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風歌
一是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二是影響農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影響各種行業的繁榮。(比如基層縣鄉的飯店、超市、服裝店。如果農民手裡沒錢,這些商鋪無人銷費,紛紛關門出兌。)
悅來閱美
我們那裡的地基本上卻沒人種了!有的地離家近的就種一季水稻夠自己吃就算了!因為種地真的要虧本!因為我去年種了五畝地根本就沒錢賺!因為耙田要一百三一畝,請人幹要一百二到一百五十元一天!收割機一百五一畝!種子一畝到一百二一斤!還有農藥!複合肥二百元一包!算算能賺多少?誰還原意種地?但是在家還可以揣別的副業還是可以的!可以養些雞,豬,還可去搞點生意做一做這樣只是有點累是真的!如果勤快還是有五六萬收入的!
江西老表啊昌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佔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多,土地是農民賴義生存的物質基礎,我們國家人口多,可耕用土地少,糧食生產關係到國民生計,如果糧價太低,首先會影響農民種糧的積分性,還不如出去打工掙的多,那麼會造成農村人口外流,土地荒廢,長久下來糧食會減產,不利於我國的長久發展,這樣也不利於社會穩定。所以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提高糧食價格,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提高種糧的積極性,保障國家長治久安。
糧賤傷農,是基本共識。我認為這句話裡的農,不單純指農民,還有農業,農村及相關的涉農行業。由於糧食價格低帶來一系列問題:農民收入降低,甚至陷入貧困,農村發展嚴重滯後。種地積極性降低,威脅糧食安全,勞動力轉移增加社會壓力,農業投入減少,造成相關產業不景氣。國家補貼增加,經濟壓力和國際壓力加大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但是,如果國家干預提高提高價格,雖然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但也勢必帶來更嚴重後果,比如打破市場調解關係,增加生產資料價格,引起物價上漲等等。而且,這樣做的結果也無疑是負薪救火。以年產6.5億噸糧食,每公斤增加1元收購價計算,也不過增加6500億元。分攤到5.7億多農業人口上,不過是每人增加1200/餘元。更何況糧食價格上漲勢必帶來物價提高,會沖銷收入的增加。我的觀點是,不能就糧食本身討論價格,而應該用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去解決糧食價格問題。換句話說,要想徹底解決糧食價格問題,就應該徹底解決農村問題,讓大多數農民的收入不再單純依賴糧食價格,而是農村資源,農業產品,農民勞動的轉化帶來的增值,增量上。讓農村資源能夠帶來資本一樣的效益,增加收入,促進農產品的轉化,特別是就地轉化,增加附加值,使農民資本(土地)與勞動力分離,成為商品,創造價值。當然,這是個大文章,離題太遠,幾句話也說不透。總之關鍵是人才,政策這兩個決定因素。
A九尾狐的三農世界
作為一枚返鄉農村人,我感覺糧食價格目前是穩中趨於偏弱運行,即便糧食價格不斷下跌,但受收購保護價、農業補貼和臨儲政策等方面影響,使得糧食價格不會有太大起伏波動,相比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價格平穩多了!不過,這幾年糧食價格的確越來越不盡人意,例如小麥價格從前兩年的收購價1.18元/斤,降至2018年的1.15元/斤,到了2019年又降至1.12元/斤,如果農戶打糧一萬斤每年一季就少掙了600元!而現實情況中,農村生活成本、養老看病花銷、子女教育、農資和機械化成本卻不斷上漲,使得糧食價格越低,農業發展也發生明顯變化,具體表現為:
一、農業生產積極性降低。這幾年在農村的感受,看到越來越多農戶對於種地沒有信心了,積極性越來越低,例如我們這邊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有些農戶因本地打工掙錢,有時候澆水施肥方面能省則省、能拖則拖!而機械化方面能用則用,例如現在下地掰玉米基本上很少見了,我們這邊大多機械收穫!而去年遇到超強颱風影響,很多玉米地發生不同程度倒伏,基本上很少有農戶再下地扶正或採取農業措施。另外,有些農戶因這兩年氣候條件不利,種植農作物收成不穩定,在目前糧價影響下,有的一年中改為了一季種植模式,其餘時間以外出打工為主,而農田則處於雜草叢生中!
二、使得農村大量年輕人流失。我們這邊為平原地區,種植作物多以機械化程度高的糧食作物為主,然而這幾年糧價下跌,導致種地抱怨聲此起彼伏,使得年輕人留在農村失去發展機會,也會被村裡人瞧不起,就連結婚都困難。畢竟現在越來越多農村人認為種地是沒出息的,就會積極把孩子往城裡趕。例如給孩子進城買房,或者將孩子轉到縣城裡就讀,現如今在農村越來越普遍!所以說,糧食價格導致種地不掙錢,會令農村年輕人大量湧向城裡,幾十年後農業生產可能多為無感情的機械了!而年輕人離開了農村,勢必也會加快村莊合併或搬遷入鎮,在我們當地縣裡已開展了兩批新農村建設,涉及了至少56個村莊的合併和搬遷,未來村莊消失只會越來越多!
三、種地收入不高,加快土地流轉進程。這兩年土地流轉情況越來越多,即便很多留守農戶也主動放棄了種地,寧可只拿租金,然後全年在本地鎮上或縣城打工、做點小買賣獲得家庭收入。而究其原因,糧食價格下跌、農業生產成本上升、當地就業機會增多是我們這邊主要新變化。例如這兩年我們這邊縣城工業區擴大,各個鄉鎮上建設了工業園區,雖然掙錢不多,工作環境艱苦點,但對於留守中老年村民卻有很大吸引力,相比種地收入穩定又高很多,為此,2019年村裡有幾個小夥準備大面積承包土地,給價為:靠河邊1000元/畝,不靠河邊則800元/畝,僅半年時間便在村裡村外流轉了幾百畝農田,可見土地流轉已成大勢所趨,未來會越來越多!
老話常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個人的生活都很現實,當農村種地收入難以保障生活所需時,人們只能奔向更好的發展空間,而農業生產方式也會逐漸擺脫傳統的小農戶家庭承包土地方式,應該會隨著大資本進軍農村而轉為機械化、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的現代農業經營實體模式,屆時我感覺以後留在農村的農民也會逐漸職業化,而農業發展也會翻天地覆,已非過去認知中的傳統農村、農民和農業發展面貌了!(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答,談一談糧食價格低對農業都有哪些方面影響?
不好說,
一、只因我國農業人口比工業人數佔多幾個百分點,種田人多,除開打工人員外,還有很多五六十年代的老農民還可以承包種很多田,自保自餘,還有多餘賣給別人,
二、加上國與國間又也做糧食生意,大量進口國外糧食,就從這兩點方面看,目前我國的糧食不會有變動提高價格。
這是社會發展超級領域經濟形成的局面,也因農民勤勞種田,畢竟糧食每人用量有限,故而糧食價格提不起來。
也不能全怪什麼原因來影響糧食價格,糧食價格穩定,就是好事情。只有糧食價格穩定了,自古道,倉中有糧,心頭不慌。
吳玉香
漢朝賈誼就說過:"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現在由於糧食格低,農民種田沒有奔頭。大部分農民都為了生計轉型了,農民工已經成為一個職業,而不是過去的農閒出去打工補貼家用了。農業生產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農民的副代作業了,更多的農民種田不是養家護口,而是放不下對土地的那份感情。80後,90後只接放棄了土地,多以打工為主,部分人80後以落戶城市,倆口子有車有房,子女上學生活在一起。三年,五年逢年過節一家人回家一趟,承包地或送親朋好友,家門戶族種植,或慌置了。
留守在農村的多為三八六零了。我們村原為279口,56戶。今年在家過年的不足十戶,冷清多了。失去早年間拜年的熱鬧景象。
一畝地的收入:種玉米,風調雨順,好年景,純收入800到|1000元,一個人承包田最多兩畝。辛苦多半年收入不到兩仟元。而一個普通精壯勞力上工地打小工一個月最少3000元起,大小多少,現實擺在哪裡,誰還願種田?
一斤玉米官價9毛錢,一斤小麥官價1元多一點。而一瓶水最低也要1元5角。糧價低,深深地傷害著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有人會說,不會種經濟作物?說的輕巧,投資風險誰負責?貸款你去銀行就知道信貸員多牛B了,小打小鬧多少人血本無歸,債臺高築。靠打工還債,到農村多走走,多看看,閒置的蔬菜大棚有多少?閒置的養殖場有多少?慌置的果園有多少?化肥在漲價,農藥在漲價,柴油在漲價,糧食哪?一斤細糧換不來一瓶水,農民能不傷心嗎。
哭窮沒用,黨的關懷補貼農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老實憨厚的中國農民感謝黨和國家營造的盛世,農民能吃飽穿好住樓房,以往過去想都不敢想。糧價低…放心!黨和國家絕不會虧待農民的!
張有紅東風商場主管
糧價是百價之中的基價,糧價異動百價跟漲,這是毋庸置疑的敏感之價!
我國由基礎群體和上層建築構成,低收入和基本收入的人群仍佔基礎絕大多數,這個大群體包括著千千萬萬農民工要養活著兒童和學生,另外還有農村無勞動能力老人和城裡低收入退休老人。國家區間調控糧價是為了保證人人吃的起糧,它是穩定的"壓倉石″!
目前我國的惠農政策是免交糧稅自種自得,農村人打工開店擺攤等收入讓其全部揣進自已兜裡,農業上採取地補植補畜牧補等措施,另外老齡貼、低保和五保等福利惠普著農村近兩億人口,從政策上側面貼補了農民的糧食價差。
我們一些人習慣單純地去看糧價,沒有去看農業一些惠普政策,這就產生了杯葛和消極的言論!如果因為糧價問題影響了農民的種糧情緒並造成了一些田地荒廢,那麼我們取消所有的農村惠普政策,取消農村所有的老齡貼、低保和五保等,取消所有的農業建設投入資金,全面放開糧價,以國家糧站平衡糧食供應市場價格,農民會同意嗎?
雨花石284479641
糧賤傷農,是基本共識。我認為這句話裡的農,不單純指農民,還有農業,農村及相關的涉農行業。由於糧食價格低帶來一系列問題:農民收入降低,甚至陷入貧困,農村發展嚴重滯後。種地積極性降低,威脅糧食安全,勞動力轉移增加社會壓力,農業投入減少,造成相關產業不景氣。國家補貼增加,經濟壓力和國際壓力加大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但是,如果國家干預提高提高價格,雖然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但也勢必帶來更嚴重後果,比如打破市場調解關係,增加生產資料價格,引起物價上漲等等。而且,這樣做的結果也無疑是負薪救火。以年產6.5億噸糧食,每公斤增加1元收購價計算,也不過增加6500億元。分攤到5.7億多農業人口上,不過是每人增加1200/餘元。更何況糧食價格上漲勢必帶來物價提高,會沖銷收入的增加。我的觀點是,不能就糧食本身討論價格,而應該用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去解決糧食價格問題。換句話說,要想徹底解決糧食價格問題,就應該徹底解決農村問題,讓大多數農民的收入不再單純依賴糧食價格,而是農村資源,農業產品,農民勞動的轉化帶來的增值,增量上。讓農村資源能夠帶來資本一樣的效益,增加收入,促進農產品的轉化,特別是就地轉化,增加附加值,使農民資本(土地)與勞動力分離,成為商品,創造價值。當然,這是個大文章,離題太遠,幾句話也說不透。總之關鍵是人才,政策這兩個決定因素。
柳下想惠
糧食是國計民生的基石,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將來,糧食安全,都是第一重要。至於糧食價格低,一方面是滿足大眾生活需求,也不是太低,相對於國際糧價,國內糧價全是高的了,還有就是保證國內糧食安全,國家連續多年農業補貼,有利於提高農民種植糧食作物的積極性,而價格也是調節農村地區種植戶選種的調節器。太過低,收入低,為了提高收入,農民必然會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糧食產量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國家就會進口糧食。而這些糧食都是關聯其他的工業,服務業的。以有機食品為例,價格遠高於大部分糧食價格,因為是非轉基因產品,相對於轉基因的產品,價格低廉很正常,畢竟人的健康意識越來越高。過高的糧價會影響社會穩定,影響其他食品工業成本,價格上漲,市場上競爭壓力大,沒有競爭力。
遊雲說
糧食價格直接影響農民的收入,一畝地收1000斤按國家保護價1.08元一畝地1080元,、播種2.8元一斤一畝地40斤72元,施肥有機肥底肥240元耕地60元,澆地一小時24一畝72元收割55元,打藥60元不含人工費,鋤草50元等費用合計600多元,加承包費300元合計900元,一畝地收入不足200元
關鍵字: 農民 第二十二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 \b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