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媽媽的作用重要,還是爸爸的作用重要?為什麼?

憶石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和媽媽同樣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之間的配合。

因為當今時代孩子面臨的誘惑多、從小家庭條件好、競爭激烈,父母也是各自面對著自己的壓力,並且有自己的擅長和缺點,所以最完美的教育就是父母之間相互配合,互為補充,把自己擅長的一面展現出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愛、自尊,養成思考、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培養優秀的品質(如堅毅、自律),那麼就能讓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高幸福感和正的三觀的孩子。


熙蘭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說我的看法,關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夫妻二人誰的作用重要些,我的孩子現在三歲多,貪吃、調皮、有點小脾氣,我在施工單位打工,離家遠,不經常回家,所以孩子基本上都是跟著我老婆,對於孩子教育基本上都是我老婆在管,我回家時間少,一般情況我都是配合我老婆,做的對就表揚,錯了就指出來,讓孩子知道錯的原因。夫妻雙方對孩子的教育都有義務,只是生活中陪伴時間多少而已,為什麼說這麼多呢?因為爸爸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所擔任的角色一樣重要的!好的家庭環境會造就一個有思想、有品德的孩子。


李老三39368352


從本質上講,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有太多的父母不能意識到:也許這世界上的很多事都可以做選擇,但唯獨這件事,是不能成為選擇題的。

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必然是父母共同教養的結果。父親和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當然,這並不是說24小時不離左右的形式上的陪伴,而是對教育的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以及對孩子的有效陪伴。

媽媽能給的東西,爸爸給不了。爸爸能給的東西,媽媽給不了。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能去做誰更重要的選擇。

既然選擇成為爸爸媽媽,就要共同擔負養育者和教育者的雙重責任。在教育問題上,父母雙方需要默契配合,相互支撐,而不是把責任推給某一方。

  • 01 父親能陪伴,孩子更優秀

在我國,42%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當一面,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

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過:

“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

女兒學游泳,他親自當教練;女兒放暑假想去遊樂園,他抽時間陪同。

他會認真對待女兒的每次生日,也會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候選期間,堅持去女兒的每一次家長會。

全世界都見證了她從一個被爸爸寵愛的小蘿莉,成長為現在的哈佛高材生,愛好廣泛,自信得體,讓人豔羨。

美國秘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 02 母親好情緒,孩子好性

臺灣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在TED演講時,曾從科學的角度闡明:

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母親的情緒決定著一個家的溫度,也在潛移默化中決定著一個孩子的性格走向。

上帝給了你一個缺席的父親,就會贈送給你一個焦慮的母親,最終就會養育出一個失控的孩子。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說得好: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世間回報率最高的投資,就是親子關係。


文胖胖


家庭教育中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大還是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大,這個問題只能放在具體的家庭環境中才能作比較,離開了孩子成長的具體環境,也就失去了比較的意義。

父母中思想文化水平高的一方,對孩子的影響較大。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主要表現在思想性格、行為習慣、處事態度等等方面。其中根本的是思想境界,因為思想境界決定了孩子的一切眼界、行為、習慣、為人處事的態度。而這種思想境界的高度和廣度不是短時間就能學到的,其對孩子的影響是體現在形之中的,根本學不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高境界的父母培養出的是大格局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一方,誰的思想境界高,誰對孩子的影響就大。

父母哪一方對孩子的影響大,還取決於陪伴孩子時間的長短。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在省城工作,而且是一個農藥廠的採購員,回家的時間也就是那麼不多的幾天。可以說,我從小接受的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母親的教育,受母親的影響吡較大,比如勤勞、吃苦、忍耐、助人、不大講衛生……父親身上也有許多優點,但我基本上沒有學到;當然,父親身上的缺點,我也幾乎沒有沾染。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陪伴是多麼的重要。而且,我們兄弟姐妹五個,從感情上說,都與母親近,和父親就顯得生疏。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性格要強的一方,對孩子的影響大於低調的一方。因為要強的一方常常“唯我獨尊”,“自以為是”,“盛氣凌人”,家中的大事小事好作主張,自然在孩子的事情上就指令多、操心多、“嘮叨多”,孩子自然受其影響大。而弱勢低調的一方,則往往遷就另一方,能不發言就不發言,因為發了言也不起什麼作用,所以也就懶得發言。對孩子管得情況就愈來愈少。家中的事你作不了主,孩子也就不大信任你,於是親情關係也就淡了幾分。誰對孩子的影響大,那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常常說某某某孩子脾氣大,像了他爸,這一定是與孩子經常挨他爸的打罵訓斥有關的。

父母哪一方對孩子的影響大,還與雙方的教育理念、方法有關。正確的教育理念下,必然生髮出正當的教育孩子方法,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愛或母愛的溫暖、舒適,身心得以健康發展。這樣的父親或母親就深得孩子的愛戴、親近、信任,對孩子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效果不可估量。相反,教育理念陳舊、落後,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功利性太強,比如威逼孩子做自己不情願的事,不考第一就要剋扣孩子的零花錢……孩子必然和你生分,和你矛盾不斷,日後自然會疏遠你。

客觀上說,一個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最佳效果是達到優勢互補,而不是爭個誰對孩子的作用大、影響深。父母雙方由於各自的人生閱歷不同,教育思想、育兒理念、管教方法可能會有大的差異,關鍵的是要達到共識,切忌讓孩子無所從。


浮塵微草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誰的作用更重要呢?在古人的教育啟蒙書《三字經》中有說:"子不教,父之過",點明瞭父親的責任和作用,但又舉例子"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又證明了母親的偉大。

隨著國門打開,西學東漸,人們的認知也更廣闊了。在科學領域,有玻爾父子分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政治領域,也有亞當斯父子、布什父子在不同歷史時期當選美囯總統,好像父親的言傳身教作用更明顯。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並非天才兒童,甚至有些“low",別的孩子都會說話了,他才呀呀學語,但他母親選擇維護他、信賴他和鼓勵他,她十分自信地認為:“我的小愛因斯坦並不傻,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她不能預知將來,做媽媽就該對孩子有如此的自信。媽媽買來積木讓小愛因斯坦搭建,高一層就鼓勵一次,他就越搭越高了。愛因斯坦正是在這樣的鼓勵下,從搭積木開始一直衝刺現代科學的最高巔峰,寫出了《相對論》。從這個角度講,母親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但細細分析,上述不同的結論,顯得過於簡單和粗線條,實際上媽媽和爸爸的作用是相互交融,是不能絕對分開的,兩者如同一輛馬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

以我自己的成長和感悟來說,父母的作用是天平的兩邊,份量是一樣的,但由於陪伴時間的長短,以及角色選擇和分工的不同,會有所側重。小時候,父親給我講了非常多的歷史故事,商周、《三國演義》、《五代十國》英雄人物,使我從小就樹立了一種正義、正直、誠信的性格,不甘落後,力爭上游;而十二歲那年父親病世後,作為一個裹著小腳的弱女子,母親撐起了一個家,她的勤勞、責任擔當、堅韌,給了我自信、自強不息的品格,這也是我在初三那年能連補六冊英語,從年級總分排名二百以外考進前十名的動力。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媽媽和爸爸的作用均等,父愛和母愛都是孩子最渴望的,但是,現代社會畢竟競爭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媽媽和爸爸會自然形成一些分工,一方帶孩子時間多些,另一方可能會少些,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無論爸爸還是媽媽,都要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在每個孩子心裡都會說:"媽媽,再愛我一次;爸爸,再陪我一會兒!"。


阿壯793


一、首先簡易闡述一個什麼是家庭教育??

1、過去的認識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

2、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與父母長輩子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3、西方達國家家庭教育定義,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其範圍如下:(一)親職教育(二)子職教育(三)兩性教育(四)婚姻教育(五)倫理教育(六)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七)其他家庭教育事項等。即家長親屬等能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等等。

二、其次,父母(包括與孩子一起生活的爺、奶、姥等),有一定影響到孩子成長的家長是如何看待家庭教育定義與概念,這個非常重要也是所有家長需要明白理解的必須因素。只有這樣家庭才能更好的達成教育的最終目的,才有可能培育一代比一代更優秀的基因、能力、智慧等。景先生:這一定是有可能必然的前提。

三、家庭教育中媽媽作用重要,還是爸爸的作用重要???單單這個問題我們定義為正常普通三口之家的家庭教育以原型做推理定義。以本人十佘年的家庭經驗之談認為,家庭教育中媽媽作用遠遠要重於爸爸的作用。古人言:一個女人正可富三代,負可毀三代。現代語:一個女人征服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可以征服世界。母親十月懷胎,血濃與水,母愛的影響力大於一切,所以家庭教育中女性的重要情要大於男性。一定要求為家庭影響能力排個順序的話,景先生愚見:媽媽→奶奶→姥姥→爸爸→爺爺→姥爺(根據不同家庭因素媽媽以後的排序會有變動)景先生個個人感悟分享,只可意會、不可妄言。








景先生家庭教育訓練師


都很重要吧,不能互相取代,而是互相補充。一個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孩子們都有媽媽也有爸爸,當然需要從媽媽和爸爸那裡都得到關愛和教育影響。無論是媽媽還是爸爸沒有表現出對孩子的關愛,孩子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一家人每天生活在一起,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也就是孩子身上總是表現出爸爸,媽媽的樣子的。所以,不論作用大小都在對孩子產生重要作用。

當然,媽媽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還是會有偏多偏小的不同。孩子比較認可的的那一方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更像那個家長。陪伴時間較多的一方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不同的家庭情況不同,有的家庭是爸爸有的則是媽媽陪伴孩子多一些。


寶媽分享育兒知識


父母在孩子的眼中,父親是堅毅、剛強,勇往直前的男子漢;母親則溫柔、賢惠,體貼待人。有利於孩子分辨男性、女性的差別,形成男孩陽光開朗、有擔當;女孩會氣質優雅、獨立自信。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表象是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父愛如山,山之雄偉挺拔,是孩子心中的偶像,是他們心中的英雄!

母愛如水,水之曠闊無垠,是一顆包容寬廣的心。

以父母為榜樣的孩子,從爸爸媽媽身上看到不一樣的人性光輝,分辨男性與女性的區別,更容易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品行,做最好的自己。就像“人”字的結構,一撇、一捺,相互支撐。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各自的角色,沒有輕重緩急之分,而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給孩子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比如孩子對自己身體器官有興趣,進而問到自己是從哪來的?小寶寶是在怎麼生出來的?父母從小朋友會走路就給他們介紹身體各部分的名稱,眼睛、嘴巴、鼻子、耳朵、頭、手、腳一一介紹,但對於隱私部分無法自然地介紹,也使得孩子不敢去問那一部分的問題,始終處於一種未知的懵懂狀態。

此時父母各自的角色能較好的解決這一類問題,當孩子涉及時,父子、母女同性討論,把隱私問題與文明的感情聯結在一起,逐漸弘揚人性,而不僅僅就生理現象和歷程進行解釋,不斷地引導子女學習正常的行為模式。

如果家庭教育中,父愛如山,如泰山壓頂,孩子恐難承受之重;母愛如水,如水密不透風,孩子恐有窒息之感。當下做為父母普遍都有著不錯的學歷背景,甚至都是學霸一類,在工作中也有著不錯的成就,因此面對孩子,都有著太多的期望與要求。一旦期望沒能轉化為眼前的現實,要求達不到心中的標準,必然失落於心,再對比自己當年的輝煌成績,不由得對孩子愈加嚴厲。直接結果就是處處著眼於孩子的失誤、短處,不斷地施加控制和命令,讓孩子失去自己選擇的權利,失去獨立面對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的實際情感,他們的成長曆程將會更為艱辛,甚至會有意識的抗拒父母所有愛心。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爸爸媽媽,父母回到家庭,回到家庭教育氛圍中,不需要持續保持在外的身份、地位,更不需用學識、學歷來要求他們,保持平常心,以平等友愛的身份與孩子相處,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真情實感,方能有利於雙方的信任與溝通。





柔美時光


相對母親而言,會溺愛孩子和嬌慣孩子,寵愛過度就會害了孩子的一生;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往往給孩子指明一個正確的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揮,也可以鍛鍊自立的能力。

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鉅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勵志教育。一個好的父親,一定要在格局和勵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能力和前途。


好品


在家庭教育中媽媽起最關健的作用,孩子小的時候,從出生到幼兒園離不開媽媽,這時期的孩子只認媽媽,到了上小學開始男孩子開始模仿父親,女孩子開始熱愛父親,媽媽的作用比幼兒園前倒退,到了孩子上初中和上高中時媽媽又變的很重要,這時的爸爸可能只是賺錢養家,媽媽管著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及喜怒哀樂,己是很重要,到了孩子上大學飛出家門時,更是兒行千里母擔優,這時俟的父母長輩己老邁,照顧老人又多是媽媽的活,等送走老人後自己又要當丈母孃或婆婆,孩子結婚等於是自己又多了一個需要照顧的孩子,後面又有孫子輩要照顧。媽媽很神聖,也是一個家庭的紐帶,有說好女人是一所學校,更是一個港灣,祝願世上的媽媽都健康長壽,更祝願世上的孩子都有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