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和常州,目前谁发展的更好?

惜橙圆


个人客观简单的回答一下。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百强中看,无锡是稍好于常州的。这可能是无锡在外资的引进上比常州做得更好的原故,不过常州的民间资本也很充裕,本土企业的实力也很强劲。民富程度一点也不比无锡差。在城建方面与就业上说,无锡是好于常州的,这可能与国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有关,许多国家级的高新区都设在无锡,工作机会无锡相对好一些的。而常州则以历史人文之城和旅游宜居型城市著称。

总体而言两座城市各有优劣,也差距不是很大的。无锡虽发展很快,但常州在民企这一块并不弱于无锡的,发展潜力也不可小觑的。可能有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也欢迎留言哦!其实两地挨得很近,可比性不大的。不过两地经济的互补性很强,有一体化经济的基础。如果两地经济建设合二为一,江苏又多了一个苏州。这就是个人看法。






嚁月


理性的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无锡和常州目前发展得都不尽如人意,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虽然在第一财经城市研究所报告中,无锡已经成为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但无锡最近几年在“新一线”的行列中几进几出,无疑让无锡市民感到困惑。事实上,无锡的经济发展近两年来确实略显疲态,2017年GDP增速在省内仅呈中游水平。总量上又被省会南京超过,后面的南通更是穷追猛赶。2015年省内区划调整过后,无锡错过机遇,市区生产总值甚至被隔壁重组后的常州超过,使得无锡倍感压力。



受大势所趋,因遇发展瓶颈,全国许多城市都在撤市设区,整合发展。而无锡,虽然2017年产值过万亿,但这个数字的组成却十分尴尬。市区经济在全域并不突出,在仅有两个代管县的情况下,GDP比重勉强过半,是省内最没有号召力的市区之一。下辖县级市江阴,2017年GDP总量高达3500亿,人均更是超过21万元。因为县级市过于强大,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经济上并不依赖市区,所以市区不能有效地发挥对下辖县市的虹吸作用。另外,江阴宜兴作为代管县级市,财政收入不直接与无锡挂钩,而是上交省部,再由省部按比例返还地区,所以县级市的发达,市区占不到什么便宜。然而,以无锡市区现在的体量还无法吞并江阴这个庞然大物。而宜兴作为一块飞地,不论文化上还是地理上,都无法融入无锡,更不可能撤市设区。这样的无锡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发展受阻,导致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



反观常州,情况与无锡类似。83年区划调整后,常州不但啥好处也没捞到,还丢了两块地,新加入的金坛溧阳也是当时苏南为数不多的两个贫困县。因此常州只能埋头发展市区,导致现在中心过于强大,下面却名不见经传,发展极不均衡,总量上被苏锡拉开,甚至被南通超过。虽然2015年整合并入了金坛,经济发展有所抬头。但也无济于事。无奈整体面积实在太小,人口基数也不大。



事实上,83年的那次区划调整导致常锡分家是极其不科学的决定,害了无锡,也害了常州。常锡本是一家,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实在没有理由内斗!若想突破瓶颈,两地唯有重新整合,恢复当初的八邑名都,中吴要辅。这样一来,常锡整体与苏州体量相当,下辖县与县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不受地域区划影响,更加紧密。市区合并后,强大的左右两翼带动中北部飞速发展。生产总值也可以猛增到超过11000亿元,捍卫绝对的地区经济中心地位,从而更好的对周边县市起到辐射和虹吸作用!对长江和太湖的使用率也能发挥到极致!苏锡常都市圈从此更加紧密,百益而无一害!


城市控


要说无锡和常州相比,光说经济产值,无锡无疑比常州强,有很多答友都回答了。然而,我不得不从其它方面的发展来说说,比比哪个更宜居,供参考。

关于行: 常州BRT快速公交的发展,别说无锡了,乃至全国都算排在前列了,有几多城市前来观摩学习,你们懂得😄。



现在又规划了地铁和有轨电车,发展并不就比无锡落后了,反而是指日可期。



关于住: 目前常州的公园免费开放给市民的已经不下十个,红梅公园,东坡公园,紫荆公园,荆川公园,青枫公园,新区公园等等,涵盖了常州的东南西北中,市民步不百步,就有公园,那感觉,你们懂得✌。





关于玩: 万达商圈,环球港商圈,南大街商圈,路劲花园街商圈等等,恐龙园,嬉戏谷,春秋乐园,天目湖,南山竹海等。



关于吃: 常州人有多会吃?!评论区来补充,哈哈😝

如此,来常州的盆友自己掂量,欢迎光临哦。😀


凡如自然


当然是无锡。以前都说苏锡常,现在是苏锡无常,可见常州确实被苏州和无锡甩开了,不过近几年常州又表现出了追赶之势。



2016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5773.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721元,常州下辖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五个市辖区和溧阳市一个县级市,机场有常州奔牛国际机场,火车站有常州站、常州北站、戚墅堰站等,高等院校有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学院等。



无锡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9210.02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14.13万元人民币,机场有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火车站有无锡站,无锡东站,无锡新区站,惠山站,宜兴站,高等院校有江南大学、无锡太湖学院等,2017年无锡市位列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十大城市之一。



常州和无锡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尤其体现在经济总量上,在城建和市区gdp上两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真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再次听到苏锡常的说法,也希望两市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珞珈社


无夕目前总的来比常州好,有个无夕评论说,无夕现在仃止建设5年,常州都赶不上,我说吹牛,不要换税,他好象有的生气,常州重点建设放在胡塘桥,这个方向不对,当然现在武进区全国排名第3名。全国区相比武进区第三名,常州市规划不合理,看上去乱,不要说当地带州人 ,就是外地人来常州这种看法也比较多,持别是文化宫以西,南北一看很不相称,看上去感觉一点都不舒服 ,布局不合理,发展胡塘桥再怎么发展 ,他永远是个区,不会变成市,重点建设要放在常州市里,常州是省级市,外界到常州一看就说常州搞得不差,规划得好 ,城市建设的好,给外界影响就好,外界不会说武进区,比常州市建设的好,不是搞笑话了,实事求事说无夕消费能力没有常州高,常卅人想得开的确是高消费城市,无夕比带州要低一个档次。这是我个人平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个人看法,请不要计教。


缪祥生889


86年生人...常州武进人..定居无锡11年.中肯评价城市规模无锡大常州小 但无锡商圈太分散,常州老城区发展不行(重点发展了湖塘和新北)道路情况常州好(特别是武进) 常州高架比无锡晚但是规划经念丰富多. 企业无锡比常州强 .其次民富差不多.老百姓小日子都不错.抽烟档次常州略高(这里指本地人) 吃方面 常州花头精实在比无锡多不少. 其实两个城市都比较宜居 没必要互喷.理想状态互通的话不得了!


读评论品百态


这里很多常州的网友或者江阴的网友意气用事,都说自己的家乡或者婆家好,当然也有无锡的老乡说无锡好。说到交通,无锡除了目前的高架因为开工早,设计思想落后而不如常州,地铁、高速公路、铁路等各方面建设都优于常州,BRT载客量小,如果在路面行驶,对通行量其实是有很大影响的,而如果采取高架化,又有很大风险性,前几年厦门BRT纵火案就可见一斑了。至于市区GDP,无锡在蓝藻事件后,市区外迁企业和关停企业超过1万家,加上在省内多地办的无锡工业园,这些企业的GDP总值少说有1千亿,但都是不计入无锡本市的GDP数据的。李小敏上台后,政策给力,方向明确,正在快速复苏,重回巅峰。当然,常州也不错,不过还是有一定差距


小沈渎


早晚无锡,一东一西,朝霞似火,晚霞辉金,满城霓虹,山水背景,太湖明珠,吴越佳境。





轻舟Y625


看图说话,来自江苏统计年鉴2018。

常州市区经济总量、人口、面积、社销、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营业额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无锡市区。

反观江阴宜兴是多少倍于溧阳,要知道县级市的钱袋子不是大市能随意支配到市区挥霍的,大市gdp只是我国行政区划统计下的一个概念数字。

说漏了一点,固定资产投资总是常州市区虽然比无锡高,但是房地产投资可比不上无锡哦,有一点倒是很奇怪,无锡房地产销售面积却比常州低。回味一下,这个情况作何理解?😊









HeroJohn


无锡和常州目前在发展更好?

苏锡常是连在一起的江南地区兄弟市,论这一地区在全国和江苏省内都是发展的很好的城市。但是无锡与常州一定要分一高低,我认为无锡的发展比常州要略高一筹。无锡曾经在江苏名列前茅,在蓝藻事件后,无锡整治污染企业,搬迁与关门的企业单位共计2000家左右,从那起无锡的发展就开始掉队,但是也没有一落千丈,只是被南京追超一名,从此无锡一直名列江苏省第三名。那起蓝藻事件的爆发,我认为对无锡还是有利的,虽然无锡认痛割爱了那么多企业,但是,给无锡的企业转型领先了一步,无锡向新兴科技产业的跨越,制造出世界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世界第一深度的蛟龙号潜水器,半导体芯片制造,物联网等世界领先的科技产品。无锡2017年gdp跨进1000万亿俱乐部行列,2018年上半年gdp比去年又有增速。所以说,无锡应该可以算领先常州一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