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选择张飞对阵马超,如果换成赵云,马超的胜算如何?

高立钦


“张飞大战马儿”称马超为马儿,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对于这一情节应该都不会陌生,两人作为当时的一流的猛将,大战两百回合未分胜负,最后是诸葛亮巧用计谋将马超收服为刘备所用,这才是刘备的真实目的。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武将单挑,有的时候会出现临阵斩将,有的时候会有一方败逃。再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的,那就是双方势均力敌,最终的结果以平局收尾。其中马超单挑许褚,马超大战张翼德,关羽大战庞德,关羽大战黄忠都是《三国演义》中比较著名的单挑。很多人会问,赵云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和一流武将单挑过呢?在对阵马超的时候,相比而言刘备为什么会让张飞和马超挑灯夜战呢?


当初刘备为何偏偏派出张飞去和马超对战呢?如果换成赵云的话,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首先咱们来说刘备和诸葛亮为啥偏偏选中了张飞?

论武功 张飞是逊于关羽的,论心思的缜密又是比不上赵云的,马超的性格和张飞是最接近的,都属于交横跋扈类型的,张飞容易激动蛮干招惹是非,都有利于把决斗看做一种比赛,对于一心想着收服马超的刘备来说正是他所想要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刘备当时手里没有其他猛将可用,像赵云和吴懿等一种干将都被派出去招抚了,而张飞则是正好赶回来。遇到马超这样的猛将,自然要派出一个高手,那张飞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其次,就是军情紧急,因为当时两军对垒,马超士气旺盛,如果不能灭一灭他的威风,那么接下来的仗就很难打,所以必要要派去张飞杀一杀敌人的锐气。如果非要不远千里把关羽、赵云他们调回来的话,时间太久,不利于军心稳定。

赵云的性格上是比较正直的,没有张飞那样的匪劲,张飞和马超都有着费横跋扈的匪劲,只有他们两个才愿意斗个200回合才觉得有意思。也不可能直接将对方干于马下。这正是刘备和孔明需要的,要出派赵云,以赵云的性格会和马超真打,最后是两败俱伤,是刘备不想看到的,所以对一心想收服马超的刘备来说,没有人比张飞合适。


弘宗起名


张飞和马超在葭萌关下大战二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挑灯再战,也没有分出胜负。如果刘备派出的是赵云,与马超的大战结局如何?赵云打不过马超。下面依据演义,结合自己的见解,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其一,赵云没有和超一流武将对战经验,可能败于马超之手。

众所周知,赵云是三国时期,斩杀敌将最多,经历战斗最多,被群殴全身而退次数最多的战将。他创造了多项战场记录,可是赵云并没有多少和名将交战记录,含金量不高。他斩杀的敌将大多是无名之辈,如赵云斩杀的曲义、裴元绍、高览、夏侯恩、淳于导将。

而张飞曾多次挑战第一猛将吕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以命搏命,尤其是最后一次,吕布先让高顺出战,消耗张飞体力,然后亲自出战,后来曹操大军杀奔而来,吕布退走。吕布竟然不敢和张飞交战,派出高顺出战。张飞是唯一一个令温侯吕布头疼之人。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布大怒,正待攻城,忽听背后喊声大起,一队人马来到,当先一将,乃是张飞。高顺出马迎敌,不能取胜,布亲自接战。正斗间,阵外喊声复起,曹操亲统大军冲杀前来。吕布料难抵敌,引军东走。”

马超曾与曹操手下“虎痴”许褚大战数百回合,这时还是裸衣状态的许褚,是超常发挥的许褚。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这是其余大将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赵云替换张飞,大战马超,不一定能取得张飞的战绩,可能败于马超之手。

其二,赵云与张飞相比,沉稳有余,凶猛不足。两军阵前,主将单挑,靠的是大将的勇猛及气势。如关羽曾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都是气势上先胜一筹,再借助刀急马快,自然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张飞曾喝断长坂坡大桥,将曹营夏侯杰吓的当场口吐白沫,绝气而亡,曹军自相践踏,伤亡惨重。这时的张飞,气场十足,犹如凶神恶煞,一人一骑,堪比十万曹军。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走。

而赵云沉稳有余,气势不足,总之,他不如张飞和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气势。因此,赵云单挑,不一定是马超的对手。

其三,赵云善于群战,不善于单挑。赵云最耀眼的战绩莫过于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单人匹马救出甘夫人及小主人阿斗。这是赵云的成名之战,连曹操都爱惜其才,不忍乱箭射杀。在长坂坡之类的乱战之中,赵云能够活下来,并顺利将阿斗带出。赵云机动灵活,善于在千军万马之中奔袭,利用敌军之间的缝隙,杀出一条血路。然而,他却不善于单挑,尤其是两军阵前的单挑。纵观演义,两军阵前,赵云单挑记录很少,这恰恰说明了他不善于和敌将单挑。

“万人敌”张飞善于和敌将单挑,如张飞和马超单挑,两人从午后,一直打到晚上,战斗二百余回合。两人杀得兴起,虽然夜色降临,也没有停战的意思,张飞大叫:“,我捉不到你,誓死不回!”,马超也回应道:“我胜不了你,也不回营寨。”两人都有不胜利,誓不罢休的精神,夜色降临,点燃数千火把,张飞和马超又大战二十余回合。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飞性起,问玄德换了坐下马,抢出阵来,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超曰:“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两军呐喊,点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两将又向阵前鏖战。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

总结:赵云和张飞相比,有气场不足、凶猛不足、不善于两军主将单挑这三个缺点。而马超是三国后期仅次于吕布的大将,被曹操赞为“不减吕布当年之勇”。想要战平马超,蜀汉首选是战绩斐然的关公,可惜他远在荆州,分身乏术,次选是同样“万人敌”的张飞。诸葛亮和刘备也深知这点,因此,并没有派出魏延、吴懿。此时,赵云外出公干,即使在葭萌关,诸葛亮也不会让其出战。

因此,如果赵云代替张飞,和马超交战,有很大概率失败。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魁哥说历史


原因很简单,因为赵云在外未归,只有张飞可战马超。

至于赵马谁强谁弱,那我们来看一下双方的战绩。

马超战绩大家都比较熟悉,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潼关之战,先九合败于禁又二十合败张郃再数合斩李通,之后追击曹操时五十合杀的曹洪刀法散乱,气力不如,虽然曹洪成了马超的污点,但该污点并不严重,且曹洪有拼命之疑。

再看其他战绩,首先是战许褚,打的超一流的许褚裸衣弃刀,还是让曹操先恐有失派兵支援。再看战五虎之一张飞,张飞被诸葛亮一激,气势上处于优势,马超远来疲惫,竟让张飞脱头盔与马超酣战,如此仍然让刘备几次率先鸣金,想来马超即使只是和张飞打成平手也是相对轻松一些的。



文中描述马超的评价: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 英勇无敌。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 人称为神威天将军,在北伐前不幸病故如折蜀之一臂。

赵云,毫无疑问的三国冲阵第一人,现在不少评价都偏向在长坂坡时,是曹操留手的结果,我认为不然。早在曹操下令前赵云就冲阵斩杀数人,且混战时军队命令难以快速完整传达,前期的曹军肯定是有射箭的,又兼赵云怀阿斗不利,所以此役含金量是很高的。



况且这也不是赵云水平最高的一役, 在汉水时,赵云只两枪刺死慕容烈、焦炳,且吓得徐晃、张郃不敢迎敌,纵观全书描述冲阵使用“入无人之境”二次的无双之人只赵云一人。全书唯一的枪法描述也出自于此,“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但子龙单挑战绩却似乎被演义安排的奇妙些。 赵云一直都是超一流以下的噩梦,抗住一枪的往一流这边站,抗不住的在二流那边呆着,当然高览算是特例——被一枪刺死的一流。也因为高览,赵云的斩将战绩也很好看,在大战一夜后又杀入敌阵再一枪刺死高览,因原文无措手不及字样,所以视为正常击杀。

文中赵云的描述与评价: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后世称为常胜将军,于第一次北伐后病死,至此汉室再难兴起。

而马超与赵云最直接的对比就是张郃,马超在潼关二十合击败张郃,而赵云则是在三十合击败张郃,面对死战的张郃,张飞五十合尚未取胜。

从明面上对张郃是马超更具优势,实则不然,潼关之战,马超是报父仇心切,再加曹操兵败,张郃实际处于单挑的不利位置。

而汝南之战,刘备兵败,赵云为保刘备与许褚大战三十回合,再面对于禁,李典的夹攻全身而退。并在奔波了一夜后寻到刘备且冲阵一枪刺死高览。而之后与带了三千兵马的张郃一战,三十合击败张郃。所以从对张郃来说,赵云更胜一筹。

赵马皆是超一流武将,想分出胜负也至少三百回合以后,我的观点是赵云胜算稍大。


爱生活和爱电影


众所周知,张飞、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都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马超攻取葭萌关时,在刘备阵前叫战,刘备让张飞出战马超。

那么,刘备为何选择张飞对战马超呢?如果换成赵云,马超的胜算又如何呢?下面我将根据演义的相关记载,分析如下。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刘备为何选择张飞对战马超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张飞勇猛无比,有万夫不当之勇。

张飞,是三国一等一的名将,他追随刘备后,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很多人,一提起张飞的名字,都要吓得魂飞魄散。曹操的谋士程昱和郭嘉,说张飞是“万人之敌”;刘晔说张飞勇冠三军;\t周瑜则说张飞是“熊虎之将”。由此可见,张飞的勇猛,是为人公认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张飞的评价也是极高:“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第二,马超武艺高强,非常人能敌,关羽又远在荆州。

诸葛亮是非常佩服马超的,他甚至认为只有关羽能够战胜马超。只不过张飞很不服气,他认为诸葛亮是小瞧了他,还说自己曾经据水断桥,吓退曹操一百万大军,何惧马超一匹夫!诸葛亮却认为曹操退军,是因为害怕有埋伏,没有试探虚实,否则他张飞怎能幸免于难?而马超之勇,是无人不知的,他曾经杀得曹操割袍断发,几乎丧命,连关羽恐怕都不能战胜他。由此可见,马超之勇了。当时除了张飞敢去迎战,还没有谁敢去呢。

第三,张飞立功心切,刘备不得不许。

刘备是很怕张飞会出事的,只不过迫于张飞性格暴躁,只能应允。张、马出战前,刘备还感慨道:别人说马超勇猛,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张飞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想立即跟马超对战。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德叹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张飞便要下关。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换赵云出战马超,马超胜算如何呢?

我认为马超还是必败无疑。

大家都知道,张飞跟马超对战,是略占上风的。他们一开始,对战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刘备看到后,再次感叹道:马超真是虎将!随后就鸣金收兵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观之,叹曰:“真虎将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后来张飞再次出战马超,双方又大战一百余回合。刘备又怕张飞有个三长两短,再次鸣金收兵。

之后两人挑灯夜战,谁也不肯服输。张飞:“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马超应曰:“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没想到这次,双方战到二十余回合,马超就略显下风,还逃跑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那里去!”

马超连张飞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打得赢赵云呢?

赵云,被誉为“常胜将军”,他在长坂坡之役的表现,真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赵云于乱军中,接连斩杀淳于导、夏侯恩等将,后来又杀死了马延、张顗()、焦触、张南等四位将军,杀出重围。曹洪看得都惊呆了,让赵云留下姓名,并把此事告诉了曹操。曹操一听,感叹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然后下令:只许捉活的,不能伤害他。

赵云能让曹操如此佩服和青睐,可想而知,他有多厉害了。赵云的表现,也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显然赵云之勇在张飞之上,马超若跟他对战,肯定会败得更快。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侃三国,一吕二赵三典韦,四马五关张飞,你说谁厉害?先看人,再看马,在看兵器,在看精气神儿。

马超人称锦马超,帅气逼人,勇冠三军,曾经让曹操割须弃袍。曹操认为马超只有吕布可比,认为马超市吕布重生,特别能打,当然谋略有些低,两人有相似之处。

赵云更牛,常胜将军,号称天下无敌。吕布,赵云没有交过手,但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半斤八两,两位没见过面,交过手,的确可惜了。

但曹操真喜欢赵云,一场长坂坡,立下了赵云一生威名。长坂坡七入七出,不要说杀敌,自己跑两趟试试?可见赵云的韧劲和猛劲,应该是三国第一。

为什么把吕布放在了第一呢?其实那是三英战吕布,为吕布立下的赫赫战场。其实他们都差不多,因为马上交战不和地面交战一样,是要跑开的,马必须好,吕布是赤兔马,真是天下第一的好马。如果三英一起同时打吕布,一个回合拿下了。

所以真正打出来的威名,应该是赵云,马超,张飞,关羽等人,吕布确实和他们都是一样的。所以赵云和马超应该是打平手,但是单打独斗打持久战,应该是赵云赢。赵云的韧劲,在三国第一应该没有人来反对的。



大志远思想空间


其实这也就是三国演义中,赵云战马超谁胜谁负的问题。刘备之所以选择张飞对阵马超,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张飞与马超是风格相似的武将,半斤对八两,刘备有信心,诸葛亮有意智激张飞,那不过是为了激发张飞的斗志而已。

三国中只要提到张飞,首先要跟着出来一个形容词“勇猛”,三国中提到赵云,同样跟着出来一个名词“常胜将军”,张飞的特点在勇猛,敢打敢冲,毫无惧色,但伴随着勇猛的,往往还有莽撞。

赵云的特点的在于百战百胜、攻无不克, 同样是面无惧色,仿佛只要赵云出现,拿着手中那杆长枪,战场上的胜负已经见分晓,张飞有百万军中取上级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而赵云有一人独斗百万曹军,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无人可挡。

而马超呢?想到马超的第一感觉和张飞几乎是差不多,同样是“勇猛”两个字,马超的勇猛甚至比张飞的成绩还要高得多。

马超不仅在潼关杀得曹操割须弃袍,而且一个人几乎打遍曹营无敌手,马超八九个回合击败了于禁,二十回合击败了张郃,数个回合刺死了李通,这可是实打实的单挑战绩,而且马超是车轮战以一敌三将的,不间断、不休息地击败了三将,光是这份耐力,整个三国就没几个武将能比得上。

马超在潼关击败了曹操后,乘胜追击,与曹洪交战,四五十回合后,曹洪刀法落下风,同时也没有力气了,赶紧逃走。

马超一生最精彩的单挑是与虎侯许褚的单挑,两人连续对战二百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许褚乃曹营二号猛将,仅次于典韦,许褚的特点是勇猛、力气大,一个人能倒拖两匹牛,即使如此,许褚还是与马超的对战中稍落下风。

因为马超一枪刺来,迫使许褚丢了马,但是许褚夹住了马超的枪,从战斗的角度来说,兵器如命根,兵器都丢了,许褚其实是落了下风,但是许褚力气大啊,一把折断了马超的枪,还是曹操看不下去,担心许褚有失,才让夏侯渊与曹洪二将出手夹攻马超,救出许褚,这本身就说明了马超占了上风,如果许褚能赢的话,曹操根本用不着再派人。

而马超以一敌多的情况在三国中多次出现,并且每次都是马超赢了,马超的这个战斗力着实让人恐怖,马超一个曾经对战韩遂手下五将:侯选、李堪、梁兴、马玩、杨秋,结果是没几个回合,马超就砍倒马玩,剁倒梁兴,其他三将则逃走了。

马超还曾经一个独斗杨阜及其宗族七人,以一敌七,就是吕布也没有这么英勇啊,吕布一个战三英,吕布败了,吕布一个斗曹营六将,又是吕布败了,但是这个马超可以一个人战七个,而且更为可怕的是:马超还赢了!有死有伤的居然是对方,光是这份恐怖的战斗力,吕布也服了吧!

其实纵观整个三国演义,马超是与吕布最相似的武将,马超勇猛,武艺高强,吕布也是如此,马超多次以一敌多,吕布也是如此,把马超称为”吕布第二“毫不为过。

如果马超与赵云对战,结果如何?

赵云与马超应该是年龄差不多的,赵云刚出道时,是救公孙瓒的时候,六七十回合击退了文丑,那是因为赵云一心救人,心思不在打文丑上,赵云一个回合就刺死了河北名将鞠义,三十个回合与许褚打成平手,面对许褚、于禁、李典的围攻,赵云还能全身而退。

其实来去自如、全身而退就是赵云的特点,哪怕是刀山火海,哪怕是百万敌军,只要赵云想打,总不会输,只要赵云想冲出去,那一定能冲出去,这就是常胜将军的威风,三国中唯一的常胜将军。

赵云还有一个回合刺死高览,30个回合击败张郃,河北四庭柱有三个裁在赵云手上,赵云简直是河北名将的克星,接下来就是赵云的颠覆期了,长坂坡之战,赵云斩杀曹营大将六十多员,有名有姓的也有八九人,威震天下,这就是常胜将军的名号。

赵云还有一个回合斩杀零陵上将军邢道荣,汉水之战赵云一个回合斩慕容烈和焦炳,吓得曹营名将张郃和徐晃不敢出手,张郃是多次退在赵云手上,除此之外,赵云还杀死了金环三节,并斩杀西凉名将韩德一门五将。

把赵云与马超的战绩放在一起比较的话,斩将纪录是赵云高,战绩含金量是马超较高,如果真要让赵云对战马超的话,赵云应该不是马超的对手

像马超一个打五个和一个打七个这种战法,赵云是没有的,不是说赵云没这个能力,而是说赵云没这个机会,在勇猛上,赵云是不如马超的。

再说武力高低及与名将的对战纪录,马超与赵云是差不多的,与两人同时有过交手的是许褚和张郃,马超与许褚打了230个回合,略占上风,赵云与许褚对战30回合打成平手,从回合数来看,马超的耐力、武力更强些,况且马超还占了上风,而赵云没占上风,只是平手而已,这里还是马超胜赵云。

再说张郃,马超是20回合击败张郃,赵云是30个回合击败张郃,同样从回合数来看,马超比赵云要强,这里还是马超胜赵云。

这样一比较下来,你会发现,马超比赵云强,如果真是两将对战的话,那么马超应该是略强于赵云,也就是说死战不退的话,赵云会输,回合数应该是在二百回合之内。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如果是赵云对战马超,那么在百回合后能够取胜。因为涉及到武力讨论,那么散仙就以小说三国演义来讨论。

马超武力略胜张飞

说起马超武力略胜张飞,可能有些人有不同意见,不过依据原著的观点来看,确实是马超略胜张飞。

先来看原著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一、玄德叹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张飞便要下关。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关下马超单搦张飞出马,关上张飞恨不得平吞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遂选五百骑,跟着张飞,冲下关来。马超见张飞军到……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观之,叹曰:“真虎将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两将各回。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超又出,两个再战。玄德恐张飞有失,自披挂下关,直至阵前;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

从上面这段描写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马超杀来时,刘备说要先避其锐气,在两人未交手前,刘备认为张飞可能弱于马超。

2、到了午后,马超阵上人马皆倦,此处是马超叫骂一个上午比较疲惫了,战力有所下降;而张飞却坐在城墙上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看着马超骂人,战力充沛。

3、张飞满体力对战体力大幅下降的马超,结果两人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

4、刘备担心张飞有失,所以鸣金收兵,也就是说,在刘备看来,张飞已略微劣势。

二、再看原著,孔明的观点也可以作为参照。

孔明曰:“今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桥六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非等闲之比。云长且未必可胜。”飞曰:“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孔明曰:“既尔肯写文书,便为先锋。请主公亲自去一遭,留亮守绵竹。待子龙来,却作商议。”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1、诸葛亮认为,关羽可能战不过马超,张飞就更不行了。

2、诸葛亮认为,要战胜马超,只有赵云可以。

综上所述,马超略胜张飞。

赵云VS马超

由于两人没有直接交手,只能由第三人做参照物去比较。这个参照物是许褚

1、马超对许褚

再看原著,在许褚裸衣战马超一回中:

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从操场恐许褚有失可以看出,在战场上,经过两百多回单挑后,许褚已略占下风,可见许褚略弱于马超。

2、赵云对许褚

许褚与赵云有过一战,由于许褚一心想立战功,与赵云交手两个回合,被赵云一枪杆打到后背,趴在马上逃跑了,从此之后就没敢去惹赵云,长坂坡大战时许褚就在曹操身边,面对赵云就保持沉默了,而赵云被曹操众将和军队围攻,两三个回合打跑了张郃,把徐晃打吐血了。

综上所述,赵云>马超。


散仙读史


刘备选择张飞对阵马超而不是赵云, 这个我认为是: 马超在潼关一战,早已名闻天下, 况且又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张飞地位要高于赵云,相于对赵云来说,刘备也更是信任张飞, 张飞胜出或跟马超打成平手,都会大大提升张飞的威望。 刘备能称得上一代枭雄,当然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刘备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让赵云对阵马超, 张飞必会不依不饶,张飞还会觉得自己在刘备的眼中武艺不如赵云,以张飞的性格,必然会造成几个人的关系不和睦。

赵云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刘备的安全, 通常来讲,负责领导安全的武将如非必要一般不能过于张扬和逞强。刘备是清楚张飞和赵云两个人的性格, 最终会选择让张飞对阵马超,必定是经过一番衡量后才决定的。

但假如是换成赵云对阵马超,马超的胜算会是如何?

我认为赵云如果能在一百回合内以技巧和速度可以胜出,则是赵云胜。 若是两人交战超过一百回合,只能是双方打成平手。

赵云和马超两人的武艺相当,这个可以从两人均跟张郃交过手看出来。 赵云有过三十合败张郃的记录,马超也有二十合败张郃的记录,但这个不能认为是马超略胜赵云。 赵云跟张郃交手是在保护刘备撤退的时候不敢恋战是且战且退; 马超跟张郃交手是起兵报仇雪恨自然是奋起神威。

那为什么说赵云如果能在一百回合内以技巧和速度可以胜出,则是赵云胜。 若是两人交战超过一百回合,只能是双方打成平手呢?

这是因为赵云的武艺是技巧+速度型,必杀技是暴雨梨花枪法,“嗖嗖嗖 ”几秒钟就刺出几十枪,这个就是为什么一回合能秒杀河北名将高览原因。赵云的枪法是刁钻灵活、诡谲莫测,像徐晃、许褚等使用大兵器的力量型大将一般不愿跟赵云交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像高览一样。

但马超绝不可能会像高览一样,马超是超一流武将,马超的武艺跟张郃、高览这些准一流武将不是同一档次, 马超是武艺+技术+力量+应变型, 所以赵云在一百回合内以技巧取胜马超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微的,两人的兵器都是用枪,体力消耗也是差不多, 两人的年纪和体能差不多,两人都有超一流的应变能力。

因此,如果换成赵云对阵马超,两个人的胜算都是差不多,即是说两人正常比试不出意外的话是打成平手的居多。

原创作品,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谈文论史


张飞战马超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刘备刚刚拿下绵竹,正要进兵成都,这时突然收到马超急攻葭萌关的军情,刘备大为震惊。如果丢了葭萌关,刘备将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诸葛亮对刘备说,必须是张飞和赵云才能与马超一战。

那为何诸葛亮不提关羽和黄忠呢?此时关羽镇守荆州,自然不能前来。而老将黄忠则刚刚攻下了绵竹,需要修养。所以只有张飞和赵云可供选择。

但这时赵云引兵在外未回,张飞正在身边。而葭萌关军情紧急,所以刘备只能让张飞出战马超。之后便有了张飞葭萌关大战马超的精彩故事,最终两人平手,诸葛亮使计策让马超归顺刘备。

那如果换成赵云,马超胜算如何?

先来看一下马超的战绩。

虽然马超在演义中的戏份比较少,但战绩却很辉煌,最出彩的是潼关之战。此战马超为父报仇心切,杀的曹操割须弃袍。

马超先九回和杀败于禁,再数合斩杀李通,然后二十回合击败张郃,并在追击曹操的时候和曹洪缠斗了五十回和。

于禁、李通、曹洪三将的武力值在85左右,属于二档一流。张郃武力在92左右,属于一档末流。马超能连斩李通,斗败其余三人,其实力不俗。

后来和许褚大战二百回合不分胜负。虎痴许褚的武力值在96左右,属于一档一流。马超能打的许褚赤膊上阵,可见其武力并不逊色与许褚。

而葭萌关和超一流的张飞大战二百回合不分胜负,三国中独此一例。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两人开打之前,马超已经在关下叫骂了好半天,体力有所耗费,满血出战的张飞要占些便宜。后来举火夜战时刘备明确吩咐张飞不要对马超下杀手,张飞是收着再打。马超和张飞是一个水准,都是超一流。

如果换赵云出阵,我认为两人还是平分秋色。

首先,赵云和马超同为五虎上将,武力值基本处于一个档次,难分胜负。

其次,同赵云和马超分别交过手的只有张郃同许褚,而两人对阵张郃同许褚的战绩都不落下风,所以难分伯仲。

最后,刘备一定会吩咐赵云不要对马超下杀手,就像吩咐张飞那样。马超最后的结局还是被诸葛亮用计策收服。


石头说历史


也不知《三国演义》是怎么读的,还出这样幼稚的提问?《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才是问题的来龙去脉。"忽流星马急报,言,"孟达、霍峻守葭萌关,今被东川张鲁遣马超与杨柏、马岱领兵攻打甚急,救迟则关隘休矣。"玄德大惊。孔明曰:"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玄德曰:"子龙引兵在外未回。翼德已在此,可急遣之。"说明诸葛亮知人善任,刘备帐下唯有张、赵才可敌马超,为什么不说黄忠、魏延也可战马超?看来二人还是不行。而刘备的第一人选应是赵云,不然为何先说"子龙引兵在外未回,翼德已在此,可急遣之。"就是说因赵云不在,只能派张飞迎敌。因刘备深知张飞性格暴躁不稳,怕他有失。结果张飞不辱史名,战平马超,使马超进退两难。赵云虽错过了大战马超的机会,但也让马超不敢轻看。马超归顺刘备后,赵云此时已回。还是六十五回写道:"人报蜀将刘晙、马汉引军到。赵云曰:“某愿往擒此二人″,言讫,上马引军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这个亦惊和倍加敬重是对应张飞而言,就是说很吃惊张飞的武值,也非常吃惊赵云的武值,甚至加倍的敬重赵云。"三国演义"的提示可谓标准答案,赵云和马超的份量昭然已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