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就要到了,離2020年高考也沒幾天了,該如何給小孩選專業、選地域?

中教投研


除非孩子真有明確的目標,然就不能讓孩子單獨拍腦袋填專業,孩子學習非常好,那填專業就容易得多,即使填得不滿意也沒多大問題,他們照樣能學好,也比較容易適應新專業,如果學習一般那就看他那方面比較突出,尋找相應的專業,不要憑所謂的喜歡填了,能適應高中的物理,不一定能適應大學的物理,身邊有很多孩子填專業後悔的也非常多。填不好的,學的好的也多。所以填專業儘量填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長,做事習慣綜合起來做選擇。


揚州愛國人士


2020年高考倏忽就到了,想想2019年陪女兒備戰高考的事情還歷歷在目,作為過來人,分享一點經驗。看很多人說,應該把興趣放在第一位,話是不錯,但還是不瞭解實際。不要說我國高中的職業規劃教育幾乎為零,即便有,面對形形色色的數量龐大的專業和學校,真正精通的中學老師也幾乎沒有。而且,你問高中生的興趣是什麼,恐怕80%的學生無法回答,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已經寒假,恐怕多數學生也無暇去想這些事情,而高考後很多省份報志願時間很緊,根本來不及細細琢磨,所以幫助孩子挑選專業和學校的重任恐怕更多落在家長身上。提以下建議:

1.根據孩子平時成績選擇目標範圍。如果孩子成績非常優異,目標範圍雙一流院校,以下依次確定一般本科,二本,專科等。學校的選擇應該是個範圍。比如孩子最高可能全省排到什麼位次,對應學校有哪些,最低甚至發揮失常可能會落到什麼程度,可選擇的院校有哪些。有一次聽高考志願指導,一位專家說自己孩子選學校從清北一直考慮到二本。

2.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學校和專業情況,特別是自己不瞭解不熟悉的行業,多聽聽網上一些靠譜的專業解讀,特別是自己和孩子感興趣的領域。從寒假開始一些教育頻道也會邀請高校面對面直播,講解本學校的優勢和專業設置情況。家長應該多多收聽。進入四五月之後,很多大城市會組織很多場高考諮詢會,如果距離近不妨多去參加,可以和高校教師當面諮詢。比如去年我在北京參加了大約五六場諮詢,瞭解了很多情況。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直接去心儀的高校參觀比較。如我去年去過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

3.一般來說,家長比較認可本科選學校,考研選專業,博士選導師的規律。當然心儀的學校和喜歡的專業結合起來是再好不過。

祝大家好運!


一切順溜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151天。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幾乎決定了人一生的走向。如何給孩子選專業、學校、地域?這個簡直也是一門學問,還得與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結合考慮,如成績、性格、愛好等。


01 專業和學校的選擇

從我國高校改革方向看,是將以前的高校建設模式轉向現在的專業建設模式。這應該是比較科學的。但目前專業特色化發展並不顯著,好的專業仍然幾乎被著名高校霸佔。所以,在當前,填志願要兼顧專業與學校。

一、如果孩子成績好,能上雙一流建設高校。那麼應該是先考慮學校的社會名氣,再考慮專業。

有人說學校排名不重要,主要是看專業優勢。實際上,這是沒考慮實際。現實中,優勢的專業往往集中在名氣大的學校。不然,名氣怎麼出來的呢?我國畢竟還沒有發展到如美國,很多大學都具有排名第一的專業。

當然,一些國有壟斷專業例外。如電力、石油等。

所以,成績優秀要優先考慮好的學校,再從學校中選好的專業。能上清華北大浙大,幹嘛報個川大?

二、如果孩子成績不是特別好,則以專業為主。比如,成績剛過一本線或者一本線以下的本科。這時就要選擇社會就業好的專業,畢竟生存是第一需要。這時興趣愛好只能起輔助作用,除非孩子在興趣專業上有很高的天賦。而實際上,現在很多高中學生的所謂興趣,是比較盲目的。而且他們的興趣也並不那麼出眾,只是一個普通水平。(當然,家裡不愁生存的學生可以隨心所欲)。



02 關於地域的選擇

一般來說,地域優勢決定了信息量,對人的看問題高度有一定影響。

在專業相同的條件下,肯定要選擇發展更好的城市,將來就業渠道選擇會更多。當然,選擇城市還與個人生活習慣有關。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發達城市往往分數線更高。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考慮學校層次問題。比如,到北、上、廣只能讀一個普通一本,而到東北或西北可以讀一個211。那麼,從性價比上看,讀211是比讀普通本科要好的。

另外,還有一種不同地域中不同專業的選擇情況。這時要此較不同專業的優勢大小。若相差不大,優選地域。若專業差距明顯,則優選專業。否則,到發達城市學一個太偏窄的專業可能也不好就業。


03 關於職業規劃

現在的新高考模式是專業選擇模式,與之配套的,在高中有生涯規劃教育。這個是很有必要的,也很好的。但絕大多數學校沒有開展起來,那些開展了生涯規劃的學校往往也不是科學化流程,僅僅根據生涯規劃指導書來憑經驗分析的。

生涯規劃應該貫穿整個中學,在初中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的生涯意識,在高中具體實施。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並不是死的、不變的。

進入高中後,首先要用科學的量化測定為每位學生測定一個多重的自我規劃量表,從智力偏向,性格特徵,情緒特徵,活動能力,興趣愛好等等各個方面做一個科學測評。然後,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再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並且每學期都要做。

這個規劃對綜合素質越高的學生,指導幫助越大。


所以,家長可以帶孩子找專業機構做一個生涯規劃測評與建議,可能會更科學。


小屋聽雪


其實對於很多考生來說,選擇專業也是比較的棘手難辦,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大學的專業,對各種專業學什麼,未來的出路如何不是太懂,很多人報專業憑個人的主觀感覺,往往進入大學學了一段時間感覺不是特別的喜歡。

首先來說,報考大學地域也是一種關鍵的因素,去好的城市四年的大學生活能開闊不少的眼界,而且未來的就業也會有一定得優勢。我比較認可還是去大城市上學,還是不錯的,北方的京津冀、大連、青島、西安,南方的蘇州、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南京等城市。去這些城市競爭也是比較的激烈,因為報考的人數相對來說會比較的高,競爭會比較的大,這些地區的高校都比較的多,而且雙一流基本都比較的多。

大學選擇專業,首先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父母不要過度地干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我還是比較的認可學習理工類的專業,就業的路子會廣一些,尤其是就讀比較差的本科高校學偏文的專業,就業不是特別的理想,大部分人都去做了銷售。其實最好的專業,就是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就業的範圍相對比較的廣,各行各業都需要計算機專業的人,就業出路最廣的專業。老牌的工科專業都是比較可以的,電氣,自動化,土木、電子都還是可以的。

再就是經濟類的熱門專業,金融專業,近幾年比較的火熱,可能是因為就業後的待遇會比較的好,有很高的工資收入。國際經濟與貿易也是比較可以的,培養的是外貿人才,但是有一點必須有好的英語功底,沒有好的英語基礎很難有大的成就。

總之什麼專業只要學好了都是比較好的,往往現在都是拼學校,學校是重重之中,學校層次決定了學生的質量,決定招聘的企業,決定自己未來的工作層次。


AIE的海角


2020高考如何給孩子選專業、選地域?2020高考還有140多天的時間,高三考生們也到了衝刺階段,成績是決定著升入大學的根本因素,但填報志願也是最需要重視的一面,家長們可以在寒假這段時間提前並充分的瞭解大學專業和選擇在什麼地方上學,為家長們給出考慮的幾個方面以及建議,接下來一起詳細瞭解一下。

 一、與孩子充分交流,瞭解孩子真實想法

  由於志願填報是一件複雜的事,家長與孩子提前做功課,做到心裡有數,心中有方向,既是為了不打無準備之仗,更是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目標,為明年開年的最後衝擊注入活力。因此,明年有孩子參加高考的家庭,這個寒假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著手討論高考志願填報的相關事項。

  對於家長而言,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找時間與孩子就下一步規劃做深入的交流,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特點、優勢、愛好,並分析社會發展狀況,綜合孩子的愛好、特長,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等因素,根據孩子現實成績,初步統一上大學的地域、學校和專業傾向。

  上大學是孩子的事,做家長必須尊重孩子的意願,因此家長切記不能用自己的意願代替孩子的意志,一切都代辦。當然也不可什麼都不管,任由孩子自己選擇,畢竟家長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要更豐富,給孩子合理化的建議是十分必要的。當家長與孩子意見不統一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在尊重孩子的同時,求同存異,統一思想。在高考前的關鍵時刻,切記不要一味用家長的意見主導孩子,造成隔閡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更得不償失。即使認真孩子的選擇真有問題,也不要一味簡章粗暴地不同意,用以退為進的策略慢慢引導孩子。

 二、家長多做功課,瞭解招生政策

  可以說,現在這個時候,每一名高三的學生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學習任務也非常繁重,因此,即使是寒假,也不應該天天與孩子說志願填報的事,有些工作如瞭解高考政策,學習志願填報方法等,有條件的家長應該自己去學習,別在這個時間多分孩子的心。

  填志願可是一件很繁瑣的事,要了解的東西可真多。主要包括:本省的招生大政策,如填報錄取批次、時間節點,各省的錄取批次是不一樣的,同時還要了解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如孩子符不符合國家專項、地方專項和高校專項計劃,在實行了綜合評價錄取的省份孩子是不是夠條件等。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充分利用假期的時間,學習基本的志願填報方式。

 三、專業、學校、城市如何抉擇?沒必要太糾結

  回到問題本身,高考填報志願,許多考生和家長都在糾結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我個人意見,一本以上先考慮學校再考慮專業,而二本及以下先考慮專業再考慮學校。

  一般學生應該先選擇學校

  把選學校放在第一位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現實原因。不管合不合理,也不管你怎樣批判,現實是在就業中是非常看重學生畢業學校的。因此,個人堅持能上985就別上211,能上211,就別上一般本科。當然有的學生還考慮高校所處的城市來綜合選擇,這也是正確的。二是學生個人原因。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在應試教育的薰陶下,有多少學生有明確的愛好,有明顯的特長,有什麼明確的專業方向?所以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把專業放在第一位就沒什麼現實意義,有明確的專業方向的除外。有的家長和考生在選專業時不一定是考慮自己的興趣,而是專業的冷熱,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哪個專業好哪個專業壞哪有什麼定論。

  對於有明確方向的考生而言應該是先選專業

  有的考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己擅長都比較瞭解,甚至有的考生對某些專業有特殊的愛好,那不用猶豫,考慮專業,哪怕為了專業而降低了學校層次也值得。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家裡有人在某一領域發展得非常好,自己學習相關領域今後就業不愁,當然要考慮專業了。同時我認為,二本及以下成績的學生也應該是先考慮專業,主要是因為二本及以下學生今後在選擇時主要考量的是就業,即使是考研,能考上好大學的研究生比例也較小,就業也比好大學畢業的學生找工作難,所以在選擇時側重選擇社會人才需求量大,就業選擇面寬,好找工作一些的專業為好,至於學校,二本及以下高校肯定有好有壞,但在大眾眼裡,所有學校都差不多。

  特殊專業或有名校夢先選地域

  對於地域的選擇,可以說是每一位考生都要考慮的,特別是家長更希望孩子離自己近一些,或者大家都願意選擇一些發達城市。

  但是對於地域的選擇個人認為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如你在大城市讀書,不一定會留在這個城市工作;或者離家遠點,但學校更好也值得;還有打算考研,考生先選一個層次高一些的學校讀本科,考研時再考慮往大城市發展等。

  個人認為,一些特殊專業需要著重考慮地域,如金融,大城市才能有最及時的金融信息,再比如一些新興專業,大城市的發展會更快等。

  還有有名校夢的或不打算考研的也可以著重考慮考慮地域。雖然前面說考研要先選學校,但有的考生對自己高考並不滿意,一直有名校夢,打算考一些名校的研究生,那選擇名校多的城市,在考研時可能得到信息更及時,聯繫導師也更方便。而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的,選擇大城市機會可能更多。

 四、學校、專業、地域的選擇並不是非此及彼

  所謂的選擇都是一個相對的,同時也不是所有考生都要糾結於此。真正說遇到兩難選擇的只有各層次中分數靠後的考生。如分數可以上985,但只能上一般的985,此時就面臨選擇是上985還是上211的問題;壓一本線,是上一本還是選擇二本的問題等情況。

  其他考生其實也好平衡,如反正我上不了清華北大,其他前十位的高校都有希望,那我為什麼不從學校、專業和地域去綜合考量一下呢?

  更重要的是,高校錄取本就是一個不可控的事情,經常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需要去考量,但真不必為此糾結煩惱。而且在志願填報時,家長要提參考意見,但一定不能代替孩子作主,要尊重孩子意志。


中國高考在線


我都是由孩子自己選擇。因為我70後,高中畢業。沒有上過大學。根本不懂那些專業是學什麼東東的。

當初我老是聽說土木工程,機電一體化好找工作。建議孩子選擇。可是,我兒子非常討厭這些。他自己選的軟件工程。他說,如果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他會學不下去的。很痛苦的。

現在實習了。工資不錯。就是996"。有點累。他自己選擇的路,累也要走下去。[捂臉][呲牙]


放空的泡沫


每當志願填報時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長在糾結,是選擇專業還是選擇院校,地域(城市)需不需要考慮?下面我給大家從專業、院校和地域幾方面來談一下我的認識和觀點。

首先每一個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的情況來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路,因為每個考生的特點、興趣、愛好等都不一樣。其實經歷過志願填報的人都知道,報考志願他是一個世紀難題。志願填報他不是單項選擇他是多項的選擇,並不是說你選擇院校是正確的,或者選擇專業是正確的。這裡沒有對錯,適合考生的才是最正確的。有的考生首先考慮院校,我就想上一個好的院校,像我們國家高校雖然在官方沒有劃分等級,但是咱們都知道我們國家分985工程211工程和一般院校。有一個不爭的事實,考生首先都考慮選擇985、211工程和雙一流的院校。在當今這樣一個社會中,重名氣是毫無疑問的。你就讀的院校名氣大未來就業的時候就是一張名片,無論是在考研以及以後就業都會佔儘先機。更何況985、211工程院校在保研率上也比較高。一些國企央企和世界五百強的大型企業,他們招聘的門檻也就是非985、211工程不要。這個現狀相信很多人應該清楚,所以說很多的考生就有名校情節,都想讀一個名校。

另外還有的一些考生,他們首先考慮專業和興趣,這也沒有什麼錯。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讀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個好的工作。本科階段選擇實用性強的專業,未來從業有著明顯的優勢,好的專業你將來的就業機會就多。如果選擇冷門專業以後失業的概率不小。這就涉及到一個實際問題,在現實面前你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專業,還是根據未來好就業選擇專業。二者之間要有取捨,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家長和考生一定要考慮。很多的考生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專業,他們的興趣是怎麼來的?往往很多考生是看一部電視劇一部影片或者對偶像的崇拜,就認為這是自己的興趣從而選擇專業。他不顧及、也不考慮以後怎麼找工作,這其實和現實相背離很多的。比如很多孩子報考了心理學這一類的專業,相比較就業是很困難的。另外很多考生報考他們自認為高大上的法學專業,都認為畢業後就一定當法官或者去檢察院法院工作,這個其實是很難的,就像鏡花水月。

還有很多的考生即不首先考慮院校,也不考慮專業,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地域也就是要到某一座城市去上學,比如一線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畢業後就在那裡就業這是大多數的孩子的一種普遍的想法。去沿海地區發達城市的大學就讀能享有更多的資源和就業的機會機遇,也決定了你的理想和定位。這些城市高校比較密集能形成一種文化生態,包括學術生態環境更好,對你未來的發展包括就業有很好的出路。總之每一個人站位不同,分析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你選擇的也不一樣。

下面給大家說一些我自己的觀點:首先,考生要依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再學校、專業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其次,高分段考生選學校,低分段考生選專業。再次,高分段的孩子能上名校的上名校,中低分數段的考生能選專業的就不要選學校。最後,理科類的考生應該選專業,文科類的考生雖然不分文理科,但是在選課的時候,其實已經把文科和理科分開了。理科考生應該首先以專業為前提,文科的考生不要考慮專業直接考慮學校或者地域。對於專業沒有明確方向的考生,因為有很多的考生他自己不太清楚自己未來到底幹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就兼顧城市和院校。有專業方向的考生就選擇你喜歡的專業。

總之,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自己的判斷。選出自己最想上的最理想的一種專業。高考志願填報還是一句話,他不是單項選擇,他是多項面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逍遙自在王老師


專業選擇,要結合分數,就業意向,就業薪酬,興趣愛好四個緯度進行選擇,第一:在分數範圍內列出能去的院校和專業,第二:看孩子的就業意向,如果準備從事一份很穩定的工作可以選擇:師範類(教育,理學),會計,財務管理,機械,自動化等專業,如果準備從事一些有挑戰的工作(高薪幾率更大)可以選擇:金融,計算機,電子信息類等,如果準備從事法律,醫生……等等,第三:報考就業薪酬,看第二步選擇的專業能不能滿足自己對薪酬的要求,不滿足就要換一下。第四步,以優選出的專業為準,在結合所在院校的地域,儘量滿足大城市的要求,就可以了


高考志願趙老師


還有不到五個月,又是一年高考來臨了。家有考生的家長們,有沒有,能不能為學生黨提前做點功課?

在高招填報志願時,考生和家長們面對著海量的院校和專業,多數都感覺到選擇性困難,感覺無從下手,這很正常——全國兩千多所高等院校,一般人聽說過的不會超過兩百家,瞭解的不會超過幾十家,但是等高考成績一出,你需要了解的只要幾家。問題是,哪幾家?

高考,是一個年輕人成人後第一個真正面臨的選擇,這個選擇不一定會“定終身”,卻決定了人生的起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考生究竟該如何選擇學校,選擇專業?

大多數考生和家長都知道高考志願填報有三要素:城市;學校;專業。許多老師和專家都建議考生選擇的順序就是城市/學校/專業,或者學校/城市/專業。其實,這三要素沒有絕對的順序,它們的重要性排列取決於你的成績區間,取決於你的學業規劃和將來的工作規劃,是一個三者之間的權衡,沒有一定之規。真正到了必須選擇時,這三個原則之間如何掌握,在發生原則之間衝突時如何權衡捨棄,並不容易。

志願三原則:城市、大學和專業,實際上是對高考生中成績中上和偏中下的學生而言的,頂級學生沒有這個煩惱。比如成績夠得上清北,最多加上夠了華五人進檔線的學生,選擇就很簡單,基本上不必考慮專業,能進就行,對他們而言,大學裡的通識教育和大學出身更重要,清北華五人的碩士博士沒有看上去那麼值錢,他們的本科才貴重。地域上這些頂級高校都在京滬寧杭,其中只有科大地理位置稍微差一點,但是科大就是科大,到哪兒都是你大爺,跟合肥沒有關係。當然,有些學生鐵了心要學金融經濟類專業,分數夠了華五人,卻未必夠華五人的金融,轉而選擇上財貿大的金融經濟,這是從個人專業愛好出發,選了就對了,沒有什麼正確與否。況且,上財貿大的金融比南大科大的金融強的多。

真正難以抉擇的,是中檔成績,一般省份排名2500-20000的考生,在“非京滬的985 VS 京滬熱門211”、“二三線城市211 VS 一線城市普通大學”等等這一類的選擇性困難,這確實難以取捨,更要命的是,誰都沒有正確答案。

志願填報中所有的選擇都必須針對考生和家庭的具體情況分析,生源地域,個人愛好,家庭背景,考分成績,將來的工作規劃等等,沒有公式來計算。一般而言,對大多數考生來說城市的選擇是第一要素,或者說地域的權重高一些。你的大學所在的城市,不僅僅決定了你的眼界,你的資源圈,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你將來的就業地域。比如北上廣津寧漢這樣的城市讀書,不管你的生源地來自哪裡,畢業後你有很大的可能會留在北上廣,即便不留,留在環渤海、長三角或者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幾率也大的多。大學四年積累的經驗,人脈資源,對將來的工作肯定會有利。

選城市,當然首先選擇京滬,京滬不僅集中了最多的教育資源,而且還能為你提供寬闊的視野,豐富的實習經歷和將來更好的回報。但是這是對成績中等的考生而言,捨棄了一般外省211選擇京滬的普通高校,不是一個壞選擇。但對低分區域的學生來說,京滬高校的選擇面就很小,強選京滬,學校就很難讓你滿意。這些成績區間的考生,就應該看廣州南京天津武漢成都西安這些區域中心,這些都是經濟發達教育資源豐富的人才就業高地。

其次,對排名5000以內的考生來說,好大學比熱門專業重要。好大學指985名校(不是所有的985都是名校)和部分頂尖211,這些學校的地理位置沒有很差的。名校的普通專業跟一般211大學的“好”專業之間,建議首先選擇學校,今後的就業,深造,以及出國優勢明顯。比如美國很多大學GPA要求,985跟211就很不一樣。清北復交可以到78,985就得80,一般211呢?90!差距非常大。

當然近些年熱門的兩財一貿兩電一郵,錄取分數線本就高於大部分的985,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至於一般211大學跟普通一本之間,儘量選擇211(有些照顧性211不在其內),只要不太偏遠,學校優勢專業不要太冷門;如果是京滬寧杭普通大學,那就算是平手吧。

成績不夠211的普通大學,應該以專業為主要考慮,首選專業。如果有非常喜歡或者擅長的專業,那就優先選喜歡的專業。如果沒有特別鐘意的專業,就儘可能避免一些雷區。注意別中了網絡的毒,什麼“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醫學法學都是好專業,只是就業難度,回報期長短不一,應該結合家庭情況綜合考慮——這些專業真的需要家庭支持。建議下載幾個近五年的就業紅榜,看看哪些專業就業上有問題,明知是坑就能避開儘量避開。

大多數諮詢老師都認為在三要素中,城市>大學>專業,不是沒有道理。至於三要素的比重,考生成績層次越高,大學越重要;層級較低則以專業為主。高曉松說過,北大清華的學生是國之大器,不應以稻粱謀,談專業沒有意義,我同意。但是咱們非“常青藤”的普通大學的教育目標不是“治國平天下”,而是尋求一份謀生生存之道。某著名老師說過:身處底層的人要完成到中產階層的進階,需要先掌握技能,眼前的苟且比遠方的詩重要。而中產階層到精英階層的進階,則更需要通識博雅教育。越往上,越不注重專業。

對大多數人而言,先謀稻粱,而後平天下。


江蘇高考諮詢導師


高考臨近,學生還是以學為主。家長應對準備報考的專業和學校提早籌劃:如果孩子有特長有專業要求,建議以專業為主地域為輔。家長可以按照這個專業的大學排名,圍繞專業排名各校往年(前三年)專業錄取平均分對應本省錄取的分數排名,結合孩子高中前五個學期本校排名推算出相應的省排名大概位次區間(最高位次至最低位次及平均位次),對位錄取分數排名找到孩子成績最接近的大學,上面一所或兩所接近孩子最高位次,中間多選幾所接近孩子平均位次,後面一所或者兩所分數低於孩子最低分之下20分確保能兜底。沒有專業要求的,建議地域為主,專業為輔,首先一線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的985211高校,其次選非一線省會城市或計劃單列市的985211高校,再次選本地一本高校,本地二本高校。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