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乐观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的人过的更快乐,更容易满足,更少的烦恼,有助于身心的健康。而这种心态应该从小开始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有何重要意义?


培养孩子乐观心态的重要性

乐观是成功的催化剂。乐观的孩子总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即便身陷囹圄,遭遇挫折,他仍然会坚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他们会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与挫折做斗争,直到把挫折打败,直到成功突围。乐观的心态是孩子应对人生中悲伤、不幸、失败、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


孩子的人生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如果孩子具有了悲观的性格,就会不断寻找生活的缺陷和阴影,就会意志消沉,对前途丧失信心,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损害身心健康。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要着急,只要你正确地引导,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


1. 家庭关系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一个充满了打骂声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快乐的孩子。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表达情绪的榜样。父母要合理地、自然地显示个人的喜怒哀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的悲伤、压抑或愤怒。

父母能自由地表达情绪,儿童会受到感染,假如父母的不愉快或愤怒,事因与孩子有关,应明白地让孩子知道,以免孩子误认为父母的愤怒是因他们犯错误而引起的。

对孩子的爱也应稳定、持久,不能在父母高兴时对孩子过分溺爱,在心情烦躁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2.培养广泛的爱好。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他就很难保持长久快乐。

培养多种爱好可使孩子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为快乐。这以孩子自愿为前提,强压孩子进入各种兴趣班学习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


3.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时及时予以表扬。


来自父母和朋友的肯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比自卑的孩子更乐观,有更强的适应社会能力。父母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更不能随意在别人面前议论孩子的缺点,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对于孩子的缺点,要采用少打骂,多鼓励,坚持教育疏导的方法,不能用威胁、恐吓、打骂等粗暴的方法。


4.倾听孩子的倾诉,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当孩子内心感到不安,希望向你诉说时,不要置之不理。

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下来认真地听他诉说。假如孩子表示对某一些事情感到不安或不高兴,可以告诉他,此种感受是正常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经历这些事情。让孩子知道,你的反应和他一样。

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的能力,如参加体育运动、游戏、公益活动等等,培养豁达的心态对孩子将来踏入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5.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有了小伙伴的陪伴,大人落得轻松,孩子也觉得高兴。


6.让孩子亲近自然,多做运动。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不仅身体更健康,心理素质也会更好。因为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


7.教孩子学会爱护小动物。


爱护小动物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要落实到行动。家里养小狗小猫,让孩子学会跟它们和谐相处,爱护照顾它们,当做家人一样看待。和小动物相处会让孩子感到更愉快,性格更开朗。


8.让孩子学会珍惜,有感恩的心。


对孩子不可有求必应。

过分优裕的生活会让孩子不懂珍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贪心会导致不快乐的情绪滋长。相反,那些学会珍惜,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他们就会玩得很高兴。

学会珍惜,有感恩的心,也利于成为一个懂得珍惜亲情,孝顺父母的人。

乐观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乐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具备的,但是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拥有乐观的条件。只要家长们能从小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去待人待物,那么孩子以后也会具备乐观的品质。千万不要把悲观的情绪灌输给孩子,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