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的風俗


正月初九是民間“天日”,有天還有地。所以正日初十,民間認為是“地日”。傳說這天也是石頭生日,還有掛花燈等習俗。這天掛起的花燈叫做“添丁燈”,添丁燈的叫法,源自粵語的發音中“燈”和“丁”相近,“添燈”寓意著“添丁”。


初十的風俗


一、初十石頭生日是何意呢?

01 傳說初十這一天祭石頭,稱“石不動”、“十不動”。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恐傷莊稼。這天民間河南這一日的風俗,家家必須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


初十的風俗


02 傳說初十日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在初九夜,當地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在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人們把石頭和豐收聯繫在一起,如果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這應該是從初十的十音化來,因初十的十與石同音。所以初十這天,老百姓非常注重這日習俗!


二、這天除了是石頭生日,正月初十具體還有哪些習俗呢?

01 正月初十習俗:老鼠嫁女

舊時民間習俗,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初十有些地區,習慣用谷面作蒸食,稱為“十子團”。夜晚時,放置於牆角土穴等處供老鼠吃。


初十的風俗


初十日,許多地方要在屋隅、牆角及水甕裡點燈、焚香、敬紙,對老鼠娶親志賀。而在某些地方,晚上卻忌點燈,忌說話,以免驚擾了娶親事宜,惹下鼠神,一年為患。


初十的風俗


小孩子不明白常常信以為真,鬧著不睡覺,要看個明白。大人們便接過祖輩的傳說,對孩子們念:“要嘴裡含著驢糞蛋蛋,耳朵裡塞上羊糞蛋蛋,眼皮上夾著雞屎片片,在滿天星星的時候,趴在磨眼裡,才能看到老鼠娶親的熱鬧場面,聽到鼓樂聲。”這樣孩子們當然不愛聽了,就只好睡覺了。


初十的風俗


02 正月初十習俗:掛花燈

初十這天掛起的花燈叫做“添丁燈”。添丁燈的叫法,源自粵語的發音中“燈”和“丁”相近,“添燈”寓意著“添丁”。過去,在村裡家若有男嬰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壇上掛上花燈。


初十的風俗


有心的長輩,還會特意在花燈上寫上新丁的名字。這樣的做法,在當時是關親傳代的大事情,村裡負責記錄族譜的長者會記錄下新丁的名字,從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


初十的風俗


03 正月初十習俗:烤獅子火

在趙縣農村,流傳著正月初十烤“獅子火”的民俗。晚飯過後,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燃起一堆柴禾,將家中破舊的無法使用的笤帚、簸箕等統統投入火中焚燒,一些人家還會特意在火中添加一些柏樹枝,發出“啪啪”的響聲。


初十的風俗


這時,全家老少圍著火堆,烤了前面烤後面,邊火邊說:“烤烤腰,腰不疼;烤烤腿,腿不疼;烤烤牙,牙不疼;烤烤屁股,屁股不疼;烤了全身,百病不生。”有的孩子手拿一根棍子,上面插一個饅頭,在火堆上烤幾下後就吃掉,據說吃了這樣的饅頭不得病。


初十的風俗


04 正月初十習俗:吃莜麵

正月初十,在蒙晉地區有老鼠娶親,要吃莜麵的習俗。根據民間傳統,這一天也被稱為“老鼠娶親日”,吃莜麵是為了討好鼠爺,祈求新年交好運。


初十的風俗


三、正月初十的禁忌也值得注意

1、初十禁忌動土,尤其是動用石頭類的東西和工具,以及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如果是屬蛇、虎、豬、猴、鼠的朋友更是要謹慎。

2、初十禁忌在家裡打死老鼠,尤其是屬鼠的朋友更應該謹慎萬分。

3、屬鼠和屬馬的朋友謹慎在這一天訂婚或結婚,否則日後恐怕不利情感婚姻。

4、屬鼠的朋友初十不能夜不歸宿,否則會導致事業財運出狀況。


初十的風俗


中國人對十這個數字,一般都很喜歡,它的寓意也很好,十它代表著圓滿,十全十美之意。正月初十是“地日”,有“掛花燈”又叫“添丁燈”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