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通多次背主,為什麼還有人稱他為“聖人”?

今古大觀


身在亂世,強者爭競,茫然求生,只要大節不毀,能隨世變通,傳法授道,以利天下治平的,仍不失為豪傑人物。

秦末漢初的叔孫通,山東薛縣人,初為秦待詔博士,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來,秦二世招集身邊的博士和儒生並問他們:“楚地派去守邊的士兵半路造反,已攻下蘄縣,攻入陳郡,你們說該怎麼辦?”眾儒生都說:“做臣子的絕不能興兵聚眾造反,對造反的絕不能寬恕,請陛下速派兵剿滅!”親二世聽了更是著急得不得了。這時叔孫通卻說:“儒生們都是瞎說。如今天下一統,各郡縣城池早已剷平,民間所有的兵器都已銷燬,這就早已向天下宣佈用不著這些東西了。當今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備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職守,四面八方一心都忠於朝廷,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人敢造反呢!那些人不過是偷雞摸狗的盜賊,哪裡還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縣令們很快就可以把他們逮捕問罪了,有什麼可擔心的!”秦二世一聽轉怒為喜,連說講得好。他又挨個問眾儒生,有的仍固執己見說是造反,有的說是盜賊。結果秦二世讓御史把那些認為是造反的都抓起來投進了監獄,說這種話根本不是他們所該講的。而那些說是盜賊的都什麼事沒有了。為此秦二世特賜給叔孫通二十匹絲綢和一套新衣服,並把他升為博士。叔孫通出宮回到家,儒生們都斥責他會拍馬屁,叔孫通卻說:“你們不知道,我不這樣說,也差一點兒就掉入虎口了。”說完就趕忙捲起行李逃走了。等他逃到老家薛縣,薛縣已歸起義軍佔有,項梁來到薛縣,叔孫通就跟了項梁。後來項梁在定陶戰死,他又投靠了楚懷王,等到楚懷王被封義帝遷往長沙後,叔孫通就跟上了項羽。當劉邦率各路諸侯攻下彭城後,叔孫通又投降了劉邦。至此不論劉邦勝敗,叔孫通就一直跟上了劉邦。劉邦討厭叔孫通總是穿著一套儒生服裝,叔孫通就改穿楚人打扮的短衣服,讓劉邦看著高興。當叔孫通投靠劉邦時,跟著他一道來的有一百多個弟子,但叔孫通一個也沒向劉邦舉薦,而是專門向劉邦舉薦了一些舊日的土匪強盜。他的弟子在背後都罵他,他卻說:“現在用不上你們,過後我是不會忘了你們的。”劉邦就讓叔孫通當博士,賜號稷嗣君。漢高祖五年,劉邦統一了天下,但天下初定,君臣之禮未定,在一次慶祝宴會上,大臣們洶酒爭功,狂呼亂叫,甚至拔劍擊柱,沒有一點兒禮法。劉邦很討厭,就招來叔孫通,讓他制定一套簡便易行的君臣禮儀。叔孫通乘機推薦了一大批包括自己弟子在內的儒生,要求讓他們和自己一道制定禮儀,得到了劉邦的同意。叔孫通就到曲阜找儒生,有兩個儒生拒絕參加,罵叔孫通侍奉主子已有十多個了,都是靠拍馬屁得寵,為他們所不恥。叔孫通卻笑他們是榆木腦袋,不懂時代變通。最後叔孫通結合夏商周和秦朝時的禮儀,創出了一套簡便易行的禮儀,並組織一百多儒生在長安演習了一個多月。劉邦看了以後,就讓他組織群臣排練演習,準備十月朝會正式使用。漢高祖七年,長樂宮建成,各地諸侯和朝廷大臣都來參加十月朝會,在朝會上嚴格按演習的禮儀進行,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敢失禮喧譁者。最後劉邦心滿意足地說:“今天我才體會到了做皇帝的尊貴。”於是他立即提升叔孫通為太常,還賜給他五百金。叔孫通趁劉邦高興之機就舉薦說:“我的那些弟子已經跟了我好多年了,是他們和我一起制定的這套禮儀,請陛下也能給他們一些官做。”劉邦當即任命那些儒生都做了官。叔孫通出宮後將賞賜的五百金都分給了儒生們,儒生們都很感激地說:“叔孫通可真是聖人,他能把握住形勢的需要。”高祖九年,劉邦又讓叔孫通做了太子太傅。後來劉邦想改立太子,叔孫通以春秋晉國驪姬之禍,秦朝沒早定太子致趙高篡詔立胡亥等教訓諫阻劉邦,使劉邦最終取消了更換太子的念頭。劉邦死後,漢惠帝即位,又著叔孫通制定了祭祀宗廟的儀法和其他方面的禮法。漢初之所以能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社會禮法秩序井然,叔孫通當居功至偉。

禮施已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禮為經國家定社稷的根本,叔孫通以自己的博學,能在大亂初平的西漢,很快適應社會需要,制定出一套很適合社會需要的禮儀來,為社會的穩定有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為生存,叔孫通儘管生逢亂世多次投主,卻無傷大雅,不是有句話說得很好嗎:“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因此司馬遷、班固等人都對叔孫通評價很高,說他“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而那些受封賞的儒生們更是稱叔孫通為聖人。但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卻指責叔孫通制訂禮樂只為逞一時之功,其結果使古禮失傳。世易時移,能隨世所需,制訂出當世更適合的禮法,不是很好嗎?司馬光是不是有點兒太守古追古了?


sunjin72976689


秦朝末年是一個激烈聚合的年代,很多人都被捲入歷史的大潮流之中,生死存亡是一件大事。秦朝末年的叔孫通是一個能言善辯之士,善於把控形勢,看人臉色辦事,左右逢源,能被一部分人稱之為“聖人”,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了。

叔孫通審時度勢的結果是:不停的跳槽!

五易其主。

叔孫通是一個儒者,同時又是一個縱橫家,非常善於改變自己的立場,他五易其主,每一次都是“英明的決策”。

第一次易主。

叔孫通是山東薛縣人(今天山東棗莊薛城區),他通曉儒家經典,因而被秦朝選拔到中央政府擔任待招博士,這時的他也就是混碗飯吃,然後給皇帝講解一下儒家學說而已。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了,佔據了不少地方。秦二世急的沒有辦法,急忙召見了了幾十個博士討論如何處理這件事情,畢竟秦朝的準備戍守邊疆的士兵反叛了。博士們眾口一詞要對叛亂者進行鎮壓,這讓秦二世臉色非常難看,畢竟他老爸秦始皇在世之時沒有自己的軍隊反叛過,面子上非常難看。(叔孫通先後五位主人,秦二世、項梁、楚懷王、項羽、劉邦形象圖)

叔孫通善於審時度勢,他立馬出來反駁那些將“陳勝吳廣起義”定性為“叛亂”的博士們,稱這些起義的人只不過是一些“盜賊”,調集軍隊鎮壓就行了,秦朝的軍隊怎麼可能造反吶?秦二世也夠心很毒辣,詢問了所有的博士,宣稱是秦朝士兵反叛的博士一律處死,稱“盜賊”的博士都活了下來。

叔孫通由於稱起義為盜賊,秦二世賞賜了他二十匹絲綢,一套新衣服,提升為“博士”。但叔孫通被提拔之後早就看清了秦朝早晚要滅亡的局勢,趁機捲鋪蓋捲逃跑回到了山東老家避難去了。一旦秦二世清醒過來,叔孫通難免人頭落地!

三次易主。

叔孫通回到老家後,投降了楚地的起義軍,正好項梁來到薛縣,他就追隨了他南征北戰。不巧的是項梁在山東定陶被殺,叔孫通又追隨了楚懷王。項羽大封天下諸侯王之後,楚懷王被封在長沙,因為叔孫通曾經追隨項梁的緣故,被項羽留下來,侍奉項羽。

叔孫通是一介書生,在戰爭年代基本上沒有多大用處,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身不由己,三易其主。

投降劉邦。

劉邦趁著項羽在齊國大戰之時,攻佔了項羽的老巢彭城(今天江蘇徐州),叔孫通又趕忙投奔了劉邦。在這次易主之時,叔孫通還是有英明決斷的。項羽擊敗劉邦,叔孫通不敢再次歸降項羽,歸降的結果肯定是被誅殺了,只好死心塌地追隨劉邦了。

在一個戰亂年代的書生,能夠存活下來就不錯了,投降易主是那個時代的常態,關鍵是最後投降到劉邦集團,劉邦有容人之量,心胸比較寬廣一些。

審時度勢。

叔孫通善於察言觀色,他在漢軍中經常穿著“儒生”的打扮,劉邦看他非常不順眼,於是他改穿楚地的服飾,這下劉邦非常高興,叔孫通也在劉邦哪裡留下了好印象。

追隨叔孫通的儒家弟子有一百多人,都跟著劉邦。叔孫通作為一個謀士,經常向劉邦推薦一些地方上知名的強盜、盜賊給劉邦,劉邦也非常高興。而追隨叔孫通的一百多人,他一個也沒有推薦,這惹起了這些儒家學者的不滿。

叔孫通對他們很是瞧不起,他這樣解釋為何不舉薦這些書生給劉邦:

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史記》)

這些書生在戰爭年代基本上是一無是處,舉薦他們給劉邦的那些人都是上戰場征戰的,舉薦他們的時機不對,你們這些書生要等待時機的到來!

劉邦打下天下之後,那些將領功臣們都想著封侯和榮華富貴,劉邦對他們暗生嫌棄。叔孫通察言觀色,已經覺察到了劉邦的變化,這是要“鳥盡弓藏”啊!

制定禮儀,被稱“聖人”。

劉邦天下初定,需要制定一套禮儀制度,讓天下人都遵循,同時要讓劉邦滿意。於是乎,叔孫通跑回到曲阜召集儒生,按照周朝、秦朝的禮儀制定漢朝的禮儀制度。當時在孔子老家召集了三十多個儒生,其中有兩個不願意跟隨,他們稱: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

曲阜的兩個儒生稱叔孫通起碼背主有十次了,每次都是阿諛奉承權貴。天下剛剛平息戰亂,制定什麼禮樂吶。對那些直指自己缺點的儒生,他一笑置之,說他們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啊。

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叔孫通制定的漢朝的禮儀也通過了劉邦的審查。10月,劉邦舉行大朝會,各級官員、諸侯都按照制定的禮儀進行,一切進行的井井有條,滿足了劉邦的帝王享受。大朝會舉辦成功,劉邦非常高興。(《漢殿論功圖》,劉邦建立漢朝,武將們為了爭功拔劍,叔孫通趁機奏請制定朝廷禮儀,以劉邦的皇帝為尊位)

叔叔通趁熱打鐵,向劉邦舉薦這些追隨自己制定禮儀的那些儒生們。劉邦也有意提拔儒生到朝廷中來,藉以打壓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立馬同意讓叔孫通一起的100多儒生,全部都成為“郎官”,都是劉邦的侍從官員。叔孫通向儒生們宣佈劉邦的命令,同時將劉邦賞賜給自己的500金全部分給這些儒生。

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

這些曾經埋怨叔孫通的儒生們這時才感覺到叔孫通的“偉大”,他們不但高官得坐,而且有“金”,能不感恩戴德,稱他為“聖人”嗎!

在秦末漢初那個混亂的年代,叔孫通總是能審時度勢,不斷跳槽,每次都能將自己的價值最大化,並將儒家書生們引薦到漢朝的朝廷之中來,被稱作“漢朝儒宗”。


穿越再現彼岸


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是萬物運行的一條普遍法則,是各種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捭闔就是變動陰陽干擾自然順序,就是用開閉之法促進萬事萬物的發展轉化。我們把長生、安樂富貴、尊榮、愛好、財力、得意等分為陽類事物,把死亡、憂患、貧苦、侮辱、失意、有害等歸為陰類事物。在使用捭闔之術遊說的過程中,先把握對方的內心,已確定對方是喜歡陰性事物還是陽性事物。在與處於仰陽勢,內心積極的人談論時應從大處入手,選擇大道理來引導對方。與喜歡陰性事物的人談論時,應從小處入手用瑣碎卑微的內容,用具體細小的事例來引導對方。因此可以說,用捭闔之術去遊說,沒有試探不到的真相,沒有不聽從我們決策的人,沒有不能說服的人。用捭闔之術去遊說,可以說動每個人,可以說動每個有封地的大夫,可以說動每個諸侯國的君主,可以說動天下的霸主。

叔孫通一生先事秦而後輔漢,兩代為官都能紅極一時,最初叔孫通因為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徵召,後來秦朝滅亡叔孫通又曾協助漢高祖制訂漢朝的宮廷禮儀,成為西漢開國之初的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但人們對他評價歷來褒貶不一。司馬遷譽之為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稱其為“漢家儒宗”。而司馬光則責之制定禮樂只為逞一時之功,結果使賈古禮失傳。究竟孰是孰非,我們只能從真實的歷史背景中去尋找答案。

孫叔通是秦二世時的儒士,被任命為待詔博士,適逢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紛紛響應。秦二世知道後十分憂慮,便召集待詔博士和儒生們詢問對策,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異口同聲說:“百姓造反。這是不能赦免的死罪,希望陛下趕快發兵討伐。”秦二世聽後勃然大怒。叔孫通見狀上前說道:“如今天下合為一家先帝毀掉郡、縣的城牆,銷天下的兵器,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打仗了,況且我朝上有聖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盡職守法,四海安寧,何人會造反,這不過是些偷雞摸狗的小賊罷了,不足掛齒。”

二世轉怒為喜。有頭腦靈活的儒生們見狀,很快轉過彎兒來,複合叔孫通說起義者不過是盜賊,而腦筋僵硬的仍堅持說是百姓造反,於是秦二世便把說造反的都關進監獄,賜給叔孫通二十匹帛和一件衣服。

當時便有人罵叔孫通是“阿二世”即阿諛奉承之人。叔孫通沒有理會,因為他是聰明人,知道秦二世的這個政權已經沒有希望了,沒必要嚴肅對待。後來秦朝敗亡,叔孫通便帶著儒生們逃出咸陽,先是投奔項梁,項梁死後又侍奉楚懷王,後來又投奔劉邦。他知道劉邦最是討厭儒生,見到儒生便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往裡邊便溺,以侮辱儒生。叔孫通脫掉儒裝改穿短小貼身的衣服,這令劉邦很是高興,叔孫通既不向劉邦宣講儒家,也不向他推薦自己的學生,而是向劉邦推薦那些盜賊出身,善戰的壯士,這讓劉邦更是高興,拜叔孫通為博士。

叔孫通的學生們飽受冷落,暗地裡罵他。叔孫通聽到後便對學生說:“漢王正冒著槍林彈雨爭奪天下,你們這些儒生能上陣殺敵嗎?你們跟著我,我並沒有忘記你們。”待劉邦平定天下,那些跟隨他打天下的沒有知識的武夫,根本不懂什麼是規矩,在朝堂上喝酒爭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砍大殿上的柱子,劉邦看著亂糟糟的景象,頭痛不已。此時叔孫猜準了劉邦的心思,便對劉邦推薦儒家思想稱:“儒家雖不能奪天下卻善於守城。”劉邦同意後,叔孫通與魯國的儒生和自己的學生一起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禮儀制度,因時制宜,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禮儀制度。從此,大臣們上朝都嚴格遵循禮儀,稍有越軌便被一旁監視的御史拉下懲治,人人心中畏懼,朝中氣象大為改觀,劉邦看著馴服的臣民方才感慨道:“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貴呀!”

於是他便賜封叔孫通為太常,又賜金五百。叔孫通見時機已到,這時向劉邦才提出:“臣的學生們跟隨臣多年又和臣一起制定禮儀,希望陛下給他們封官。”劉邦此時已從心裡喜歡儒生了,便把叔孫通的學生們都封為郎官。叔孫通又把劉邦賜賞的五百金分給學生,學生們這才明白叔孫通的用意,都高興的說:“叔孫通先生堪稱聖人,懂得這世界的事情和規律。”

鬼谷子雲:“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使用捭闔之術,使事物轉化,是陰陽之道的關鍵。靈活變通,把握人心,也把握事物的關鍵。叔孫通可能並非聖人,但他的確知曉權變之奧秘,以一人之身,能夠適應秦二世之昏,項羽之威,劉邦之薄,在那樣一個天下大亂,文人遭劫的時代,不只苟全性命,還能處處得意。這一切都取決於他很好地握住了,變與不變的尺度,所謂“變”就是在琢磨君王的脾氣,秉性,好惡的基礎上,不斷改變自己的言行加以應對。


大鵬帶你看古建


叔鬆通雖多次背主,但他在漢初多次納諫,制定宗廟儀法及宮廷禮儀,為儒家在漢一朝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司馬遷尊為“漢家儒尊”。無論其人怎樣,但他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叔孫通(~約前194年)別名叔孫何,秦朝薛縣人,初為秦待詔博士,後被秦二世封為博士。秦滅之時,投奔了當時在薛城的項梁,項梁兵敗,叔鬆通又跟隨楚懷王,後楚懷王遷到長沙,叔鬆通則留在項羽身邊。公元前205年,劉邦攻取彭城,叔鬆通轉投漢軍,舉薦勇武之士為漢爭取天下。漢王拜其為博士。高祖九年為太子太傅,高祖十二年,劉邦欲廢太子劉盈,叔鬆通以不合禮儀加以勸阻。漢惠帝即位後,叔鬆通使制定宗廟儀法及其他多種儀法。

叔孫通在漢朝建朝初期,在輔佐漢高祖劉邦建設西漢政權中,叔孫通發揮了重要作用。後司馬遷在史記中為叔鬆通和劉敬共同立傳。

叔孫通認為禮儀是可以因應時勢、人情等因素而作出改變,不必艱難地全盤草創。他為漢高祖制訂的禮儀即由混合夏、商、周、秦四代的禮樂而成。

叔孫通在引薦人才及制禮作樂等事上,多次表示對適應時局的重視。當時有些儒生對其行動態度持不同意見。當叔孫通在山東征召儒生為漢高祖制禮作樂時,有兩位儒生不願同行,指責叔孫通在天下初定時便制禮作樂,行為不合古義。叔孫通取笑他們不通世務。後來,同行的儒生獲得漢高祖的封賞後,則稱讚叔孫通是個聖人。叔孫通曾表示,君主在進取、爭奪天下時,最需要能打仗的人才。到了守護成果的時候,文人、儒生便比較可靠。

叔孫通雖然幾易其主,但他善於觀察時宜,順風討好,由於他順應著形勢的需要,制定了一套禮儀,因而成了漢朝儒家的一代宗師。我覺得在現代社會中,叔鬆通就是溜鬚拍馬,見風使舵的這種人物典範,雖然立場不定,善於投機取巧,但他能把握時代大潮,適應時局,在關鍵時刻給予領導者正確的諫言,在古代講究以禮為先,禮大於法的社會中,正確而又精準的把握住社會的主動脈,為儒家的發揚光大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LUCK陳果


流年答案

中國有句古話:“良禽擇木而棲。”好的鳥兒需要找到適合它的林木來棲息,這不是說明它三心二意,而是它要找到適合它自己的舞臺。

而叔孫通恰恰就是這樣一隻良鳥。雖然後人或許會對他的做法稍有微詞,但他對大漢王朝禮儀的制定和發揚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這也就是有人稱他為“聖人”的原因。

叔孫通簡介

叔孫通出生於今天的山東棗莊一帶,是個典型的山東漢子,什麼時候出生和死亡不知道。

最初,叔孫通在秦國任博士。到了秦二世手裡,秦國上下空前黑暗,天下民怨四起,四處爆發起義。眼見秦國快要滅亡,便投靠了起義軍項梁部。

項梁死後,轉投楚懷王,在項羽麾下。在西元前205年又投靠了劉邦。自此,叔孫通開始大展宏圖,輔佐了漢高祖劉邦,也輔佐了漢惠帝劉盈。

評價叔孫通

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史記》

司馬遷對叔孫通的評價是非常高的。司馬遷認為叔孫通通曉夏、商、周、秦禮法,制定了漢家禮制,與時俱進,堪稱“漢家儒宗”。鑑於司馬遷生活的年代與叔孫通相隔並不遠,所以司馬遷的評價還是有很大的參考意義的。

  • 與時俱進的叔孫通

正所謂“武人奪天下,文人治天下”。劉邦統一天下後,急需一批文人來輔佐劉邦治理天下。

這時,叔孫通出現了,但叔孫通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所以,叔孫通絕對去山東尋找一批和自己一樣的儒士來和自己輔佐劉邦。為什麼要去山東呢?我們都知道,孔子就是山東人。

但不巧的是,山東有些儒士就覺得叔孫通對主子三心二意,只會拍馬屁;同時他們還覺得制定禮儀需要行善積德百年,而叔孫通太急於表現自己。所以,有些儒士拒絕了叔孫通的提議。叔孫通就說他們是“榆木腦袋,不會與時俱進”

  • 信守承諾的叔孫通

叔孫通投靠劉邦的時候,身邊還有一群老鄉,多為儒士。開始的時候,劉邦還在打天下,叔孫通就給劉邦推薦了一些草莽流寇,而不是自己的老鄉。因為只有這些草莽流寇才會打天下。但是,叔孫通一直沒有忘記要為自己的鄉人們向劉邦舉薦。

後來,在漢王朝穩定後,叔孫通趁著劉邦表揚自己的時候,舉薦了自己的鄉人。同時,叔孫通還把劉邦賞賜的黃金分給了鄉人。

  • 制定國之本的叔孫通

我們都知道“周公之禮”。早在先秦時代,我國的禮儀就已經很成熟了,但是有的禮儀卻很繁雜。同時,歷經了春秋戰國,各國的禮儀又有差別。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又對先秦的禮法進行了改進。所以,對於剛剛統一的漢王朝,統一禮法是重中之重。

而叔孫通就承擔了這一重任。西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眾臣來朝,一步一步按照叔孫通的禮儀來進行。一切顯得有禮有序,彰顯了皇權,第一次讓劉邦感受到了身為皇帝的尊貴。

漢惠帝繼位後,叔孫通又承擔了祭祀禮法、宗廟禮法、朝拜禮法等各種禮法的制定。可以說,漢初的各種禮法都有叔孫通的影子。

小結

我們稱孔子為大聖人。但是,再大的聖人,他的思想也需要有人去繼承。而叔孫通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繼承者。叔孫通不僅對漢朝的禮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往後數千年的封建王朝禮法也具有巨大的影響。


歷史流年


叔孫通降漢後向高祖進言,君主在進取、爭奪天下時,最需要能打仗的人才。到了守護成果的時候,文人、儒生便比較可靠。

叔孫通在引薦人才及制禮作樂等事上,多次表示對適應時局的重視。當時有些儒生對其行動態度持不同意見。當叔孫通在山東征召儒生為漢高祖制禮作樂時,有兩位儒生不願同行,指責叔孫通在天下初定時便制禮作樂,行為不合古義。叔孫通取笑他們不通世務。後來,同行的儒生獲得漢高祖的封賞後,則稱讚叔孫通是個聖人


紅塵有你173676104


叔孫通在世時,有位姓魯的儒生曾當著他的面說:“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當面對叔孫通先後侍奉多位君王,左右逢源,無道德節操的行為予以無情的嘲諷。叔孫通也因此得到一個“面諛”的綽號,這也成為後人鄙薄叔孫通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上的大儒對叔孫通的評價大多不高,如司馬光、蘇軾、朱熹、陸九淵等都對叔孫通的人品嗤之以鼻,司馬光甚至說:“叔孫生之器小也! 徒竊禮之糠秕,以依世、諧俗、取寵而已”,但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卻為叔孫通立傳,並稱其為“儒宗”,對叔孫通給予了充分肯定。南宋史學家孫奕認為“叔孫通在秦則為諛士,在漢而直諫”,是因為叔孫通知道暴秦必亡,為了自保而不得以對秦二世“面諛”。他後來雖然在項梁、楚義帝和項羽手下都做過官,這不過是他一個選擇明主的過程。當他認定了劉邦之後,不惜在劉邦勢孤敗退之際以從,並且再無改變,足以證明叔孫通並非反覆無常之人。

叔孫通的人品可以通過一件事反映出來。當劉邦聽戚夫人之言,欲廢太子劉盈而立趙王如意時,叔孫通以死相諫:“陛下必欲廢適 而立少,臣願先伏誅,以頸血汙地!”司馬遷對叔孫通這一舉動大加讚賞,認為是“大直若屈”之舉,對叔孫給予了極高的正面肯定和評價。

叔孫通之所以被儒家奉為“聖人”,是因為他是是漢代儒學改造的始作俑者之一。正是他與陸賈對對儒學進行了改造與變通,儒學的價值才為統治者所認識,儒學從此成為統治階級治國的根本思想。

儒家的宗旨是宣揚以仁義禮樂統一天下,以“仁”治理社會。但是自它誕生以來,在各國並不受待見,它的種種說教顯得非常蒼白無力。秦以法家思想統一天下,那些重道義輕王公的儒生們對秦朝的暴政秦政進行了尖銳激烈的批判,這才導致秦始皇做出了“焚書坑儒”的舉動。儒生們被迫轉入地下,等待一個宣揚儒家思想的時機。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對儒家的那一套並不感冒。因為劉邦及手下功臣大多出身低微,許多人都是秦朝的低級官吏,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秦朝法家治國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劉邦是馬上得天下的皇帝,自然對武力有著天然的推崇,對那些一張嘴就是之乎者也的儒生有著天生的厭惡。劉邦最喜歡罵儒生是“豎儒”,甚至拿儒生的帽子當尿壺使用,他還說過一句名言:“為天下安用腐儒!”

漢朝初年,許多儒生對漢朝能否行德政實際上是抱一種觀望態度的。劉邦君臣雖然深知秦朝治理天下的那一套法家思想為時人所厭惡,但並沒有想過以儒家治國。實際上漢朝初年治國的根本是黃老思想,追求的是“無為而治”,是“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

與那些迂腐的儒生不同,叔孫通是一個有著極強應變能力的儒生。

早在他投奔劉邦初期,因為平常喜歡穿儒生的衣服,惹得劉邦很不開心。叔孫通很快就“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不久之後便被劉邦拜為博士。劉邦一輩子就封過兩個博士,叔孫通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劉邦的信任,可見他的變通能力之強大。

(劉邦和他的功臣們)

叔孫通第一次讓劉邦感覺到儒學的重要是在漢朝建立後不久。當時劉邦的功臣集團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基層作風,君臣之間嬉笑怒罵,完全沒有一點規矩。劉邦雖然認識到這個問題,但並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正是叔孫通站了出來,表示“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為劉邦制定了簡單易懂的朝廷禮儀,使得劉邦十分滿意,認為從此才懂得了天子的威嚴。

叔孫通制漢禮一直為後世儒家詬病,很多儒生認為由於叔孫製出的漢禮,拋棄了祖傳的周公舊禮,是“徒竊禮之糠秕”,這種做法“未足以為功之首,而足以為罪之魁矣”。持這種看法的人其實相當迂腐,因為周公之禮被拋棄,根本不能怪到叔孫通的頭上。

叔孫通為劉邦制定禮儀是有條件限制的,那就是如劉邦說的“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也就是說,劉邦需要的是簡單易懂的,自己和手下那幫大老粗兄弟們能夠掌握的禮儀。如果叔孫通照搬繁瑣的周禮,估計他早被劉邦踢到十萬八千里外了。所以叔孫通對古禮進行了有選擇性地繼承和發展,這是符合當時實際的。

蘇軾老先生對叔孫通一直是批判的,但對這件事,蘇老先生也說了實話。他認為“叔孫通制禮,雖不能如三代,然亦因時施宜,有補於世者。魯二生非之,其言未必皆當,通以為不知時變,亦宜矣。”對叔孫通的這次變通,蘇軾還是認可的。

(朝拜皇帝大典)

公元前200年十月,長樂宮落成,漢朝藉此機會舉辦了第一次朝拜皇帝大典。當作為贊禮官的叔孫通率領大臣們依尊卑高低各就各位,依次向劉邦跪拜時,劉邦不由得發出了“吾乃今日知為皇帝貴也!”

的感嘆。

劉幫心裡清楚,現在的他已不再是泗水那個亭長了,他和他的漢朝需要一套維護統治的穩定秩序。這種秩序首先就是要明尊卑貴賤,保證下不能犯上,保證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用禮儀來彰顯皇權的尊嚴。而叔孫通非常變通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為漢朝建立了一套維護統治的禮儀制度,叔孫通也因此被司馬遷贊為“稀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

(尊叔孫通為聖的司馬遷)

我們知道漢朝是自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世人都將這件事歸功於董仲舒。但是董仲舒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正是叔孫通將儒學與皇權相結合的嘗試。所以說西漢儒學政治化的奠基者是叔孫通,董仲舒只不過將其發展推動成為治國之策罷了。

隨著叔孫通被劉邦重用為太常,他為儒生們創造了通過入仕去實踐人生價值的榜樣和途徑,造成了“漢之儒者自叔孫通師弟子固皆以利祿為事”的局面,開了儒家以利祿事君之風。自叔孫通之後,趙綰、王臧、董仲舒、公孫弘等儒家傑出人物漸漸登上了政治舞臺的中心,他們也紛紛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擴大儒學的影響,所以說叔孫通對儒家做出的貢獻極為巨大的。

(叔孫通)

叔孫通倡導的思想與那些呆板僵化的儒生有著很大的區別,具有一種革新進取的生機。

叔孫通認為“古人之所行者,亦與今世同”,在他眼裡,古人沒有什麼神秘的,能把古人的經驗教訓供今人借鑑,便是最好的師古,而並不是事事都要引經據典,追隨古人的做法。因此他提出的“道近不必出於久遠 ,取其至要而有成”的思想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

叔孫通生活的年代,很多儒生只會死讀書,讀死書,事事泥古不化,很多儒生都是“非古不行”,其實這些儒生並不知道,歷史上從來不會存在一個他們想象中的、純以仁義禮樂治理天下的理想社會。所以這些不知道變通的儒生在叔孫通眼裡是不知時變的“鄙儒”,他們對現實社會的建設根本沒有任何有處。

(入仕的儒生)

有著正確儒學實踐觀的叔孫通在政治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叔孫通是秦漢之際最大儒學實踐者之一。

他通過對儒生的培養與教化,通過自己的儒學實踐,為後世儒生樹立了儒家在政治上成功的榜樣。儒家再也不是當年孔老夫子周遊列國時被列國所拒絕的一家之言,而是可以在政治舞臺上進行從典章制度到意識形態的全方位的儒學實踐,並且能做到知當世要務,以致用為宗旨,與時俱進,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去影響改變君主和人民,乃至改變歷史進程。

叔孫通的變通並不是割斷歷史與現實的聯繫,而是主張根據時代的要求,去變革儒學中不合時的內容。叔孫通知道孔子推崇的周禮,也不是百分百的周朝禮儀,而是經過孔子完善後、充滿仁愛精神的周禮。所以儒家不能死搬硬套,抓著老夫子的東西不放。事實上叔孫通的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一部分積極進取的儒生,代表的是儒學自身的一種可以與時俱進、不固步自封的態度。而這正是最質樸的儒學要義,也是叔孫通被尊稱為”聖人”的原因。


笑語千年


叔孫通先後六易其主,先後跟隨了始皇、秦二世、項梁、懷王、項羽、劉邦的確有悖於後世儒家的忠誠觀念。但要考慮的是,當時的儒家思想還是早期孔子的思想。孔子周遊列國,並沒有一生拘泥於魯國,事實上和叔孫通的行為是一樣的,都是被形勢所逼沒必要太過於苛求。畢竟在亂世中保全性命都是奢望,更何況叔孫通本身也沒有損人利己,出賣故主的行為,應該屬於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範疇。

他被稱為聖人主要是兩點,第一是他制定了漢朝的禮法制度。儒家最看重的就是禮樂文明,可以說是叔孫通將秦代已經斷絕的儒家禮法傳播到了漢代,有開山之功。其次,他為漢朝儒家的發展帶來了第一股人才力量。他在戰爭時期為劉邦推薦的大多數是征戰天下的武夫,很少舉薦儒生和自己的弟子,因而他們起初對於叔孫通很有意見。高祖建國後,要制定禮儀時他才將自己的弟子推到了臺前,並且徵調了魯地的儒生入朝。在制定禮儀之後,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原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叔孫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賜諸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

事實上當時也有人諷刺過叔孫通不忠的行為,叔孫通徵魯諸生三十餘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後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汙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可以說一個“變”字貫穿了叔孫通的一生,通權達變,靈活變通才是他真正成為聖人的原因。


經典守望者


叔孫通,《楚漢春秋》作“叔孫何”,生卒年不詳,秦漢時期薛縣人(今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官橋鎮)。

叔孫通是秦朝待詔博士,陳勝、吳廣起義時,秦二世召集了身邊的博士們進行討論,秦二世問他們“現在有人造反,我們需要怎麼應對?”問完,眾多博士就開始說到“這種造反的亂臣賊子應該趕快派兵去鎮壓。”聽完,二世很是著急,這時,叔孫通卻走到堂前說到“他們說的有欠考慮,現在天下非常太平,百姓都歸陛下您管,根本沒有什麼要造反的人,陛下不要擔心。”皇帝聽後很高興,立馬將叔孫通封為博士,並賞賜了布匹和一套衣服,並把之前說有造反的博士們抓起來。

後秦亡,叔孫通投奔了項梁,項梁死於定陶;叔孫通又跟了項羽,替項羽做事;又過了一段時間,劉邦進軍彭城,他又去效力於劉邦。

因為當時劉邦一直很討厭文人儒生,叔孫通為了保全自己性命並創造機會,就脫去了原有的服裝,穿上了短衣見了劉邦,果然劉邦看到他後很是高興。

叔孫通經常推薦一些武夫給劉邦,大部分都是可以上陣打仗的一些人,不過當時,叔孫通還有很多學生,他的學生很不理解,為什麼跟了這麼久的老師不推薦他們,叔孫通轉而告訴他們“現在正是爭奪天下的時候,你們儒生哪裡打得了仗呢,真正需要的時候會推薦的”。

劉邦奪得天下建立漢室,漢室的武將居多,舉行宴會的時候,漢朝的開國功臣們吃飯吃酒到興奮的時候,舉止粗獷豪氣,還老是在宮中瘋狂歡呼亂叫,一個個都來爭搶功勞,朝堂一度無法控制。高祖劉邦看到這樣的景象,很頭疼,叔孫通立馬察覺到,便說“陛下,朝堂現在這般鬧哄哄應該需要制定一套禮儀。”劉邦聽了非常高興,就讓叔孫通去辦了。

叔孫通受命後,立即召集了二三十名儒生,又把自己的百餘名學生叫過來一起定製禮制。他先對儒生們講了制定朝儀的大略,後逐條講解,共同商定。接著又在郊外一寬敞的場地進行演練。在廣闊的草地上,他將許多竹竿插在地上當做位置的標準,又用編線搓成繩索,橫縛在竹竿上面,並把它們連結起來,分劃地位,再把剪下的茅草捆縛成束,一束一束的豎立起來,作為尊卑高下的次序,這景象歷史上叫綿蕞習儀。

到長樂宮建成後,文武百官都來朝賀,因為禮儀的施行,以前的喧譁聲沒有了,朝臣站在兩邊,鄭重肅穆。諸侯一一鞠躬向高祖劉邦恭賀,高祖先行表示謝意後,諸侯才敢起身。

高祖劉邦就坐宴飲的時候,因為旁邊有人監察禮儀的御史,大臣們不敢擅自先吃,而是按照先尊後卑的順序。如果要是有醉酒的臣子,便會將他請出去殿外。高祖見這般景象很滿意,他說:“七年了,我才感受到皇帝的尊貴。”過了幾天後,叔孫通就被任命奉常,並賞賜了黃金,後來,叔孫通還為漢朝指定了很多禮律。

漢朝禮制的施行成為了叔孫通的最大貢獻,正是他的“禮”也為漢室的政治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叔孫通是一個圓滑而又現實的人,他懂得為自己創造機會,從秦朝的博士到項羽麾下再到漢朝的博士都在體現這一點。雖然後世對於叔孫通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禮制確實成功了,並被後世所效仿和延續。

後世對叔孫通的作為亦有不同看法。司馬遷稱讚叔孫通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司馬光則指責叔孫通制訂禮樂只為逞一時之功,結果使古禮失傳;又認為他對漢惠帝建原廟的建議是教導漢惠帝文過飾非。


Z過客K


背主的事有被逼無奈的,也有良禽擇木的,當然也有棄暗投明的。理由再多,不是一個氣節的事,便是一個骨頭硬不硬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