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单位招工都是劳务派遣,合同工,却干着正式工的工作,工资却比正式工低?

北漂的90后


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显然自己的思维有点乱啊,我来先给捋一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

抛开政府事业单位不谈,我们单单拿企业来说。

当前,企业的用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固定合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实际需要,1年2年3年或者其他的时间不等,有一定的固定合同期限,合同期满,看双方意愿,可以续签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合同工:类似于长期合同工,没有固定期限,可以理解为“终身合同工”,如果没有特殊的事项,一直干到退休才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工都属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

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是用工单位向劳务派遣单位租赁的员工,劳务派遣工的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单位,不在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除了遵守劳动法,还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劳务派遣法规,劳务派遣单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签订劳务派遣用工合同,劳务派遣相关费用由用工单位统一支付给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工的工资、福利、社保费用等由劳务派遣单位负责支付。用工期满后,用工单位将派遣工退回至劳务派遣单位,由劳务派遣单位自行安置。

劳务工:劳务工是用人单位为了完成某些工作任务,不定期向社会招募的非全日制员工。劳务工和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存在劳务关系,用人单位按照约定向劳务工支付劳务费用。

一般而言,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工,可以视同为“临时工”。

其次,正式工的工资一定比派遣工要高吗?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同工同酬,从明面上来看,双方的工资甚至是一些福利都是一致的,从目前一些用工大户招募的派遣工来看,确实也能基本上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排除有些单位会给正式员工一些隐形的福利,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派遣工的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单位,不在用工单位。

事实上,在一些短期派遣用工的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用工高峰期人员紧张的时候,劳务派遣单位往往会在劳务派遣工的工资之外,给员工设定一些激励奖金,这些奖金原来是用工单位额外给劳务派遣单位的服务费用,如此一来,有时候短期派遣工(3个月到6个月)明面上的收入,甚至要比用工单位里里同期的正式员工要高出不少,一般每月会高出1000到2000元,少的几百,更多的也有,看什么类型的企业和用工时段,前段时间,有劳务派遣单位给劳务派遣工甚至开出了三个月返费8000到1万的离谱返费。

所以,题主问到的所谓工资比正式工低,那还真的不一定。

更多的职场话题和故事,欢迎关注《三昧人间》详细了解,或者直接评论留言。

三昧人间


这话题让我感到沉重,甚至愤怒。我就是劳务派遣其中的一员。干的多,累。拿不到人家退到后勤的正式工。人家坐传达室。风刮不着,雨淋不着。一月拿5,6千。一线全是临时工。风来雨去,还有工伤危险,一月拿不到3000。公平吗?合理吗?变相剥削。可耻。可恨。可叹。


大君君551


这种状况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都普遍存在,但成因是完全不同的。

1. 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前是有固定编制的,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叫正式工,编制之外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合同工。


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正式职工所享受的在职待遇与退休后的待遇要优于合同工及社会上其他人员的,这就是俗称的双轨制,它是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就是消除这种双轨制,所以以前的正式工都不太愿意辞职,因为一旦辞职,就算能再进入同一单位,也享受不到以前的待遇了。


2. 外资,私营,民营企业劳务派遣工的出现是为了规避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早期企业与劳动者都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在新的劳动法颁布实施之后,劳务派遣工这种形式出现了,许多企业不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是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再与劳动派遣公司签订中介合同。之所以有这种变化,主要是企业为了规避法律风险,降低管理成本。


从企事业单位的利益出发,当然更愿意雇佣合同工而非正式工,正式工的的收入,社保,职称都要比合同工高,另外除非正式工违反法律法规或者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事业单位是无权单方面解雇正式工的,而合同工就没有这种保障了。


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出现其实就是劳方与资方不断博弈下,双方妥协的产物。


罗猫的历险


从职前菌的了解来看,很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合同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节约成本,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工资会比正式工低了。


自从劳动法颁布后,无论是国企,还是机关事业单位,把临时用工都外包给了人力资源公司,所以临时工现在叫劳务派遣工,他们不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而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署合同,他们虽然与企业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是企业的风险比过去要小得多,既然都不是企业的员工,当然是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了。



虽然劳动法规定,临时工和正式工享有同等的待遇,比如同工同酬同福利。但是掌握劳动用工权都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他们享受着临时工无法享受的待遇,他们不愿干的工作往往由临时工来完成。


据纽约时报报道,谷歌2019年3月份在全球拥有正式员工10.2万人,而非正式员工的数量高达12.1万人。这些临时用工会为谷歌节省大量的开支,每个岗位至少10万美元一年。不过谷歌方面表示将在2022年底之前,对第三方劳务外包公司要求落实非正式员工可以享受谷歌正式员工的全部福利待遇,比如全面的医保、带薪产假以及 15 美元最低时薪。


就题主说提到的同工不同酬问题,菌菌建议:如果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符合当地最低工资规定,即合同约定的最低工资,不低于政府公布的标准,并且按劳动法规定支付加班费, 就不违法,否则就是违法行为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应届生求职网


我就职于某大型国企,有正式工、劳务工、临时工。虽然大家都干着相同的工作,但是工资待遇有高有低,差距还是挺大的。

有的人觉得这种情况不公平,事实上,工资待遇是有一定滞后性的。

过去的你努力、认真,专注、拼搏,现在的你就能够收获高工资;

现在的你努力、认真,专注,拼搏,未来的你就能够收获高工资。

在我们单位,正式工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十年寒窗苦读暂且不提,为了谋求当前的国企工作,他们都经历过层层选拔、考试、面试的。是对于他们过去学习生涯的回报和认可。

在我们单位,劳务工、临时工大多都是高中毕业,甚至是初中毕业。他们进入我们单位的难度相对要低,工资待遇也就相对低些。我觉得这是公平的,因为过去他们和人家正式工的努力程度不一样。

虽然我说的有点扎心,但是这就是事实。念书和不念书还是不一样的。前期的努力决定现在的你。现在的努力决定未来的你。所以,工资的有高有低,在某方面讲是公平的。

当然,我们单位有很多劳务工转正的机会,只要你努力,认真,是可以转正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和拼搏,让未来的自己升职加薪。


魏晋寒


说实话非常讨厌劳务派遣下来招聘,记得有一次我们直接去厂家面试,二十一块一个小时,后来劳务派遣拿出来招十五块一个小时,还有的发工资也是劳务派遣发,还有的居然压身份证,还有的去面试他们找的工作,说有厂车接送,但是首先还要充一百块钱报道才有厂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所以特别讨厌拿农民工的信任去过他们赚钱[呲牙]


用户漂泊的人生


我在济宁第二人民医院上班,当时招我们的时候给承诺一年后签劳务合同,让我们自费花三千块钱出去学习,说回头报销。一年到头的上班,毫无休息一说,时不时还得利用睡觉时间加班,每天干正式工的活,还得以人家的名义干,干完还得签人家的名,结果到现在就快两年了还没有签合同,只是用再等等,估计下个月就差不多了这种借口来拖住我们,最近从小道消息听到医院里从来就没有过给我们签劳务合同的打算。国企单位真是精,套路真是深啊。以签劳务合同的幌子把我们忽悠住,让我们能长期的认真工作(不会干两个月就走了),一直以语言鼓励的方式给我们洗脑,让我们抱有希望。哎,现在真的是后悔至极,之前明明有月入过万的店铺做着,为了就是能有个正经单位,放弃了所有来到这里,没想到浪费了两年的青春,还要从头再去打拼,现在真的是后悔都晚了


用户9444243879644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前也是劳务派遣工。之前在化工厂里面当一个劳务派遣工,而我师傅是一名正式工。

我们劳务派遣工全部是干体力活的,而对于那些正式工他们基本都是当大爷的。在化工厂里面总有那一些最危险最累的活基本都是劳务派遣工在干,

而且还要随时担心,可能单位不要你或者是解聘你。因为对于劳务派遣制来说,公司和你没有签订任何用人关系,劳务派遣制其实相当于公司和员工之间隔了一个中介。

劳务派遣公司就是这个中介,他们公司里面。那相应的分成,而且也要在员工里面拿回扣。所以一般来说劳务派遣制的员工工资都不是特别高,一般都是在4000左右甚至是3000左右。

而对于公司来说,他们给这位劳务派遣制员工所要发的工资要比实际员工拿到手的至少要高出1000块钱。这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公司其实不用干什么就可以赚取中间至少1000块钱的劳务报酬。

所以我在企业里面待了两年以后,感觉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在第三年的时候就一心一意的考公务员,最好考到行政体制内。所以我奉劝那些还是劳务派遣员工。

一定要提早进行准备。能转正式工的早点转正式工,如果转不了正式工那就想办法离开这个公司。因为劳务派遣制干的活最多却收到的回报最少。


公考遴选写作大讲堂


这种情况我们单位也是这样,我们合同工在他们正式工眼里也就是临时工,干一样的工作,工资能差3倍,可是正式工就不干活,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所以我们这些个合同工没有一个愿意好好干的,都是混日子,干的再好也没用,所以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些个干了十几年的合同工个个都盼着单位倒闭然后那赔偿走人!


對噯xin承諾


我18年五月份入职,也是劳务派遣合同,三个月转正以后变公司合同,去年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企业风险,把大部分人的劳动合同转到人力资源公司,我现在合同没转出去,但我们公司员工跟劳务派遣工资也没啥差别,只不过合同甲方不一样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