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宝妈告知:“头胎看书养,二胎当猪养”,这句话说的有没有毛病,过来人谈谈实际是怎样的?

洋洋弟遥遥姐


说的就是我自己,头胎从还在肚子里每一步都是看看书,查查手机各种育儿APP,每天大量时间都在研究育儿知识,生怕哪一步没有用到最科学最好的方法而对孩子不利,吃的用的全部进口的。二胎现在两岁了,育儿APP从没打开过,除了奶粉跟老大一致,穿的用的都很随便,也不再讲究多好看的款式,以舒适方便为主,以前还会研究各种各样好看的好吃的辅食,老二就是能吃米粉了就吃米粉,能吃饭了就吃饭,不再搞些各种各样的辅食了,其实做了大部分都是扔了,吃点米饭吃点面条照样长得壮,所以确实是这样,但是亲身经历过后,不论怎么养,孩子都会长大,也不会因为没有养的精细而不健康,不存在的。


麦子小妹


我想这个问题,我最有资格来回答了,因为我刚生了二胎不久,“头胎看书养,二胎当猪养!”确实是这样的!因为生第一胎的时候没有经验,所以耐心不够,带的也不是很顺手!而第二胎确实比以前上手多了,第二胎我带了3个月脸蛋圆嘟嘟的,很可爱,下面最后2张分别是小宝跟我大宝,大宝瘦,小宝胖些,哈哈!






娟妞宝贝


你好,我也是一个二胎妈妈嗯,我觉得你这句话说的还是挺贴切的!

首先因为头胎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没有经验,很多东西都是看着书去学,边学边摸索。我那时候我们家刚养丫头的时候,他们就是说孩子不能多抱了,以后呢,他就放不下,一哭就得让抱,所以那时候我们家基本上就是她哭,我们也不抱。当时看书的时候,书上也有很多这种说法,就是孩子呢,抱多了不好,延迟满足,这样呢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可是等我们过了十年以后,养二胎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这时候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马伊俐就提出这种说法,就是孩子哭了,其实就应该抱,而且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网上,很多育儿专家都说六岁以前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很重要,现在很多人脾气比较暴躁,在社会上戾气很重,这都和她六岁以前亲人对他的疏忽,照顾不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再养二胎的时候,一哭,我们就过去抱他。

其次就是在孩子吃饭,我觉得我们养老大的时候就是看着书给她做,按书上说的,怎么营养了?怎么做?什么时候几个月了,可以添加什么辅食?但是我们养老二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就是给他尝试了,然后喜欢吃什么,我们就给他做什么?而且在吃饭的习惯上,我们也不想对老大的要求那么严格,那时候就是为了让老大养成好的吃饭习惯,就是不洒在桌子上呀,不用手抓呀,等到养老二的时候,我们就是只要你自己能吃进去,靠自己的本事吃上饭,我们都可以!

最后,就是在教育孩子这一块上,我们可以借鉴老大的方法嗯,因为我们家老大,那就是在七八个月开始就开始给他读故事了,教育二胎的时候,我们也用了这个方法,而且因为家里有一个孩子,所以我感觉老二说话要比老大早,而且表达的很清楚!


牛奶糖毛豆豆


我是80后职场奶爸,头胎是男孩,妥妥是按照书养的,记得老婆怀孕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激动,从怀孕到出生,孩子就是按书中的每个细节进行护理。书中介绍从一个母亲怀孕开始,一直到孩子3岁,系统地讲述妊娠保健、新生儿的护理、母乳喂养、洗澡、吐奶、哄孩子睡觉、以及幼儿的安全看护、常见疾病以及一些不常见的疾病。

妻子怀孕初期,妻子孕吐很厉害,受了很多罪,经历了湿疹、高烧,刨腹产,孩子又经常感冒,6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发高烧,39度多,大半夜的,把全家惊动了,后来孩子又经历出疹子等。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头胎精细按书养,好处是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缺点是大人都没有得睡好,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个别的妈妈还因此患上了产后抑郁。 孩子抵抗力较差,二胎按猪养,一般老二抵抗力强,独立自主性好,所以大部分老二都比老大精,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说说你们的观点!我决定如果要二胎,老二就要按猪🐷养了!





小松鼠爸爸育儿


11月22日晚上11多开始有规律的宫缩了,11月23日晚上九点15分我的宝贝儿子出来了,生产过程历历在目。

毕竟是二胎,我以为会很快,七八分钟一次的宫缩持续到三四点的时候,我还是起来洗头洗澡了,真的特别怕月子里不能经常洗头洗澡,洗澡过程中吵醒了妈妈,妈妈可是特别着急害怕我生在路上了,一个劲儿催我赶紧给舅舅打电话来接我去医院,到了医院安排住下了,一问vip护士台说根本没有,跟之前讲的可不一样哟。心里气,加上22号早上九点才抽血查了肝肾功和血常规等等这还不到24小时又要抽,果断拒绝!护士说话的声音特别小,总觉得爱答不理,过程不是太开心,舅舅表示会想办法帮我问单人间

突然想拉屎,护士说要内检一下,我总觉得大惊小怪,一内检,让我去下面待产室了。我当时就在想,二胎真的这么神奇?没见红没破水,就宫颈粘液特别多,偶尔一点点血丝。和老公来到待产室已经六点半,宫缩5分钟一次,还能忍受,待产室一个女孩据说来待产室都两天了,痛得在哭,心里想果然二胎就是不一样,都没有怎么疼都两指多了,但是让人绝望的是,宫缩减弱了!慢慢的十分钟一次了,不是太痛,到中午内检还是两指,不过病房传来好消息,找各种关系终于住到vip啦!产房医生也来找我跟助产士交代说我是某某(我舅舅的朋友)的朋友让多多关照,人文关怀倒是好,就是不开指!!


期间各种捏乳头,各种暴走呀各种疼就是不开指,还好有老公一直陪在我身边陪产,鞍前马后,心里至少有个依靠!到了下午很疼很难受让医生来内检还是两指,崩溃,医生也做了好几次胎监,说就是缺宫缩,问要不要用药,当然要用啦,上缩宫素,宫缩明显,疼痛加剧,想死,感觉自己撑不下去了,二胎比一胎疼多了!让护士查还不到三指。到了晚上缩宫素滴了快200毫升了,痛得没有意志力了,痛得昏天黑地,不想做人了,晚上六点多,我以为我生不了了,开始找不开指的原因,是不是没有破水?是不是没有见红所以开指慢?然并卵!还是痛!

到了八点半我产房就我一个人,那个哭了两天的女孩在用了缩宫素嚎叫了一整天以后剖腹产了,还有一个催产一天然后退回病房了!八点半痛得肛门要爆了,但是不敢用力,而且一宫缩就漏尿,让护士内检,三指多了,可以进产房,我没听错吧,三指多进产房!而且让我赶快!我进去了,爬上产床,然后人工破水。一阵暖流,肚子小了一点。接着是无法形容的宫缩巨浪从肚脐往下推,我的阴道和尾椎遭受一百万点的暴击,关键是我得憋着。不能用力,我要等宫口开到10公分。真是无法忍受,我跟医生说叫我老公进来吧。求你了我要老公陪,因为是严格的无菌操作我当然是被无情拒绝!


一阵巨浪以后七公分,两次巨浪9公分,我必须要憋着,否则就是下面粉碎性撕裂,这个过程无法形容,是任何词语都没法表达的 痛,没有退路,脑子里也没有任何思考,就这么说,两指前的痛不是痛,上午的痛算三级,下午挂缩宫素前的痛算四级,挂了缩宫素后的痛算6级,这会儿是12级。终于10指,可以用力,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拉屎的,而且先出来了个什么东西,我以为是孩子,其实不是,继续用力,都是12级的痛,但是这会儿可以用力,可以发泄了,不用忍着了!四五次用力以后孩子出来了,羊水很多,喷了一地,还好助产士反应快,往后跳了一大步,不然弄她一身。听到孩子哭声好感动。

进产房破水到孩子出生,一共25分钟左右。但是却经历了人间炼狱!!!接下来掏胎盘,酸爽!但是跟之前的比起来算是休息。接着缝针,因为孩子七斤二两,头骨很硬侧切了,缝针也是剧痛,整个腿抖不停,虽然还是打了麻药的!终于消毒结束,休息了一会儿推回待产室观察,儿子也抱到我一个床一起去待产室,老公和妈妈都在等我,一来老公亲了我一下。说辛苦了。我让老公和妈妈都看看儿子,温馨无比,一切都值了

再来说说产后恢复经历:以前我对自己的身材很满意,可谓苗条有佳,可前年生完孩子后,腰腹部、臂部脂肪堆积,身材臃肿的像怀了3个月的孩子,好朋友和我开玩笑说:“你肚子里是不是还留了一个宝宝没生出来啊?”这个时候的我不但以前的所有衣服都穿不上了,就连走路都觉得累! 搞得自己很没自信,再看着身边的朋友们可以穿着漂亮的衣服,真的好羡慕!听医生说产后一年没有减肥成功,以后就很难减下去了。减肥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曾经,我也跟许多妈妈一样,天真的认为只要宝宝一出世,就会恢复到孕前的体形和尺寸。但实践证明,实际上,这一过程远比我想象的时间更长,而且更难[郁闷]


后来产科上班的阿姨介绍我一种,束缚的,就抱着试试心态,试了试挺好的,喂奶很方便,看起来很小可是穿上舒服极了,不觉得勒,于是我就每天坚持穿了,大概一个多月下来,我减了有 23斤多,大肚子完全紧致,

其实减肥真的不是每个人能承受的,既然我是凡人,我想我也受不了减肥带来的痛苦,但是天天大路通罗马,这不,也到达了自己想要的目标!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到底是怎样的呢?

坐月子

一胎:提前做好一切准备,请月嫂、安排家里人的职务,宝妈在家则是女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屋里屋外有条不紊。

二胎:既然自己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宝妈了,那月嫂就免了,准备的东西楼下母婴店都有,主要是老大当时好多衣服都没扔,老二继续穿,最重要的是家里有个捣蛋的老大,月子里主要任务就是“防老大!”

计划出游

一胎:等宝宝满周岁了,就带他到处旅游,体验生活的美妙。但凡节假日必须出游,每次不辞辛苦大包小包,就为了让孩子多见见世面,出游照更是挂满整个墙壁。

二胎:旅游?不存在的孩子才5岁,太小了,现在去了以后啥也不记得,等大点再出去吧。一想到收拾也累抱娃更累,连隔壁公园都懒得逛,明天直接去旁边商场让他自己在游乐园玩吧!

成长记录

一胎:无时无刻不拿着手机给娃拍照,拍视频,手机内存满了都不舍得删,相册里是娃各种各样的姿势,开心的、可爱的、哭的,每一天都要详细记录......

二胎:老二摔倒了,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哈,赶紧拿手机拍一张,结果翻看相册才发现,从半岁到1岁,竟然没给老二拍过照?

有二胎后,感觉从容多了,大宝的时候,当时只要尿一次就换一个尿不湿,一天得用20几个,那叫一个疯狂。现在二宝了,尿满了才换,感觉也挺干爽的。大宝的时候每次喝完奶瓶要先洗然后消毒,二宝的时候一次也没有消毒,也没见孩子拉肚子。大宝的时候真累啊,尤其月子里眼睛闭上一秒好像都能睡着,二宝的时候月子里刷手机毫无压力。

其实,很多二胎妈妈这样做,还真不是偏心什么,而是有了前车之鉴,二胎就顺其自然吧,反倒成了好事。

就是因为对待老二很“随便”,于是到头来惊喜的发现,这样带娃很轻松,有时候老二还比老大听话、机灵、独立一些。

早知如此,养老大的时候,就不用那么操心了~


荣博裕


哈哈,差不多有点像的。想当初第一胎,的确买了各种书,从怀孕起就看书到娃落地。后来娃出生,还买了什么《育儿宝典》。第二胎就没有那么精细了。

其实不只是生育,连陪伴我也是第一胎多余第二胎。

现在老大上小学,主要精力还在老大,对上幼儿园的弟弟怎么都有亏欠[流泪][流泪]

老大那会每夜绘本故事讲下去,手工陪着做起来,等等等等。

接下去老二快上小学了,也是该得到重视了。哎

一碗水没有真的端平


果冻布丁妈咪S丁老师


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头胎姑娘刚生下来的时候,孩子拉臭,都要喊老公看看颜色正常不正常[捂脸],孩子只要一哭,都该紧张了,育儿书上说是孩子四个月左右开始长牙,我们八个月都没长,担心坏了,纯母乳喂养,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后来才知道这个跟遗传有关,孩子爸爸一岁多才长牙,等到二胎的时候确实省劲了,一胎还买了好多鸡肋的东西,没用。二胎只要孩子不闹就不管他,也不会天天抱着育儿书看或者在宝妈群里交流,只要不闹人就行了,二胎也没一胎有耐心[呲牙],所以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身边的二胎家庭基本上都这样


小齐544764612


作为二宝过来人,我来分享一下经验感受。

养大宝的时候处处小心翼翼,宝宝衣服都选好的买。饮食上特别重视营养,由于初次当妈,没有任何育儿经验所以也买了几本育儿书,同时关注各种育儿自媒体,文章,还咨询同龄的宝妈朋友求经验。宝宝有一点哭闹都要百度下是什么情况。宝宝护理都得家里人帮着弄。确实是照书养。

二胎没有说照猪养的地步,只能说是能省就省吧。毕竟两个宝宝家里的经济压力山大呀。因为积累的一胎经验,孕期只要不吃禁忌食物基本就跟普通人没啥差别,快到预产期也没有啥担忧的。二宝的护理喂养很熟悉了,宝宝月子里不是饿了就是困了就是粑粑了,衣服也都是捡大宝剩的穿,感觉有时候都有点随便了点。基本喂养次数也比头胎多,可能食量大。我两个宝宝都是纯母乳,大点的时候再混合奶粉喂养。不过不管是大宝还是小宝,我没有对哪个偏心,都是我的心头肉。只能说,现有条件如此,后期有钱了该花钱的地方也会舍得。


巧来夹子


二胎宝妈告知:“头胎看书养,二胎当猪养”,这句话说的有没有毛病,过来人谈谈实际是怎样的?

我是二娃爸爸,首先告诉你,这句话没有毛病,但许多人存在误解,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感想:

1、头胎经验不足,二胎驾轻就熟

我想大部分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面对头胎宝宝,普遍内心充满焦虑和紧张。

孕前的备孕准备,各位宝妈估计又是吃叶酸,又是补充各种营养,更免不了四处打听备孕技巧,犹如一场战役即将打响!

到孕期内各种检查,我作为准爸爸,还买了各种防辐射服、孕期宝书,生怕错过了哪个细节。对于某个细小孕期检查指标异常,都会纠结担忧半天。

再到老婆生产及后续的孩子抚养阶段,各种纠结及担心,小到孩子每一餐吃多少,甚至穿什么衣服,大到后来的上学报兴趣班等等,无疑都是夫妻间,甚至家庭内部一场激烈的辩论比赛。

作为头胎父母,确实大家都是经验不足,各种紧张及焦虑,照书养也无疑是大家认为较为稳妥的方式。到了二胎阶段,在前期头胎的基础上,大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及教训,无疑能够驾轻就熟,当猪养,在我看来不是随意,而是熟练应对,这样的小猪无疑是幸福的!

2、二胎物质边际成本相对递减

养育孩子过程中,大家除了耗去大量时间以外,物质消耗也是重要考虑的因素,在头胎过程中,孩子的开支较大,主要包括衣物、鞋子、玩具及书本等等,头胎父母往往都是给孩子购置最新、最好的,初期养育成本确实会比较高。随着二胎的降生,孩子在物质消耗方面的重置成本相对会递减,比如衣物、玩具及书本等往往是可以重复使用。

二胎孩子可以重复使用头胎留存下来的物质资源,秉承不浪费的精神,对于二胎父母来讲确实某种程度上面减轻了经济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胎孩子就完全当猪养,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不管是头胎还是二胎,都要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鼓励和爱。

3、当猪养给予父母和孩子更好的心态

不知道大家有无感受,在独生子家庭中,往往父母对于这个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期盼,往往无形中给予孩子较大的压力。二胎家庭的好处,我认为,一方面孩子生活中多了个伴,彼此相互学习,相互扶持,更加有利于孩子成长;另一方面,父母能够相对分散精力,使得头胎孩子的压力会小很多。

孩子的养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特别是二孩家庭,父母需要学会放平心态,不妨当猪养,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能够闪光的亮点。

“头胎看书养,二胎当猪养”是父母还有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写满了成长中的诸多故事,无论是头胎宝宝,还是二胎宝宝,都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最好的老师。


歆爸育儿


我是两娃妈妈,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头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这话是真理。但它说的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其实娃娃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只不过缺乏经验的时候,要摸着石头过河;有经验了以后,心态更加放松了一些。


我家老大是儿子,在三代单传的农村,那是宝贝得不得了的。虽然我自己更偏爱女儿,但儿子的到来相当于帮我完成了“任务”。


老大降生前,我和老公买了一大堆育儿宝典,最经典的就是崔玉涛的一套书。儿子长大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看看书里专家怎么说的。但后来发现,专家可解决的问题有限,而且不同专家看法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道理一多,我们自己先晕了。


所以,后来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更多问题,还是凭借本能和老一辈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现阶段能接受的“科学方法”即时处理了。而书架上的书,早已就蒙尘很久了。老二出生的时候,我家所有的育儿书籍都送人了。


相比起老大的精细喂养,老二属于粗犷放养。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老大虽是男孩,性格比较憨厚老实,有时怯懦胆小;老二虽是女孩,性格却开朗活泼,大胆豪放。当然,这也和老大被管教太多、宠爱太多有关;老二从小有哥哥做榜样,懂得看人眼色,求生欲满满,也比较少被批评。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做父母,那是一辈子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