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所大學,校區的差別有天壤之別,怎麼面對?

SFNBN


同一所大學的不同校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學生們在心理上會產生不平等的感覺,那麼為什麼這些大學不同的校區之間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性呢?

國內的很多大學以前都有過合併的經歷,高校之間進行合併是為了提升高校的綜合實力,這個主要發生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後來全國高校開始打發為的擴招,很多高校擴大了專業數量和招生名額,以前的校區顯然不滿足於學校的長遠發展,所以這個時候各大高校就在城市郊區建設了新的校區,之所以選擇郊區建設新校區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主要是因為郊區的地價比較便宜。

下面我就介紹幾所我瞭解到的大學各個校區之間的巨大差異性。

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是之前的三所高校合併而來,作以如今的長安大學在西安市內有三個校區。

長安大學本部跨越西安市南二環,位置可以說是比較好的了,這個校區也是長安大學一個比較核心的校區。該校區西邊緊挨著長安路,距離地鐵二號線“體育場”站也不遠,東邊有賽格電腦城,學生們在此校區上學可以說是相當幸福的,因為周邊的環境實在是太便利了。不過這個校區也是有缺點的,學校因為是地處西安市鬧市區,所以在校園中逛一圈的話會發現校園的設計是很落後的,房子很老舊,道路很狹窄等問題。

長安大學小寨校區可以說是西安市內各高校中位置最為便利的了,首先這個校區附近就是著名的小寨商圈,學生們購物、吃東西什麼的是十分便捷的,可以說是西安高校中最為便捷的了,因為西安市的各大高校中的很多大學生週末、節假日逛街消費主要就是在小寨、鐘樓區域的;小寨校區的交通條件也是十分優越的,公交小寨站有幾十路的公交線路可以選擇,而且這裡還擁有地鐵“小寨”站點,這個站點是一個換乘站,意味著長安大學小寨校區的學子們出行去西安市區的很多地方都是相當便利的,甚至是最為便利的一個校區。小寨校區的位置好有很多好處,但是也是有一些缺點的,首先是學生們的學習環境會比較嘈雜一些,校區地處鬧市區的話會有很多外界人士進入校園參觀,會妨礙學生們的鵝學習生活,此校區周邊可以玩樂的東西多的話學生們可能更加的喜歡出去玩而不是專注於學習。

長安大學本部東院位於雁塔北路上,此校區出門往南不遠就是著名的西安大雁塔北廣場,而且附近有西安地鐵三號線、四號線的換乘站“大雁塔”站,校區西邊有著名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可以說此校區的玩樂、交通條件是相當好的。

與長安大學本部便利的條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安大學渭水校區,這個校區建設在西安市未央區,距離西安北站很近。因為是建設在郊區的一個校區,周邊的購物、飲食、旅遊資源、交通條件等都和市區的校區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出於此校區的學生們都是很羨慕那些在本部的學生們的。不過地處渭水校區也是有很多好處的,首先新校區各項設施都是新的,校園設計的很美麗,道路也很寬闊;因為周邊娛樂設施少,學生們平常就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上了。

長安大學本科生主要是在渭水校區,大四、研究生是在本部,所以長安大學的本科生們如果心裡不平衡的話只能是期盼著快快的到大四就能搬校區了。不過據說一些學生大四搬到本部的時候反而會懷念渭水校區的生活,因為本部的宿舍、校園環境是沒有渭水校區好的。


饕餮視聽


本人的上大學的時候學校有6個校區,我的遭遇和你一樣,這些校區有好有壞,不幸的是大一的時候我就被分在了一個最差的校區,那個校區在郊區,旁邊是農村,玩的購物的東西少,買東西不方便,出去玩要乘四十分鐘左右的車才能到市區。我在的校區面積也比較小,設施不齊全,比如體育館就沒有,禮堂也沒有。

哈哈,這些都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住的地方差,一間小小的宿舍住了八個人,特別擠,沒有衛生間,沒有空調,地板就是水泥地,當時就在想一個大學怎麼能這麼寒酸?

反正到學校前幾天我是抗拒的,心情一直不好,再過了一段時間我和我的室友熟悉了,對這個校區熟悉了,心裡面對宿舍的不滿,對校區的不滿好像漸漸消失了,因為我發現有很多我認為的不滿已經不是事兒了,沒有體育館,我可以和同學在外面露天體育場運動,八個人的宿舍特別熱鬧,氛圍很好,洗澡的地方是那種大澡堂,無論什麼時候裡面一直很暖和,因為是郊區,我和同學經常去跑到田裡野餐,釣魚,無拘無束的漫步,過了一段時間,我就適應了,也沒啥感覺不方便。

校區差距太大的問題短時間內是解決不了的,總有那麼多人會分到條件較差的校區,學校也不是有意而為之,而且條件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不要老是一直記在心上,大學畢竟比不了自己的家,來大學不僅僅是在這裡生活,還有很多事情我們需要去做,每天悶悶不樂地想著校區太差不如徹底放下這個心結去找和做你喜歡的事兒,宿舍再差,床總歸是有的,總是能讓你休息的;學校再差,基本的設施也是有的,總能讓你學習的;地方太偏也有另一面好處,清淨能讓人沉下心來。時間也是一劑良藥,過了這段適應期,你也會慢慢適應的。


漫校園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9月份是大學新生開學季,很多學生朋友都是第一次步入大學校門,很多學生對於大學都有很大的期待,但是如果一旦大學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怎麼辦?今天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觀察。

大學有多個校區,校區自然風光不同

記得自己第一次進入大學的時候,也是跟很多朋友一樣,對於大學有很大的幻想。

優美的校園、美麗的小湖、漂亮的學姐等等,但是進入之後才發現,原來大學跟高中的區別就只有一個:大。如果你被分到新校區的話(還沒有建好)那麼簡直就是荒涼。我一個發小就是,跟我一所大學,我在主校區,他在另一個校區,我去他們校區看過,跟我們高中差不多大,心裡落差可想而知。

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大學被分到一個比較破、差、小的校園估計也算是吧,那麼該怎麼辦?

第一、調整心態(要有阿Q精神),個人建議大學軍訓完之後,多去其他校區看看(風景美麗的校區),去多拍幾張照片,每次因為校區問題自己不開心就去看看照片。

第二、放心學業會讓你適應。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十一之前學業基本不算忙碌),但是十一之後,大一的學業還算是比較多的,每週24個左右的課時,加上作業會夠你忙的,忙起來你就不會考慮校區問題了。

第三、該幹嘛幹嘛吧。如果你是一個吃貨,那麼就多去校區賣好吃的地方多去轉轉,搜索美食也是樂趣;如果你愛讀書,那麼就多去圖書館去看看,大學的圖書館藏書量是高中的幾何倍;如果你喜歡遊戲,那就更好對付了,各位懂得。

大學的幾件事一定要提前準備

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對於大學生的大學生活應該有幾點希望的,今天藉此機會跟大家再次分享下我的一些觀察。

第一、儘快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充分認識自己適應哪行),儘量把興趣點培養為自己以後的事業。大學4年(或者3年)除去日常生活和玩耍之外,一定要儘快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或者充分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或者叫喜歡什麼。

第二、一定要培養自學能力。個人認為大學最重要的不是專業課什麼的,最重要的就是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因為大學不是高中有老師管,越到後面(大二、大三、大四)學業越輕鬆,老師基本也是不管不問的狀態。所以很多東西都要自己多去學習,多去摸索,自學能力不論對於以後考研還是就業,都是最重要的能力。

第三、多去圖書館,多涉獵其他專業。大學不僅僅是自己的專業,很多朋友認為自己選錯了專業就認為完蛋了,其實不是,很多院校是鼓勵學生多修專業的,如果你是雙學位畢業,無疑對於你是價值上的提升,而且都瞭解其他專業無疑也是自我價值的最大提升。

最後,希望看到的朋友多去轉評,讓更多的學弟、學妹們看到。祝福各位學弟、學妹大學愉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記得點贊關注(有問題可以私信哦)。


勇談房產壹貳叄


就讀於湖北大學,湖北大學也有兩個校區,差別很大,很有話聊哈哈哈!

首先,大部分新生在大一一年要在陽邏校區就讀,也就是湖北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從大二開始回到武昌校區,即校本部。

陽邏校區很小也很偏,俗稱“鄉下的鄉下的鄉下”😂


交通相當不便,設施也很簡陋。想象一下圖書館、所有的教室、辦公室都在一棟樓上,圖書館只有半層樓……想象一下跑道都是土……想象一下從正門到側門只有5分鐘……想象一下運動會跑道要手繪……

週末去鎮上逛個超市,到武漢站坐地鐵俗稱“進城”……

上圖還是很好看。
因為慢慢會發現,正是這種偏僻讓你可以靜下心來學習,到了本部反而想念那一年的時光。每一次外出回到陽邏都像回家了一樣,遠離喧鬧。不過聽學校說,現在陽邏校區還在建設中,原定的設計區域很大設施也是很完善的,不過還需要時間吧,我是趕不上了……


本部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設施全,也不錯。

還有要說的是,不是所有大學都是本部條件好,比如雲南大學,本部就很破舊了……還有,我愛我的學校,兩個校區都愛,在我心裡都很好~心態最重要。

以上。


siningzhu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不知道題主的本科學校是哪裡?

2000年以後,國內不少大學合併組建、異地辦學等導致一個大學少則1-2個校區,多則5-6個校區。以吉林大學為例,6個校區7個校園共佔地611萬多平方米,民間流傳著"美麗的長春坐落於美麗的吉大"的梗。

小西在長沙求學定居,在中南大學的10餘年,在學校的南校區住過2年,後面基本都是在校本部。在我本科的時候,湘江邊的新校區還在建設,

湘雅校區鐵道校區因為社團活動等都去過。尤其是鐵道學院,當時實驗室條件不好,借過河東的植物園溫室做實驗,我的導師當時就住在鐵道學院裡面,我們會坐校車過去匯合導師去植物園。

不同校區的差異,其實不算太明顯。合併的院校形成的校區間都有自己的特色,不過住宿條件的確是學生頭疼的。小西記得零幾年,南校區、校本部的校區宿舍以4人間的帶衛生間公寓為主,鐵道校區的宿舍不少還是多人間,沒有獨立衛生間。小西的表弟12年考進鐵道學院的土木,大二就開始住校外,不過近幾年鐵道的住宿條件好不少。

不清楚題主的學校有沒有成立本科生院(類似於研究生院),統管學校多個校區、不同專業的本科生,在大一或前2年的基礎教育中,基本都會集中在一個校區授課。比如小西之前在的中南大學就是這樣的管理模式,在我大一的時候就認識不少學醫的朋友,當時大家都在南校區。

題主提到的校區之間的天壤之別,小西沒體會過。達到這個層次差異的應該是"分校"才對對,如不少名校的獨立學院,甚至不和母校在一個城市,如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等。其實,還有個反向的例子,18年哈工大深圳的最低投檔線已超過哈工大學本部...

遇到這樣的情況,"如何面對"就是幾個字,即"努力學習、考研、推免離開此處。"。難道你還真打算回去復讀啊?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09-03-09

帥小西De


哈哈哈,你是常大的吧,校友好啊,你在常大白雲校區吧,哈哈哈,我也在白雲校區,白雲校區和武進校區相比確實不行,但常大是在白雲校區發展起來的,白雲校區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樹木高大,環境優美,就是基礎設施舊了點,校區破了點,但白雲校區也出了很多厲害人物,像中石化董事長,中國一汽集團黨委書記都是從白雲出去的,還有幾個市長和副市長都是,也許你在圖書館坐的位置,他們以前也坐過,



既然來到了常大,就應該安下心來,好好在常大學習,等以後畢業了還是會時常懷念母校的。再者,常大的新校區西太湖校區馬上建成了,18年九月份會搬過去,所以說不要抱怨,當前的任務是武裝自己的大腦。



珞珈社


作為一名大學生,面對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事。拿我來說,我所在的校區在郊外,而舊校區在市中心,這種差別是可想而知的。舊校區擁有的社會資源更加豐富,他們的吃喝玩樂會有更多的選擇。而我們相對而言大學的娛樂生活將會少很多。不過,新校區所擁有的也是舊校區不可比擬的。新的校區植被豐富,旁邊有非常大的一個湖泊,新鮮的空氣,安靜的環境讓我們能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學習,和興趣方面。



其實,上了大學,糾結的並不是校區的不同,而是想著該如何度過大學珍貴的四年時光。如果你想在大學裡快快樂樂的玩耍,當然沒有去一個適合玩耍的校區是值得可惜的。但如果你想在大學認真學習的同時,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那麼這在哪個校區對你來說並沒有區別。因為不論身處哪一個校區,他們都不會虧待你的夢想。你要做的,就是持續的專注於你的領域,不斷開拓進取,你要知道,當你努力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Tong不怕


文化差距,很難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