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三国时期,除了关羽,蜀国还有谁能守卫荆州?

司马公昭


除了关羽,还有谁能守荆州?



就当时而言,按照刘备、曹操的用人标准,除了关羽之外,那就只有张飞。因为只有张飞、关羽是跟刘备起家,南征北战几十年,最为信任、武力高强、衷心耿耿,换成其他人,比如,赵云、魏延、黄忠等,似乎都不合适。刘备最终决定,留下关羽守荆州,是在建安十七年(212)看《三国志.先主传》:【 十六年……,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



建安十六年(211)刘璋听到曹操,要派钟繇等讨伐张鲁,心里产生唇亡齿寒想法,怕下一步轮到自己,召集幕僚商议对策,谋士张松给刘璋献计 : 刘备是主公宗亲,与曹操有深仇大恨,很会用兵,如果请来的话,先下手为强,张鲁不经打,一定会被灭掉,那时候,据汉中抗拒曹操,就不用担心了。刘璋觉得有道理,派法正带四千人马,迎接刘备入川。刘备先后贿赂法正上亿,感谢法正、张松、孟达暗中助力。当时,刘备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驻守荆州,自己带上庞统、黄忠、魏延和数万部队,进入益州。《先主传》中,虽然只说留下诸葛亮、关羽,但从一年多以后,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分路进川看,这和《三国演义》中说法,是吻和的。



就当时看,留守荆州的人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相当充实。次年即建安十七年(212)诸葛亮带张飞、赵云进川时,能留下来独自守荆州的,只有关羽,如果除了关羽,那就勉强算张飞。但张飞以前留守,表现不佳,比如,当年守徐州,刘备、关羽刚走,就被吕布偷袭,不但丢了徐州,还把家属都陷在城里。至于赵云,能力不说,资历、职务、威望等,还是有点不够。另外,一年前刘备带走的黄忠、魏延如何?



估计也不行。因为,那时这两位投奔刘备,只不过两年多,这两位和赵云一样,资历太浅,威望、影响力、都不适合。后世人作为旁观者,似乎很清楚,但有句话 : “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尽管后来黄忠、魏延表现抢眼,但那是后来的事,谁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刘备能把留守老巢重任,轻易交给一个刚投诚的人吗?而当时,刘备明面上,是受邀入川,去帮助刘璋的,心里却另有主意,这事本身不地道,不仅军事行动,还有道德层面,担着很大风险,一旦失手,老巢就是唯一归路,十分重要。



所以,当时留守荆州,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关羽。或者次年进川时,留下诸葛亮、关羽合力守荆州,但从长期来看,诸葛亮作为刘备参谋长,隔着老远不是办法,除非以后统一天下,最次统一吴蜀,而这,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看不到希望的。换句话说,无论换谁留守,在那种四战之地,如果没有及时、到位的支持,任何人无法保证,荆州一定长时间安全。


流誉后


-

事实上,以当时的情况,不是关羽最适合守荆州而留下,恰恰是因为他是最不适合留在中央的,所以才留下。荆州是刘孙两家的死结,刘备当然知道孙权一定会对荆州动手,留下关羽,也是知道关羽一定会输。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打压一下关羽“恃才傲物”的气焰,另一方面也给了刘备讨伐东吴的借口。原本一切都是计划当中的,唯一的变数就是刘备还是低估了关羽的“骄傲”,万没想到关羽居然对曹仁主动出击,虽然一时得志,却促使孙权偷袭,形成了两面夹击的状况。而当时原本孙权正在打合肥,恰恰是刘备最好的喘息之机。这才是整个计划失败的根源。

-

所以如果单指守荆州,很多人都能做到。不管是张飞,赵云,黄忠,廖化,魏延这些人,当然还有最合适的陈到,都可以很好的把荆州守住。恰恰关羽是最不合适镇守荆州的,但是放他过去,是一种战略需要。不管对内对外都是最好的。只能说,当时的时局天意不在刘备这边。仅此而已。

-

否则刘备汉中之战胜了曹操,正好两年修养。孙权讨要荆州未果,偷袭荆州之后,刘备没有损失张飞,荆州水军健在,多路出兵,东吴很快就会被蚕食。最后三国会变成南北分治,继而北伐。这才应该是真正的隆中对的内容。

个人观点而已


伏桀


要说蜀汉集团除了关羽还有谁能守荆州,我认为是张飞。

在刘备亲自率军去取自川被困后,诸葛亮不得已尽起荆州精锐去支援刘备,而关羽就成了守荆州的不二人选,因为当时诸葛亮可选的人也就张飞关羽,而张飞之前有醉酒丢徐州的经历,所以诸葛亮不敢冒险留张飞,同时刘备派关平回来求救,意思也就是让留关羽守荆洲。

假设如果让张飞守荆州会不会比关羽做的好呢?我认为张飞比关羽更适合当隆中对里守荆洲的上将。

张飞在随刘备征战的生涯中确实有污点,那就是爱喝酒误事,尤其是酒醉丢徐州,可那是以前的事了,而且每个人成长都是励练出来的,做为主公,就得给手下犯错的机会,那样才会成长起来,要说犯错,三国时期,犯错的大将比比皆是,可惜的是刘备没有给张飞机会。

张飞在酒醉丢徐州后就成熟了很多,也可以说在没犯错误,而且张飞能识人,如果没有张飞,庞统可能就走了,如果没有张飞,严颜也不会投降,西征也不会那么顺利,所以说张飞是智勇双全的大将,不是莽夫。

如果张飞真守荆州,关羽犯的错误张飞可能会避免,比如和刘备小舅子关系不会那么疆,当东吴向张飞女儿求婚时张飞也说不出那么伤人的话来,而且从张飞在古城当县令时来看,张飞把古城治理的还算可以,张飞治理荆州应该会选拔人才,所以荆州会不错的。

当然了现在说这些都是饭后谈资了,权当一笑了。


天宇的文史情怀


现在用荆州之失来指摘关羽的基本都属于事后诸葛亮,在当时蜀汉能够统领荆州,而刘备也放心的唯有关羽一人而已。只是空言者建功,实干者担错,古今中外都是这样!

东汉全国划分为十三州,荆州无论地域、人口各方面都是前列的大州,战略地理重要,不是说随便派个猛将就能驻守的。如果是在东吴手中,因有地利之便,只要在关隘要道驻派将领,各地分派太守主管民事即可。一旦有变,可以迅速调集全国之力支援。

但是对蜀汉来说,两地千里之遥,又道路难行,难以相互顾应。所以必须要派一名威望重,能力强,又可信任的大将驻守,具有统领军政两事,随机应变之权。说难听一点,就是一镇诸侯,任人不善的话随时可以独立,刘备也无可奈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关羽有绝对的优势:

一、自涿郡起兵讨伐黄巾起,关羽即跟随刘备,其忠义之名天下皆知,虽然没有演义里桃园结义之事,但是历史记载三人感情胜似兄弟。所以关羽是刘备最安心的人选。

二、历史上蜀汉大大小小战役皆是由刘备主导,诸葛亮是刘备死后才开始掌军。除此之外,关羽就是军中的二号人物,历来都是除刘备外可以独立领军,驻守重要城池的将领,一直也没有犯过什么差错。所以是所有人选中,最让刘备放心的。

三、关羽是三国真实历史记录中唯一一个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而返的,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可谓威震华夏,而且有正式的汉 寿亭侯爵位,刘备自立汉中王前也只是宜城亭侯,孙权更只是车骑将军。关羽有名有实,由其镇守荆州才能震慑曹魏和东吴。

四、荆州以水军为主,关羽又是蜀汉中少数能治水军的将领。刘备在荆州时,就是由关羽统领水军。

五、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一方面可以让刘备放心,至少关羽的性格很难勾结荆州当地士族门阀,但也一方面为关羽失荆州留下了伏笔。可惜缺一中间调节,地位能力皆足够在关羽北伐时稳固后方之人。马良虽有才名,但不如诸葛亮、荀彧、程昱等人的权谋之术。

而蜀汉其他人都有明显不足之处:

首先荆州四战之地,需一大将驻守,文官基本上都可以排除。

诸葛亮尚未掌过兵,且资历不足,短时间内很难压服那些骄兵悍将,对吴魏的威慑力也不足。同时诸葛亮久居荆州,与黄、蔡等荆州大族都有姻亲关系,与吴国诸葛瑾又是兄弟。若庞统未死,诸葛亮辅佐关羽是非常合适的,但独领一州,这时候还是绝对不可能的。

张飞暴而无恩,虽然是万人敌之勇将,但是难做一州之牧,而且当年有徐州之失的污点,不可能再独领荆州。

马超本就是一诸侯,无奈投奔刘备,本就被提防,最是不可能领荆州。且马超所恃者西凉铁骑也,荆州多用水军,若用马超则南橘北枳。

赵云一直没有独立领军,威望资历都不足。

黄忠已是老卒,且是荆州降将。

魏延亦是荆州降将,当年任汉中太守时就已经有异议,而且性格缺陷比关羽张飞还要大,当年和杨仪等文臣内斗,闹得连吴国都知道了。如果领士族门阀众多的荆州,还不是要弄的乌烟瘴气。

陈到有和赵云类似的问题,其他将领就更不用说了。

原益州的大将就更不用说了,刚归附过来,屁股都还没坐热,谁敢让他们去领荆州,蜀汉的半壁江山。

所以综上所述,关羽是最合适的人选,只可惜天时不与,庞统竟中流矢而死,诸葛亮需留益州稳定时局。关羽过刚,又无人有能力调衡,以至被东吴偷袭,只能说这就是历史,是现实。


潘不安讲究史


抛开《三国演义》讲历史中真实的三国 为什么让关羽镇守荆州?

先说荆州的重要性!

荆州地处江湖平原 汉江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三国时期境内还有云梦大泽 灌溉便利 盛产水稻 “有湖广熟 天下足”之称,北有汉水 大洪山 南有五岭 西有巫山 东有大别山 幕阜岭 罗霄山 九岭山 形成天然屏障,也就是说荆州有粮食 地利上有又有天然屏障,而且在地里位置上有是一个十字路口,北方人口南下必须先经过荆州,想要进入益州也必须走荆州过,因为在当时没有其它路可走。


在战略位置上处于三个政权的交集地 地处长江中游地区,可北出长江攻取宛城洛阳,东边可顺江而下攻取江东,同时也是西边益州的一道屏障,孙权若占荆州 北可攻宛洛 西可进取益州,同时为东边江东提供战略屏障!曹操若得荆州,就更好办了,西边打刘备,东边打孙权!总之谁得谁有利,所以荆州是四战之地,它是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一块垫脚石!

再说关羽的重要性!

关羽自涿郡起兵跟刘备关系就非常好,一路打拼到占据荆州,关羽能力确实非常强,实战经验非常丰富,带兵打仗是非常讲资厉和威望的,否则根本指挥不动军队,刘备占据荆州后荆州水军就是由关羽提领的,也就是说北方对付曹操关羽手下有以前亲自训练出来的步兵老部下,东边对付孙权也有荆州水师。


所以一个战略地位那么重要的地方!肯定要交给一个有能力有威望又自己绝对信任的人身上,关羽是唯一一个符合这几个条件的!

为什么荆州没有交到其它人手上?

先说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当中赵云确实很厉害!他的能力和忠心足以镇守荆州!但历史中的赵云确没有那么英明神武!他充其量就是一个中军护卫 就是保护刘备安全的,没有独立带兵打仗的经验和能力况且还要镇守那么重要的荆州,根本不可能 刘备不可能选他!


再说说马超!马超本来就是西凉降将!是被逼无奈才来投靠刘备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跟刘备刘备打天下的心腹原班人马,而且打荆州的时候马超还没来投靠,更谈不上功劳了,打的时候没有马超什么事,坐守的时候更没他马超什么事了!

看看张飞行不行!张飞有勇无谋!好打骂军士 爱喝酒之后误事 也就是适合冲锋陷阵当个急先锋!绝不可以为主帅否则必累三军!“王不可怒而兴师 将不可愠而致战”他的性格已经丢了一次徐州!“不迁怒不二过”刘备不可能再让他犯第二次错误!



接下来看看黄忠!黄忠守能力上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才打下荆州就让原荆州人马来镇守,刘备还是不放心,在古代那个社会不像现在,那时候是世家大族实际控制地方,黄忠在当地威望还是挺高的,如果他对刘备忠心那自然是好事,如果他要造反那也是一呼百应啊,刘备不得不考虑其中的风险!


看看魏延吧,魏延能上自然没得说镇守没有问题!只是他品行上让刘备不放心,他是杀了原来的主公韩玄之后才来投诚的,这在古代是犯上之罪!荆州怎么可能交到他手上!

最后看看陈到,陈到是白毦兵的将领 《诸葛亮集》提到“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他统领的都是近卫军说白了也就是保护刘备的,跟赵云比不多!这样的人不可能提领荆州,因为他有他的用处!


太上无极命理工作室


老将黄忠可以守荆州,关羽太自负


亚连0312


荆州地理位置是三国交汇处。无论任何人去守还是会丢的。首先荆州对刘备而言,北边就是曹操,如果选择精锐人马北上,就对曹操的许都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安排精锐水军,就会对吴国造成灭顶之灾!因此这个地方是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这个位置难守易攻,所以才安排关羽守。这个地方对于吴国来说就是他们的命。如果吴国占领荆州那么,吴国就掌握了长江流域对北方地区防御的主动权。还可以防御蜀汉的入侵。吴国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必须取得荆州,不管是汉蜀谁的大将去守。最后还是会被吴取走。

当时除了关羽没人能守,荆州当时属于蜀,曹操不会直接攻打,如果直接攻打,吴必定去抢,曹操和关羽打的两败俱伤,最后好过了吴国!让张飞守,张飞又不行没有一点威望整天打下属。所以只有让重情重义的关羽去!

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今天要努力966


一个国家有几方?有四方,能守一方的,一定是方面大员。既是方面大员,没点干货能行?特别是纷争严重,地处多重势力的地区。而荆州就是这样的地方。

关羽守了,如果不去攻附近的樊城,他一定守得住,可保荆州本身不失。但在防守中去进攻曹操和忽视孙权,大意失荆州,功败垂成,也实在是不幸。

关羽在荆州,刘备等在西在北征战,都在扩大地盘,几乎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相互策应就减少了,一方有难就来又及支援,这就造成彼此各自为战的状态。曹操和孙权,在荆州问题上一直是有沟通的,以区区荆州一州的力量去对付两个志在必得的国家,关羽实在是尽力了。成与不成,为此战斗而死,也难能可贵。

似关羽这样的人物,荆州在他手中都失了。那还有谁能固守荆州不失呢?如果仅仅是守荆州本城不失,蜀国是有人能守的。比如赵云,比如魏延……但没有选上。如果是守荆州全境不失,恐怕不好找人。

实际上,刘备让关羽守荆州,其实是"封"他二弟在此,有个他老弟自己的办公室,有个自已的吃饭喝酒睡觉射箭的地方。关羽明白,军师也明白。现在失去了,就等于沒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关羽发动樊城之役就是要完整收服全部荆州,不让曹操孙权染指。这是动力。在在保自己的饭碗和衣冠。

其他人来守,沒这一层,少了压力,可能就守得住了……

赵云,魏延等佐之以黄忠,马超,应该不是问题。





劉一千五


不请自来...我只说一人,刘备手下防攻坚战的高手-霍峻;

霍峻(178-217年,南郡人)早年随兄聚乡兵在刘表旗下任偏将;兄长和刘表病亡后归降刘备任中郎将;刘备攻益州时,霍峻任葭萌太守,坚守刘备大后方;同年,张鲁曾劝降霍峻,但被严拒!次年刘璋发兵万余人攻葭萌城,企图前后夹击包围刘备攻蜀军团;霍峻凭借城内数百士兵成功坚守一年,并斩杀刘璋中郎将向存;平定益州后,刘备嘉奖霍峻为梓潼太守,和巴西太守张飞遥相呼应共同防御益州北部;但建安二十二年秋(217年)霍峻因病死于梓潼,下葬成都城郊;

霍峻是少有的蜀国政治派系中的中间派,做为有军事政治才能的实权人物,他一贯低调驻扎在边关,极少参与重大战役和政治事件;原因其实很简单,平定益州和汉中后,蜀汉集团政治派系分为:一是,刘备嫡系派别,包含了关张赵和诸葛亮为核心的心腹;二是,益州本地士族,以法正和李严为首的派系;三就是荆州派,主要人物是马良兄弟,黄忠,魏延,霍峻,蒋琬等;(也有很特殊的独立派系就是马超兄弟);

说到底,霍峻和儿子霍弋都是被低估的蜀汉高才能军事将领!



四角花内裤


荆州难守,于刘备集团的任何人守卫,都是一个难题;荆州易守,任东吴任何一个人守之,都是轻而易举。也就是说,刘备进占益州后,荆州就是一块烫手山芋,弃之可惜,守之不易。因为此地于益州来说,山岭阻隔,极难救援。而此地于东吴来说,山水相连,地势一体。于荆州守将关羽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不出。因为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孫权,可谓强敌环伺。西虽有刘备大军为靠,但崇山阻隔,进出不便。说关羽孤军作战,毫不夸张。关羽之误,误在主动进攻襄阳。因为其能守住荆州就是大功一件。今弃守为攻,就会给东吴以可乘之机。关羽此举,说明他不是一个战略家,而是一个狂徒。以自己的能力能守住荆州就不错了,还妄想既守荆州,又能北进中原,建功立业,可能吗?与关羽有一比的,是曹仁。曹操北退时,留仁镇守襄阳。襄阳北靠曹操集团,防守形势比关羽守荆州好多了。但曹仁从不主动出击,以确保襄阳之安全。此为智将也。非关羽可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