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有多大?银河系又有多大?

VGH2184677370


太阳系之中除八大行星之外,还有已经确定的十几万颗小行,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大概有五亿公里)的较大区域内运转外(据天文学家们估算,在火星和木星那片较大区域内,大概有五十多万颗小行星)还有星云·星际介子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太阳系内的天体或者叫

物质

如果把已经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外的冥王星,做为太阳系的边界的话,那么太阳系的直径就有一百二三十亿公里

但是最近些年,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在已经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外的冥王星之外,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距离太阳三百零五亿公里,还有一颗质量十倍于地球质量的特大行星,命名行星九。

这样一来,太阳系的半径就扩大六倍,并且在行星九到冥王星之间还有一个更大的小行星带,这就是太阳系大概的范围和所含物质。


再说银河系,银河系大概有两千亿左右个恒星,也就是有两千亿个类太阳系。但它们不完全和太阳相似,大的恒星太阳根本无法相比。还有星团,星云,星际尘埃气体等。这些天体都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它的直径大概在100000光年左右,厚度中心一带在三千到六千光年。我们的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大概是二点六万光年,围绕银河系运行一周两亿多年。






东北老胡1954


可能大家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旅行者1号。前阵子,NASA不是宣布了嘛!旅行者1号飞离了太阳系,实际上我们的太阳系有一个真实的边界和一个虚拟的边界。没错旅行者1号飞出去的是一个虚拟的边界。它就是日球层顶。日球层顶是太阳风与宇宙粒子相互交互时产生的边界。

而真实的边界是太阳系引力的边界。它的直径约为2光年,也就是19.4万亿公里,这个距离有多远呢。目前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220亿公里。而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尘埃而已,银河系存在着将近4000亿颗恒星,可想它多么的庞大。

我们的太阳系坐落于银河系的第三旋臂中,猎户座悬臂的内部。它距离银河系的中心约为2.6万光年,没错,以光速需要走2600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够漫长吧。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速度问题,不过当我们知道了飞出银河系光都需要10万年的时间后,我们才会知道多么的无知,我们还是先飞出太阳系再说吧。

无论是太阳系还是银河系,它们只不过是宇宙海洋中的一颗尘埃,但是正是这无数的尘埃点缀了这个世界,造就了美丽的宇宙。宇宙没有了谁都能继续运转,都能继续扩张。不过宇宙却给人类另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这个世界中隐藏了无数的奥秘和未知的发现等待着人类去探索。

人类探索宇宙如同愚公移山是一样,我们既然无法完成,那就由我们的后代去完成。一个人不行,那就1万个人,1万个人不行,那就1万亿个人。我们有的是时间,只要人类在宇宙的每一天,我们都会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我是宇宙V空间,一个科普天文爱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和留言!

宇宙V空间


太阳系有多大?这么说吧,所有围绕太阳旋转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都在太阳系的地盘上。现在我们在太阳系中已经发现了8颗大行星,至少173颗卫星,5颗矮行星以及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彗星。

图示:太阳系的行星示意图

太阳系的疆域非常大。那么到底有多大呢?我们要丈量太阳系就要用到一个新的距离单位,叫做天文单位,用字母AU表示。科学家把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亿公里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即1AU。例如,火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227940000亿公里,如果用天文单位表示那就是1.5AU。我们就用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来丈量一下太阳系,看看太阳系有多少个天文单位。

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海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9.18AU,即45亿公里。45亿公里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讲已经是非常的远了。当年的旅行者2号太空探测器用了12年的时间才抵达海王星。但是对太阳系来讲到达海王星才刚刚是起步呢!

图示:太阳系的柯伊伯带

在海王星的外侧还有冥王星以及众多的柯伊伯带天体。冥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39.5个天文单位。近年来科学家在柯伊伯带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和冥王星类似的天体。例如阋神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98个天文单位,即大约147亿公里。也就是说阋神星的到太阳的距离已经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98倍了。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没有到达太阳的边缘。在柯伊伯带的外层还有一个球状的奥尔特云,这里存在着大量的彗星。奥尔特云距离太阳大约有50000到100000个天文单位。这里才是太阳系的边界。这样太阳系的半径范围大约是74800亿公里到150000万亿公里。科学家估计太阳系的引力控制范围大约是2光年。图示:整个太阳系,最外层是奥尔特云

太阳系的范围可达2光年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讲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距离。然而太阳只是银河系中1500亿到4000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有多大呢?据科学家观测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到18万光年。我们的太阳系位于距离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的猎户支臂上。

图示:银河系以及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

看到太阳系和银河系这么巨大,瞬间感觉我们人类真的好渺小啊!


兔斯基聊科学


推荐一部纪录片《宇宙有道理》,可以在B站观看。

里面有讲述了太阳是如何诞生的,太阳系是如何诞生,以及银河系的范围。

以下是维基百科的内容:

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统,包括太阳以及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在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中,最大的八颗被称为行星,其余的天体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行星、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轨道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是卫星,其中有两颗比最小的行星水星还要大。

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位于太阳系内侧的是四颗较小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被称为类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外侧的四颗行星被称为巨行星,其质量比类地行星要大得多。其中最大的两颗是木星和土星,它们都是气态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最外侧的两颗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是冰巨星,主要由一些熔点比氢和氦更高的挥发成分组成,比如水、氨和甲烷。几乎所有的行星都在靠近黄道平面的圆轨道上运行。

太阳系也包含一些较小的天体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其中的大部分天体都是像类地行星那样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在海王星轨道之外是柯伊伯带和离散盘,包含了有大量的海王星外天体,主要由冰组成,再往外还有新发现的类塞德娜天体(sednoid)。在这些天体中,有几十甚至上万颗足够大的天体,能靠自身的重力形成球体,这些天体被称为为矮行星。已经被确认是矮行星的包括小行星带的谷神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的冥王星和阋神星。除了这两个区域,还有大量的小型天体自由的运动在两个区域之间,包括彗星,还有半人马小行星和行星际尘云。有6颗行星、4颗以上的矮行星和一些小天体都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通常都依据月球被称为卫星。太阳系外侧的每颗行星都被由尘埃和小天体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

太阳风是向太阳外流出的带电粒子流,在星际物质中形成了一个气泡状区域,被称为太阳圈(或日球层)。日球层顶是太阳风和星际物质的压力达到平衡的位置,它延伸到离散盘的边缘。奥尔特云,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来源地,其位置可能比日球层顶还要远1000多倍。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猎户臂上,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000光年。


生活是个什么样


当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看,以人类的“能力圈”,也就是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来衡量一下地球的大小,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地球是不太大的,比如我们乘坐飞机,十几个小时就可以从中国飞到欧洲。那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呢?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大约1.5亿千米,我们称为一个“天文单位”,在地球轨道之外,还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海王星距太阳的距离约为3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大约45亿千米。除了地球之外,目前人类唯一亲自到达过的星球就是月球了,而30个天文单位之外的海王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前往了。

不过,人类虽然不能亲自前往,我们发射的探测器已经前去探测过了,目前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已经飞往太阳系的最深处。当然,海王星并不是太阳系的边缘,在海王星以外还有以冥王星为代表的“柯伊伯带”,冥王星距离太阳大约为48个天文单位。冥王星也不是太阳系的边缘,有科学家以太阳风的边界来界定太阳系的范围,那么太阳系的半径大约为1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大约150亿千米。而太阳和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22光年(1光年=63241个天文单位),如果两个恒星各划分一半,那么太阳系的半径大约为2.11光年,也就是大约为133438个天文单位。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所以,太阳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大”,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以当时人类的科技,推动地球前往比邻星,也需要约2500年的时间。不过,和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来比,太阳系又是小的可怜了。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大约由1000至4000亿颗恒星组成,银河系有四条旋臂,分别是猎户座旋臂、英仙座旋臂、人马座旋臂和三千秒差距旋臂,我们的太阳位于猎户座旋臂的内侧,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77万光年。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为16万光年,也就是大约101亿个天文单位,银河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令人绝望的“大”。银河系及其卫星星系


地理沙龙


太阳系这个名字很准确,银河系这个词语用词不当,因为银河系是由许多象太阳系一样的多种星系组成,可以用银河系脉来形容,不然许多人就会误解,也可能是怕文字不够用形容不了,还是不理解星系的原理?不可能是因为银河系脉太大太远,而无法去了解真实结构,为什么中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望远镜,还不改变银河系的名称呢?

银河系比太阳系大得超亿倍以上,还能说成是个系,中国的天文知识越来越强大,银河系加个脉字最好,向血脉和山脉一样,这样把人类的生命才会看得更高更强大,名称必须形象得准确。

我们把太阳系看成一个单位,在宇宙中每个有发热体的火球都是一个星系,太阳系的初期形成一定是个整体,也就是一个黑洞诞生,太阳的物质才会一样是单一的整体物质,太阳就是黑洞中的中心产物。


雪上飞马一罗孟强


2013年9月13日凌晨两点NASA举行了有关旅行者一号的发布会,但是发布会的内容传到中国就变成了“旅行者一号飞出了太阳系”


实际上旅行者一号并没有飞出太阳系,它只是飞出了太阳风范围而已,虽然如今远在217亿公里外的它还在以17km/s的速度前进,但考虑到包裹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半径在一光年左右,而旅行者一号才飞了20光时40光分,因此旅行者一号仍需要数万年才能离开太阳系。

46亿年前太阳系由一团分子云坍塌而成,其中太阳本身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而剩下的质量组成了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小行星们,包裹着一切的则是由海量彗星组成的稀薄云团“奥尔特云”

,所以目前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半径一光年的球状空间。

太阳虽然是太阳系内的“引力霸主”,但它在银河系里只不过的一个猎户座旋臂内的普通黄矮星,银核内那颗46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正在以无可匹敌的引力“控制”太阳系绕其公转,不过由于银河系直径太大所以太阳系需要2.2亿年才能绕中心黑洞公转一圈。

在现代星系分类里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早年间天文学界对银河系直径估计是10万光年,但后来又扩大到20万光年,

其内恒星数量也由一开始的1000亿颗提升到现在的“最高4000亿颗”,之所以浮动这么大是因为尘埃云严重阻碍了天文观测。

不论太阳系还是银河系,对目前的人类来说它们的观测意义要远远大于世纪意义,因为未来几个世纪人类文明的活动范围都还在地月轨道和地火轨道。


宇宙观察记录


我们生活在银河系中,太阳系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但我们知道,在太阳系形成之前,银河系就已经存在了。


天冰散日


太阳系对于地球就象大海和米粒级关系,

银河系对于太阳系就像太阳系和米粒儿的关系


晨风夜雨hq


今天天文学家的一般认知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的中心在人马座A*处,银河系是包涵有2千颗恒星的一个大星系。这些传统的天文学概念体系似乎很完美,但却受到地质学研究成果的挑战。

首先是地质学家首先提出了一个银河年概念,言下之意,银河系的运动周期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银河年概念被地质学家提出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了,但这年头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跨界玩死专家。确确实实今天的地质学家走到了天文学家的前沿阵地。也就是说,今天的天文学家不学一点地质学的知识就要落伍。

那么地质学家究竟发现了什么呢?这首先要从地质学家对3400万年、2亿年、4亿年的旋回层积层的反复出现的不解说起。西方地质学先是从寻找煤矿和铁矿开始的,后来人们发现地层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地层也在不断堆积而出现沉积层,而有些沉积层是按时间周期反复出现的,这就是说它们可能是与相关天文周期相联系的。而上述三个时间周期的沉积层又尤其显著,它使当时的地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使得地质学家将这些变化与银河系的周期运动相联系了。那么这三个周期那一个是真正的银河系运动周期,经过认真推演,现在巳经明朗了,3400万年是天鹅座大星系的近太阳系周期,天鹅座大星系是每3399万年近临一次太阳系,并且可以在地表形成一个108万年的热球期。而2亿年和4亿年的沉积层事件都与银道事件相联系。银河系其实在空间绕两个引力中心在走一个环“8”字形轨迹。这两个引力中心:一个是武仙座大星系,一个是飞马座大星系。绕武仙座大星系转一圏大约需要2.14亿年,绕飞马座大星系一圈大约需要1.85亿年,那么整个银道周期为3.99亿年。而我们太阳系绕银河系走一圈的时间为2310万年。这就是从地球沉积层中反映出来的各类天文周期。如此长的时间跨度的天文周期就无法从人寿极短的天文学家口中说出来的。但从这一个银河年周期来看,我们传统天文学所认识的银河系茫围又有了问题?因为银河系是要包涵2千亿颗恒星的大星系,但以人马座A*为中心的星系只包涵有2千多颗恒星体,所以人马座A*为中心的星系不包涵天上的可见恒星的大银河星系,它仅仅是人马座的星系中心。而包涵有2千万亿颗恒星的大银河星系的中心现在还没有真正找到。由此可见,现代天文学的体系必需重构。而其路径是由地识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