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宝玉赠帕黛玉题帕,是不是癞头和尚所说的“声色货利”?

阿丹151014015


宝玉第一次为黛玉摔玉,贾母说“孽障,你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这命根子。”,贾母哄了宝玉当场戴上“通灵宝玉”。初进贾府头一天晚上黛玉自己不睡,为惹得宝玉摔玉哭了。

宝玉第二次摔玉时,“通灵宝玉”刚刚显灵救过凤姐宝玉姐弟的性命,黛玉剪了玉上的穂子,宝玉说“你只管饺,我横竖不戴他。”黛玉想“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贾母因此当众抱怨哭了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造下的孽障,偏生遇见这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

凤姐宝玉逢五鬼之前几天,正值宝黛“共读西厢”,宝玉拿这些“淫词艳曲”给大家闺秀黛玉小姐看,当然是“声色货利”。宝玉挨打农历五月初六,因农历五月初二黛玉铰了穗子,宝玉已经四天没有戴“通灵宝玉”了。宝玉挨打当晚遣晴雯送旧帕子,黛玉连夜作《题帕三绝》板上钉钉的“私情”,妥妥的“声色货利”。
凤姐宝玉逢五鬼,姐弟两人生命危垂危。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来到贾府对贾府老爷说得清楚。

第二十五回原文:那僧道:“长官有所不知,那宝玉原是灵的。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验了。今将此宝取出来,待我们持颂持颂,自然依旧灵了。”
“宝黛爱情”是两百多年前的封建道德所不容的“私情”,宝玉赠帕黛玉题帕,与小红贾芸通过坠儿私相授受手帕子为“私定终身”的定情信物并无任何不同之处。

所以宝玉的“诉肺腑”才会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挨着。”黛玉才会在宝玉因为出了“声色货利”的丑事挨打之后,自己哭肿了眼睛不敢见人,怕被凤姐再嘲笑,担心凤姐在这风口浪尖上一时嘴快会再说“黄鹰抓住鹞子的脚,都扣了环了。”这种有宝黛“私情”嫌疑的话来。

宝玉挨打的第二天早上,头天晚上自己哭肿了眼睛的黛玉,却还要讥讽宝钗“哭出两缸眼泪”。黛玉站在怡红院门外花阴下张望了一上午,看着众人一波一波去探望宝玉,自己却不进去探望宝玉,中午连王夫人命人来请姑娘们一起来陪贾母吃饭也不去,当然是为了跟宝玉挨打的这样声色货利的“丑事”拉开距离。

黛玉头天晚上独自一人悄悄去怡红院看宝玉,哭了一阵儿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就都改了罢!”宝玉跟着却说“你放心!我就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分明是又一次“诉肺腑”,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时代“私情”就是“声色货利”。
正因为如此贾母才会在元宵节家宴上“掰谎”,为黛玉当众给宝玉“喂酒”,凤姐立即提醒“宝玉别喝冷酒”这种颇有“私情”嫌疑的行为当场洗地,锁定宝黛是纯洁的表兄妹情,表明贾府不允许、也不可能存在“私情”这种丑事。

之后,贾母更是面对“紫鹃试玉”宝玉发痴病这样已经掩盖不住的“私情”嫌疑,在语言上表达以“我当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轻松带过,薛姨妈也帮着贾母下台阶锁定宝黛是兄妹情,并说“这并不是什么大病,吃一两剂药就好了。”和贾母一样做出云淡风轻的样子来。


阿丹151014015


癞头和尚所言的"声色货利",不仅指宝黛共读西厢,宝玉赠帕,也指宝钗在探望宝玉时眼圈半红,低头弄衣带,对宝玉的"轻怜痛惜",黛玉哭肿的眼睛,气哽喉噎,还指在宝玉黄莺儿之口比通灵,微露金玉良缘,花袭人与宝玉被试云雨,晴雯撕扇,贾宝玉入仙界听仙乐,饮仙酿,与警幻之妹春风一度,等所有发生在宝玉身边的所有事情。但却不指黛玉潇湘馆题帕,宝钗滴翠亭偷听等贾宝玉所未见之事。



癞头和尚说这话时是在第二十五回,当时宝玉与凤姐遇五鬼,中魇魔,奄奄一息,为了救二人,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到贾府,提到了宝玉落草时所含的"通灵宝玉",对贾政说道:

长官有所不知,那‘宝玉’原是灵的,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验了。



可见,为"声色货利"所迷的是"通灵宝玉",而非贾宝玉。那么"通灵宝玉”原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女娲娘娘遗弃的一块补天石,它如何为"声色货利"所迷呢?这与宝玉大有关系。

当初,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将补天石借宝玉之口带于人间,然后被宝玉日夜带在身边,就如同相机一样,将宝玉身边的事情一一录印下来,这些录印下来的事渐渐蒙蔽了通灵宝玉的法力,以致于失了本心,移了心志,不能再与邪恶抗衡。



后来通过癞头和尚的持诵,通灵玉恢复法力,坚定了通灵玉的意志,虽然浊世红尘仍然有"声色货利”,却再也不能遮蔽通灵宝玉的神明了


萍风竹雨123


屏山读了三十年红楼,看到这个题目,感到很痛心。

《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巅峰,在当下我们国家要复兴、文化要复兴的大背景下,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爱读严肃书的越来越多了,爱读经典的越来越多了,这是很好很正常也是很正能量的事,可是,为什么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我们的民族瑰宝,有这么多的人歪读、亵渎,更有甚者,非要和明朝皇室、清朝皇室一一对号入座,搞成宫斗、搞成阴谋论呢?而这些所谓的研究者,容不得和自己意见不统一者,他们在网络这样一个空间里,随意的攻击、谩骂和他们观点不一的人,成为红学圣殿里的捣乱者。

这个群体有共同的三大规律:1、我绝对正确,你必须同意我的观点,你不同意证明你无知;2、绝大多数不认可研究主流,对胡适等老一辈的红学家的研究成果嗤之以鼻,语不惊人死不休,以此博眼球。而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比胡适等老先生们更高明,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证据;3、他们尊重文本、脂批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以偏概全、前后矛盾,却不愿潜心学习,急于表达而且固执甚至偏执,他们最擅长阿Q式的自我暗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对于真正的红学爱好者形成极大的干扰和痛苦,而对于初涉红楼的读者又会形成很大的伤害。

《红楼梦》之所以发展成一门学问,让这么多的人为之痴迷,当然是因为这部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艺术高度、思想高度以及重大现实意义,是一部反映中华文化各方面的集大成者,早就作为高层的案头必读书籍,应该还没有一部小说可是达到这样的程度吧!问题来了,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曹雪芹会把最爱、最重要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写成偷偷摸摸、私相授受、见不得光、拿不到桌面上的一对私情男女吗?贾宝玉是什么?是那个有补天之才、而不得补天的顽石(通灵),是那个末世知识分子想施展抱负却投路无门的无奈啊!林黛玉是什么?是处在贵族里金字塔尖上、满腹诗书、纵有谢道韫之才,最终也不过是茝兰被芟除的悲剧下场,更罔论其他人了。

曹雪芹的视野从个人精神追求遇挫,到家、社会、国家的运数和结局的悲观,笔触从微末如刘姥姥到高贵如贵妃娘娘元春,从乡野的二丫头到大观园里的贵族青年男女,无一不是挣扎在边缘的人生以及人性。曹雪芹写了自己对这一切思考的痛苦,他并没有为整个这一切找到出路,而是站在悲悯的角度来看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受时代和生产力的局限,曹雪芹一介文人不可能找到解决之道,而作为一个没落贵族,他更有自己阶级的局限性,和面对不了惨淡的人生,正因为此,他给出的解决之道是遁世。

我们读《红楼梦》,包括读先人留下来的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文化财富,目的是什么呢?是以古喻今、以史为鉴,是为了更“智”、更“明”、更“通”,也更“仁”,这些是需要穷其一生也很难做到的,还差得太远太远,还需要更认真的读书,我们写文章、写评论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传播一种文化或是力量,而这个力量,可以给人一点点启示,就功莫大焉了!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图片来源:87版电视剧《红楼梦》)


屏山品红楼


《木石前盟》从字意上说也与《金玉良缘》不同。“木石”带着“禅”的意味,没有“金玉”俗气。人间凡称为“俗”的东西无不与“金”有关,“金”就是钱财。所谓“声色货利”全是凡人所追求、所体验经历的事情😊。“木石”相遇于西方“灵河岸边的三生石畔”。那是佛祖所居之地,说明顽石和仙草都本有佛缘,没有“声色货利”之累。即是来了人间,那宝黛爱情也纯净的不染一丝烟尘。看宝黛相处就知道了,每逢他俩独处,那宝玉就没有一点色心,对林妹妹一直保护关心。宝黛共读《西厢记》,宝玉挨打,因担心林妹妹记挂牵念就让晴雯送手帕,晴雯来到潇湘馆,正好看到春纤在凉晒手帕,脂批“妙文:送的是手帕,凉的是手帕”——说明林妹妹刚才哭过,把手帕都哭湿了,令丫头凉晒。可见宝黛虽居两处,情同一心。林黛玉的前世今生都是以“水”为活命之本,但她来人间却为宝玉不停的抛撒泪水,直到“泪尽夭亡”,拿生命去爱的人,她的爱情怎么可能是“声色货利”?





美丽畅想2


阿丹红学家,对红楼梦已经过度解读了!对曹翁笔下的林黛玉肆意抹黑,大家小姐林黛玉要用“美色”来勾引贾宝玉,甚至林黛玉都要用“身体”来和贾宝玉“私通”生米煮成熟饭,这是要林黛玉更快的死,来成就“金玉良缘”吗?这种人是什么样的心理解读林黛玉,整天作白日梦!林黛玉可是红楼梦第一女主角,难道曹翁花了这么多时间写这么一个“风月浪荡”之人?专家对“曹翁”情有独钟,可“曹翁”地下有知,这种人糟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真的很悲哀!专家继续自己的臆想随便糟蹋林黛玉来满足自己啊!是不是心里很爽!😠还有这位宇宙第一专家,对于原著的解读,说的都对,别人都不对。对电视剧(87版和10版)的评价,只要是专家说的,都对,别人都不对。出题关于原著里的内容,偏偏说87版,文不对题啊!说10版红楼梦的问题,非要扯上87版红楼梦,答非所问!每次都是在转移话题,永远在复读!


画江湖QQ


“声色货利”应该是指物质交易的声色。像贾琏给鲍二媳妇送绸缎与首饰之类,二人因物易而行色情。宝黛读西厢,宝玉赠帕,黛玉题帕,是二人纯洁的感情,由心而生,不是声色货利,帕只是二人传递纯洁感情的信物。二人之间也没有心灵之外的肉体行为。“癞头和尚”所说的“声色货利”,是宝黛之间感情上,有王熙凤为声名利掺和进来,为达个人目的急于所成二人好和之事。被人嫉妒,赵姨娘欲除二人,通过银子交易让马道婆使坏,结果宝玉病,王熙凤病。


红纸袅


專家的解讀無非把林黛玉當成“風月女子(靠美色勾引)”,《紅樓夢》作者寫林黛玉靠美色來撫獲賈寶玉嗎?聲色貨利指的是尋歡作樂(包括美色)!但這並不能專指林黛玉啊!

第二十五回“粉漬脂痕污寶光,綺櫳昼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這句話的意思是賈寶玉生在富貴的環境,整天和姐妹丫鬟們在一起廝混,使通靈寶玉被脂粉玷污故不靈驗;人生如夢境般虛幻,終有醒悟的時候,生活如還債般苦腦,還清了孽債,大家便散伙收場。 這所說的可不是單指林黛玉,還有其她小姐和丫鬟,最後都是悲劇的結局!

“聲色貨利”一詞,林黛玉不背這個黑鍋!《紅樓夢》作者也不是這個意思,請專家不要胡說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