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为什么要收郭德纲为徒?

想了半天了也想不出来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侯耀文为什么要收郭德纲,我个人觉得侯耀文更多的还是从个人势力角度出发的。很多人都会说侯耀文收郭德纲主要原因是爱才,我不否认有这方面原因,但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

1.相声界有三大门,侯氏相声,常氏相声,马氏相声

侯氏相声是由侯宝林一手打造,侯宝林在世的时候在北京至全国可以说侯氏相声在相声圈里是绝对的霸主。

常氏相声虽然也扎根北京但因为小蘑菇过早的去世造成了群龙无首,所以即便常氏虽人员众多,但是无法和侯宝林并驾齐驱,常氏最后无奈只能凭借曾经的政治资源进入军队。

马氏相声主要的势力范围在天津,并且马三立老先生不喜欢派系争斗,所以一直是醉心相声没有大肆招收门徒扩张势力。

侯耀文就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都说侯宝林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说相声,但我想说如果侯耀文当初没有进入相声圈,我想他今天的成就还很难说,所以我先说侯耀文说相声是一个必然。

时间来到了2000年,侯氏相声虽然还是相声界的巨擘,但相声已经走入没落,并且当时的相声界的大佬儿是马季,虽然他也师承侯宝林,但解放后已经不讲究拜师,而马季也只承认是侯宝林的学生,徒弟这个概念在那一代人的心里是被摒弃的。

以马季为代表的新中国相声人,在虽然已经没落的相声界耕耘着,马季的徒子徒孙在相声界重要的关口都手握重权,把持着这个已经没落的相声圈,而侯家却在这样的相声江湖中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和话语权。

侯耀文对此情况是十分恼火的,虽然不是侯氏相声传人,但他的责任感不允许侯氏相声被埋没,更看不惯当时相声圈的虚假与当时所谓相声人的不思进取。

这个时候郭德纲适时的出现了,他就好比孙猴子,让当时姜昆为代表的主流相声界一片哗然,即羡慕郭德纲的表演效果,又嫉妒郭德纲的相声技艺,所以当郭德纲2000年左右开始走红,天津北京的主流相声界就开始了针对郭德纲的一系列行动,目的就是从舆论上,从经济上等多方面扳倒郭德纲。

侯耀文发现了郭德纲,他爱惜郭德纲的人才,更加觉得郭德纲门下徒弟众多,只要好好扶持郭德纲必定是侯耀文在相声界的一大助力,帮助他恢复侯门相声荣光。所以侯耀文才力排众议收郭德纲为徒,不遗余力的提携郭德纲,但可惜,侯耀文先生故去的太早了,他没有看到今天德云社的盛世景色,但我想侯耀文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他的徒弟终于以另外一种形式帮助他完成了相声复兴的梦,侯门必定被所有人再次膜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争斗,相声圈更是争斗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名逐利是人的本性,更是相声圈里这些江湖人的本色。我们不去怀疑他们对相声的热爱但不要过分吹捧,人别和人性作斗争。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如果您觉得老牛说的还有几分道理,请留下你的拇指和关注,如果您有不同意见也请您留下评论,老牛会虚心接受,拜谢了


蚂蚁小人物0宋老牛


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的经过,郭德纲曾经在一次演出的时候讲过,在这个作品中郭德纲讲了侯耀文先生的一些趣事,并且谈到了收他为徒弟的整个经过,这个过程确实很有意思。

有一天晚上郭德纲正在演出,结束的时间很晚,然后接到侯耀文先生的一个电话,“我想收个徒弟,你愿意认我当师父吗?”郭德纲心里肯定一万个同意,所以拜师这件事就在电话里一句话敲定了。

侯耀文先生收郭德纲为徒弟确实遇到了同行们的压力,但是侯耀文先生看到了郭德纲的相声才华和相声实力,他虽然是主流相声演员,但是身为侯派相声的代表人物,他肯定不希望相声这行亡了,所以看到郭德纲的时候,想着帮他一把。

郭德纲2004年下半年才开始声名鹊起,而拜师也是在下半年,所以拜师侯耀文先生对郭德纲的大红大紫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很可惜的是,2007年侯耀文先生就去世了,问题的关键是只有短短的三年多师徒关系,为什么郭德纲提到侯耀文的时候总是心里满满的都是尊敬和感激呢?

俗话说穷在深山无人问,2004年拜师侯耀文之后,郭德纲的知名度大增,这个时候和同行之间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激化。“护短”的侯耀文亲自出马给郭德纲挡了很多的“子弹”,而且很多同行们冲着侯耀文的面子,对郭德纲也不想撕破脸。

侯耀文先生生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为什么收郭德纲为徒的问题,侯耀文先生的观点是希望郭德纲融入到相声这个大家庭中,万一有一天没有饭辙了,可以到师兄弟家里起码会给口饭吃。不过看到后来郭德纲和同行们之间的关系,不知道侯耀文先生作何感想。

因此,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这是惜才爱才,抱着对相声行业负责的态度,这也是侯耀文先生赢得观众们支持的原因,也是直到今天郭德纲都满怀感激的原因。

(德云江湖,相声爱好者社群)


相声江湖


侯耀文,对相声事业发扬传承 尽心尽力。但还是日落西山,力不从心,大势所趋。但此时郭德纲的出现,让侯先生眼前一亮,此人胆识魄力,为人处世,专业才华,都十分出众。侯先生爱才,郭德纲有意,都怀揣着对相声事业的无限热爱,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侯先生,力排众议,收老郭为徒。从此以后,老郭出师有名,事业蒸蒸日上。师徒二人拜师收徒之事传为了一段佳话。



大个说事


为什么收郭德纲为徒?在最娱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耀文惜才,二是团结同行,三是为父还债。


一、关于惜才:

侯耀文生前曾收过20多个徒弟,在他任团长的铁路文工团说唱团中就有不少演员是他徒弟,比如相声名家贾继光之子贾伦,高英培之子高玉庆,老演员郭振清的孙子郭晓小,大兵的前搭档奇志,喜欢认干爹的陈寒柏及唯一的女弟子单联丽等。连曾经是歌手的常宽都曾拜他为师,可谓收徒不拘一格,目的是推广相声这门艺术。



但这些弟子中有市场号召力能接班扛起振兴相声大旗的却没有!直到遇到“天赋异禀”郭德纲。 当年天津相声名家马志明曾这样评论郭德纲,他是“30岁的年龄,60岁的手艺”。业务没得说,无论是传统段子还是现代题材,水平远超同辈甚至老一辈知名艺术家。

二是团结同行打造实力团队:

马季先生生前说,在国内的相声专业团体中,谁的实力最强?侯耀文的铁路文工团!

而侯耀文身为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不仅能上台说而且会创作懂管理,在任团长期间想方设法吸纳各地优秀的相声演员,敞开胸怀接纳热爱相声的人,包括备受争议的郭德纲,当时收郭德纲为徒时,反对声很大,却依然收他为徒,并把他调入铁路文工团。



三是为父亲侯宝林“还债”:

曾有一说后来相声不景气与其父侯宝林的当年相声改革有一定关系,相比侯宝林所改造后的高雅相声,如今观众更喜闻乐见的是郭德纲的作品。

侯耀文看重郭德纲与主流相声演员的不同,坚信他可以给相声界带来改变,也曾借鉴过他的经验,比如以往的演出都是演员演什么观众看什么,后来铁路文工团吸收了郭德纲返场的做法,每一次表演也安排反场,借此检验演员的受欢迎程度,业务好不好市场见。



当年,侯耀文是在郭德纲最困难的时候收他为徒,目的是让他“师出有名”,以便能在相声界立足。

如今侯耀文去世多年,郭德纲成了最具号召力的名家,侯耀文若地下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对于相声界的今天,若侯宝林先生地下有知,又会作何敢想?


最毒莫若


要说起现在中国相声界谁最火,相信十个人中有九个人会说是郭德纲。



然而,郭德纲在2005年成名之前,生活十分艰难,不但要想办法养活整个德云社,还要躲避债主,不得不说心酸啊,此外在郭德纲北漂期间,拜师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要知道现在的相声界很讲究师承,不是正儿八经的相声传承,很难在相声界站稳脚跟。


因此,郭德纲在自己北漂发展不顺利时想找一个人拜师改变现状,最开始找的是李金斗,但是李金斗以郭德纲是杨志刚徒弟为由拒绝了他。



而之后,郭德纲参加了2004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全国相声大赛。在这个比赛中,作为大赛评委的侯耀文看到郭德纲的表演感觉这个小伙子不仅表演很到位,而且整个人的台风收放自如,感觉他是个可造之材,遂生了爱才之意。



大赛比赛结束,侯耀文更是专门去茶馆听了一次郭德纲的相声,作为侯耀文搭档的相声大师也推荐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侯耀文在经历几个月的考察后认为郭德纲不错,就收了他做徒弟。


据说,侯耀文当时收郭德纲为徒时受到主流相声界很多人的排斥和非议,但是侯耀文先生力排众议,坚决收郭德纲为徒,并说:“三十出头的郭德纲,他会的传统相声,要比我们多的多,我们的相声队伍应该扩大,应该团结,要给孩子一碗饭吃”,之后侯耀文力排众议收郭德纲为徒,这也是侯耀文目光远大之处啊,他看到了相声界不和谐的一幕,也看到了郭德纲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人


可见侯耀文先生对郭德纲的看重。



可以说,正因为侯耀文先生的帮助,郭德纲才能抵住主流相声界的排斥,迅速在相声界站住自己的脚跟。


而郭德纲也并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在侯耀文先生去世之后不但帮他女儿争夺遗产,更是在侯耀文先生出殡之日率领德云社弟子几百号人浩浩荡荡为师父送上最后一程,葬礼上郭德纲于谦等人更是在侯耀文现实墓前痛苦流涕,这一场景让人看了着实感人。



此外,郭德纲更是在多个场合说过侯耀文先生是他这辈子最尊敬的一个人。


如今,侯耀文先生一去世11载,在师傅离开的11年期间,郭德纲俨然成为中国相声第一人,这样的成就毫无疑问和侯耀文先生的提携和保护是分不开的,不过也正因为侯耀文先生收了郭德纲为徒,才令听相声成为现在深受人们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对此,你们认同吗?


拾忆物语


郭德纲与主流相声界关系紧张,是从2005年底他成名之后开始的,而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是2004年,当时郭德纲在业内已经有一点点名气,但离大红大紫还要等一段时间。因此,侯耀文收郭德纲倒没有遭受多么大的压力。

不过有人倒是对此有些想法,比如师胜杰。师胜杰是侯耀文父亲侯宝林的徒弟,与侯耀文关系非常好。他见过郭德纲说相声,能看出此人的能耐,因此他就怕侯耀文收这样的徒弟回头压不住。结果一语成谶,三年之后侯耀文因病英年早逝,身后事也弄得沸沸扬扬。

而且,就算是有一定压力,比如来自相声圈的压力,以及侯耀文自身能耐的压力,但侯耀文是一个不怕压力的人,他有志向把铁路文工团说唱团打造成中国最有实力的相声队伍,因此才打破门户之见收郭德纲为徒,并计划把他招进文工团。

前段时间我拜访一位铁路文工团的退休老职工,也是相声界的老前辈,其中问过他关于侯耀文收郭德纲的问题。

他当面跟侯耀文说过,说他收郭德纲属于一石四鸟。

第一,郭德纲在社会有影响了,侯耀文你看出这苗头儿来了。咱不管他后来怎么变,当时我跟耀文说,一个是团里需要这样的人才,当时我们面临退休,我们退了团里怎么办,没有支撑。那会儿如果真的实现了,到现在不正是团里挑着干的人吗?

第二个目的,你郭德纲再能折腾,你是我侯耀文的徒弟,我得压着你点儿,我能说你能管你,你不听就算大逆不道。

第三个目的,能给团里挣钱,我们团里得两条腿走路,国家给那点儿钱不够。

第四个目的,对侯耀文个人来说,徒弟火了,也能抬他的腕儿,另外经济上也能孝敬你点儿,否则你那房也不会该那么多账。

后来,于谦的手续办进铁路文工团,工作人员到天津调郭德纲,发现他没档案,所以就没有调成。在这位前辈看来,那时候郭德纲本人也并不愿意进团。

不管怎么说,由于侯耀文的出面,郭德纲有了一个正式的而且属于正宗正派的相声门户。从这一点上说,他应该永远感谢这个魄力十足的师父。



郑捕头


侯耀文收郭德纲顶住的压力,比侯宝林收吴兆南的压力还大。当年侯宝林作为相声改良的领头人,首先就是要破除过去的收徒仪式,但台湾相声第一人吴兆南先生仰慕侯宝林先生,执意要拜他为师。但侯宝林先生碍于自己身份,也不敢贸然答应,最后两人在香港一家饭店会面,简单举行了拜师仪式。当时吴兆南已经58岁高龄,在台湾说了二十几年相声,才终于在相声谱系有了一个名字。

而侯耀文收郭德纲,面对的是从曲协到铁路文工团,从同辈到徒弟,包括胞兄侯耀华都极力反对,就连郭德纲本人都不敢相信,这压力得有多大。


侯宝林第一次跟郭德纲私下会面,是在广州的一台晚会上,侯耀文先生在演出前跟郭德纲一行人有个短暂的聊天,侯耀文先生夸了郭德纲几句,然后让他晚上去宾馆房间单独聊聊。

郭德纲当时以为侯三爷就跟他客气客气,自己这种身份,哪敢舔着脸往他房间里面钻。结果演完后跟于谦他们去吃晚饭,回到宾馆刘季告诉他侯耀文在等他。郭德纲才急忙跑进侯先生房间,两个人聊了一下,侯先生当时就问了一下是否愿意去铁路文工团工作,郭德纲当然满口应允。


之后就是两人在央视合作的《戏曲接龙》,当时郭德纲紧张的要命,侯耀文先生一直让他放松,可一向怼天怼地的老郭还是有点拘谨,但最后还是演完了节目。后来这段没有播出,但网路上有视频可以看。

2004年6月8日,郭德纲和荆林野一起摆了侯耀文为师,而侯耀文在现场说的那段话,就是他收郭德纲的理由:

我希望相声队伍壮大,因为我们的这支队伍太弱小,我希望我们的队伍团结,因为我们的队伍太分散。所以我希望能够有新的血液、新的空气、新的人才,能够进入到我们队伍当中来。相声队伍,现在看来,并不十分乐观,因为大家现在所熟悉的,天天能看到的相声演员,已经都在四十多岁以上了,三十多岁的、二十多岁的,有出息的,像个样儿的,将来能成角儿的,真的是很难找……就郭德纲而言,三十岁出头,他会的传统相声可能会比我们一些现在的同志多得多,他的先天条件可能会比我们现在声名之下的一些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的条件还要好得多。所以,我希望有一个新人,我希望有一个将来对相声事业有用的人才,能够进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不光是因为今天我收了他,他作为我的徒弟。他就是拜给李耀文、拜给赵耀文,我都高兴。拜谁,我都觉得是我们相声队伍、我们相声界的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

总结一句话就是,侯耀文先生爱相声,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在这个行业得到施展,而不是到处碰壁被人欺负。一个行业不怕不出人才,最怕的是明明有人才,却只能被埋没最后碌碌无为。

后来马志明也对此做过评价:侯耀文慧眼识人。


这对师徒可以说是彼此扶持,而且相互欣赏吧,而且两人性格上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侯耀文在世的时候,对郭德纲护得不像话,汪洋事件藏秘排油事件,侯先生都是不遗余力的帮着郭德纲。这点郭德纲跟师傅完全一样,护犊子没有底限,看看李鹤彪张云雷岳云鹏孟鹤堂烧饼这些,哪个不是郭德纲挡枪挡炮,只要你是我孩子,犯什么错师傅都给你顶。


另外更加重要的,侯耀文跟老郭一样,是偏传统风格的。马季姜昆这一类电视相声风格,其实跟侯先生有点隔阂,怹比较擅长表演的,是比较轻松自由,不那么背负沉重主题,不去刻意歌颂时代的节目。所以怹跟郭德纲看对了眼,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无论怎样,侯先生的愿望就是让相声行业变得更好,有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被发掘,或者吸引到这里面来,壮大这个队伍,现在相声市场确实繁荣了,相信侯先生在天之灵也会很欣慰。


咸鱼茶馆



侯耀文的确是不简单,是个相声界的大师,慧眼识珠识英雄,很是让人佩服,眼光不错,看的很准,力排众议收郭德纲为徒,这确实是很有文章。

想当初,郭德纲虽然有一手说相声的本事,怀揣佳艺,北上北京,要一展才艺,往大了说要振兴相声,往小了说,要讨口饭吃。谁知道,相声的庙小,却有很多规矩,比如说师承问题,没有师父,想吃相声这要饭,不大容易啊!虽然相声当时处于没落阶段,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声的谱还是有的,这碗饭不是想吃就吃的,没办法,这是规矩!



郭德纲一时间陷入绝境,四面是海,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是当时相声界是不接受郭德纲的,想拜师学艺也很难,根本就没有人搭理。拜师无门,献艺无处,郭德纲在北京很难,看看那时他参加一个真人秀节目,一脸的无奈,大有秦琼卖马之感慨,人在困境不容易,再有本事无处施展,奈何无用武之地。


也是天意一般,无意间遇到侯耀文,郭德纲的才艺被侯耀文赏识,合作还挺愉快,最后,或许是为郭德纲的才艺,或许是为郭德纲的德行,总之,侯耀文力排众议,毅然决然收下郭德纲为徒,从此以后,郭德纲终于大展相声的才能,让处于低谷,奄奄一息的相声再次火爆起来,可以说郭德纲拯救了相声,让相声起死回生一样,这与侯耀文老师的慧眼识人密不可分,足以证明侯耀文老师何等厉害!

而且后来,侯耀文老师去世后,有关财产权之争,郭德纲在无人说话时,仗义执言,很有义气,为师父之后人争取利益,最后此事能圆满解决,郭德纲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因此得罪有关人士,郭德纲并没有感到遗憾。可见郭德纲的义气,终可告慰侯耀文老师,这个徒弟也真没白收,关键时刻真给力。

可见,侯耀文老师收既是天意,也是缘分,郭德纲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相声演员,虽然也有少许不足之处,但是,他无处不在的相声包袱,确实让人们又喜欢起来相声,这一点,足矣!


木子禾乃子


作为一个资深的相声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侯耀文先生是侯宝林的儿子,相声这个圈子是非常讲究规矩和辈分的,名师教出来的徒弟肯定更容易被历史所记载,04年10月份,郭德纲正式拜师侯耀文,而郭德纲真正爆红也是在04年,当年的情况,三四百人的剧场已经容纳七八百人了!台上台下已经人满为患,票贩子也营运而生,而且票贩子也组织关注自觉排队买票。有一次,因为电视台三点拍摄春节的节目,散场不及时大家不走,五点是北京相声大会开始演出,因为疏散工作做得不好,导致非常拥挤。场面实在混乱,这时也是郭德纲出来说话:“今天是我们组织工作的失误,导致出现这种混乱的场面,我负责任的说一句话,不管怎样,一定让大家都能听上相声!请大家先让开疏散通道。”大家都想听相声,座位不够只能搬各种椅子,后来还是有六七十个观众没有地方做,干脆把桌椅拜倒了台上,围在演员身旁听相声。当时的相声名家李立山先生也在,便建议媒体拍下这个场面。并且说道:“相声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面了,观众能够坐到台上和演员近到这种程度表演相声给大伙听,对于相声真的一大幸事啊!”

大家也都知道,包括马季先生等很多老一辈相声名家,都是力挺郭德纲的。侯耀文先生在收郭德纲为徒的时候,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侯耀文先生力排众议,直接给郭德纲打了个电话,说:“我收你了,你愿意拜我吗?”简单直接,就这样把郭德纲收为了徒弟。同时,引保代分别是常贵田、石富宽、师胜杰先生,这几位可都是相声界的名角儿,相声名家对这位民间草根艺人的重视。相声能红火,收徒弟,我觉得不仅仅是给郭德纲一个名师徒弟的身份,也是英雄相惜的情义。郭德纲让相声从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完成了侯耀文等名家一生的夙愿,可以说侯耀文心理也是非常感激的。

好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网游魅力达人


郭德纲还是草根的时候,侯耀文先生已经是参天大树,他对郭德纲可以不屑一顾,但他主动收郭德纲为徒,纯是爱才,是为了相声的发展。



在2004年北京电视台举办全国性的相声大赛,一个叫郭德纲的小伙子引起了评委侯先生的注意。侯先生私下问石富宽先生,石先生说他认识郭德纲,自己的徒弟于谦正和郭德纲搭伙,侯先生说考察考察郭德纲,石先生看出侯先生有意要收郭德纲,便把这事告诉了于谦。



当时在德云社后台,于谦告诉郭德纲这件事时,老郭懵了,让于谦打他一拳,看是不是在做梦,于谦打了老郭一拳,便抱着老郭哭了。之后侯先生不断接近郭德纲,通过了解,发现他确是一块好材料,这才下决心收下郭德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