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驴得水》上映三年后,周申、刘露再次创造惊喜,我们带来了这部《半个喜剧》,作为其导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半个喜剧》在视听语言上面展现出了高度的成熟:剧本工整,剪辑凌厉,节奏迅猛。

尤其是电影剧本,成功地塑造了三个鲜活的主角形象,下面我就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方面出发,简单聊聊《半个喜剧》,没看过的小伙伴建议先去看完电影后再回来看这篇文章,否则你将失去的是电影和文章的双重乐趣。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一.渣男——郑多多

可以说郑多多作为渣男中的翘楚,为我们上演了如教科书般的危机处理能力,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渣男所必须具有的素质。

郑多多这种“渣”性不仅是对其未婚妻,对初恋莫默,甚至是对朋友孙同,为此我百度查了一下渣男的定义,百科上如此解释:指自私、擅长索取、不负责任、玩弄别人感情的男人。郑多多在各项上面无疑都做到了满分,从他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导演的用意——多多益善。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首先我们看他的出场,在一夜糜烂生活过后,郑多多完全忘了房间中一夜情姑娘的存在,迷糊中为女主莫默开了门,可随即清醒后,第一时间伪造了卧室现场。

此处插一嘴,夏娃是剧中唯一没有受到郑多多伤害的女性,我们可以从名字上看出导演的用意,夏娃代表的是亚当的对立,是平衡性的存在,这种存在似乎也是在对“爱情”背后所进行的一种讽刺——人类的堕落性与原罪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夏娃起床后反应平常、配合着郑多多演戏,因为某种程度上而言她与郑多多是一类人,甚至呈现出了某种更高级性。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接着说回郑多多,在同莫默解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细节看出此人的心思细腻及对人性把控的精准。

首先他挑逗性地问莫默是不是吃醋了?这份临危不乱确实令人佩服,紧接着在送走夏娃后,上演了被质疑的焦急状态,成功利用书包进行一波回忆杀消除了莫默的疑虑力挽狂澜。注意看书包的出现,郑多多不仅展示出了被冤枉的委屈,还展示出了对往昔爱人一直念念不忘的深情以及却被爱人质疑后的失望,这波情绪酝酿堪称满分。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而同样的招数,郑多多不久后用使用在了孙同身上,在被孙同质疑后说:“作为兄弟你这样挺没劲的。”不仅再一次化解孙同的信任危机,同时将负罪感加到孙同身上,然后又利用外套将孙同拉回怀中,一收一放行云流水。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而郑多多的自私性在莫默与孙璐撞车后第一次展现,当孙同为了避免高璐知道真相而将莫默按在厨房地上时,郑多多去冰箱放汤却没有朝地上的两人看一眼,可见其做事的果断性及决绝性,他知道东窗事发后事情已无法挽回,对于莫默这个炮友就可以立即舍弃,同时自己也不必再浪费一丝时间在她身上,这个烂摊子完全可以交给自己豢养的“朋友”孙同去处理,因为郑多多十分了解孙同所具有的柔情和善良性(这种善良性导演通过孙同喂食野猫所侧面表述过)。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另外对于郑多多这样心思细腻缜密的一个人,不可能不知道孙同对高璐心底压抑的情感,所以甩锅给孙同,孙同必然会帮忙瞒住孙璐使其不受到伤害。

利用孙同解决完莫默后,郑多多去吃了早餐:一笼包子、两根油条、一个煎蛋,还有一瓶牛栏山小二锅头,悠哉惬意,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没有一丝愧疚与恻隐之心。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其后,在谈及高璐健身房的教练全为男性时、在逼孙同与莫默分手时、在婚礼上看见有人与自己的炮友搭讪时,分别不同角度展现出了郑多多极强的占有欲。

尤其是在他逼孙同与莫默分手这关键性的一幕时,郑多多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在提到公平性的问题时,面容阴冷凶狠,再次刻画了郑多多极度的清醒、现实与自私。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那么,郑多多到底有没有底线?我认为是没有的。

在对孙同威逼利诱后,竟然会发微信给孙同的妈妈,因为他知道孙同妈妈所具有的力量和权威以及妈妈是孙同的软肋,他选择最有效的打击而不会考虑俗话讲的“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可至此,当你以为郑多多足够下三滥时,郑多多不久又在婚礼上发毒誓:如果他睡了莫默死全家。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可以说郑多多的“渣”不仅仅是在对感情方面上的渣,而是全方位的“渣”,他代表的是当代社会丛林法则下,某种极端的物质主义者、利己主义者,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德、爱情、规矩他视若无物,是一个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做到极致的狠人。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二.烈女——莫默

莫默在电影中无疑是另一个极端,站在郑多多的完全对立面,她代表的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尽管她的人物形象相对于郑多多而言略显单薄,但凭借任素汐出色的演技,包括台词功底和肢体语言,将这一形象诠释得十分有力,我相信莫默的名字就寄托了导演对这个世界的反抗——不要沉默。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莫默有着自己无可动摇的价值观,她纯真善良,敢爱敢恨,是非分明,并且坚定无畏。

正如酒后她在与酒吧老板的聊天中所言:“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什么样,我快三十我能不知道么?我就是想试试这样行不行,我撞撞看嘛,撞不死我,我就还撞。”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最初在郑多多家的厨房中,真相揭发,莫默发现他们很快就要结婚,孙同恳求莫默不要在这时候伤害高璐,莫默此时的反应并不是如何报复郑多多,而是对孙同说:“我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由此可见莫默是一个原则性凌驾于感性之上的人,而这种极强的原则性在其果决的性格推进下,使其显得格外雷厉风行,在其后的两个场景中得以完美展示:一是与常远的相亲中,一言不合后,他发现常远身上具有社会中人的油滑性而立即态度转冷,对此人一票否决。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二是在宜家孙同想让莫默见其母亲时,莫默坚持如果被问起和郑多多的关系自己将如实回答,此时的孙同态度模糊而使莫默大为不快,相信如果孙同之后如果没有在宜家门口允诺莫默,他们的关系将在此就已经结束。

此处有一个小细节,大家注意一下,当孙同说就买这个床垫时,莫默淡然地说了一句:“再看看吧。” 床垫作为符号代表的是莫默的认同感,以及允许孙同进入其世界的一把钥匙,在孙同态度模糊时,莫默立即收回这把钥匙,直到最后看到孙同的转变,莫默出门打车立即去往宜家购买床垫,接纳孙同。原则清晰,行事果决。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当然莫默的这种极强的原则性并不代表其性格霸道,这种三观极正的原则是莫默的脊梁,但只要不触及她的脊梁,她外边的皮肉依然柔软,有着一般小女生所具有的特点:她向往美好,喜欢乐会乐器的男生;在眼镜店被孙同夸赞好看时会娇羞;在酒吧被孙同当众表白会慌乱;在家里被孙同强吻会融化。

可以说莫默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完美姑娘,她周身散发着积极、向上、真诚、善良的气息,犹如阳光般刺眼夺目。但也正因为如此,莫默的完美性令其显得不够真实,太过于符号化,但管他呢,我还是相信并深爱这个纯粹的姑娘,因为如此刺眼的阳光存在都不能为我们指引方向,那么没有这份阳光的话,世界又该是什么模样?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三.忠奸人——孙同

孙同,孙同,如果让我理解这个名字,我认为它所诠释的就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孙子,求认同”。

如果说郑多多代表的是极致的“恶”——现实主义者,莫默代表的是极致的“善”——理想主义者,那么孙同就是游走在中间灰色地带摇摆不定的“凡人”、“普通人”。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他是这部电影最悲情的人物角色,但却也是最真实的人物角色,因为他身上没有郑多多和莫默的极端性和符号性,他更有血有肉,有坚守却也有妥协、有纯粹却也有肮脏,他更像我们,更像一个个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我们。

我们会对郑多多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但在北京户口和优越工作面前,你能保证自己不会动摇?我们也许对莫默的真诚纯粹充满向往,但在领导的威逼之下可能转瞬就把原则抛诸脑后。

孙同就是这样一个凡人,他代表了大多数性格懦弱、摇摆不定,游离于社会中不知自己要什么的小人物。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有一句话说得好:“幸福的人是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是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相信绝大数人都在用一生治愈童年,正如孙同。父爱的缺失使其在母亲——个集父性母性于一身的强权下长大,由此造成了孙同性格上的软弱。

使得孙同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处于弱势:

在与其母亲的关系中,他被全方面掌控。在孙同与其母的第一次对话中孙同说:“不是你让我有点骨气么?现在又不让我得罪多多,那我到底该有骨气还是没骨气?”其母答:“儿子你是不是傻?骨气是用在这的么?”可以说孙母一直在定义孙同的人生;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在与高璐的关系中,孙同一直在暗恋高璐,上学的时候不敢表达,高璐与郑多多在一起后,依然选择默默守护,哪怕在最后婚礼上坦白一切时,面对高璐的质问:为什么你不早点告诉我?依然只能弱弱地回一句对不起;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在与郑多多的关系中,有一个细节是孙同总捡郑多多的衣服穿,其表面展示的是不分彼此的哥们关系,但其下却隐喻着孙同一直笼罩在郑多多的阴影与束缚之中。

在楼梯间那一幕,郑多多逼孙同与莫默分手,谈及户口和工作将哥们关系中最后那块遮羞布都掀开时,孙同依然选择逃避,说了一句:“我得接我妈去了”;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而在与莫默的关系中,在眼镜店的那场戏镜头设计得非常出彩,当两个人隔着半高的镜子对话时,莫默的头镜子中接的是孙同的身子,孙同的头镜中承接的是莫默的身子,这是两人关系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也显示出了莫默犹如男性的“强”,及孙同犹如女性的“弱”。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孙同的弱贯穿影片始终,这种弱是童年时期其母的强权所造成,同样也是在长大后社会的强权所造成。

在医院中,当莫默问孙同:“你现在不要考虑我,也不要考虑郑多多,也别想你妈,你就现在就问问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不要管别人行么?”

可孙同是如何回答的?他答道:“我能不管吗?你说的好听我能不管吗?”

这就是孙同也许也是我们最可悲的地方:或主动或被动地被豢养久了,早已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和能力。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那么如何看待孙同最后在婚礼上的爆发?是其自我的重生还是仅仅是情绪积压的爆发与宣泄?

在我看来,无论是出于哪个原因,孙同此举都已经使其成为一个不忠不义之徒。我相信郑多多的渣是从小到大,我也相信莫默从来没有说过谎话,但孙同不一样,他在享受了郑多多的福泽后,却选择了背叛,而且竟然还对郑多多说了一句:“拿你的我全都还你,我想做个人。”

对不起,悲哀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根本还不清、还不了。

做人不能如此,当婊子时尽情爽,不想当婊子了就甩手走人开始立牌坊,而且又把这牌坊立在前人的血肉之上。旧时绿林奸淫掳掠但还讲究忠义二字,可在孙同眼里全然不顾。

当然,这也更加确立了孙同作为一个凡人所具有的真实性、两面性,或者对我们而言的——亲近性,他为我们找到了遮羞布,找到了宣泄口。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聊到这里也差不多了,长叹一口气,《半个喜剧》是一部好电影,它没有说谎,只是半个喜剧,莫默孙同多多的故事完结后,它的另外半截身子血淋淋地出现,如纪录片般记录下了你,我,他,不可分割无法逃离的你我他。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个喜剧》人物形象浅析


谨以此文,致敬永不妥协的革命斗士——大海女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