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後大部分的性格共同點是什麼?

用戶62209346357


自卑一一屈犟一一堅韌一一同情一一善良。基本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實踐是這個路數。


相隨心轉5


我堂姐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她剛出生時,因為是個女孩,全家都表現出失望,並計劃著趕緊再生個男孩。

堂姐3歲那年,弟弟出生了,家裡人對待兩姐弟的態度非常明顯,堂姐經常穿著別的孩子的舊衣服,而弟弟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新的。

孩子最會察言觀色,弟弟從小就知道父母對自己有偏愛,對姐姐的態度也是驕橫,經常搶姐姐的物品玩,還動不動就對姐姐揮小拳頭。

每次孩子之間發生爭吵,父母責怪的一定是姐姐。


“你這麼大了,就不知道讓讓弟弟嗎?”

“哭什麼哭,弟弟能把你打疼?”

“快去把衣服洗了,除了跟弟弟爭吵,還會幹什麼?”

……

堂姐就是在這樣缺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到16歲的時候,她離開家去上寄宿高中,從此很少願意回家,但她明顯過得不快樂。

堂姐身上最缺失的是自信,她總是懷疑是自己不夠好,所以才沒有得到父母的愛。

這樣的表現也出現在婚姻中,她很敏感多疑,對愛人管得很緊,愛人的一個電話或者一次加班,都能讓她胡思亂想。

她越懷疑,生活越糟糕,家裡總是爭吵不斷,她的懷疑讓愛人心煩,而堂姐似乎也更加證實了一個觀點:我就是那個沒有人會真心愛我的人。


《母愛的羈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愛來自父母,但有些時候,傷害也來自父母,更可悲的是,愛和傷害會被孩子繼承下去。

也就是說,從小缺愛的孩子,長大後表現出最大的特徵是不自信,她會把情感的缺失寄託在某一個人身上,卻又不知該如何正確相處,從而造成新的矛盾。

那麼,我們該如何治癒自己小時後缺失的情感呢?

1、接受自己父母的不完美,並找到自己的價值。

2、從心理上獨立出來,發展並接受自己的個性。

也只有當我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學會和童年和解,才能逐漸擺脫童年時缺愛的陰影,並逐漸找回自信,不把情感寄託在別人身上,也才能真正做自己情感的主人,學會讓自己變得快樂。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關注我呀,謝謝。


子芫伴你成長


缺乏安全感唄!我女兒的同學陳X,從小父母離異,她被判給了爸爸,而她爸爸工作又忙,所以她一直比較孤獨,因此長大了就缺乏安全感,聽說她睡覺時從不關燈,要是關了燈她就睡不著;另外她還離不開人,在學校裡上個廁所她都要和別人一塊,不然她寧願憋著……對了,她還特別喜歡討好別人,把她爸爸給她的零花錢都拿出來請客,有多少就拿多少!而我的餐廳對面的麵館老闆,他們兩口子只喜歡自己帶大的小女兒(在廣東生的,馬上讀五年級了),而特別討厭在老家長大的大女兒(大女兒出了月子兩口子就走了,十多年以後才回鄉創業,所以和大女兒沒有感情),兩口子只要一看見她,就橫眉冷對、惡語相向。他們家大女兒也是因為缺愛而睡覺不關燈,老闆娘為了這件事天天罵她,其實有時候我很想多嘴的,勸他們對大女兒好一點,但以前的經歷告訴我,少管閒事為妙……以上兩個人就是我生活中接觸到的,睡覺不關燈就是她們的共同點!


鳳146983974


小時候缺愛,撓頭。。。。。

可能會過於冷漠或者過於敏感吧。

小時候沒有得到的東西,大了可能就會自然而然的忽略掉,又或者比別人更渴求。

我沒有這樣的經歷啦,而且我也沒有發現身邊的人說自己小時候缺愛的。

我感覺70、80後應該捱揍比較多,家長不動手跟你談心講道理的應該不多。而且那時候只要孩子吃飽了,才不管你怎麼浪呢。一般都是到了飯點不見孩子回來,或者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見孩子,就站街上喊:“誰誰誰,回家吃飯啦/睡覺啦!”,然後就跟烽火傳遞一樣,一層一層的往外傳開:“誰誰誰,你媽喊你,回家吃飯啦/睡覺啦!”

哈哈哈,能傳方圓十來裡!有時候中午喊孩子沒有回來吃飯,也不用多擔心,下午飯的時候肯定能從外面回來,不耽誤回家睡覺!

沒辦法,農村的孩子的生活範圍就是這麼廣闊!這麼撒野!


顓孫少霞


兒童在5-7歲,是性格發育的關鍵期。

中國有句古話說"一歲看大三歲老看",就是說兒童時期接受到的教育會對人的一生產生影響。一個快樂成長的童年,會決定人一輩子的幸福。所以,我們別給孩子在小時候留下遺憾。

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種不如意有些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比如家庭離異的,或者單親家庭,或者留守兒童,他們的童年和其他兒童比較,就是不完整的。這樣的兒童,容易缺愛。

從我身邊的人來看,缺愛的兒童,長大後的人格也不是很健全。

他們喜歡攀比,容易心生嫉妒,而且有太強的表現欲。

因為小時候缺愛讓他自卑,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人,所以長大了就會刻意表現自己,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

雖然掙表現無錯,但是從小缺愛的兒童通常會對他人產生嫉妒。讓自己累也讓別人累。

從小缺愛的人,除了愛表現,容易心生嫉妒,還對他人沒有信任感。這會在團隊合作者鶴立雞群,難以融入團隊之中,也不受團隊歡迎。

其實,從小缺愛的人,也很可憐。也許他們身上有很多人際交往的障礙,但是他們並不是明知故犯。我們應該給這樣的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畢竟你小時候比他得到了更多的愛。


精彩漢中


小時候缺愛的人,這個問題要分清,是缺父母的愛,還是缺老師的愛。

要是小時候缺少父母的愛,長大後大多以:冷漠無情,不知感恩,性格內向,獨斷專行。

缺少老師的愛容易形成:漠視關心,不思進取,性格偏激,不思助人。

因為有一句話是: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足以說明孩子不能缺少愛。

這就是個人認為從小失愛的人,成人後大部分性格共同點的地方。


上官萍萍


從小缺愛會比較自卑,沒有安全感。沒有強大的氣場,特別在人多的場合不敢表現自己。

但這些影響主要是在上學期間。在自己成年進入社會之後,這些不良影響會逐漸減少。

隨著自己三觀的建立及成熟,會反觀自己及周圍的一切人和事,思考其中的因果,而更客觀看待自己和別人。

所謂成熟,就是更大程度的接納自己和別人。當你學會了愛自己,那別人對你的態度你就不會再過度敏感和糾結了。


那片深藍的大海


自卑沒有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種信念,它會變化(就是說你可能在一個時期有安全感,在另一個時期沒有安全感)它的主要表現是相信,即對自己存在的世界的信任感。 無論你的遭遇和所處環境是好是壞,只要你信任這個世界(包括你自己),你便有了安全感,反之則無(處在完全相信和完全不相信間的這個區間體現了安全感的強弱變化)。


人生格局思維


自卑,沒有安全感,敏感,遇事糾結。


用戶7892764085598


沒有安全感,不信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