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野味”這個詞,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擴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百度指數顯示,1月22日,人們對“野味”的搜索達到了頂峰,相較於往年搜索熱度劇增了100倍。
人們關注“野味”,是因為鍾南山在此前的兩天接受採訪時提到:(這次疫情)初步經過流行病學分析,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有比較大的可能,比如竹鼠、獾等。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管控和救治,疫情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但這次的疫情,也激發起人們對“食野味”的反思,網友紛紛呼籲拒絕野味。這也是繼2003年SARS以來,人們再一次空前關注“野味”和疾病之間的關係。
大數據告訴你,誰在吃野味
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疑問:“到底是誰那麼愛吃野味?”
某個問答平臺上,有用戶回答:“有錢有權的那部分人,還有本身山區的當地住民。”但百度的大數據顯示,事實的真相可能並不是這樣。
除了某主播直播“吃蝙蝠”這樣的極端罕見案例,大部分地區一直都有自己的特色“野味”。
百度指數“野味”的近期需求圖譜顯示,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穿山甲、麂子、獾子排名靠前。相關的人群畫像顯示,最關注野味的地區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四川,河南,北京,福建,上海等。
人們關注“野味”,除了近期的武漢疫情與野味有關,也是因為各地一直存在著吃野味的現象。
分析從2013年7月至疫情爆發前2019年11月的百度指數,可以發現,人群畫像中,廣東、浙江、江蘇、四川、湖南等地區排名靠前。這些地方正是對“食野味”比較熱衷的地區。根據記載,早在唐宋時期,閩浙地區就有愛吃青蛙、蛤蟆,江西人冬天吃紅糟燒穿山甲。
至於廣東人,排名第一,更是毫不奇怪。網友們調侃廣東人愛吃的那句“廣東人愛吃福建人”甚至曾上過熱搜。而百度指數中和“廣東人”搜索相關的需求圖譜中,排在第二的就是“廣東人吃什麼”。
很多古代文獻中,也都有嶺南人愛亂吃東西的記載。比如,《山海經》和漢代《淮南子》裡面都有提及:“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中國得之無用。”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則記載了廣東人吃許多野生動物,如貓頭鷹、孔雀、鷓鴣等。南宋進士周去非,更是在其地理名著《嶺外代答》十卷中稱嶺南人“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
廣東最有名的一個野味,就是果子狸。百度指數顯示,在新冠病毒爆發前,“果子狸”曾出現過兩次搜索高峰,一個是在8月底,一個是在1月19日前,都是臨近中秋、春節的日子。有廣東的朋友表示,這是因為每到節日,尤其是春節前後,人們不僅會買來自己食用,也會用來走親訪友。
野味,一直是中國人置辦年貨的選擇之一。《紅樓夢》中曾提到,賈府過年置辦的年貨包括: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以及多袋乾果,上千斤的碳木和米麵等等。
古代的種植、養殖業並不發達,用野味作為營養補充,是十分容易好理解的行為。中世紀歐洲貴族也曾以野味為尊,包括野禽、野鹿、野兔、狐狸等,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六世甚至下令農民不得吃野味。但到了20世紀70年代,法國上層社會慢慢轉向了講究儀式感和藝術性的小份餐食,認為這才是“有品質的生活”。
今天,隨著養殖業的進步,以及相關法律的完善,很多野味已經淡出餐桌。出生於藥商家庭的清代文人李漁,在《閒情偶寄·飲饌·蔬食》提到:“野味之遜於家味者,以其不能盡肥。”可見,野味其實沒有家養的肥美。為什麼不好吃,還總是有人吃呢?
一部分原因是經濟利益驅使下的養殖。今天,很多“野味”由獵捕變為養殖,比如“果子狸養殖”。近10年的百度指數顯示,每年的9、10月份,就會出現一次搜索波谷。而與之相關的需求圖譜中,水貂養殖、麂子養殖、大雁養殖、穿山甲養殖等搜索率也逐年升高。
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心態作祟。根據百度指數可以發現,歷年和“野味”相關的城市,多以南方為主。在這些地方中,除了部分人對“老耄”身份的追求外,也因為一些地方原本就具有濃厚的食補養生文化,認為野味滋補壯陽。
吃果子狸就是一個代表事件。因為,專家一度認為,是廣東人吃果子狸,才導致了2003年“非典”事件。
雖然2013年,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研究員史正麗和她的團隊才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證實在雲南省的一個“中華菊頭蝠”群落中發現了組裝SARS病毒所需的所有基因,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但SARS病毒的爆發,總和果子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研究人員猜測,是菊頭蝠SARS樣冠狀病毒,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了雲南養殖場的果子狸,受到感染的果子狸隨後又被賣到了廣東。
SARS過後,果子狸養殖仍舊經久不衰,說明人們並沒有從中吸取到什麼教訓,被果子狸所謂的“滋補”作用影響,依然管不住要嚐鮮的嘴巴。實際上,很多研究表明,世界各地出現的新發傳染病有一個特點,幾乎都和野生動物有關,比如SARS、埃博拉病毒等。
在對待果子狸等野味的態度上,研究人員的態度非常的慎重。1月24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推出了“冠狀病毒”專題,其中一篇裡,科學家分析41個病患臨床病例後認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疫源地,“有可能”並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有可能”三個字,顯示出了科學的審慎,何況病毒溯源,原本就是一個艱難的科研過程。
但幾率再微乎其微的“可能”,一旦成真,就可能演變成關乎人們命運的災難。由跳騷和黑鼠引起的中世紀的歐洲大瘟疫,奪走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個對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
眼下,武漢疫情也已經讓多地封城、封村,即使在還沒有確認案例的小村鎮,很多菜農、果農也不得不面對封城帶來的產品滯銷。
疫情面前無小事,因此,很多網友都在自發的呼籲,拒絕野味。在百度搜索“野味”時,也會提示人們:拒絕野味,守護家人健康安全。
“搜索”下的社會群像和意義
曾經,有人認為,移動時代搜索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新型冠狀病毒+新型肺炎+武漢肺炎”三大關鍵詞搜索指數較急劇上升。百度大數據顯示,1月21日-24日,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瀏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信息日均超10億次,其中,檢索最多的地區為武漢、北京、上海、深圳、成都。
可以看出,當重大突發事件時,搜索依然是人們主要的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
與日常娛樂時“刷手機”的方式不同,面對突發事件,人們的本能反應往往都是主動搜索,想要獲得更多、更全面的消息。這些消息,既有官方通報的硬新聞,也包括了周邊的百科知識,小道新聞。比如,這次疫情中,曾經直播過吃蝙蝠的女主播,就讓“吃蝙蝠”這個以前沒被收錄進百度指數的詞語,一下子成了熱門搜索詞。
1月28日發佈的《百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搜索大數據報告-武漢篇》揭示了武漢的一個重要現狀:頻繁出現的各種謠言對武漢人民也造成了不小的干擾。武漢人民對闢謠內容關注度在過去一週上升190倍。同時,大家通過搜索等渠道主動獲取官方信息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而與“武漢”相關的前三的需求熱詞圖譜分別是#新型冠狀病毒#、#武漢封城#、#武漢現在什麼情況#。可見,人們對疫情相關信息和闢謠價值的渴求。
網民的搜索需求,凸顯了公眾對突發事件的敏感度。在這種情況下,搜索引擎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闢謠、科普與深度信息的瞭解工具。
百度也憑藉自身在信息和知識方面的積澱和優勢,火速上線了抗擊肺炎頻道,包括“最新資訊”、“預防指南”、“鑑別謠言”等版塊,推出了大量權威的科普、闢謠類內容。用戶在百度搜索“新型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等關鍵詞時,可以進入到百度聚合頁中,瞭解全面的權威信息與報道,並通過“鑑別謠言”欄目,積極闢謠。
今天,在抗擊疫情的戰爭中,互聯網科技開始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有統計顯示,BAT三巨頭對武漢肺炎的相關捐贈已經超過了16億元。此外,很多平臺也從電商、物流等自身能力出發,為疫情防治獻計獻策。
除了資金、物資等傳統經濟力量外,搜索數據等科技手段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搜索大數據,或許可以瞭解用戶群體的心理變化,為相關部門的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此次疫情戰爭期間,比如往年人們話題的紅包活動、春節電影檔均已降溫,而口罩、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關鍵詞的指數呈現出幾何級增長。其中以口罩為例,用戶搜索“n95口罩多久換一次”的搜索指數,在一週之內就增長了19倍。這一方面反映出人們對疫情防護的重視,但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供貨緊張的情況。相關廠商和部門,可以根據大數據指導生產或者分配物資。
每一次“搜索”動作的背後,都是一個人內心需求的真實反應。每一次搜索,都隱藏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華北人愛吃的“知了”,這是一個非常小眾的搜索詞語。但是,依舊可以看到,每年的8月和12月前後,它的搜索指數翻倍增長。這是因為,一個是知了出土上市的時節,另一個就是因為到了春節。
如果利用搜索指數,檢測到群體的動向,比如野味即將上市時,或者節日期間交易會增加時,做好相應的科普和管理。或許就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減少社會損失。
實際上,搜索中暗含了很多信息,隱藏了很多線索,如果能夠被重視和加以利用,將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價值。
比如在野味這件事上,十多年前,鍾南山院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就對非典是否捲土重來表達過擔憂,並特別提到了武漢。非典過後“果子狸”的搜索熱度不降反升,其實一直在釋放著危險的信號,只是並沒有被重視起來。
此外,在百度知道、百度貼吧等知識互動平臺上,也經常有網友提問和回答如何舉報販賣野味等問題。作為信息和知識平臺,如果能夠進一步收集、分享和響應用戶的訴求,將對用戶起到引導作用,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拒絕野味的活動中。這一次,百度話題#拒絕野味管住嘴#閱讀量近1億,就受到了網友的好評,也凸顯了用戶願意積極參與的意願。
眼下,對於武漢疫情而言,已經是亡羊補牢。但是,對於未來,“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閱讀更多 商業與生活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