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臨海的古代商業街市,原封不動地遺留下來,在廈門堪稱奇蹟

一條臨海的古代商業街市,原封不動地遺留下來,在廈門堪稱奇蹟

劉五店村位於今翔安區南部,與廈門島東北角的五通港隔海相望。相傳明代劉漫首於此地開設五間漁行,後形成一條古街坊(遺址尚存),故村名就叫“劉五店”。劉五店是古同安的天然良港。今港區北起洪塘鎮石潯村,南止新店鎮澳頭村,全區海岸線9.1公里,水域面積約182k㎡,環流水域曰:“潯江”。漲潮時,可泊八千噸級輪船。相傳五代時該港即有海船在集散,宋代已成漁村。宋明間即與泉州港、漳州月港通航,元代沒有驛站,有渡船兩隻,一通五通鋪,另一通石潯鋪。古碼頭建於明初。清有大商船往奉天、廣東、臺灣貿易。1821年2月澳頭船民駕帆船經廈門抵達新加坡,為我國第一艘直通新加坡的帆船。如今保存完好的清代“去思碑” (紀念清馬巷廳通判程榮春)在古街遺址,迄今尚存。

一條臨海的古代商業街市,原封不動地遺留下來,在廈門堪稱奇蹟

清康熙23年(1684年)閩海關成立,劉五店為廈門正口所轄的錢糧口岸之一,負責稽查來自金門、安海、石碼、海澄、漳州各地的船隻貨物,徵收關稅。乾隆41年(1776年)設立劉五店澳,由水師後營管理,有汛兵五十名,稽查商、漁渡船。乾隆50年(1785年)是為對臺灣、澎湖軍需專運碼頭。55年(1790年)置巡檢司。

1930年代蓮河經新店到劉五店公路通車,又接連福泉馬和漳同馬公路,形成水陸聯運,是通往金廈的重要渡口。

一條臨海的古代商業街市,原封不動地遺留下來,在廈門堪稱奇蹟

經濟的發展給劉五店帶來了文明,乾隆41年(1776年)村民創辦社學,文運崛起,民眾尚武之風盛行。據不完全統計,從康熙以後,該村先後任過“遊擊”職務以上的武官共有16人。

劉五店港是翔安的海防要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治五年(1866年)11月移福建水師後營遊擊駐劉五店(遺址現土地名“後營”),駐兵240名。咸豐四年(1854年)守備吳鴻源曾和小刀會的水師在此遭遇戰。抗日戰爭時金門、廈門論陷後,這裡成為前沿,慘遭日寇大炮飛機的狂轟濫炸,居民只好內遷各地或渡海東南亞謀生,全村成為一片廢墟。

一條臨海的古代商業街市,原封不動地遺留下來,在廈門堪稱奇蹟

劉五店是翔安主要僑區之一,順治17年(1660年)清廷遷界,劉五店首當其衝,人民流離失所,大批村民南赴東南亞謀生,其中蔡少菁成為菲律賓商界中的鉅子。從鱷魚嶼到澳頭海域特產世界稀有文昌魚,劉五店港也因此名聞環宇。

劉五店老街建在一條長長的堤壩上,外側為避風塢,內側為湖塘。小巷狹窄幽深,寬約兩米,據說早先是鵝卵石路面,後來覆蓋了水泥。兩邊都是二層樓房,共牆,前店後宅。店面多為單間開,中間設門,左右兩個大木窗,窗板放平就是櫃檯。穿過類似竹竿厝的狹長房間來到後門,豁然開朗,眼前就是避風塢。店家往往用石柱撐起一個平臺,可以觀景和裝卸貨物。

一條臨海的古代商業街市,原封不動地遺留下來,在廈門堪稱奇蹟

老街混合了一百多年來的各種建築:清代的紅磚紅瓦挑廊,民國時期的泥塑招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石厝,八九十年代的石柱騎樓,當然還有幾座水泥瓷磚樓房。避風塢一側多為清末民初老宅,二層挑廊而出,其上為紅磚閣樓;內湖一側的建築多為後來改建,石材仿騎樓樣式。這些充滿年代感的建築,像是一個袖珍博物館,呈現出閩南鄉鎮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脈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