈禧太后的差距,是《琅琊榜》和《大明王朝》之间的差距。前者的权谋完全就是开局六神装痛打小朋友;后者的权谋才是从尸体上淌出来的,才是真权谋。

我们从戊戌变法讲起吧。

戊戌变法的核心是什么?裁剪冗余,富国强兵。

没错吧,都是好词。

具体的操作方案是这样的:

第一步: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一遍:

军事:

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把官兵得罪了。

社会:

将城乡许多祠堂、庙宇改为学堂,破除迷信——把国家的中坚力量——乡绅都得罪了。

商业:

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 名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当时经商的收入主要还是曾国藩他们的经费,打破官办……——汉族大臣集体得罪了。

政治:

精减机构。撤销詹事府(主管皇后、太子家事)、通政司(主管内外章奏)等六个衙门,各省也要做相应精减。——把官员得罪了。

所以当时天下,康梁等人除了光绪以外,基本都得罪了。那么问题来了,挡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这种挡住所有人财路的人,是不是走在路上被黑砖拍死了,大家也只会拍手叫好算了?

所以慈禧死后,光绪要还是这个尿性,不出一百天。满汉大臣就该联手“清君侧“了。

清朝还想活到1912年?

哪凉快去哪吧!

我猜测老慈禧收回一二品大臣的任命权和京畿防务(之前在光绪手里),也是怕光绪瞎作被人清君侧了。眼看着老佛爷时日无多,算了……把光绪也带走吧,要不爱新觉罗家的基业估计马上玩完。


酒骑风


晚清已到穷途末路,各地起义纷纷而起,犹如明末,即便崇祯是位有道之君,依然阻止不了明朝的灭亡,所以,光绪所面临的问题和崇祯是一样的,可以想象,即便光绪杀了慈禧亲政,局势又能稳定的话,满清可以苟延残喘几年或十几年,但是清朝灭亡的最后结局是不可能得到改变的,因为当时的世界不是封建时代的世界,工业革命和民主专政席卷整个世界,也包括清朝,封建专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国家制度的改变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改,不是自己要改,是外部势力逼着你去改,所以,即便光绪亲政,励精图治,有所作为,也只是短暂的延续了清朝的命运而已,天下之势不可逆,谁逆天而行,就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